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三單元 運動和力知識點整理

2020-12-20 玉樓聽風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整理

第三單元運動和力

1、物體有時是靜止的,有時是運動的。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運動的物體靜止,改變運動的快慢等都需要力。

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讓小車運動起來

1、幾千年前,人類就發明了車。

2、 車的類型和動力

3、 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有關重力的例子:

樹上的蘋果掉下來

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

小孩人滑梯上滑下

水往低處流

4、 怎樣使靜止的小車運動?怎樣使運動的小車靜止?

使靜止的小車運動,使運動的小車靜止,都需要用力。

5、 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有什麼關係?

拉力越大,小車運動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越慢。

6、 運動員是怎樣改變足球的運動狀態的?(快或慢,啟動或停止)

運動員用力就可以改變足球運動快或慢,使足球啟動或停止。

7、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係實驗中,掛的墊圈數量越少,產生的拉力越( 小 ),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長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慢 )。掛的墊圈數量越多,產生的拉力越( 大 ),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短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快 )。

8、學生活動手冊

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關係的記錄表

我發現: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係實驗中,掛的墊圈數量越少,產生的拉力越(小),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長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慢 )。掛的墊圈數量越多,產生的拉力越( 大 ),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短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快 )。

2用氣球驅動小車

1、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衝力。

2、把氣球吹足氣再鬆開口部,氣球噴氣方向和運動方向正好相反。因為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3、充氣後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

4、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衝力運動的。

5、 氣球是怎樣使小車向前運動的?

氣球吹足氣後再鬆開口部,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衝力。反衝力推動小車向前運動。

6、 怎樣改進可以使小車行駛得更遠?

方法一:可以利用更大的氣球,把氣球裡的氣打得更足一些,這樣產生的動力更大一些。

方法二:可以利用細一些的噴管,使氣球裡的氣體噴出來的氣流更強大。

方法三:可以使用兩個氣球同時噴氣,這樣產生的動力更大。

7、 我們還知道哪些反衝力的例子?

子彈炮彈出膛,由於反衝會產生後座力。

遊泳、滑冰等一些運動,也是利用反衝力。

一種俗稱「鑽天猴」的煙花,點火後飛到空中,然後爆炸,飛到空中的過程就是利用反衝力。

8、 氣球運動方向與氣體噴出方向關係記錄表

實驗結論:把氣球吹足氣再鬆開口部,氣球噴氣方向和運動方向正好相反。

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

1、橡皮筋具有彈性,可以拉伸。拉長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釋放後可以產生動力。

2、組裝用橡皮筋驅動的小車的方法及步驟:

第一步:把橡皮筋連接起來,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車軸上。

第二步:轉動車輪,讓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鬆開手車輪就會轉動。

3、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係: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少,小車行駛的距離越短。

4、在「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係」實驗時,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和纏繞多圈時,產生的力大小不一樣。橡皮筋纏繞一圈時,產生的力小,纏繞多圈時,產生的力大。

5、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和纏繞多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不一樣。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短,纏繞多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長。

6、 使車輪轉動的力來自哪裡?

使車輪轉動的力來自於繞纏在車軸上上的橡皮筋的彈力。

7、 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的距離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係?

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係: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少,小車行駛的距離越短。

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長度越(長),橡皮筋產生的彈力越(大),驅動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8、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9、 小車行駛距離與橡皮筋纏繞圈數關係的記錄表

4彈簧測力計

1、 研究運動和力時,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一種工具。

2、彈簧測力計示意圖

彈簧測力計是提環、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鈎等五部分組成的。

提環——便於用手握住測力計

彈簧——測出力的大小

指針——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掛鈎——掛住被測量的物體

3、用力慢慢拉掛鈎,發現彈簧會變長,指針會隨著彈簧的變長而指向不同的刻度。

4、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要注意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最大能測量多大的力。

5、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示數也越大。這一點跟橡皮筋的特點很像。

6、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

7、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

8、 彈簧測力計的彈力是怎樣產生的?

彈簧測力計中的彈簧在受到重物的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樣就產生了彈力。

9、 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第一步: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第二步:在掛鈎上掛上所測的重物,看一看指針所指的刻度。

第三步:讀取指針所指的刻度,這個數字就是力的大小。

10、 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

撐杆跳和海綿墊、健身球、跳板、蹦蹦床、彈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籃球、彈吉他、二胡等樂器、橡皮筋、鬆緊帶、彈力襪、彈力棉、拉力器、彈弓等。11、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拉力的大小記錄表

5運動與摩擦力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往往會受到和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2、人們在搬運重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

3、在模擬搬運重物的實驗中,輪子可以看作移動的滾木。

4、人類發現可以用滾動的方式前進,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5、 古人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如何搬運巨石等重物?請寫出幾種方法,並說一說哪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

方法一:在平整的道路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大,最不省力。

方法二:把巨石放在滾木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比較小,比較省力。

方法三:把巨石放在輪子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

6、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力?

