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整理
第三單元運動和力
1、物體有時是靜止的,有時是運動的。使靜止的物體運動,使運動的物體靜止,改變運動的快慢等都需要力。
2、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讓小車運動起來
1、幾千年前,人類就發明了車。
2、 車的類型和動力
3、 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有關重力的例子:
樹上的蘋果掉下來
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
小孩人滑梯上滑下
水往低處流
4、 怎樣使靜止的小車運動?怎樣使運動的小車靜止?
使靜止的小車運動,使運動的小車靜止,都需要用力。
5、 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有什麼關係?
拉力越大,小車運動越快;拉力越小,小車運動越慢。
6、 運動員是怎樣改變足球的運動狀態的?(快或慢,啟動或停止)
運動員用力就可以改變足球運動快或慢,使足球啟動或停止。
7、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係實驗中,掛的墊圈數量越少,產生的拉力越( 小 ),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長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慢 )。掛的墊圈數量越多,產生的拉力越( 大 ),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短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快 )。
8、學生活動手冊
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關係的記錄表
我發現:在研究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的關係實驗中,掛的墊圈數量越少,產生的拉力越(小),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長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慢 )。掛的墊圈數量越多,產生的拉力越( 大 ),小車從起點到終點的時間越( 短 ),小車運動的速度越( 快 )。
2用氣球驅動小車
1、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衝力。
2、把氣球吹足氣再鬆開口部,氣球噴氣方向和運動方向正好相反。因為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
3、充氣後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
4、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衝力運動的。
5、 氣球是怎樣使小車向前運動的?
氣球吹足氣後再鬆開口部,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衝力。反衝力推動小車向前運動。
6、 怎樣改進可以使小車行駛得更遠?
方法一:可以利用更大的氣球,把氣球裡的氣打得更足一些,這樣產生的動力更大一些。
方法二:可以利用細一些的噴管,使氣球裡的氣體噴出來的氣流更強大。
方法三:可以使用兩個氣球同時噴氣,這樣產生的動力更大。
7、 我們還知道哪些反衝力的例子?
子彈炮彈出膛,由於反衝會產生後座力。
遊泳、滑冰等一些運動,也是利用反衝力。
一種俗稱「鑽天猴」的煙花,點火後飛到空中,然後爆炸,飛到空中的過程就是利用反衝力。
8、 氣球運動方向與氣體噴出方向關係記錄表
實驗結論:把氣球吹足氣再鬆開口部,氣球噴氣方向和運動方向正好相反。
3用橡皮筋驅動小車
1、橡皮筋具有彈性,可以拉伸。拉長的橡皮筋具有能量,釋放後可以產生動力。
2、組裝用橡皮筋驅動的小車的方法及步驟:
第一步:把橡皮筋連接起來,一端固定在車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車軸上。
第二步:轉動車輪,讓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鬆開手車輪就會轉動。
3、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係: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少,小車行駛的距離越短。
4、在「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係」實驗時,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和纏繞多圈時,產生的力大小不一樣。橡皮筋纏繞一圈時,產生的力小,纏繞多圈時,產生的力大。
5、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和纏繞多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不一樣。橡皮筋纏繞一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短,纏繞多圈時,力作用在小車上的時間長。
6、 使車輪轉動的力來自哪裡?
使車輪轉動的力來自於繞纏在車軸上上的橡皮筋的彈力。
7、 橡皮筋在車軸上纏繞的圈數與小車行駛的距離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關係?
小車行駛的距離與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圈數的關係: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多,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橡皮筋在車軸上繞纏的圈數越少,小車行駛的距離越短。
橡皮筋纏繞圈數越多,橡皮筋被拉伸的長度越(長),橡皮筋產生的彈力越(大),驅動小車行駛的距離越(遠)。
8、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9、 小車行駛距離與橡皮筋纏繞圈數關係的記錄表
4彈簧測力計
1、 研究運動和力時,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一種工具。
2、彈簧測力計示意圖
彈簧測力計是提環、彈簧、指針、刻度板、掛鈎等五部分組成的。
提環——便於用手握住測力計
彈簧——測出力的大小
指針——指向力的大小的刻度
刻度板——表示出刻度
掛鈎——掛住被測量的物體
3、用力慢慢拉掛鈎,發現彈簧會變長,指針會隨著彈簧的變長而指向不同的刻度。
4、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要注意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刻度,弄清每一大格是多大的力,一小格是多大的力,最大能測量多大的力。
5、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時,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示數也越大。這一點跟橡皮筋的特點很像。
6、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
7、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數量。
8、 彈簧測力計的彈力是怎樣產生的?
彈簧測力計中的彈簧在受到重物的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樣就產生了彈力。
9、 怎樣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
第一步: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的位置。
第二步:在掛鈎上掛上所測的重物,看一看指針所指的刻度。
第三步:讀取指針所指的刻度,這個數字就是力的大小。
10、 生活中哪些地方還有彈力?
