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以紀念為契機更新民族主義內涵

2020-12-14 搜狐網

  60多年前中國進行的偉大的抗日戰爭,不僅最後徹底打敗了殘暴的侵略者,而且也在抵抗外侮的過程中,逐步培育了中國人的現代民族國家意識,提高了國家民族認同。

  抗戰中值得思考的國家民族認同的正反兩面

  早在抗日戰爭之前,中國就因為日本的步步緊逼,產生了強大的民族主義思潮。在舉國呼籲「救亡」的強烈意願中,國民政府的「北伐」,一度獲得了極大範圍的支持,一些原本擁兵自重的武裝力量,也在國家危機面前,放棄政治成見與利益分歧,而逐漸走向了整合。特別是在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者看到中國即將實現統一,試圖阻止這一進程而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中國的內部團結更是達到新水平。而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國共兩黨捐棄前嫌實現合作,中國各派力量,紛紛在民族主義的保家衛國旗幟下,同心協力,一致對外,從精英群體到普羅大眾,其國家民族意識空前高漲。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抗戰期間,中國民眾中也出現了投敵叛國行為。如何反思這一問題?有人認為這種現象,與「國民性」有關。這一認識錯莫大焉。在那個時代,之所以有此沉痛的一頁,原因仍然應當追究到當時的中國國家轉型尚不充分,處於塑造中的現代民族國家認同仍未打造完成。在國家尚未完成最後統一、內部仍存在嚴重政治紛爭的情況下,由於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治乃至文化符號可資凝聚全體國民,因此引發的認同紊亂,自然會帶來政治上的不良後果。

  抗日戰爭中國家民族認同的正反兩面,既為當代中國留下了值得繼承的良好傳統,也給後世展示了令人痛心的教訓。這兩種同時發生的經歷,都在提醒今天的中國人,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保持政治符號系統的相對穩定,對中國來說,有著深刻的必要性。由此,執政黨把「建設政治文明」寫進執政綱略,也是順應時代之舉。國家只有在有效的政治文明的保障下、有著內在的統一性,才能保證國家內部的團結。

  當然,如今中國民族主義的使命,已由「保國救亡」轉變為「國家建設」。包括抗戰時期在內的原有民族主義追求,已不足以勝任21世紀中國國家建設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更新民族論述,也非常必要。

  與當年抗戰時期不同的是,今天民族主義所關照的重點,已不再是外來壓迫,而是在對外交往中堅決保護中國國家利益的同時,還要進行內部制度創新,實現高度的科學、法治與民主,以維護公民權利,保障社會公平,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肯定過去民族主義的合理性,並不意味著現在仍可以無限度地堅持

  與此同時,還要看到,完全源於歐洲的民族原則,來作為今後中國國家建設的指導,也正日益暴露出其不足,需要予以揚棄和創新。主要在於兩方面:其一,源於歐洲的民族原則不足以涵蓋「中國復興」這一命題。當代中國的復興,應該被視作為文明復興,它包含了中國人在物質、制度與精神心理上的多方面多層次追求。民族原則的世俗性,決定了它的國家建設方案,是高度權利化的,無論對外伸張主權還是對內訴求公民權利都是如此。這種政治民族主義的旨趣追求,對於如何使中國重新成為一個富有文化活力的國家,無法提出設想和提供方案。如何協調作為一個「民族國家」的當下事實與作為「文明國家」的歷史傳統之間的緊張,將現代性的民族國家建設與以往的歷史和文化相對接,當代中國人應有新的思考。

  其二,如果將民族原則無限伸張,又有其風險。在中國處於被殖民地被侵略命運的那些年代,中國興起民族主義思潮、在此強大精神動力下起而保家衛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是一種弱勢者的民族主義。然而,肯定過去時代民族主義的合理性,並不意味著現在仍可以無限度地堅持民族原則。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國已經取得其獨立自主,基本實現國家統一;另外,已經是國際政治中一個舉足輕重的力量,有著廣泛的世界影響力。在這種變化了的歷史情境下,民族論述在當下中國仍有合理性,但在繼承與創新這一論述時,又應當格外慎重。

  程亞文(北京學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民族主義 抗戰勝利」,共找到90,520個相關網頁.

