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人們,在選購手機的衡量標準中,大屏、同質往往佔有一定的份額。在2019年初,華為P30 Pro雖然添加了高級別的鏡頭模組和感光元件,但是由於屏幕的原因,也沒有逃脫被很多的用戶詬病的命運。就目前而言,人們判斷一款手機產品的好壞,在很大的程度上會看屏幕,解析度、色彩、刷新率往往成為衡量屏幕的幾個主要標準,也是判斷此產品是否為旗艦產品的標準。
漸漸的,曲面屏就走進了大家的視野,各大手機品牌商也在曲面屏上花足了力氣。不僅把手機屏幕做成了2.5D,讓其顯得更大;就連vivo NEX 3和華為Mate 30 Pro也對屏幕煞費苦心,甚至出現了「瀑布屏」。因為曲面屏讓手機變得更加高大上,也更加有底氣地稱產品是旗艦店產品。所以成為了安卓手機大廠相互競爭的產品。但在用處方面,除了好看,我想不到還有什麼。
接下來我來談談自己對於曲面屏的一些看法。
首先不耐磕碰摔
對於手機,正常人免不了會磕碰到。
但是作為曲面屏手機,屏幕和金屬邊框相比,保護功能可想而知。
就以華為Mate 30 Pro為例,它不僅把側面的音量鍵取消了,還在一側增加了一些新的功能。
為了方便使用這些功能,廠商在生產保護殼的時候,不得不把這些按鍵露在外面。
這樣的設計,除了用戶自己多加注意,就再無其他保護了。
還有一方面就是手機保護膜。
曲面屏手機的出現,使硬的鋼化膜推出了市場內,取而代之的是軟膜。
在稍微碰到一點較硬的物體時,就會留下一個不可修復的痕跡。
它的保護作用,我不敢恭維。
其次是廠家競爭的盲目性
雖然手機市場競爭力大,但是競爭跟風也要找準方向。
起初是三星的手機廠商,如果只是三星一家如此,我也可以接受。
但是vivo、小米,以及國產的很多手機廠商紛紛效仿。
只是因為曲面屏好看,別的手機廠商可以做,他們也必須會。
Android 11更是對於曲面屏手機更新了專門的UI優化,對cutout API進行了擴展,添加了DisplayCutout的區域用來標記屏幕曲面部分。
這樣就可以有選擇地避開在曲面放置功能鍵。
但是想一下,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在曲面部分花功夫,真正的意義在哪?
難道僅僅是因為好看?
最後是倒退的戶體驗
華為Mate 30 Pro就取消了用戶習慣的音量按鍵,採用的是虛擬按鍵的做法。
個人而言,直接可以選擇加減音量的按鍵顯然更加方便,而且早已習慣這樣。
如今要嘗試新的方式去增減音量,對於很多人來說應該是較為麻煩的。
如果覺得實體音量按鍵影響美觀,想要去掉,可以實行塑料或者金屬虛擬按鍵呀,這個目前是已經能夠實現了的。
在華碩遊戲手機、iQOO Pro的電容肩鍵、Google Pxiel的擠壓手機邊框等都能看到虛擬按鍵的身影。
想必讓很多用戶頭疼的問題應該有「誤觸」這一點吧,簡直令人惱火。
如果是躺在床上玩手機,屏幕很難受控制,一直亂動。
這個問題很多手機廠商也有想辦法解決。
但是他們想到的是將誤觸放置在側面位置,當然這樣能夠避免在手裡拿著手機時的誤觸。
但真正想要使用時,它反而沒反應。
還有就是看視頻的時候,有一些軟體並不知道你手機的屏幕是否是曲面屏。
因為有的畫面是延伸到曲面上的,如果你手機屏幕不是,那就很尷尬。
曲面屏被我這麼說,應該沒什麼價值,為什麼我國很多手機生廠商還要花錢去研究製作呢?
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快是眾所周知的。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現在的手機由之前的性能研究漸漸轉到了外觀,大屏化、同質化成為手機的演變趨勢。
他們不在乎手機是否耐摔,畢竟壞了無論是換屏還是換新手機,獲利的都是他們自己。
其實真心不建議手機廠商把精力過多放在手機屏幕上,真正在實用性上下功夫不好嗎?
當然了,也沒必要頻繁開新品發布會,如果開的多了,產品進步不大,那就是自砸招牌。
(了解更多科技資訊,點擊右上角藍色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