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裡的《以六一泉煮雙井茶》

2020-12-24 灰貓輝

楊萬裡(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遊、尤袤、範成大並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楊萬裡曾遊歷西湖時攜得江西詩派領袖涪翁(黃庭堅)推崇備至的「雙井茶」,以「六一泉」水烹之,並賦詩《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記之,兼述思鄉之情。

今天與您分享的是餘悅教授所撰寫的《茶路歷程·中國茶文化流變簡史》(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中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

而以寫田園詩見長,以「誠齋體」著稱的詩人楊萬裡,則從另一方面贊詠了雙井茶。他在《以六一泉煮雙井茶》詩寫道:

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免毫霜。

細參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鑄建溪當近舍,落霞秋水夢還多。

何時歸上滕王閣,自看風爐自煮嘗。

六一泉在安徽滁縣西南琅琊山麓。這首詩寫詩人用六一泉煎飲雙井茶時,聯想到黃庭堅(號涪翁)贊詠雙井茶的詩句,詩人認為雙井茶與日鑄茶、建溪茶一樣都是上等好茶,還聯繫到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說什麼時候才能回到家鄉,在滕王閣上煎煮雙井茶呢?詩中充滿了思鄉之情。

憑藉這些文學藝術家的力量,雙井茶在黃庭堅的舉薦下,被列為朝廷貢茶之一。南宋文學家葉夢得曾在《避暑錄話》中記載了這件事:「草茶極品,惟雙井、顧渚,亦不過數畝。雙井在分寧縣,其地即黃氏魯直家也。元祐(1086-1093)間,魯直力推賞於京師,族人多致之。」黃庭堅及其他文學藝術家對雙井茶的謳歌讚美,其實也是運用茶詩、茶帖所做的一次成功宣傳,也是茶的文學藝術影響和推動茶業的一個實例。

