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麥哥。
法學考研之五院四系考情分析來啦,跟著麥哥一起看看排名、報考人數、錄取人數、複試線、學費詳情、參考書籍、考試特點、擇校分析吧。
首先從法學專業的第四輪教學評估結果來看五院四系的排名情況 : 中國人民大學A+;中國政法大學A+;北京大學A;華東政法大學A;武漢大學A;西南政法大學A;中南財經政法大學A-;吉林大學A-,西北政法大學B+。
人大是教育部直屬的一所985、211、雙一流高校,法學本就是人大的王牌專業,擁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法學專業排名全國第一。
法大作為政法類院校,法學專業同樣排名A+,在法律圈,實力和名氣都與人大不相上下。
北大法學排名雖稍遜於前兩所高校,但是知名度和考研難度同樣很高。
華政法學組建之初匯集了各頂尖大學的法律系,有全國重點學科法律史。
武大和吉大都是985綜合類院校,法學學科評估結果分別為A和A-,都是我國最早開設法學教育的高校之一。
西南政法、中南財經政法和西北政法是五院中的另外三院,從命名就可以看出學校所處地理位置,這三所學校的學科排名、知名度、考研難度都稍有遞減的趨勢,但是其法學的總和實力還是很強的。
五院四系近三年報考人數
五院的報名人數遠遠大於四系,因為五院作為政法類院校,其法學並不是單獨某個學院在招生,報名人數自然也更多。
法大和吉大不公布報名人數,所以無從統計數據,但法學top級院校的法大和東北老牌985的吉大,這兩所學校的報名人數都不會少。
西南政法大學19年報名人數較18年上漲300餘人為4667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近三年報名人數一直在上漲,20年突破3000人。
西北政法大學報名人數輕微下降,可能是在乎地域、學科排名和學科發展的。
五院四系中報名人數增長最大的就是華政,近三年報考熱度持續上升,20年報名人數相比19年增長近兩千人,突破7000人,華政卻並沒有擴招。
北大近兩年沒有公布報名人數,18年法學院學碩報名人數為626人。
人大法學院18年報名人數就達到了1600人。
武大法學院18年和19年報名人數都在600人左右。
五院四系近三年錄取人數
五院因為院校性質大多都屬於政法類大學,所以招生和錄取人數都遠遠大於四系,所以這裡把五院的錄取人數放在一起,四系的錄取人數放在一起。
中國政法每年的錄取人數都在上漲,20年相比19年更是上漲73人。
西南政法的錄取人數在幾所高校中是相對最高的,近三年錄取人數都在650以上。
中南財經政法19年錄取人數較少,只有348人,2020年考研錄取人數增加到400+。
西北政法的考研錄取人數波動也較大,不同院系招生計劃的調整很容易造成錄取人數的升降。
華政是五院中唯一一所連續三年考研錄取人數持續下降的學校,華政近幾年的報考熱度持續走高,報錄比和複試線一直上漲,考研難度愈加增大。
「四系」學校由於招生只限於法學院,所以錄取人數一直是兩位數,錄取人數最多的是人大,每年都穩定在85-90左右,錄取人數最少的是北大,近三年通過統考(不參加任何少數民族少幹計劃和退役士兵計劃)進入北大法學院的學生在27-34人左右。
武大法學院和吉大法學院的錄取人數略有波動,受推免人數的影響,每年錄取人數在50-75左右。
人大法學院學碩報錄比在2018年就已經達到19.3:1,2020年大約30:1。北大法學院2019年報錄比就已高達23.2:1,一些熱門專業的競爭程度會更加激烈。華東政法大學近三年報考熱度持續走高,2019年法學學碩總體報錄比就已經超過10:1,2020年達到14.9:1。武大法學院的報錄比在2019年也已經超過10:1,作為法學學科排名A的院校,這個報錄比也是意料之中的。五院中剩下的三所高校:西南政法、中南財經政法和西北政法的報錄比看起來相對溫和一些,都在10:1以下,熱門專業如民商法、知產、法理學等的報錄比還是會高一些。西北政法的總體報錄比不增反降,主要是招生計劃增加但是報考熱度並沒有上升,總體來看西北政法是五院四系中報考難度最低的。
人大法學院的複試線近三年一直上漲,法學專業的王牌院系,複試線上漲是確定的趨勢。
由於法大的法學專業眾多,各不同院系都在招生,複試線各自劃定有所不同,18年和20年都是380分,2019年是370分。
北大法學院近三年複試線穩定在345分,各專業實際錄取分數有所差異。
華政的法律史是全國重點學科,麥哥選取了華政法律史近三年的複試線給大家參考。
武大法學院19年複試線上漲10分達到365分,20年下降5分為360分,因為報名人數和招生計劃屬於正常變化。
西南政法大學招生人數是五院四系中最多的,所以就算是熱度較高的民商法專業,近三年複試線也沒有大的變化。
中南財經大學的民商法專業複試線也是呈現上漲趨勢,19年上漲兩分為345分,20年上漲6分為351分。
吉大法學院18年和19年複試線均為350分,2020年上漲10分為360分。
西北政法大學的民商法學院有三個專業招生,這裡取了平均值給大家參考,19年較18年猛漲21分,20年回落11分,排除分數線變化趨勢不看,西北政法的複試線在幾所學校中可以說是最低的了。
五院四系學費詳情
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學碩學費為7000元/年,法大的中歐法學院學費略高,為1.7萬元/年,其他高校和學院的學費均為8000元/年。人大和北大的法學學碩學制為2年,其他均為3年。
五院四系參考書籍
中國人民大學:理論法
法理學 朱景文 人大出版社 2012-01 第二版
中國憲法 胡錦光、韓大元 法律出版社 2007-11 第二版
憲法 許崇德 人大出版社 2009-06 第四版
中國法制史 曾憲義 人大出版社 2013-08 第四版
中國政法大學:701法學綜合
《民法學》(初試必讀)第三版江平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三版
《刑法學》(初試必讀)第五版曲新久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版
《憲法學》(初試必讀)第五版焦洪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9月第五版
《法理學導論》(初試必讀)第二版,舒國瀅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第二版
《民事訴訟法學》(初試必讀)第四版,宋朝武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第四版
北京大學:854法學綜合
