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虛擬空間的圍攻同樣「傷不起」
趙麗穎
袁姍姍呼籲善用語言。
林妙可常被網友指責「衣服老氣」。
陳喬恩
蔣欣沒想到發吃麵照也惹是非。
徐崢、王寶強關係好。
有人說,明星是頭頂光環的高危職業,除了在現實世界中不時遭遇拍片受傷、被粉絲追蹤甚至當眾撲倒外,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同樣很不輕鬆,遭遇言語暴力的機率已經越來越高了。
近日,陳喬恩和趙麗穎因為沒有發微博悼念好友被罵得很慘;王寶強發聲明離婚,徐崢和鄧超的微博下聚集大批「提醒」他們關心好兄弟的網友;蔡少芬過生日蔣欣吃碗麵也要被罵,原因是「我們這麼傷心你怎麼可以像沒事一樣」……這些網友的痛罵讓人咋舌,明星們也直呼「傷不起」。
發微博不按「套路」,說與不說都有錯
近日,陳喬恩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微博熱搜榜上,原因卻是她失去了自己的好友卻並未在微博上發表任何悼念的言語。她最近的微博底下已經有超過39萬條評論,不少網友逼著她發聲,指責她是「假朋友」。陳喬恩的經紀人則私底下發了兩個字「心疼」,並暗示陳喬恩已淚如雨下,只喝了幾杯水,悲傷得已無法上妝。
因為同樣原因被罵的還有趙麗穎。日前,在宣傳新劇的發布會上談到這件事情時,趙麗穎當場失控落淚。她說:「這是我特別好的一個朋友,因為沒有發微博,所以很多人在下面問我。其實這件事對我打擊很大,我是……很難受的。」 她接著補充道,「我不想通過微博的方式告訴大家我的心情,希望大家尊重逝者,給大家一個消化的空間吧。」趙麗穎的一席話,估計也正是陳喬恩,還有許多圈中人並沒有公開自己心聲的原因,但不發表言論,並不代表不難過。
有的明星則是無辜躺槍。蔣欣發了一條自己在機場吃麵的微博,評論裡指責她居然不憂傷。蔡少芬過生日曬曬恩愛,又引來一群網友批評她怎麼可以在同行去世後還像沒事一樣。對此,蔣欣霸氣回應,「餓了就吃,困了就睡,想哭就哭!每天都要讓自己儘可能輕鬆點。」
其實,這並不是網友們第一次對明星言論實行道德綁架。在一個月前王寶強離婚事件發生時,就有不少人紛紛指責徐崢、鄧超不及時發聲,「為什麼不站出來挺自己的兄弟?」在網友連番逼問之後,徐崢發聲強調自己一直在密切關注事件,同時表示「寶強在風暴中心,現在需要的是冷靜和空間,任何時候,我都會默默站在寶寶背後。任何需要,我都會義不容辭」。鄧超在活動中被問到王寶強離婚問題時也頗為尷尬,他稱跟王寶強一直在聯繫,包括事發之後。
此外,範瑋琪因為在別人關注重大時事新聞時曬娃而被迫道歉,林妙可的媽媽因為女兒被汙言穢語中傷而發聲要求微博加強監管,娜扎在電視節目上哭訴自己無論說什麼都會被一頓狂罵。
眾星斥「吃瓜群眾」:「無形的暴力比打你一拳還疼」
種種傳言滿天飛,加上「綁架」明星言論的要求實在太多,有明星通過微博批評網絡暴力。韓寒直指「不喜歡『吃瓜群眾』這個詞,也不喜歡看到各種段子和猜測」,「珍惜你愛的和愛你的,理解你不理解的和不理解你的」。伊能靜呼籲公眾輿論要冷靜,「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承擔他人的惡意,因為每個生命都不容易」。
曾經或正在遭遇網絡暴力的明星也現身說法,向大眾介紹網絡暴力帶來的傷害到底有多大。林妙可母親髮長文解釋,網友經常說林妙可的衣服老氣,可能是自己眼光不行。談到網絡輿論給女兒帶來的壓力時,林妙可母親稱,女兒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東西現在消失了,逐漸有了自我保護意識,開始慢慢變得很小心。
張馨予曾對網絡暴力要讓粉絲一起分擔表示抱歉,「網絡暴力看起來是無形的,其實它比一個人打你一拳還疼,還更受傷」。
而一再被要求「滾出娛樂圈」的袁姍姍則在演講時感慨,「網絡對我們來說再平常不過,但當你身處網絡世界的圍攻中,就不再那麼輕鬆」。她呼籲大家「請善用你的語言」。
