警惕!巴中一熊孩子拿爺爺手機玩遊戲,瘋狂充值數萬元……

2021-01-08 巴山視覺

如今手機遊戲種類數不勝數

玩家不乏未成年人

遊戲中的充值功能讓家長防不勝防

巴州區清江鎮一家人

就因為孩子遊戲充值而頭疼

所幸

在巴中生活幫記者的幫助下

孩子遊戲充值的錢全部退回

近日,家住清江鎮陳孝奎給我們反映,說自己的孫子拿自己的手機玩遊戲,充值額度讓人不敢相信,希望我們欄目能夠幫幫忙,看是否有什麼方法能夠挽回這筆損失

家長告訴記者,孩子在遊戲中單筆充值最高六百多元,其中最高金額充值次數竟然達到了四十多次。

在與遊戲客服取得聯繫以後,遊戲公司表示讓家長不要心急,在核實完信息以後,讓家長按照客服工作人員提供的申請退款流程操作,在十日之內得到處理。

溫馨提示:隨著時代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其普遍程度幾乎是人手一臺,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手機也不足為奇,但是對於手機上多樣性的功能,未成年人們是否能夠合理使用還需要監護人的細心監管,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發生,請孩子的家長們務必保管好自己的手機、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實時了解孩子的心理、生活動態。

