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新手寶媽,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學習,只是在育娃路上自己一點點摸索成長。從孕期到現在已經四年多了,孩子現在也已經三歲半了,這期間嘗遍酸甜苦辣鹹,品盡人生百味,這百味想與你分享。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別人說:「那誰誰誰情商真高,剛才的問題太難了,可是他的一句話不僅解決了問題,而且化解了當事人的尷尬······」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在育娃路上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的一些做法和心得。
今天說到高情商,那何為情商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它的定義。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幾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那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要高於普通人。而高情商的人往往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情感更加豐富,耐受挫折能力更強。他們面對任何事物都要比常人更加沉著冷靜,對待事物的判斷也更加客觀,面對困境可以做到泰然處之,因為他們有掌控一切的信心。和高情商的人共處,往往更加舒服,因為高情商的人更加懂得對方的需求,給予對方空間,既不會讓對方迎合自己,也不會為了自己而改變對方,他們不會讓自己為難,也不會另對方尷尬,因為他們更懂得尊重意義。
放學後和大班的小哥哥一起玩
大家都知道黃渤是一個很有才華的演員。有一次他參加一個頒獎禮,主持人對他說:「看來一個人的才華和顏值果然成反比。」這明顯是拿他的外貌來開玩笑,旁人聽了也不免覺得主持人的話會讓人有些尷尬,但黃渤聽了卻沒有生氣,而且還始終保持著微笑,然後對主持人說:「嗯,我相信這句話也一直激勵著您。」黃渤既禮貌的回應了主持人,同時也避免了彼此的尷尬。著名主持人董卿在錄《歡樂中國行》雲南大理篇時,不慎在樓梯上踩空摔下去,我想很多人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覺得很尷尬,但是她卻沒有顧及自己當時會否失態或者是自己是否處於尷尬境地,而是巧妙的說道:「我真為大理的美景所傾倒啊!」董卿僅僅一句話就機智地將一場尷尬幽默地化解了。
放學後和大班的小姐姐一起玩
我覺得可以從四方面來關注孩子的成長。第一,自身做起,努力讓自己成為高情商的人。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對象,你的一言一行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所以要孩子成為高情商的孩子,就要努力先讓自己成為高情商的家長,也許你不一定能成為一個多麼優秀的高情商家長,但是在學習中會讓自己成長,從而帶著孩子一起成長,努力的過程也是寶貝成長中需要學習的。第二,放開孩子,努力讓孩子自主解決問題。高情商孩子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都要高於低情商的孩子,而要擁有掌控這些的能力,就需要孩子擁有自主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自己的主見,敢於表達,說出自己的觀點,而要做到這一切,前提條件就是要孩子自己能做、敢做,只有這樣才是幫助孩子獲得高情商的基礎和關鍵。如果他連做都不敢做,又何談處理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比常人更好的化解問題呢?所以放開手,要他做他想做的,不要怕錯,也不要怕他受傷害。第三,鼓勵孩子,努力讓孩子在成長中變得自信。給予孩子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對其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要給予中肯的評價,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做的好的要給予鼓勵與讚揚,做的不好的給予指正,但同時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定要給予孩子繼續做下去的勇氣和動力。決不能因為孩子這一次沒有做好,就否定了他,誰都不能天生處理問題的能者,任何的學習、成長都有一個階段,只要下一次比這一次做的好,那便是成功的。不要和任何人比,只做自己就好,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更優秀就好。高情商的孩子擁有掌控一切的能力也源於他對自己的自信。只有你相信自己,別人才可能相信你,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又如何讓別人相信你呢?所以,自信是一切的源動力,如果你不夠自信,那一切無從談起。第四,培養孩子,努力讓孩子多學、多聽、多看。高情商的人在遇到問題時,他們普遍處理問題的能力、應變能力、化解危機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要高於常人,而於此相伴的是他們的知識,只有擁有足夠的知識,才能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化解危機。而淵博的知識需要的是一個長期的積累和學習的過程,這需要日常的養成和培養。這就需要多學別人的方式方法、多聽別人怎麼說、多看別人怎麼做,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成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放學後和大班的小姐姐一起玩
前幾天在姥姥家吃西瓜,切了兩塊西瓜,一塊寬一塊窄(也可以說是一塊大一塊小),我讓孩子把寬的給爸爸,自己留窄的吃(窄的相對孩子來說吃起來方便),可是孩子把窄的給了爸爸,自己選了寬的來吃。我說:「寶寶,媽媽不是讓你把那個(大的)給爸爸嗎?」寶寶:「媽媽,我能拿動,你剛剛不是還表揚我,力氣大什麼都能拿得動嗎!」簡短的話語便能看出孩子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可能有人會喜歡「孔融讓梨」的故事,也會喜歡孩子把大的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我也曾經看到過,我很開心,但是這一刻我更開心,因為這一刻我看到了一個高情商的寶寶。他不僅讓我看到了他快速處理問題的能力而且為自己爭取了自己的權利。首先,他的反應速度夠快,我的問話結束他便開口應答;其次,寶寶說:「媽媽,我能拿動,你剛剛不是還表揚我,力氣大什麼都能拿得動嗎!」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但是卻包含了你對他的肯定,且你現在不能否定他。三是,他爭取自己的權利,那他想吃那塊大的,他爭取了,所以他可以吃,這沒有什麼不可以。我覺得這再也不是一個需要「謙讓」的社會,而是有能者居之的社會,未來的路需要自己走,有能力也要自己去「爭」一下才行。所以看到他的反應我很開心。
想做什麼,讓寶寶自己學會溝通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需要孩子幫忙,就會問孩子「辰辰,你可以幫媽媽一個忙嗎?/媽媽需要你幫個忙可以嗎?」孩子總是會很開心、很大聲的說:「媽媽怎麼了?······」然後過來幫我。「請、謝謝、可以嗎、行嗎······」這些詞彙請習慣使用,愛是彼此尊重,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平等的愛才是長久的愛。
我是媛媛,以上是我在育兒路上,對於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總結的一些觀點,分享給大家,僅是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希望多多交流指正,希望我們能在育兒路上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