7、 用不同方式搬運重物時拉力大小的記錄表

我發現:搬運重物時,直接滑動,產生的摩擦力最大,使用的拉力最大,使用「滾木」,產生的摩擦力比較粘,使用的拉力比較小,使用輪子,產生的摩擦力最小,使用的拉力最小。

6運動的小車

1、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它們都具有能量。

2、在敲擊實驗中,第一次用橡皮槌輕輕地敲擊音叉,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擊音叉。仔細聽音叉發出的聲音,並用手觸摸音叉,說一說兩次實驗的現象有什麼不同。

第一次,用橡皮槌輕輕地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比較小,用手觸摸音叉,感覺音叉振動不劇烈。

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比較大,用手觸摸音叉,感覺音叉振動劇烈。

3、在撞擊實驗中,從三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釋放小車,讓小車滑下後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要注意每種情況做三次實驗,每次實驗小車都要從斜坡的同一位置釋放。

4、在撞擊實驗中,坡度越大,車滑下後的速度越大。

5、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小車、發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

6、 橡皮槌和小車在什麼情況下具有能量?我們是怎麼知道的?

橡皮槌和小車在運動的情況下具有能量。因為橡皮槌落下後可以使音叉振動,發出聲音。小車從高處釋放後,撞擊平面上的木塊,能夠使其向前滑動。

7、 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有什麼關係?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運動的速度越慢,具有的能量越小。

8、 撞擊實驗記錄表

實驗結論:坡度越大,釋放小車時的位置就越高,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速度就越(快),撞擊後木塊滑行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大)。

7設計製作小車(一)

1、人們根據需要會設計各種動力的車輛來執行不同的任務。

2、本次設計製作小車的任務: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設計製作一輛具有動力的小車,使它能在5秒內把兩抉橡皮運輸1米遠。

3、本次設計製作小車的具體要求:

(1)車身長度不超過25釐米;

(2)用橡皮筋或氣球作動力;

(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4、本次設計製作小車的材料:

硬紙盒、剪刀、橡皮筋、輪子、連接軸、膠水、吸管、膠帶、氣球

5、設計製作小車的基本步驟:

明確問題——明確設計什麼,用途是什麼,具體要求有什麼。

制訂方案——頭腦風暴,研究會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制訂最優方案。

實施方案——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製作,匯報展示。

評估與改進——根據標準評估、打分,反思方案、製作以及整個過程存在的問題,並進一步改進。

6、制訂方案的步驟:

第一步:觀察小車模型,了解小車的結構。

第二步:討論、確定小車的設計方案,繪製設計圖。

7、繪製小車的設計圖時,要求:

從多個角度畫出小車,更全面地反映它的結構。

標註一下主要部分的尺寸。

還需要介紹一下小車的動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種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連接方式等。

8、學生活動手冊

製作小車所需材料:

小組分工:

設計圖

從正面看

從側面看

從上面看

8設計製作小車(二)

1、動手製作小車時,要做好分工,根據設計圖製作小車。

2、製作小車的程序:確定組裝步驟→選擇材料和工具→加工材料→組裝→調試。

3、匯報、測試的內容包括:匯報設計思路、展示設計圖、介紹組裝流程、測試小車。

4、測試並改進小車

5、進行評估時,引導學生從小車設計、團隊分工合作、小車製作、展示講解、小車功能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6、根據評估的情況,各小組要反思設計和製作過程,進一步改進位作的小車。