雖然損失追回,但暴露的問題不容忽視

我們通過這則事例可以發現

網絡已成為青少年兒童

學習生活的重要途徑

同時也帶來了層出不窮的安全問題要讓當今青少年兒童在網際網路發展洪流中汲取到最大的能量就要關愛青少年兒童網絡安全

相關焦點

  • 用爺爺手機玩遊戲被騙走2.1萬元,馬化騰「限制老人充值」對付「熊...
    這則公告讓東莞的小學生小明非常不高興,由於王者榮耀升級了遊戲防沉迷系統,老年人玩遊戲,不僅要實名認證,還要人臉認識,他再也不能好好玩遊戲了!現在這條路被堵住了,以後再也不能做充值的超級玩家…… 馬化騰為了小學生們多讀會書、少玩遊戲真是費盡了心思。近日,馬化騰親自下場做起產品經理,設計升級了騰訊遊戲人臉識別兩大功能,包括語音播報提醒和老人遊戲防沉迷功能,專治"熊孩子"。 就是說,小學生們忽悠爺爺奶奶充值遊戲時,不僅需要老人進行人臉識別,還會有語音播報提醒!
  • 南昌一熊孩子晚上不睡覺,偷偷玩遊戲,一晚上充值上萬元
    手機對現在的小孩來說,並不是什麼新鮮的玩具。前兩天,一位女士說自己家小孩愛上了一款手機遊戲,竟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充值了一萬多元。最近,家住南昌的曾女士為了手機遊戲可是犯了愁,原因是,家裡的熊孩子用她的手機玩了一款叫做「新葫蘆兄弟」的手機遊戲,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充值了五千多元。曾女士告訴我們:我是在9月26號左右發現的,因為我收到了簡訊的扣款信息事後,曾女士詢問小孩,得知是他在玩遊戲時支付的。
  • OPPO、vivo遊戲監管現漏洞,未成年孩子瞞用家長手機充值數萬元
    這些充值的錢款實際上都流向了「廣東天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據企查查資料顯示,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軟硬體技術開發與銷售、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軟體產品的技術開發與銷售等,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樂恆與vivo集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廣東天宸旗下的這兩款手機遊戲,一款未走實名認證過程,另一款已識別出未成年人帳號,為何都能讓13歲的孩子順利充值近四千元?
  • 浙江11歲孩子5萬元充值玩遊戲 英雄互娛拒絕退3萬元
    浙江11歲孩子5萬元充值玩遊戲 英雄互娛拒絕退3萬元
  • 9歲孩子拿媽媽手機玩手遊充值8萬元 父母要求遊戲平臺退款
    受訪者供圖 本報記者駱一歌實習生周碧波劉奕伽長沙報導 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孩子在暑期玩會遊戲是件無傷大雅的事情,可汨羅小祥(化名)的家人卻發現,小祥不僅沉迷於遊戲「火線精英」,還悄悄充值買裝備,近5個月花了8.4萬餘元。小祥家人表示,這不是個小數目,希望遊戲運營平臺能將小祥充值的錢款退回來。
  • 熊孩子充值手遊2000元,被爸爸暴揍後找爺爺訴苦,爺爺做法亮了
    正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現在很多家長都是正宗的低頭族,下班回家之後就知道捧著手機玩遊戲。而孩子見家長玩遊戲,那麼他們也就逐漸迷戀上了手機遊戲,以至於不能自拔。熊孩子充值手遊2000元,被爸爸暴揍後找爺爺訴苦說實話,玩一款手遊,如果不充值,是很難在其中稱王稱霸的,而孩子們往往更嚮往那種無敵般的感覺,今天要說的這個熊孩子也是如此。
  • 調查|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遊戲花掉近5000元錢?這筆錢是家人賣秋季...
    鄭州滎陽一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遊戲,三個周末,手機裡的近5000元錢沒了。12月16日,孩子的親戚求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說,孩子小不懂事,隨便玩手機把錢弄沒了,而這個家庭是農村的,家中經濟困難,希望能幫忙追回。
  • 用爺爺手機打遊戲充值5000多元,一單親爸爸痛打9歲女兒後很自責
    近幾天,孩子在上他給報的一些網課時,沒忍住手機裡的誘惑,玩了幾款遊戲,短短幾天,給遊戲裡充值了5000餘元。發現孩子充值玩遊戲 他痛打女兒後自責不已8月5日早上,王先生說他查看孩子手機的充電情況,「我們是單親家庭,女兒跟著我,前段時間父母回老家後,因為我要上班,為了讓孩子一個人在家能待住,給報了一些網課,上網課用的手機是她爺爺的。」
  • 小學生玩遊戲花光父親「救命錢」!限制老年人充值專治「熊孩子」
    廣西柳州市一名"熊孩子"借著上網課的名義玩遊戲,花光了父親治病的1.4萬元!這引起了廣泛的探討。今年疫情期間,小學生們只能在家上網課,為了方便上課,家長們就將手機借給了小孩。原來,粟女士把手機給兒子上網課,結果兒子因為知道手機支付密碼,卡裡面的1.4萬元全部拿去玩網路遊戲和充值上網流量。在民警的追問下,粟女士小兒子很快承認,是他利用拿母親手機上網課的機會,陸續把母親銀行卡內的1.4萬元花光了,主要用於玩網路遊戲和充值上網流量。