撐杆跳和海綿墊、健身球、跳板、蹦蹦床、彈簧、射箭、拍皮球、打羽毛球、打籃球、彈吉他、二胡等樂器、橡皮筋、鬆緊帶、彈力襪、彈力棉、拉力器、彈弓等。11、 用彈簧測力計測量物體拉力的大小記錄表
5運動與摩擦力
1、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往往會受到和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2、人們在搬運重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摩擦力。
3、在模擬搬運重物的實驗中,輪子可以看作移動的滾木。
4、人類發現可以用滾動的方式前進,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
5、 古人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如何搬運巨石等重物?請寫出幾種方法,並說一說哪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
方法一:在平整的道路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大,最不省力。
方法二:把巨石放在滾木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比較小,比較省力。
方法三:把巨石放在輪子上,拖動巨石,這種方法產生的摩擦力最小,最省力。
6、 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減小摩擦力?
7、 用不同方式搬運重物時拉力大小的記錄表
我發現:搬運重物時,直接滑動,產生的摩擦力最大,使用的拉力最大,使用「滾木」,產生的摩擦力比較粘,使用的拉力比較小,使用輪子,產生的摩擦力最小,使用的拉力最小。
6運動的小車
1、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驅動水輪轉動……它們都具有能量。
2、在敲擊實驗中,第一次用橡皮槌輕輕地敲擊音叉,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擊音叉。仔細聽音叉發出的聲音,並用手觸摸音叉,說一說兩次實驗的現象有什麼不同。
第一次,用橡皮槌輕輕地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比較小,用手觸摸音叉,感覺音叉振動不劇烈。
第二次,用橡皮槌重重地敲擊音叉,音叉發出的聲音比較大,用手觸摸音叉,感覺音叉振動劇烈。
3、在撞擊實驗中,從三個不同坡度的斜面上釋放小車,讓小車滑下後撞擊水平面上的木塊。要注意每種情況做三次實驗,每次實驗小車都要從斜坡的同一位置釋放。
4、在撞擊實驗中,坡度越大,車滑下後的速度越大。
5、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小車、發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
6、 橡皮槌和小車在什麼情況下具有能量?我們是怎麼知道的?
橡皮槌和小車在運動的情況下具有能量。因為橡皮槌落下後可以使音叉振動,發出聲音。小車從高處釋放後,撞擊平面上的木塊,能夠使其向前滑動。
7、 運動物體具有的能量和運動速度的大小有什麼關係?
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運動的速度越慢,具有的能量越小。
8、 撞擊實驗記錄表
實驗結論:坡度越大,釋放小車時的位置就越高,小車滑到水平面時的速度就越(快),撞擊後木塊滑行的距離就越(遠)。這說明,小車速度越大,它的能量就越(大)。
7設計製作小車(一)
1、人們根據需要會設計各種動力的車輛來執行不同的任務。
2、本次設計製作小車的任務: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設計製作一輛具有動力的小車,使它能在5秒內把兩抉橡皮運輸1米遠。
3、本次設計製作小車的具體要求:
(1)車身長度不超過25釐米;
(2)用橡皮筋或氣球作動力;
(3)只能利用提供的材料。
4、本次設計製作小車的材料:
硬紙盒、剪刀、橡皮筋、輪子、連接軸、膠水、吸管、膠帶、氣球
5、設計製作小車的基本步驟:
明確問題——明確設計什麼,用途是什麼,具體要求有什麼。
制訂方案——頭腦風暴,研究會遇到什麼問題,怎樣解決,制訂最優方案。
實施方案——團隊協作,根據方案加工製作,匯報展示。
評估與改進——根據標準評估、打分,反思方案、製作以及整個過程存在的問題,並進一步改進。
6、制訂方案的步驟:
第一步:觀察小車模型,了解小車的結構。
第二步:討論、確定小車的設計方案,繪製設計圖。
7、繪製小車的設計圖時,要求:
從多個角度畫出小車,更全面地反映它的結構。
標註一下主要部分的尺寸。
還需要介紹一下小車的動力方式、各部分所用材料、每種材料的加工方式和使用工具、各部分的連接方式等。
8、學生活動手冊
製作小車所需材料:
小組分工:
設計圖
從正面看
從側面看
從上面看
8設計製作小車(二)
1、動手製作小車時,要做好分工,根據設計圖製作小車。
2、製作小車的程序:確定組裝步驟→選擇材料和工具→加工材料→組裝→調試。
3、匯報、測試的內容包括:匯報設計思路、展示設計圖、介紹組裝流程、測試小車。
4、測試並改進小車
5、進行評估時,引導學生從小車設計、團隊分工合作、小車製作、展示講解、小車功能幾個方面進行評估。
6、根據評估的情況,各小組要反思設計和製作過程,進一步改進位作的小車。
7、工程師不會將不成功的模型視為失敗,而是將它看成一個有價值的學習機會,並能根據其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改進,做出更好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