相關焦點

  • 王德華:紀念抗戰不是煽動民族主義情緒
    但是,9月3日,一個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日子,反而在各種場合很少被提及。1945年9月2日,參加對日作戰的同盟國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籤字儀式,在停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軍艦「密蘇裡」號上舉行,日本代表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中、美、英、蘇等9國代表相繼籤字。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結束。
  • 中國各地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中國各地以多種形式紀念抗戰勝利。兩岸退役將軍和平書畫展在滬巡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兩岸退役將領和平書畫展15日在上海巡展。本次書畫展共收集了兩岸退役將軍書畫新作200餘幅。在滬巡展期間,來自兩岸的退役將領將舉辦筆會,參觀上海的孫中山紀念館、淞滬抗戰紀念館、四行倉庫等。
  • 今天,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作者:孔浩 姚慧子來源:棗莊日報全媒體2020-09-03 17:34:409月3日上午9時,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同業內同行館同步開展紀念活動
  • 紀念抗戰勝利 兩岸四地聯動
    香港民眾集會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資料照片)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把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把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曾被捲入二戰、經歷三年零八個月黑暗時期的香港對此很是關注,香港二次世界大戰退役軍人會會長蔡彼得稱「感到安慰」。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澳門地區和統會會長劉藝良說,將歷史事件節點確定為紀念日,是通行的國際慣例,中國政府這樣做也符合國際慣例。
  • 各地舉行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此次聯動紀念活動將幫助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少年了解中華民族抗戰歷史,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重要貢獻。3日,河北邢臺市抗大陳列館與全國20餘家抗戰類紀念館同步舉行主題活動,追思先烈,汲取奮進力量。陳列館講解員前往抗大各舊址村宣講抗戰歷史、發放宣傳折頁。3日上午,河北省蔚縣在陳家窪鄉馬寶玉烈士陵園舉行敬獻花籃儀式,追憶抗戰先烈的豐功偉績,表達崇高敬意與無限哀思。
  • 東西溪鄉中小學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系列活動
    為了紀念&34;,弘揚抗戰精神,霍山縣東西溪鄉中小學積極開展系列紀念活動。,激發學生毋忘國恥,勤奮學習;二是組織師生觀看央視播出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特別節目》,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憂患意識和使命感。
  • 紀念抗戰勝利 緬懷革命先烈
    當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衡陽市蒸湘區實驗小學組織師生來到「衡陽抗戰紀念城」碑前,向抗戰烈士默哀、敬獻鮮花,銘記抗戰歷史,緬懷革命先烈。 王嶽 曹正平 攝影報導 [責編:吳武林][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 寧波各地市民抗戰歌曲大聯唱 以歌聲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寧波市廣泛開展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抗戰歌曲大聯唱活動,一曲曲經典的抗戰老歌,記錄著抗日烽火崢嶸歲月,記錄著抗戰老兵的功績全國武裝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近日,新街社區黨委在天一黨員服務中心開展了「唱響革命歌曲  重溫紅色記憶」主題紅歌會,黨員們用歌聲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紅歌會上,一首鏗鏘有力的《大刀進行曲》拉開序幕,再現了先輩英烈手持大刀砍向日寇的英勇氣概。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9月2日,在廣安區北辰小學6年級1班,該班教師正在給學生講述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引導學生以史為鑑面向未來。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日。9月2日,廣安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廣安區北辰小學聯合開展了「以史為鑑 面向未來」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主題實踐活動,通過請來抗戰英雄講述抗戰故事專題講座、各班召開主題班會等方式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國防意識,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嶽池縣各校開展紀念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2020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緬懷抗戰先烈的光輝事跡,弘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嶽池縣各校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更好地引導廣大學子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銘記歷史 砥礪前行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75年前的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蘇聯對日作戰的勝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終勝利。各地紛紛通過聆聽烈士的英雄事跡、抗戰歷史等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圖為8月27日,民眾在上海四行倉庫抗戰紀念地的晉元紀念廣場彈孔牆壁前參觀拍照留影。
  • 我市各學校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銅陵臺、APP豚雲訊(記者 高虹)銘記歷史、警示未來,珍惜當下、砥礪奮進,我市各學校開展了各項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上午10點,十二中濱江校區組織全校思政課教師、初二年級學生和班主任近200人集中收看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式。師生們跟隨著儀式集體唱國歌、默哀。難忘的歷史再次激發了師生們的愛國情懷。
  • 四川廣安: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9月2日,在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北辰小學6年級1班,該班教師正在給學生講訴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引導學生以史為鑑面向未來。舉行「以史為鑑 面向未來」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專題講座,戰鬥英雄雷澤斌正在向學生講訴自己參戰經歷和分享抗戰故事
  • 各中小學開展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活動
    本網訊(記者劉偉)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當天,我市各中小學校開展紀念活動,緬懷先烈豐功偉績、紀念抗戰偉大勝利、弘揚抗戰偉大精神。在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堂思政課上,老師向學生們講解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犯下的滔天暴行,了解中華兒女為抗擊侵略者英勇奮鬥的光輝歷程,教育學生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圓中國夢。
  • 上海將改建抗戰紀念設施 明年辦大型抗戰紀念活動
    資料照片  明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記者從昨天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獲悉,本市位於寶山、閘北、金山、虹口、黃浦等多處抗戰類主題紀念設施建設將進行改造和建設,並將舉行各類大型紀念活動,緬懷英烈、弘揚民族精神。  前不久,國家公布第一批80處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 銘記歷史 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人民日報北京9月3日電 9月3日,各地舉行多種活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組織北京、上海、重慶、江蘇、湖北等23個省份和加拿大、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的80餘家相關紀念館、博物館,以多種形式,聯動開展主題紀念活動。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第四中學:銘記抗戰歷史 弘揚民族精神
    今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臨西縣第四中學師生通過系列紀念活動,緬懷先烈豐功偉績、紀念抗戰偉大勝利、弘揚抗戰偉大精神。通過專題課,開展主題教育班會,撰寫「告慰英烈書」等,帶領學生回顧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無數英勇軍民身先士卒浴血奮戰,最終取得了抗戰偉大勝利的歷史,讓學生銘記民族記憶不能忘,吾輩當自強,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舉辦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棗莊在線:9月3日上午9時,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在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紀念活動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中拉開帷幕,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副館長韓淑芳介紹了「碧血忠魂 烽火家書」——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 鎮平開展系列活動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
    9月3日是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鎮平縣開展系列活動紀念這一神聖而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 在鎮平縣涅陽二初中,通過開展升國旗、召開主題班會、觀看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電視直播等形式,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 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 兩場紀念展臺北啟幕
    原標題: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 兩場紀念展臺北啟幕  中新社臺北7月3日電 (記者 鄭巧 黃少華)為紀念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70周年,由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主辦的「烽火浮生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另一頁歷史照片巡迴展」和「抗戰勝利暨臺灣光復七十周年--蔣渭水先生紀念展」3日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同時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