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於大量的超級英雄電影和電視節目讓許多人感覺他們已經厭倦了這種類型的題材,雖然短期內這種說法可能不會造成廣泛的認同,但是對於人們來講,能夠做的選擇已經比以往多了不少。
而更接近真實情況的表現是,也許人們已經厭倦了不斷增長的超級英雄,哪怕這些超級英雄的能力各不相同,但是總讓人感覺很「眼熟」,不過每當有新的超級英雄影片上映時,這些「有些疲勞」的觀眾依舊會去觀看這類題材的電影或者連續劇。
至於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局面,一方面人們依舊期盼看見超級英雄能在新的故事中有所改變,另一方面超級英雄故事的編劇們也在努力改編故事或者人物來避免超級英雄陷入發展停滯的尷尬境地。
而把旗下超級英雄經營得不錯的例子就屬MCU(漫威電影宇宙),因為在短期內並沒有看見MCU發展滯緩的跡象,而MCU如此成功的原因在於,不但團隊可以製作出高質量的電影,而且還能在續集上做出突破,不但常常打破第二部不如第一部的「續集魔咒」,更有影片打破了「好萊塢三部曲」的行規,一直拍到了第四部(如《復聯4》和《雷神4》)。
因為以上這樣的原因,使得觀眾雖然稱厭倦了超級英雄電影,但每到新影片上映時,這些觀眾都會捧場,因為這些電影確實引人入勝,影片也做到了讓觀眾得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並很好地製造了想像的空間,讓觀眾能夠去預測電影可能會發生怎麼樣的故事,最好的例子是,如果超級英雄疲勞真的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那《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就不會取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票房成功。
在劇集方便,HBO改編的《守望者》也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功,雖然並非是同時期收視率最高的劇集,但是觀眾的評價以及對於漫畫故事的包容和延續卻做到了極致,雖然當下超級英雄劇集層出不窮,但是《守望者》依舊拿下了觀眾的心。
同樣的,SONY和亞馬遜合作的劇集《THE BOY》(黑袍糾察隊),也成為了2019年的現象級作品,這部劇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讓人們能夠看到超級英雄成為反派後的世界,人們往往以為美國隊長加上超人就一定是好人,然而正正也會得負,祖國人就是很好的例子,而《THE BOY》第二季會登場一位新的女性超級英雄,她似乎擁有雷神和蝙蝠俠的特徵。
在《THE BOY》這部劇集中,超級能力擁有者除了是惡人外,就是純逗比或者有著不良嗜好,因而觀眾反而很期待每次登場的新角色有巨大的突破,相反的,劇中善良的超級英雄(星光),反而沒有其它超能力者有吸引力,成為了這部劇的陪襯,而反派則成為了劇集的主角。
再看近年來,除了《THE BOY》這樣的負面超級英雄收穫巨大人氣外,為了自己「崇高理想」而選擇背叛正義的角色也往往能夠收穫觀眾的心,這之中包括《守望者》中的法老王以及MCU中的滅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