7、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模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並能根據其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知識點匯總+單元提升練習
    部編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複習|全冊知識點匯總+單元提升練習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一份是四年級的資料,是四年級語文上冊全冊的知識點匯總,主要用於四年級上冊期末複習時使用,這些知識點都是經過老師精心整理而成,學習第三單元內容時,就可以使用這份資料複習第一、二單元的內容,以此類推,一邊學習新的知識點,一邊鞏固學過的內容,這樣才能完全把知識記住,記牢。
  •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重要知識點
    四年級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關鍵期。四年級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小時候看不懂聽不懂的一些知識,現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識增長速度明顯加快。四年級孩子注意力增強,孩子的言語發展水平由口頭言語向書面言語過渡。思維能力的發展處於轉折時期,抽象概括、分類、比較和推理能力開始形成,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提高。
  • 用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知識點
    思維導圖用於學習上可以理解為知識點「地圖」,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知識點整理方式。思維導圖就如同一根線,把各知識點連接起來,不僅可以幫助記憶知識點,而且還可以培養思維邏輯。下面「迅哥」就用迅捷畫圖教你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思維導圖整理匯總知識點的方法。
  • 視頻: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三單元《平角和周角》
    家長和孩子可以通過口答的形式鞏固所學的內容。相關視頻:視頻: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大數的初步認識》視頻: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億以內數的讀法》視頻: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億以內數的寫法》視頻: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億以內數的比較》視頻: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億以內數的改寫和近似數》視頻: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
  •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來源:鄭州家長幫   作者:綠羅花   2018-01-10 15:00:52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知識點:第三單元
  • 完全版整理——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四單元應用知識點匯總
    【考壹佰導讀】數學給予人們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能力,這種能力包括觀察實驗、收集信息、歸納類比、 直覺判斷、邏輯推理、建立模型和精確計算。這些能力和培養,將使人終身受益。以下是考壹佰為大家整理的 《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四單元應用知識點匯總》,希望幫助到您。
  • 四年級上冊數學:1-8單元知識點匯總,全是重點,掌握回回考第一
    四年級上冊數學:1-8單元知識點匯總,全是重點,掌握回回考第一!數學是我們從小學時期就要重點學習的科目,也是一門非常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科。數學試卷80%的題目都是基礎題目,真正需要冥思苦想的偏題、難題只是少數。
  • 四年級語文:上冊1-8單元知識點匯總,吃透!考試穩拿「第一」
    四年級語文:上冊1-8單元知識點匯總,吃透它,考試穩拿「第一」!眾所周知,學習語文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不像學習數學一樣,靠補課也能短期內提升,特別是到了小學中高年級階段,它不再像一二年級階段,靠簡單的機械記憶,考試就能獲得高分。
  •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各單元知識點匯總)單元、期中、期末複習
    四年級無論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的學習,都與低年級時有了很大的不同。語文除了基礎知識之外,閱讀和寫作越來越重要;數學是在掌握基本計算的基礎上更大地拓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英語也加入了更多的語法規則。面對學習內容的變化,孩子的學習方式和父母的輔導方式也應隨之變化。
  •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考試題,成語題型較新穎,考你第一反應
    #今天給大家整理分享部編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第三套。各位同學可以練習鞏固一下單元知識。如果做題中有疑問,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小軍老師討論。四年級上冊語文,用這套題來檢驗第三單元知識是否過關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決定分數高低
  • 完全版整理——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三篇 「1-3單元」
    考壹佰小編整理了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三篇 【1-3單元】,希望對你有幫助!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三篇第一單元 大數的認識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三篇第二單元 角的度量直角<鈍角<平角<周角1小時,16、時針轉一大格,所對的角是30°;分針轉一圈,所對的角是360°小學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三篇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1-9單元知識點,用心複習,考試成績好
    四年級孩子在小學階段是一個轉折點,三年級之前有的孩子比較聰明,不太認真學習也能取得比較好的成績,然而到了四年級就沒有那麼簡單了,稍有馬虎,學習成績就有可能落下來。當然,落後一段時間可以再追趕上去,但那要花費更多的精力。
  •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課文詳細知識總結,語文老師整理!
    小學二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知識梳理,孩子掌握好,學習不出錯根據同學們分反映,我們發現有的學校教學進度比較快,都已經開始學習三單元的知識了,而有的學校學得比較慢,還在進行二單元的學習,不管教學進度,我們都希望同學們能夠學好每一篇課文。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練習鞏固《測量》相關知識
    本期再整理分享一套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各位同學可以自行測試一下。文末有其它單元的測試卷。第三單元《測量》學習目標:通過學習,能結合生活實際,在測量實踐的過程中,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明確毫米、釐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間的進率。認識質量單位噸,知道噸和千克之間的關係。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量單位間的關係,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 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總結了四年級上冊數學第一單元知識點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了1、計數單位: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等等,都是計算單位。3、數級:個級、萬級、億級……都是數級,每個數級都包括四個數位。4、數字表示;大數的讀法與寫法5、大數的比較6、四捨五入法(1)先確定需要精確到的數位,後面的數為「尾數」。
  • 四年級上冊數學:1-8單元知識點匯總,全是重點,給孩子列印複習
    四年級上冊數學:1-8單元知識點匯總,全是重點,給孩子列印複習!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思維十分強大的科目,所以尤其是在小學的時候,一定要培養好孩子的邏輯思維。因為數學的知識點都是環環相扣的, 如果某一個環節的內容沒有掌握,那麼後面的環節就很難弄懂。這學期的學習已經接近尾聲了,不知道各位同學們都學習得怎麼樣了呢?老師今天將四年級上冊數學的各單元重點難點梳理了一遍,對於大家期末總結複習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 PEP四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老師給大家整理了最新人教PEP版四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各位家長可以列印給孩子練練,更好地鞏固第一單元的知識點!
  •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知識點及練習題匯總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學:單元知識點及練習題匯總 來源:無錫奧數網整理 2012-10-15 16:25:04
  • 六年級上冊:語文1-4單元知識點匯總,緊貼課本,列印給孩子背!
    六年級上冊:語文1-4單元知識點匯總,緊貼課本,列印給孩子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中華文化的承載者——漢語,同樣也是內涵深厚。課內外知識點積累得越多,在語言表達上才能「有話可講」,不至於「無話可講」,卻找不出合適的詞語來表達。六年級面對的就是小升初,也有了不小的壓力,所以前期一定要做好準備,多多積累練習,在語文的日常學習中,除了上課要認真聽講以外,相對應的練習題也是需要跟著練的,及時鞏固所學關鍵。
  • 2020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檢測
    今天為大家推出新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檢測題,供暑假後新四年級學生借鑑使用。本套試題依據語文課程標準設計,既考查基礎知識的掌握也考查閱讀與表達能力。2.私信「四年級三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