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不斷有電影、番劇甚至漫畫因疫情宣布撤檔或者延期。不出意外的,現在「EVA新劇場版:終」(以下簡稱「EVA」)也官宣撤檔了。原定於6月27日上映的新劇場最終章,現在上映日期也改為待定了。雖然「EVA」鴿子已經是一種習慣了,但是對於等待終章已經8年的粉絲來說,還是難免失望的。
俗稱痞子的庵野秀明拖更,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看看「EVA」整個更新路徑就知道了,「EVA」新劇場版第一部「序」上映於2007年、第二部「破」上映於2009年、第三部「Q」上映於2012年,到目前已延期的第四部「終」,如果今年能順利上映,單單這新劇場版四部曲就已經橫跨了整整13年!但如果從「EVA」的舊TV版開始算起,這個系列從1995年TV版首播到現在,已經整整25年!這已經是整整一代人、兩個年代的時間了!
是的,粉絲們早已習慣了等待。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值得。
「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中譯「新世界福音戰士」、英譯「NEON GENESIS EVANGELION」)簡稱「EVA」,是由龍之子工作室、GAINAX兩家日本動畫公司共同製作的動畫作品。於1995年10月4日-1996年3月27日在日本首播,共26話。故事發生在2015年,在經歷「第二次衝擊」的浩劫後,以碇真嗣、綾波麗和明日香等14歲少年少女們操控巨大泛用人形決戰兵器「EVA」,與襲擊第3新東京市的神秘敵人「使徒」進行戰鬥的故事。
「EVA」在95年TV版播出時收視率並不理想,後在劇場版最終話由於經費不足的原因,監督庵野秀明採用了在當時看來十分怪異的意識流手法來製作,雖然此舉已經無法改變TV版收視不佳的事實,卻迅速讓「EVA」這部作品成為街頭巷尾討論的焦點,哪怕是毀譽參半的。最終,「EVA」TV版在其完結後,才迎來了真正的爆紅。「EVA」與70年代的「宇宙戰艦大和號」及80年代的「機動戰士高達」並肩,成為了對後世動畫作品產生長遠影響的第三世代動畫作品,被成為日本動畫史上公認的「三大神作」,點燃了日本的動畫熱潮。
在TV版完結兩年後的1997年,獲得經費的庵野秀明終於製作了本該是TV版真正結局的劇場版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 Air/真心為你」。十年後,庵野秀明重啟了「EVA」,重啟的「EVA」以劇場版形式製作,名字也更改為「福音戰士新劇場」,共四部,目前已上映三部,第四部終章已延期。
下面,我們來看看新劇場版與TV版、舊劇場版在劇情和設定上有哪些不同吧。
新劇場版第一部「序」於2007年上映,劇情對應TV版第1至第6話,改動不大,走向基本一致。這部劇場版的節奏還是比較舒緩的,主要還是交待設定,為後續鋪墊。與TV版和舊劇場版相比在劇情和設定上改動的地方是:
1、第一個出場的使徒為第四使徒,TV版為第三使徒(新劇場版將第三使徒安排在第二部「破」中);
2、SEELE成員減少為7個,原來為12個;
3、使徒從原來的18個減少為12個(第三部「Q」中新增至13個);
4、在「序」的結尾,增加了渚薰在月球出場的設定。
新劇場版第二部「破」,其對應的是TV版動畫第7至第19話的劇情,過程的改動比較大,但核心劇情仍然是初號機的暴走和覺醒,結尾處為全新原創,與TV版完全不同,除此以外,還有以下更改:
1、新增真希波這個角色作為5號機駕駛員登場,並且以自爆的形式摧毀第三使徒;
2、加持由SEELE處竊取後交給碇源堂的東西,由TV版裡亞當的胚胎變更為尼布甲尼撒之匙;
3、新增6號機(Mark06),為SEELE在月球基地隱瞞NERV所秘密建造;
4、將TV版中東二駕駛3號機被汙染的劇情更改為由明日香駕駛後被汙染;
5、新增渚薰赤裸出現在月球真空環境下的劇情與對白。
6、「破」的全原創結局。「破」的結局為新劇場版原創,與TV版及舊劇場版完全不同。在新劇場版的設定中,當年「第二次衝擊」的亞當為4個,而非TV版中的「光之巨人」一個。如圖:
