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白,該如何去自學室內設計?」
「我想要轉行去室內設計,我該如何自學?」
最近,我在網上常看到許多人在問這兩個問題,而好心人得回答也是琳琅滿目,這也很正常,畢竟每個人的感悟和經驗不同。不過也造成了許多網友的困惑,不知該聽誰的,這也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弊端「信息過剩」,為幫助大家脫離困境,我搜尋了許多資料和文章、整理成文,就是大家看到的這篇,我的大致思路是從大格局出發,最後回到局部,有什麼不當之處,還望大家能指出,讓我們共同完成這篇給室內設計小白或是想轉行室內設計的指南。
我認為無論想去哪個行業,首先得有這個行業的大局觀,比如你想學習室內設計,那你的了解室內設計行業的大環境,只有這樣才能確定自己的方向和定位。
一,室內設計行業大環境
想要學習室內設計,我們先要了解室內設計大環境,它包括裝修公司的分類、設計師的分類以及家裝公司和設計工作室的區別。
1. 裝修公司的分類
裝修公司的主營業務主要是家裝與公裝之分。
公裝即公共建築裝飾裝修,必須由擁有建築裝飾裝修專業承包資質、或者建築裝飾裝修設計與施工一體化資質的企業施工,主管部門是各級建設主管部門。
而家裝是家庭住宅裝修裝飾的簡稱。狹義的家裝:指室內裝飾,是從美化的角度來考慮的,以使室內的空間更美觀;廣義的家裝:包括室內空間的裝修。
2. 家裝公司與設計工作室的區別
設計工作室一般承接全屋定製,設計師主要根據業主的要求作出更符合業主想法的設計。此外,全屋定製基本上可以避免軟裝環節出現的差錯,並且能做到風格統一,滿足業主獨特的設計要求。
相比設計工作室來說,裝修公司更加商業化。由於營銷模式比較強(電梯廣告、電視廣告、APP首屏廣告等等,都是他們的主戰場),家裝公司的接單量遠遠大於工作室,因而設計師對每個單子花的心思與工作室是沒法比的,畢竟工作量不同。
3. 設計師的分類與分工
室內設計師基本分類兩類,即:
設計型設計師,專攻的是設計方案,這也是主流的、傳統的設計師。設計型設計師在籤單之前與客戶溝通的次數比較多,多輪之後才會敲定最終的方案與價格。
營銷型設計師,在所謂「一站式全屋搞定」類公司更常見,因為該類公司對不同的房型、價位都研發出了多套產品,因此營銷型設計師主攻的是產品,籤單之前與客戶僅需溝通幾次,因為這種套餐打包類服務個性化定製的內容比較少,只要選好套餐,剔除少量不需要的服務或加上附加的服務,即可成單。
設計師選擇走哪條職業路徑並無好壞高低之分,僅是順應市場需求與潮流,符合不同預期、預算的客戶而已。
二、從事室內設計基本素養與專業要求
了解了室內設計的整個大行業環境後,就能確定自己的方向和定位,接下來就是了解室內設計基本素養和專業要求,用圖來幫大家了解
三,自學路徑
針對作為完全零基礎的同學,我推薦的學習路徑如下:
基礎:專業基礎課程(電腦軟體基礎、美術基礎與手繪表現)軟體基礎包括一系列產品:CAD、3D、VR、PS、Scketchup等,美術基礎包括素描與手繪表現。
中級:理論基礎課程,三大構成、CAD施工圖繪圖規範、3D效果圖繪製技巧、設計風格、培養設計思維。
高級:深入學習家裝以及工裝的設計原則,軟裝搭配、裝修風水學、施工工藝與裝修材料、家裝預算、客戶溝通、培養實戰能力。
最後,我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這樣一個painful fact:大部分學科都無法純憑自學達到執業水準。當作愛好可以;如果希望系統地、嚴肅地學習某個學科,我還是建議進入高等院校、或專門的培訓學校扎紮實實地學、練、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