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水近四小時!喙鯨打破哺乳動物潛水紀錄

2021-01-04 騰訊網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當地時間9月24日報導,喙鯨以令人驚嘆的4小時水下潛水打破哺乳動物潛水紀錄。根據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數據,庫維爾喙鯨的平均潛水時間通常為一個小時左右,深度為1400米。

但現在,英國一隻喙鯨潛水了3小時42分鐘,期間一次也沒有浮出水面,讓科學家們大吃一驚。在《實驗生物學》(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分析的3680次哺乳動物潛水記錄中,只有5%的潛水持續時間超過77分鐘。

但其中一種鯨目動物捕食魷魚的時間長達222分鐘,幾乎是這個數字的三倍。之前的紀錄是在2014年由同一鯨魚創造的,大約是兩個小時。

專家們認為,庫維爾喙鯨之所以能在水下存活這麼長時間,是因為它可以依靠大量儲存的氧氣,能夠減緩心跳,而且新陳代謝很低。對物種行為的研究受到這些動物的離岸位置和在表面停留的有限時間的限制。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尼古拉斯環境學院(Nicholas School Of The Environment)生態學博士生珍妮·希勒(Jeanne Sheeller)說:「它們在海底附近覓食時,平均深潛約1400米,持續約一個小時。」

「它們在兩次潛水之間通常只在水面停留兩分鐘左右。

「令人驚訝的是,它們能潛到如此深的地方,承受住壓力,並在那裡呆那麼長時間,而恢復時間如此之短。」

據悉,根據金氏世界紀錄,人類在水下屏住呼吸的最長時間是24分3.45秒。這項紀錄是由來自西班牙的Aleix Segura Vendrell於2016年創造的。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哺乳動物,為什麼鯨魚能下潛水下2000米,人類卻會被壓扁?
    鯨魚雖然叫魚,卻是海洋中為數不多的哺乳動物。胎生哺乳、以肺呼吸、體溫恆定,也算得上和人類有不少的相同點。世界上的鯨魚大約有100種,一般生活在500米以上的淺水區,但是也有能在2000米生活的抹香鯨。可是為什麼同樣哺乳動物的鯨魚,卻能生活在深海而不被水壓壓扁呢?鯨魚的深潛極限又是多少?這還得從鯨魚的肺說起。鯨魚擁有一套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呼吸系統,它們的肺部能夠根據水壓靈活變化,以平衡身體內外的壓強。當進入深水區時,肺部就會縮小,身體內不會留存很大的空間,壓強自然增大,從而也就能承受高水壓。
  • 神密喙鯨亮相南海
    前不久,中科院海底科學研究與工程項目研究室(下稱海底所)研究者李松海精英團隊在《整合動物學》上線上發布科學研究畢業論文稱,該精英團隊於2019年4~5月在南海東北部水域進行自由潛水及遠海鯨類科學考察每日任務,目擊到3頭神密喙鯨,分析判斷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
  • 神秘喙鯨現身南海
    李松海供圖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研究員李松海團隊在《整合動物學》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稱,該團隊於2019年4~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目擊到3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
  • 南海再次發現抹香鯨群體,是一對抹香鯨母子,是潛水最深哺乳動物
    而近日國內科研考察隊在南海某海域考察時,發現多種鯨,其中再次發現抹香鯨群體,還是一對抹香鯨母子,抹香鯨母子互動場面非常溫馨。據考察人員介紹:這是科研人員在南海某海域連續兩次發現抹香鯨群體,繼去年以來再次在南海目擊並記錄到該物種,這也從另一方面反應出南海海域生態越來越多,吸引越來越多鯨群體前來。
  • 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喙鯨
    不管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該研究論文在國際上首次對這些神秘喙鯨的體色模式、疤痕圖案及其水面行為進行了描述。
  • 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海洋哺乳動物
    海豚 海豚(Dolphins)是體型較小的鯨類,共有近62種,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主要以小魚、烏賊、蝦、蟹為食。海豚是一種本領超群、聰明伶俐的海洋哺乳動物。 海豚 (英文:Dolphins) 海豚屬於哺乳綱、鯨目、齒鯨亞目、海豚科,通稱海豚。
  • 天台這位自由潛水女神打破了亞洲紀錄 位居世界第七名
    自由潛水動態雙蹼成績180米,打破了亞洲紀錄,位居世界第七名。這是張奔奔今年9月參加深圳市南山區自由潛水泳池賽的成績。張奔奔是天台人,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2009年,她加入創業企業上海凝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並成為企業合伙人。不過,在潛水運動圈裡,大家更喜歡稱呼她為Lisa。
  • 天台這位自由潛水女神打破亞洲紀錄 位居世界第七名
    180米,打破了亞洲紀錄,位居世界第七名。03打破亞洲紀錄,希望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不同於普通休閒潛水,自由潛水也是職業競技運動。比賽分為適合開放水域的深度賽和適合城市舉辦的泳池賽。其中,泳池賽分為靜態閉氣、動態有蹼(平遊)和動態無蹼(平遊)三項競技內容。在日常訓練中,張奔奔也自我加壓。
  •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的鯨魚種類:喙鯨將成為巨型哺乳動物新成員