「EVA」故事不論新舊版本,其核心主線歸結在一起都是「使徒」試圖引發「衝擊」、 SEELE與碇源堂想完成各自的「人類補完計劃」、葛城美裡等人試圖阻止「衝擊」及「補完」。其實無論新舊劇情,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和三股勢力的矛盾與鬥爭。
根據設定,第一次衝擊發生於遠古的年代,被稱為「黑之月」的天體攜帶著生命之源墜落在地球上,那便是第一次衝擊。這個天體在地球深處遺留下了生命之源莉莉絲。而四海文書中記載的「亞當」,則是地球本就存在的生命之源。那是SEELE的【裡】死海文書所提到的名稱。在第一次衝擊結束後的漫長歲月中,「亞當」孕育出了十一個「使徒」,加上其自身,就是地球原有的「十二使徒」;而「莉莉絲」,則孕育出了人類,即為第「十三使徒」,成為「李林」。
第二次衝擊發生在2000年的南極,當時的勘探隊在南極洲發現了被「朗基努斯之槍」封印的「光之巨人」亞當,在研究過程中,因為拔下了「朗基努斯之槍」而引發了亞當的暴走,巨大的爆炸使南極的冰層直接融化,並使Guf之門(死亡與新生的通道)一直處於開啟狀態,讓南極成為了死亡之地,史稱「第二次衝擊」。第二次衝擊造成全球一半人口喪生、海平面大幅上漲、地球軌道偏移,而海水則全部變為血紅色。
在第三部「破」的結尾,真嗣為了拯救被第十使徒吞噬的綾波麗,真嗣與出號以超過400%的同步率同為一體,使暴走的初號機成功達到擬神狀態,並與第十使徒的核心融合,成為「亞當」,引發「第三次衝擊」。值得一提的是,在「破」的片尾彩蛋中,渚薰駕駛六號機從空中擲出了「卡西烏斯之槍」直接將擬神的初號機貫穿,Guf之門瞬間消失,然後渚薰駕駛著紅眼、頭頂光環的六號機從天而降。從這個彩蛋來看,「三衝」應該是被渚薰阻止了,並沒有完全發動,但是到新劇場版第三部的「Q」,卻說「三衝」已經發生了,這是明顯的矛盾點。而「三衝」的劇情,是新劇場版的原創,與TV和舊劇場版完全不同。
來到新劇場版第三部「Q」,劇情上基本已經和TV版與舊劇場版完全脫離。劇情設定在「破」結尾真嗣所引發「三衝」的14年後(這14年的空白痞子完全沒有交待)。「Q」也重新回歸了EVA原本的壓抑與絕望的氛圍,全篇都破碎的末日感。同時因為劇情與前作「破」無法銜接上,加之中間14年空白的未交待,使得整部「Q」看起來十分的晦澀難懂,僅能從大體的劇情和零星的細節去進行推敲與猜測:
1、9號機與13號機應該都是作為亞當的容器;
2、13號機被設計為雙插入栓,目的應該是防止衝擊被打斷;
3、明日香、真嗣捨棄「第十三使徒」的身份,不會衰老,並且能在L結界下自由活動。
個人猜測:
從目前已經上映的全部劇場版及TV版的內容,我們不妨做個假設,就是新劇場版也許並不僅僅是發生在平行世界,脫離前作的故事,而是前作中因為真嗣不同的選擇而衍生出來的另一種結果。在前作的結局中,全人類都化身為LCL之海,消除了「心之壁」,僅剩真嗣及明日香二人,這是真嗣選擇的結果,但是這個結局並非圓滿的結局,雖然消除了「心之壁」實現了物質上的融合,但是「人類補完計劃」本質上追求的「互相理解」卻並未實現,這種結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補完」。那麼是不是存在一種可能,就是真嗣在前作的最後做出了另一種選擇,使得故事「輪迴」到了新劇場版的故事中。當然,這種猜想也存在一個硬傷,就是舊作與新作無法做到時間上的銜接,時空的壁壘是否能以某種形式被打破,成為了這個猜想是否成立的關鍵。
回到正題,現在「Q」的劇情中仍然存在許多未交待的事情,「破」之後到「Q」中間那14年的空白痞子又是否會做出交待,也只能等待「終」上映後才能揭曉。從先導預告及正片內容來推測,「終」的劇情是直接延續「Q」的,但是中間是否又有時間斷檔,現在來看仍然不明。而且以庵野秀明的脾性,直接不填坑的可能性並不是沒有,總之,一切的疑問,只能等待「終」上映後,才能有答案。
希望這次,不用再等那麼久了。也希望這次,真嗣能迎來圓滿的結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