大批網友反對網絡攻擊:「請收起言語中的刀」
意識到如今不少人的「圍觀」已經漸漸變成對明星言論的道德綁架,大批網友發聲反對網絡暴力。
有網友認為,即使是明星,個人平臺也有自由表達和不表達的權利。「他們因為極其難過和失落才不想再說什麼而已。」「傷心不傷心別人本人自己知道,為什麼要按照大眾要求的套路走?」「傷心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還有網友直言網絡發聲不應變成網絡攻擊,「請收起言語中的刀」。「文明用網絡,積點口德,不喜歡就別關注就好,別動不動說別人不是。沒有網絡攻擊,世界一片光明與美好。」
還有網友反思,如今自己的生活被網絡左右太多。「我們的生活真的不只有網絡。真真實實的生活,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人生。」
心理專家建議:
無視他們
在接受廣州日報記者採訪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副教授、哈佛大學心理學系博士後張介英認為,網絡暴力會讓無辜遭遇狂噴的明星產生很大的負能量,他建議明星們「不用想太多」、「最好的方式是無視他們,或關掉評論」。
張介英認為,如今網絡發言是匿名的,這種方式就像一種盔甲,「人在匿名的時候常常賦予自己很高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他們會有機會行使現實中無法行使的道德批判——或許他們本人都做不到的,但他們會要求名人、大V達到某種道德規範。可以說,匿名的方式給予了不少人任意亂噴的方式和抒發的管道,也給了他們一個用語言暴力來對付所謂名人的機會,而且不需要承擔任何後果」。
作為受攻擊方,明星們或會因為網絡暴力產生很大情緒上的負能量。張介英認為:「最好的方式是無視他們,或關掉評論。」明星們或會產生「真不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罵我」的迷茫,但同時應該清醒意識到,網絡上的噴子也做不到他們所要求的道德至高標準,既然明星們本人並沒有違背法律和道德的要求,就不用太苛責自己,「過自己的生活,不用想太多」。同時,張介英提出,明星們也可以把被圍攻當作一個學習的過程,「不妨調整心態,把遭遇網絡暴力作為一次學習、取得經驗的過程,下次應對公眾事件或鏡頭可以更加小心」,「換個方式去想,可以漸漸消除因網絡暴力帶來的負能量」。(記者 莫斯其格)
請修煉好抗壓能力
文/莫斯其格
什麼是網絡暴力?網絡暴力是指網民在網絡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絡上的延伸。網絡暴力不同於現實生活中拳腳相加血肉相搏的暴力行為,而是藉助網絡的虛擬空間用語言文字對人進行傷害與污衊。
作為公眾人物,如今明星或許是承受網絡輿論暴力最嚴重的群體——在發聲可以很隨意很不負責任的網絡世界裡,毫無根據的謾罵隨處可見,加上明星也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拍手叫好,在網絡上一不留神就被罵也真是避無可避。
網絡暴力傷人,作為容易受傷的群體,明星們該如何避免受傷?首先,還是需要謹言慎行。在網絡化社會裡,明星言行的傳播影響很大,或該牢牢記住,微博上、朋友圈的發聲也跟其在公共場合的一言一行一樣,具有特殊的傳播和示範效應。說什麼、怎麼說、怎麼說得有藝術,都要好好思量。
但是,謹言慎行也不是萬能的。而且,網絡暴力也不會因為明星的退出、退縮而消弭。那麼,還是要積極面對,要修煉好自身的抗壓能力。讓自己儘快從虛擬世界中掙脫出來,接受那個心安理得的自己,或許才是正確的應對。笑對罵聲,或不看、或看淡、或釋放,總之千萬不能把網絡暴力演變成自身的負能量。
「萬箭穿心,習慣就好。」範冰冰的經驗之談,不妨參考。
(責編:宋心蕊、燕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