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彩鈴」是一個偽、命、題!
這個誤解是非常普遍,也非常難辦。因為很多技術高手都會在這方面犯錯誤。
看看外撥時的聲音波形吧。
1、什麼是彩鈴?
天吶!我們要從這個最基本的問題談起,足見這個問題是多麼難解釋。
彩鈴的全稱為「彩色回鈴音」,英文「Color Ring Back Tong」。
那麼什麼又是回鈴音,英文「Ring Back Tong」。
百度百科上面有一段不錯,我們分享一下:ssxyyyyyhyyyswwswwwtftttg6=
http://baike.baidu.com/view/55876.htm
專業術語:RBT(RING BACK TONE)或以CBT(CALL BACK TONE)
如果是彩鈴,可叫作CRBT(COLOR RING BACK TONE)
回鈴音定義:通俗地說,當別人打電話給您時,(您的電話響鈴),他(她)聽到的聲音叫做回鈴音。
回鈴音為被號方向主叫方傳送,這一條是彩鈴功能的基礎。
按我國的國家標準,回鈴音和正常振鈴音是一樣的(響一停四,共五秒一個周期)。讓人從心理上感覺「那邊電話響了」。
撥打電話的呼叫方所能聽到的對方電話的聲音可以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兩種,忙,或是回鈴音,簡單說,忙就是對方沒法接電話,回鈴間就是對方能接電話。
由於回鈴音為被號方向主叫方傳送音,忙音會變成人聲語音提示(當然也有運營商作主叫時把忙音、無應答等的頻率信號轉換成語音的),同時你撥打不同國家地區的電話,由於相應的標準不同,回鈴音也不同。
手機、座機作為被叫時,回鈴音都可以變成個性化的音樂、歌曲、念白等,作為增值服務,提高了通信服務水平,增加了收入。
2、錄音通知和彩鈴是什麼關係?
從上面回鈴音和彩鈴的概念來看,錄音通知是回鈴音或彩鈴的結束。
錄音通知包括哪些呢?
多了去了:
……不再一一列舉了。
很多人將錄音通知當成了彩鈴了。
3、識別彩鈴是無用的
識別出彩鈴到底有什麼用?無用!
對於活人來說,識別出彩鈴,能獲得唯一的信息就是電話通了,對方電話在振鈴;但是,對於系統來說,完全可以從信令中獲取到,實時性高,準確率高,幾乎是100%。
對於活人來說,識別出彩鈴結束了,就可以判定兩個結果:
這兩個結果的判定從信令上也可以獲取,實時性高,準確率高,幾乎是100%。
結論,識別彩鈴徹底無用!
4、為什麼會出這個誤解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有這樣的誤解呢?原因還挺複雜的。大致歸納起來原因有三:
4.1、將錄音通知和彩鈴混淆
有些人將錄音通知混為彩鈴,即將「您所撥打的電話號碼是空號」、「您所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等這些錄音通知當做彩鈴了,希望將這些錄音通知識別出來。
這裡我可以準確地描述這些人的需求,一言以蔽之:
「識別外撥時的錄音通知」
「Record Notify Recognize」或「Record Notify Analysis」
4.2、老系統的經常識別錯誤
老的外撥系統有這個問題,就是將彩鈴誤判為對方應答。
在彩鈴沒有出現之前,外撥系統接收到的都是標準的回鈴音。因此很多系統將人聲檢測作為應答的判定標準(因為標準回鈴音很容易判定為不是人聲)。
而彩鈴出現之後,很多外撥系統將彩鈴誤判為接通,很恐怖啊!
因為彩鈴很容易被誤判為人聲,繼而被誤判為真人應答。
這裡我可以準確地描述這些人的需求,一言以蔽之:
「真人應答檢測不受彩鈴幹擾」
4.3、認為判定對方應答的方法只能是彩鈴結束
前面已經解決掉了,信令能出來。
5、誤解的危害
讓系統建設者吃大虧,也讓系統提供者吃大虧,而且教育過程非常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