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大湖定向越野賽開賽。
福州日報記者 林奕婷/文 池遠/攝
19日,一場充滿趣味的定向越野賽在閩侯縣大湖村開展,本次活動由閩侯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閩侯縣大湖鄉人民政府以及閩侯縣旅遊事業發展中心主辦,福州市徒步運動協會承辦,這也是由市文旅局主辦的「紅色情·鄉村行」紅色旅遊月活動的首次體育旅遊賽事。
體力與腦力的雙重挑戰
隨著一聲槍響,參賽選手拿過一張地圖開始了挑戰。「這個點好像在那條馬路附近。」「我們要先去這個點打卡。」剛出發,討論就在各個參賽團隊中展開。記者從現場了解到,參賽選手一共分為三組,分別為機關組、成人組和親子組,共吸引了60多個團隊報名參加。每一個組別的打卡點都各不相同,需要選手根據地圖上標出的位置,利用比例尺和建築物來判斷定點的方向,選手要擁有出色的讀圖能力,才能又快又準地找到打卡點。比賽結果將根據用時長短和正確打卡點數的多少來決定,因此,定向越野不僅考驗選手的體能,還需要團隊成員一起進行「頭腦風暴」。
打卡點往往設置在隱蔽的位置,一組家庭順利地通過地圖定位來到大湖革命烈士紀念碑,可是打卡點在哪呢?王鈺琳小朋友一馬當先,鑽進樹叢,找到了藏在樹幹上的打卡數標。樹樁上、牆角下、被藤蔓遮擋的百香果棚架上……「打卡點的位置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需要充滿好奇心地四處搜尋,在這方面小孩子比我們更有經驗。」王鈺琳的爸爸開心地說道。
最終,「首邑紅色領航」隊獲得機關組冠軍,「馬特宏特攻」隊獲得成人組冠軍,親子組冠軍由「小羊吃草」隊摘得。
合影留念。
趣味遊戲展現紅色文化
打卡的點位分布在大湖村古縣衙、大湖革命烈士紀念碑、以曾厝和大湖抗日烈士紀念碑附近。選手沿著大湖村的紅色旅遊路線尋找打卡點,不知不覺中受到了紅色精神的感染。
大湖村風光秀美,空氣清新,是革命老區基地村之一,有眾多的紅色資源和深厚的愛國文化,參賽者在鄉野風光和紅色文化中忘記了疲憊。通過此次活動,大湖村的紅色記憶也重現活力。
為了增加趣味性,活動組織者在舊縣衙、以曾厝等大湖村代表性地點設置「勇往直前」「穿越雷區」等遊戲環節,將紅色文化融入到遊戲當中。例如,「勇往直前」的闖關任務需要團隊裡的成員齊上陣,使用迷彩捲筒帆布通過設有障礙的「敵人火力控制區」。活動主辦方介紹,這個遊戲的設置靈感正是源於1941年大湖群眾與國民革命軍英勇抗日的故事。
「團隊成員間如何相互配合,順利地拖運捲筒抵達目的地,是這個遊戲的難點,雖然只是一個遊戲,但在革命先烈曾經戰鬥過的地方用這種方式,讓我們一下感受到了他們的精神力量。」來自福清市戶外運動協會的泡泡說。
冠軍組隊伍在終點留影。
文旅助農新模式
主賽場稻花香公園旁還布置了大湖土特產展示區,滿滿當當的農家自制地瓜幹、苦桔、百香果、金瓜等各類農家產品整齊排列著,令人目不暇接。
嚴聖樑帶了200斤的百香果來到會場,四年前他回到大湖鄉東墘村創辦了梅蘭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百香果就是主打產品。「如今大湖利用自身優厚的資源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給村民自主創業帶來了許多資源,一場接一場的旅遊活動帶來了人流量,也帶動了農產品的銷量。」嚴聖樑說。
配合此次的「紅色情·鄉村行」紅色旅遊月活動,大湖村特別推出二日遊路線:第一日追尋先烈們的足跡,第二日到雪峰山盡情欣賞大湖美景。這一次的大湖趣味定向越野活動為大湖乃至閩侯的紅色旅遊月活動打響了頭炮。
「大湖正在大力發展三色經濟,即紅色、綠色和古色。紅色文化結合千畝稻田和悠久的歷史底蘊,讓大湖在眾多鄉村獨樹一幟。」大湖鄉黨委書記陳夫文對大湖未來的發展信心滿滿。
閩侯縣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活動融合「紅色教育+鄉村體驗+研學健身」,通過農村集市和鄉村旅遊的有效對接,探索建立文旅助農的新模式,有助於實現農民增收,推進鄉村的發展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