王磊《憲法司法化》《選擇憲法》;張千帆老師《憲法學導論》;郭自力《中國刑法論》 ;陳興良《規範刑法學》;魏振瀛老師《民法》;潘劍鋒 《民事訴訟法》;汪建成《刑事訴訟法學》;姜明安的《行政法學》
華東政法大學:801法學綜合(含法理、法律史、憲法、刑法、民法、訴訟法、經濟法)
《法理學導論》馬長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三版
《中國法制史》王立民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憲法學》童之偉 殷嘯虎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刑法學》劉憲權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民法總則》王澤鑑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2014年印刷版
《刑事訴訟法學》(第三版)葉青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經濟法教程》(第三版)顧功耘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武漢大學:初試一套卷,分為法學基礎A和法學基礎B
李龍主編、汪習根執行主編:《法理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憲法學》編寫組:《憲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周葉中主編:《憲法》二十一世紀核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俊駒、餘延滿著:《民法原論》(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馬克昌主編,莫洪憲執行主編:《刑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
西南政法大學:704法學基礎
《法理學初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五版;
《法理學進階》付子堂主編,法律出版社第五版;
《憲法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二版;
《外國憲法》張震、劉澤剛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616法學基礎
《法學通論》吳漢東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法理學》張文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中國憲法導論》劉茂林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吉林大學:
636(法理學、憲法學、國際公法學)
824(民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
西北政法大學:
專業課一依據專業不同對法理、民法、刑法、行政法、民訴、中法史、國際公法中的三個方向知識進行考察,官方未給出參考教材,參照其它專業相關課程書目或司法部規劃教材或相關版本教材。
人大不提供官方參考書目,題目也越發偏向靈活,基本上很難在任何一本教材上找到答案。
中國政法大學:5+N的備考,除了專業課一五本書外,還需要備考專業二。部分的題目因報考專業不同,差異較大,實體法更加注重案例分析的考查,程序法更加注重論述題的考查。
北大比較考驗邏輯性和體系性,考查學生從一個知識點聯想另一個知識點的能力,也考查考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華政法綜一般會壓分,兩門訴訟法與其他科目比起來性價比偏低,所以在複習時可以有所側重。
武大考試常考當年的學術以及司法熱點,可以通過看老師的論文來把握學術熱點。
西政自主命題,題型不固定,一般法理學部分可能會出選擇題,刑訴也愛出,考察理解選擇。論述題難度較大,較為靈活,理論性強。
中南財經法學側重考察基礎知識,考點分布零散,歷年真題中的重題頻率高,重點章節考察概率大。
吉大法學考研命題重規律重基礎,有」重導師研究」的傾向,所以可以讀一些導師發表的文章。
西政法學只有簡答題和論述題,題型較為單一,題目也比較基礎, 問得很直接,歷年真題考察知識點存在一定重複率。
五院四系總結
「五院四系」可以說是擁有我國法學最強配置,目前我國司法機關裡至少一半以上的骨幹人員有五院四系的背景。而人大和法大無疑是法學專業最強的兩所高校。人大雖為綜合類院校,但是實力毋庸置疑。而因為同時都地處帝都,校友資源和就業資源都非常強大,適合想在北京發展的考生。北大法學院法學專業排名稍遜於人大和法大,但是因為其超高名氣,所以報考難度並不遜於人大和法大,而且北大法學院招生人數較少,考試難度更高,建議考生在這三所院校間進行擇校時,要綜合考慮自身實力和就業前景規劃。
華政是一所雙非院校,但是我國第一批政法類高校,法學綜合實力強,加之地域加持,所以近兩年報錄比一直上漲。而且在最近上海公務員局公布的數據中,新晉公務員的畢業高校排名第一的就是華政,不管在律所還是公檢法系統,非常適合以後想在上海發展的考生。
法學學科評估同樣在A檔的還有武漢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學校集合了西南地區所有優秀大學的法律專業,培養出一大批政法戰線的重要骨幹,地處重慶。考慮武漢發展的研究生可在武大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這兩所高校進行選擇。
五院四系中法學學科排名略低的是吉大和西政,地域因素是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但是吉林大學是一所不錯的老牌985綜合性大學,在東三省名氣和實力都很強,適合以後想在東北地區發展的考生們;西北政法大學沒有法學博士點,地處文化古城西安,加之排名略靠後,這可能是很多考生在擇校時會糾結的點,所以西北政法的複試分數線和考研難度在這幾所高校中是較低的,但是有五院四系的名氣,發展不會太差,適合本科不是特別好又想求穩的考生。
綜合來說,北京上海四所高校是報考熱度相對較高的四所高校,但是大家在擇校時切勿盲從哦,要根據自身實力和未來規劃選擇學校、專業和城市。
今天麥哥就先分享這麼多,同學們下期想看什麼內容請留言,麥哥都會一一整理出來。
咱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