相關焦點

  • 茶性寒,因嗜茶導致身體受寒,仍以飲茶為樂者,唯楊萬裡也!
    說起楊萬裡,他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詩句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楊萬裡是南宋著名詩人,他一生嗜茶,寫下了很多與茶有關的詩文。
  • 一天一首古詩詞:《小池》楊萬裡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 以文為引 以茶為介 穿越時空 以茶會友
    其茶詩作品《相城會宜興王德昭為烹陽羨茶 》: 地爐相對語離離,旋洗沙瓶煮澗澌。邂逅高人自陽羨,淹留殘夜品槍旗。枯腸最是搜詩苦,醉眼翻憐得臥遲。不及山僧有真識,燈前一啜愧相知。所意為 : 詩人在異鄉與友人不期而遇,大喜過望,連夜以山泉水烹以友人家鄉產的貢茶陽羨茶,以待貴客,以助談興;又品茗賦詩,以志幸會,乃至通宵達旦。
  • 誰才是天下第一茶?
    近來江國人,鷹爪誇雙井。 說的是唐代蒙頂茶天下第一,到了宋朝今日,就是建州茶的天下了。 江南一帶的顧渚、陽羨、浙江茗茶,都要甘拜下風。有江西人誇稱江西的雙井鷹爪茶好,那倒是近來才出現的新鮮事。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聽一壺咕嚕咕嚕的水聲,喝到的不僅是茶,更有一份閒適與溫情。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2》傳統的茶類裡,哪些茶適合煮?煮茶,茶入水烹煮得飲。但其實,老白茶並非煮著喝最好,蓋碗衝泡能領略到的茶味層次更加佳。至於煮白茶,除了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茶都適合煮著喝。白茶歷經多年歲月洗禮後,茶味甘醇,能經得起沸水的煮茶歷練。
  • 煮茶與泡茶的區別是什麼?什麼茶煮比泡更好?
    在他們的眼中,煮茶才是對茶最好的方式,也是最適合他們退休後的生活。上次清明節回家時,發現父親不知從哪裡淘到一個木炭爐,甚是精緻。問了便說,跟母親兩個人自退休後無所事事,所以我們兩人經常在家裡「鬥茶」,有時候鄉裡鄰居也來,甚是熱鬧。母親擺擺手說父親現在得到了這木炭爐可是了不得,恨不得將全鄉裡的人都喊來喝他煮的茶。我問為什麼不泡茶,非要煮茶呢?
  • 煮茶攻略:煮茶的歷史、茶品的選擇、煎煮的方法盡收囊中
    他就是煮茶。我們下面就對現代煮茶進行進一步探究。一、煮茶的歷史糾葛。煮茶早在幾百年前就大行其道。煮茶最榮耀的時間,應該是在唐朝。可能好多人,聽說過「煎茶法」的大名。其實煎茶法還有一個別名就叫煮茶法。直到宋代點茶法出現,煮茶才在茶的衝泡方法不再佔據主流。二、煮茶和泡茶的區別有哪些?煮茶的溫度比泡茶溫度更高,可以更激發出茶葉中的內含物質,茶湯口感更加的醇和厚重、香氣會更加濃鬱、甜度也會更高。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但是別以為煮茶是今天才有的飲茶方式。 煮茶的方式已經在歷史的軌跡中存在幾百年了。 自先秦時期伊始,發展到唐代達到最高峰,上至朝堂,下至尋常百姓都採用煮茶的方式飲茶。陸羽的《茶經》第五章,即命名為「煮」。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在越來越多人追求「慢生活」的今天,煮茶已經變成一種新的時尚。那麼,冬天適合煮什麼茶?又該如何煮茶呢?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煮茶前的準備容器首先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煮茶工具,常用的有玻璃壺、陶壺、銅壺、銀壺等。我們推薦使用玻璃壺來煮茶。首先,玻璃壺平價好用;其次,玻璃壺也方便觀察欣賞湯色的變化,有利於判斷出湯時間,從而更好地保證茶湯口感。對煮茶的新手朋友特別友好。
  • 小喜年|盤點那些適合煮著喝的茶,天冷煮茶真的太舒服了
    在沒有暖氣的南方,天越冷茶就涼得越快,要是能煮著茶喝的話簡直太舒服了。但其實煮茶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那麼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老白茶不是所有白茶都適合煮,如白毫銀針、福鼎雪芽等芽茶不適合煮,因為茶葉如果煮的話,容易苦澀,失去了清甜醇爽的口感。像壽眉這樣的葉茶茶餅適合煮,特別是存放時間較長的老白茶,先泡幾泡再煮,茶味醇和,伴有棗香,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 煮茶工具不會挑?養生壺、玻璃壺、粗陶壺,哪個是煮茶的一把好手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煮茶是一件頗有意境的雅事。人人愛之,盼望著溫度再降低些,就可以煮茶了。呃,其實平時也可以煮。無論是豔陽高照,還是陰雨綿綿,支上一隻爐子就可以開始煮茶。當時回復道,直接煮就好了,煮茶還得挑日子不成?想煮便煮。煮茶,真的受不少人喜愛。老蘇當年,就很喜歡煮茶。去當考官的時候,都會帶上煮茶的各種工具,方便煮茶喝。在那時,煮茶是很麻煩的。
  • 六堡茶是否可以煮?
    六堡茶較常見的品飲方式是用坭興陶衝泡,對於「六堡茶是否可以煮?」「與衝泡的茶相比,煮的茶在湯感和滋味上,有何不同?」這些問題,不少茶友還是不解的。
  • 大開眼界,從風爐煮茶到電陶爐煮茶,煮好一壺茶,茶具該怎麼選?
    秋冬季多喝煮出來熱茶,確實是不錯的體驗。不過談及煮茶,為了煮好一壺茶,該準備哪些茶具呢?《2》首先是,煮茶的爐。很早以前看過一位老友煮茶,當時我們在喝一泡正巖的老叢水仙。可以煮燕窩,煮紅棗湯,煮涼茶草藥……操作簡單,功能齊全,可以說是家庭電器的百搭小能手。但在煮茶而言,養生壺煮出來的茶湯,風味未必盡如人意。最直接的一點是養生壺煮出來的茶湯,容易串味。
  • 年度茶王賽壓軸大戲「泉安杯」茶王賽頒獎
    本報訊 (記者謝偉端 陳小陽 文/圖)昨日,作為年度茶王賽的壓軸大戲,2020年「泉安杯」秋季清香型安溪鐵觀音茶王賽決賽和頒獎活動舉行。 本次茶王賽由安溪縣政府主辦,泉州市泉安企業商會承辦,安溪縣茶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協辦,規模、規格、覆蓋面等多項指標均刷新紀錄,堪稱安溪鐵觀音茶王賽的「奧斯卡」。
  • 什麼茶適合煮,該怎麼煮才會好喝?
    中國不但是茶消費大國,同時也是產茶大國,我國的茶葉種類很多,按照發酵程度來區分,可分為: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白茶、黑茶、黃茶等六大茶類。而茶葉不同,其衝泡方法也不同,一杯芳香誘人的香茗,離不開科學的衝泡方法。泡茶可以用三才蓋碗衝泡,也可以用紫砂壺衝泡,還可以蒸著喝,同時也能煮著喝。煮茶就是茶葉衝泡中較為特殊的一種方式。煮茶有什麼好處?
  • 天冷了,享受煮茶的樂趣!
    為了更好的激發出茶的茶性和茶香,它不只限於泡,更適用於煮! 煮茶和泡茶有區別嗎? 1、提升茶葉香氣 一般的不鏽鋼水壺,水溫只能達到98-99°,不能很好的把陳化的普洱等陳年老茶的茶香和茶韻激發出來。
  • 古詩文學習031:一年級下冊,楊萬裡《小池》
    小池[宋]楊萬裡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賞析楊萬裡(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他的詩主要描寫尋常的自然景物與日常生活,語言淺近明白,自然流暢,風趣活潑。七言絕句《小池》描繪的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重在寫景,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景物的熱愛之情。
  • 圍爐夜話,溫酒煮茶
    紅泥小爐,煮一壺溫熱茶湯。芳香幽滑,入口綿長,有些心事,如鯁在喉,有些感動,溢出心口。煮一壺茶,驅寒,暖手。煮一壺茶,溫暖這個冬天。附:描寫「煮茶」的詩詞《暮雪》清代:大須日夕北風緊,寒林噤暮鴉。是誰談佛法,真箇墜天花。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
  • 說茶|老白茶煮著好喝,你真會煮嗎?
    泡茶的水一般在80-99度,這時候茶葉中的溶於水的物質是低沸點物質,不能很好的把一些茶的茶香和茶韻激發出來。 統過銀壺、陶壺、玻璃壺直接煮茶,水溫可以持續達到100度左右,茶葉中的高沸點物質才會釋放,老白茶,煮著喝,口感更加的醇和厚重、香氣會更加濃鬱、甜度也會更高。 那麼,老白茶要怎麼煮才好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