  • 衡陽「熊孩子」偷玩手機遊戲,先後兩次充值1.8萬元
    衡陽日報12月17日訊(記者金明達) 「您好,我是雁峰區黃茶嶺街道雲沙詩意小區的居民,我的11歲的兒子天天(化名)今年來兩次偷用我的微信和支付寶充值了1.8萬元玩手機遊戲,這可咋辦?」昨日,記者接到市民林女士的求助電話,由於家庭經濟並不寬裕,對方幾乎哭出聲來。
  • 湖北9歲男孩手遊充值數萬元,父親:他拿了奶奶的身份證認證
    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的陳先生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他9歲表弟近4個月在家玩手遊,瞞著家長充值數萬元。3月16日下午,陳先生表示,這數萬元是表弟從去年11月開始到近期充值到了多款遊戲裡,目前他已經向涉及的遊戲公司提出退款申請,並提交了相關資料和證據。
  • 手機應用商店遊戲誘導充值?8歲孩子兩小時花六千
    原標題:手機應用商店遊戲誘導充值?8歲孩子兩小時花六千  「我家孩子不滿10歲,為何沒經過實名認證就進入了遊戲頁面,並完成多筆大額充值。這是不正常的充值方式,我要求vivo方面退還費用。」  後經詢問,原來是徐先生的小孩偷拿了自己的手機,並在vivo應用商店下載了一款名為「迷你世界」的手遊。「孩子無意間竊取了手機支付密碼,在沒有實名認證的情況下登錄遊戲並完成了充值,而期間我沒有收到任何(消費)信息提示。」
  • 11歲孫女刷光爺爺4萬元養老錢,小賣部老闆娘:你自己沒管好孩子
    現在的孩子,一般家長還真不好管,尤其是十來歲的時候,比較叛逆,還不聽話,他們經常玩手機,知道家長的支付密碼,經常幹一些亂花錢的事情,有的充值遊戲,有的胡亂買東西,日前,在河南鄭州,就有一個11歲的女孩,拿著爺爺的手機將手機裡面的4萬多元給花光了,孩子的奶奶找到小賣部老闆娘要退款,被拒絕了
  • 孩子玩手遊誤充值10多萬,家長投訴OPPO遊戲實名認證「走過場」
    據了解,這是手機廠商中首批上線的遊戲防沉迷系統。而OPPO此舉,或與其一直以來備受消費者詬病的「誘導遊戲充值」事件有關。新金融深度看到,今年一月份以來,聚投訴、黑貓投訴等平臺上和「孩子用OPPO手機玩遊戲被誘導充值無法退款」相關的投訴信息數量居高不下,充值金額少則幾百元,多則數萬元。近來相關投訴量更是節節攀升。
  • 海口熊孩子玩遊戲充值1.6萬元 涉4399廣東天宸等公司
    原標題:海口熊孩子玩遊戲充值1.6萬元 涉4399廣東天宸等公司   「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
  • 孩子玩遊戲擅自充錢咋辦
    遊戲過程中經常出現的「復活」、「道具」、「關卡」等功能,通常都要收取一定費用。孩子們一通亂點,最後往往是家長為此買單。《花光環衛工爺爺的積蓄充值遊戲》《玩手遊花光40萬買房款》……這類孩子玩遊戲導致的「慘案」時有發生,真的無可避免嗎?未成年人充值並非個例  在事業單位工作的秦先生有一位5歲的孩子,最近,孩子因為咳嗽在家裡休息,除了看看繪本,偶爾還會使用iPad玩會益智類遊戲。
  • 孩子擅自買手機、玩遊戲充值,家長要退貨退款如何操作?
    從壓歲錢、零花錢、或者從父母手機支付上得到一些零錢,那麼小孩都是想要買買買,比如買手機、手錶、衝遊戲幣等。孩子到手機店買手機,家長可以退貨退款嗎?孩子擅自充值遊戲,家長要求退費,應該怎樣舉證?法律快車小編將為詳細解答。一、孩子私自到手機店買手機,家長可以退貨退款嗎?
  • 13歲孩子拿父母借得2萬元應急錢充值玩「王者」,上次教訓只記1天
    導讀:孩子本身的自制力就會比較低,儘量減少讓孩子玩遊戲,如果孩子沉迷在遊戲當中會很容易荒廢學業,也有可能給家庭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0113歲孩子拿父母借得2萬元應急錢充值玩「王者」,上次教訓只記了1天近日浙江的傅大姐遇到了一件非常傷心的事情,自己13歲的兒子迷上了手遊「王者」,而且自己卡裡的兩萬元應急買材料的錢被兒子拿來充值買「皮膚」了,這些錢還是傅大姐借來應急用的。
  • 銀行卡少了2萬多 孩子說玩遊戲充值30元 客服:用成年人證件實名
    現在是網際網路手機時代,手機上面的功能很全面,可以看視頻、玩遊戲、聊天開視頻、手機轉帳、手機點外賣等等功能十分全面。只要你手機裡面有錢帶上人哪裡都可以去,因為哪裡都支持手機支付。對於孩子來說只要手機裡面有遊戲就可以了,因為遊戲具有可玩性、升級型、益智型當然還有依賴性。
  • 孩子拿我手機玩遊戲花費上萬,這錢怎麼能要回來?
    最近又有一名初中生因為打遊戲、看直播花光爺爺全部積蓄的新聞上了熱搜。這樣的新聞,在手機使用越來越普遍之後,就時常見到。當下的環境近乎「娛樂至死」,遊戲、短視頻、直播等等娛樂平臺在「蠶食」著孩子們的童年,為遊戲充值、打賞主播也蔚然成風,還缺乏判斷力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因為盲目從眾或攀比的心理而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