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沒聽過李佳琦的「Oh My God」,大部分抱著好奇心態進入直播間的人,都會忍不住剁手,小到一卷捲紙、一支口紅,大到一支火箭、一套房子,總會有人買單。
如果你經常體驗直播帶貨,你便不會被動輒上億的帶貨量所驚訝,並且應該可以預感到,這種神奇的銷售模式,將深遠地改變營銷行業。
帶貨主播已經成為連接品牌和消費者中間的重要一環,網紅的能量在直播時代徹底爆發,並且擁有比以前更大的產業鏈議價權。不難發現,頭部主播已經擁有極大的影響力,從以下的現象便可以看出:
大眾對網紅主播的追捧堪比娛樂明星,主播影響力逐漸破圈,而不僅限於直播平臺/電商平臺;
大主播與明星頻頻連線,越來越多明星正在開啟主播生涯,開啟直播帶貨模式,主播和明星之間的鄙視鏈逐漸消失;
直播帶貨倒逼了C2M柔性供應鏈的進化,帶貨主播成為了商品流中重要的數據接口,反向調控著供應鏈產能;
淘寶、快手、抖音、微信、京東、拼多多……各大巨頭都在進軍直播帶貨,根據招商銀行研報數據,未來直播帶貨將是萬億規模產業
根據新華網對95後的調研,一半以上的95後最嚮往的職業是網紅、主播;
直播電商大潮之下,網紅主播成為了新營銷的標誌,時趣發現,越來越多的頭部網紅有能量撬動大眾關注,並且開始嘗試「自造購物節「。
頭部主播沉迷「造節」
2019年8月20日,快手頭部網紅辛巴在自己的婚禮中,邀請了成龍、張栢芝、王力宏等42位明星參與,花費共約7000萬元,婚禮陣容一經曝光,便引來輿論發酵,這也是辛巴的標誌性破圈事件。事實上,婚禮當晚,辛巴依舊在網上直播賣貨,據稱兩個小時直播賺回了一個億。
而薇婭的「造節」更具有代表性,早在2017年起,薇婭就開始推出造節運動,比如美麗節、生活節、零食節、粉絲節等等,每一次節日都是一場直播大促,不斷進行用戶的消費刺激。
在剛過去的5月21日,薇婭團隊主辦了一場「521感恩節直播晚會」,在薇婭直播間中,周深、毛不易、李榮浩、周筆暢、汪蘇瀧、大張偉等28組明星亮相,而樂隊蘇打綠更是休團三年後首次合體,《吐槽大會》、《奇葩說》也被搬進直播間,除了推出各類低價商品外,薇婭還來了一場100萬的紅包雨。據媒體報導,整個「感恩節直播晚會」吸引了1.17億粉絲觀看。
事實上,薇婭自2016年以淘女郎的身份受邀直播,「521」自2017年便開始在線下舉辦,被薇婭用戶稱之為「薇婭粉絲節」。
與薇婭以往的購物節不同的是,本次「521感恩節」加入了更多內容層面的創新,而不僅僅是集中帶貨。此次也是薇婭以個人IP的名義,集結明星舉辦晚會的新嘗試,在帶貨效率為主導的淘寶直播生態,薇婭這次感恩節為直播帶來了更多元素,將電商內容轉化為了文娛內容。
無論如何,顯而易見的趨勢是,隨著主播聚集越來越多的大眾注意力,他們對電商平臺、電商產業的影響也在不斷加強,未來消費者不僅可以定點守候每年一度的618、雙11,還可能參與各大主播發起的購物節,或許,薇婭的「521」也將逐漸成為獨立於平臺的標誌性購物節。
主播的天花板在哪?
當下的電商消費已經進入「打折常態」,筆者身邊的一些朋友也曾表示,「要等到購物節才會清空購物車,否則感覺不划算」,而購物節已經成為電商常態,如今電商直播和主播造節的出現,更是加劇了這一現象。
我們發現頭部主播開始獨立於平臺自造購物節後,值得探討的一件事是,主播的天花板到底在哪?
薇婭把自己定義為線上的超市,用戶可以在這家超市中找到任何好物,因此薇婭在早期也被稱之為「哆啦薇婭」,而今年以來薇婭也把更多精力投入在新品類的直播帶貨嘗試中,比如房產、火箭這類超高價產品。
對於不少人而言,薇婭、李佳琦這類主播已經成為用戶篩選產品的一種標準,「薇婭推薦」這類IP標籤,正成為某種品質保障,這對於薇婭等頭部主播而言,便具有了平臺化的可能性。
事實上,薇婭、李佳琦都開始打造自身的「嚴選店」,而快手辛巴更是早已創建「辛選」品牌,與薇婭所在的謙尋、李佳琦所在的美腕相比,辛巴所在的快手生態,更有「拜師學徒」的社區網紅文化,流量分布在快手主播矩陣中更加均衡,因此也更有平臺化的想像力。
李佳琦曾對媒體表示過,希望打造出一個名為「李佳琦」的美妝品牌,作為中國本土美妝品牌與目前的美妝國際大牌相PK。但筆者認為,李佳琦、薇婭這類網紅主播,最終大概率還是會往創建渠道品牌的方向發展,而非自創產品品牌。
也就是說,薇婭、李佳琦更可能成為「沃爾瑪」,而非「蘋果」,作為中間渠道品牌,更高效地整合品牌和用戶的供需雙方,提升商品流轉效率。
而對於平臺而言,薇婭等主播自造購物節更像「線上沃爾瑪」的打折季,將促進淘系生態內垂直流量更高效的流轉,刺激用戶全品類、全天候的消費行為,用戶總能在某個主播的購物節中趕上「打折季」。
但對於品牌方而言,意味著可選擇的促銷購物節變得更多了,深度綁定某個垂類主播進行長期合作可能會成為未來一大營銷趨勢,而主播資源與垂類品牌的營銷互動將會越來越頻繁。
與此同時,帶貨主播們的影響力已經遠超直播電商領域,而進一步滲透進文化娛樂領域。比如說,主播帶貨已經影響到了品牌對娛樂明星的商業估價標準,越來越多品牌開始傾向於用帶貨力來衡量明星的商業價值,而另一方面,頭部主播的破圈,也讓主播不僅僅成為帶貨網紅,而更成為一個具有大眾影響力的IP符號。
本文視頻素材和導圖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謝絕商用
Empower Creativ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