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學院
學院概況
機場學院前身為1995年成立的航空港工程系。2002年,隨著學校專業和院系的調整,在航空港工程系的基礎上組建了交通工程學院。為更好地適應民航強國建設的需要,提高機場工程與運行等專門人才的培養質量和規模,整合各方面的優勢資源,2010年4月23日更名為機場學院,時任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專門為此題詞:「建設民航強國呼喚人才」。
目前學院開設有交通工程、油氣儲運工程、土木工程三個本科專業,學院現有交通運輸工程等天津市重點學科和天津市機場工程實驗示範中心等,正在參與共建交通運輸工程博士點,擁有交通運輸工程一級碩士點(涵蓋機場工程、機場規劃與運行、機場供油工程等方向)和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道路與鐵道工程二級碩士點。
專業設置
交通工程
油氣儲運工程
土木工程
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60餘人,授課教師中49%具有高級職稱,82%具有博士學位。擁有包括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民航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特聘教授、教學名師、天津市 「千人計劃」 人才、 天津市「131」計劃人才以及多名校藍天人才以及校青年骨幹教師等,並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為中國民航大學藍天學者講座教授。
校長董健康向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教授 頒發「藍天學者講座教授」聘書
學術研究
學院擁有中國民航民航機場工程研究基地等科研機構,與國內外相關領域廣泛開展合作,搭建科研平臺。目前已與國外聯合成立了三個學術研究中心,即「天航—蘭德隆民航機場研發中心」(美國),「航大—萊茵機場工程研究中心」(德國),「航大—凱斯機場設施安全防護中心」(新加坡)。近年來學院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民航總局基金項目與橫向課題等200餘項,科研經費充足,為學生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先後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20餘項,國家專利百餘項,出版專著與教材20餘部,在各類科技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被EI、SCI等檢索論文100餘篇。
專業概況
交通工程
本專業是目前國內唯一的集機場規劃、機場建設、機場運行、機場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民航機場人才培養基地,已與民航局、各地區管理局和監管局、各地區民航機場、民航機場規劃設計院等建立了廣泛、密切的科研合作關係。
油氣儲運工程
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校級重點建設專業,包含「機場供油」和「機場能源管理」兩個方向。以民航機場供油系統與動力能源系統的規劃設計、航油化驗與質量管理、飛機加油技術與作業安全、機場綜合能源管理等方面理論和工程應用能力為培養重點,在機場節能環保和安全運行領域具有突出優勢。
土木工程
「機場建築工程」和「場道與橋梁工程」兩個專業方向,屬於第四類民航特色專業。重點突出機場工程建設和管理方面的知識體系,側重地面交通設施與管理的知識與能力培養,畢業生在民航機場工程建設知識和能力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專業畢業去向 通工程
眾多畢業生在民航各司局、國內各大機場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擔任領導管理崗位及業務骨幹技術力量。畢業後就業方向包括:在民航設計院所從事機場規劃設計;在機場主要業務部門從事機場運行指揮、飛行區管理與維護、機場改擴建管理工作;在建設單位從事機場建設與施工管理;報考民航管理局機關公務員;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奔赴美國及歐洲各國高等航空航天學府進修。截止目前,本專業就業生覆蓋國內95%以上機場,被譽為中國民航機場工程領域的「黃埔軍校」。
油氣儲
畢業生可到中航油、民航機場、航空公司、石油、石化及燃氣等企事業單位中從事機場供油系統、燃氣輸配系統、機場動力能源系統等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生產運營方面工作。可繼續攻讀本專業或相關交叉學科的碩士學位,或出國進修。
兼顧機場工程、道路與橋梁、房屋建築等土木工程領域知識是本專業畢業生的重要特點,大部分畢業生活躍在國內機場工程設計、機場飛行區建設與運行以及各大重點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施工、工程監理和科研等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