    據《都市報》12月11日消息,研究人員三周前在墨西哥西海岸發現的新物種:全新的喙鯨。專家們通過圖片、視頻和聲音記錄表示,這種海洋哺乳動物並不為人類所知。如果被證實,喙鯨將成為巨型哺乳動物的新成員。研究人員立即開始追蹤聖貝尼託群島附近不同種類的稀有喙鯨,目前他們已經拍了了許多照片,視頻和錄音。聖地牙哥斯克裡普斯海洋學研究所的傑伊·巴洛教授說:「毫無疑問,我們發現了新的物種。」隨後,巴洛博士發布視頻公告:」這真是一次驚人的遭遇,這些動物突然出現在船旁,的確是很少見到喙鯨,而且它們非常友善,這很難得。」
  • 不攜帶任何器具,人類徒手潛水的最深紀錄是多少米?
    但也有人喜歡挑戰極限的人類,它們不攜帶任何潛水器具,徒手下潛到水下百米級別的深度,據生理學家的計算,人類在水下的下潛深度極限在100米左右,但在現實中,無裝備的人下潛最深紀錄卻超過了100米,達到了113米,而有裝備的人的下潛紀錄則達到了332米。
  • 揭密最小哺乳動物鼩鼱 像人類一樣潛水前熱身
    鼩鼱潛水體溫會升高1.5℃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北美水鼩鼱是哺乳動物中最小的「潛水員」(體重僅約17克)和優秀的「遊泳運動員」,儘管從外表看上去,它與它的那些「旱鴨子」親戚沒什麼兩樣,但它卻是名副其實的水下
  • 深晚報導|深圳自由潛水泳池賽首秀成功,54人角逐打破兩項紀錄
    上周末,首屆深圳市南山區自由潛水泳池賽在南山文體中心遊泳館舉行。本次賽事是深圳首次舉辦全國性高水平潛水運動賽事,吸引了來自全國的眾多自由潛水項目的頂尖選手參加。經過一天激烈較量,賽事三個大項決出了男、女子組共6個冠軍,打破了一項亞洲紀錄和一項全國紀錄。
  • 破亞洲紀錄!自由潛水女神張奔奔是天台人
    自由潛水動態雙蹼成績180米,打破了亞洲紀錄,位居世界第七名。這是張奔奔今年9月參加深圳市南山區自由潛水泳池賽的成績。張奔奔是天台人,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2009年,她加入創業企業上海凝睿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並成為企業合伙人。不過,在潛水運動圈裡,大家更喜歡稱呼她為Lisa。
  • 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首次發現神秘喙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發布消息,中科院深海所李松海研究團隊於2019年4至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不管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喙鯨喙鯨是鯨目齒鯨亞目喙鯨科動物的統稱,目前認為共計6屬22種,約佔已知現存鯨類物種的25%,是所有海洋哺乳動物中最鮮為人知的動物。
  • 俄男子冰下潛泳破世界紀錄,紀念潛水名將母親
    來源:海外網圖源: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海外網3月2日電俄羅斯自由潛水員阿列克謝·莫爾查諾夫日前潛入莫斯科冰冷的水下130米左右,然後泳了近181米,創造了一項新的金氏世界紀錄,以此來紀念因潛水失蹤的母親之後,他在屏氣超過兩分鐘,遊完了181米的距離,打破了法國潛水員亞瑟·蓋琳-博裡在2017年創下的175米的紀錄。據悉,阿列克謝·莫爾查諾夫的母親是俄羅斯著名自由潛水冠軍、人稱「潛水皇后」的娜塔莉亞·莫爾查諾夫。他選擇在此時嘗試打破世界紀錄,是為配合根據其母親生活改編的俄羅斯電影《一口氣》的首映,且此次潛水的採石場也剛好是電影的拍攝地點。
  • 《天諭手遊》如何潛水 潛水技巧速Get√
    《天諭手遊》如何潛水 潛水技巧速Get√時間:2021-01-12 20:56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諭手遊》如何潛水 潛水技巧速Get 天諭手遊如何潛水?天諭手遊作為一款既能上天又能下海的遊戲,想必大家已經完全掌握了飛行技巧了,那麼潛水有哪些技巧呢?
  • 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喙鯨_中國網
    、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主任李松海研究團隊在《整合動物學》期刊在線發表題為「史上首次在西太平洋(南海)海上清晰目擊到德氏中喙鯨或銀杏齒中喙鯨」論文。文章分析了該研究團隊於2019年4月—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據了解,不論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李松海團隊表示,此次發現可以確定是全球首次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清晰目擊。
  • 96歲二戰老兵水肺潛水破紀錄
    【新華社微特稿】96歲英國老人雷·伍利8月31日在賽普勒斯一處沉船地潛水,打破他先前創下的最高年齡水肺潛水紀錄。路透社援引活動主辦方消息報導,伍利當天潛水48分鐘,最深下潛42.4米,打破他去年9月1日潛水44分鐘、最深下潛40.6米的紀錄。
  • 8歲到80歲都能來的潛水聖地,還有美人魚相伴
    這裡不僅是世界「美人魚」專業培訓基地,還提供從入門到教練級別的所有潛水課程,無論是充滿好奇意圖嘗試,剛取得潛水證書的新手,亦或是潛水員中的老司機,都可以在鯨探找到適合自己的進階課程。記者來到鯨探潛水俱樂部時,十條「美人魚」正在逐一下水,通過考試後,她們就能去一些水族館、海洋館「上崗」了……
  • 鯨這種神奇的「太空哺乳動物」在歷史的長河中為什麼會越變越大?
    但研究顯示,平均而言,鯨魚的個頭增大速度比其他類型的哺乳動物快得多。通過分析化石記錄,科學家得以了解,在恐龍於大約6500萬年前滅絕之前,主要的哺乳動物——只有齧齒動物大小的多尖齒獸目——總體而言個頭偏小,體重大約3千克,大小隻及一隻家貓。然而,一旦它們的主要的爬行類競爭對手——恐龍從陸地上消失後,哺乳動物的多樣化就在隨後的3500萬年裡呈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