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斷800年"花朝節"重現徐州 漢服少女祭祀花神

2020-12-20 中國江蘇網

  祭祀花神。

  

  投壺遊戲。

  

  「賞紅」儀式。

  

  

  

  2016年3月20日是春分節氣,陰曆二月十二。春風和煦,百花爭寵,徐州漢文化景區的「花朝節」在這樣柳柔花媚的日子裡如期舉行。

  據了解,花朝節是我國傳統踏青賞花的日子,從陰曆二月初二至二月十五都是花朝節,二月十二這一天是正日子。該節日到了南宋時期就日漸沒落,近年來,全國各地陸續有此盛會舉行,而在徐州市舉行花朝節這還是第一次。

  2016年3月20日,花朝節恰逢春分,又是周日,天氣晴好,漢文化景區內遊人如織,人們紛紛換上了輕便的春裝前來遊玩,而在這五顏六色的春裝中,長袖善舞、美麗輕盈的漢服無疑是最靚麗的風景。一群身穿各種款式和顏色漢服的同袍,梳著漢朝的髮髻,穿梭在紅花綠柳中,成為一抹動人的春色。

  花朝節的活動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才藝展示、射禮、賞紅和祭祀花神。

  上午9時半,在漢文化景區東門劉邦像前,一群身著漢服的青年男女開始了才藝展示,古琴悠悠,舞姿曼妙,臺下觀賞者也有很多身著漢服的少男少女,遊客們仿佛也穿越到了大漢朝。

  在射禮分會場,一群英姿勃發的漢服少年弓箭騎射,沙場點兵,演練百步穿楊,觀賞的遊客紛紛叫好。

  最為隆重的莫過於祭祀花神這一儀式。一片燦若朝霞的杏花叢中,幾十位同袍按照各自的位置站好,首先開始沃盥禮,然後是致祝辭。在神聖的焚香、敬茶、獻花、祭酒之後,祭祀花神才告結束。

  姑娘們又將事先準備好的各色彩絛掛上花枝上,許下一年的美好心願,這個儀式有一個美麗的名字——「賞紅」。

  不少遊客們跟隨觀看,紛紛表示大開眼界:「我們的漢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不僅是漢服美,漢代的禮儀也美,我們的傳統文化真的不能丟。」(吳雲)

  ■連結:

  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這是紀念百花的生日。其風俗多是郊遊雅宴,盛唐即有此風,參加者多是些騷人墨客,觀景賞花飲酒賦詩。宋代以前,一些高雅習俗只限於士大夫和知識分子中。北宋開始,增加種花、栽樹、挑菜、祭神等,擴大到民間各個階層。

  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南宋《夢粱錄·二月望》「仲春十五日為花朝節,漸聞風俗,為春序正中,百花爭望之時,最堪遊賞。」《中華全國風俗志》載有「二月望為花朝節。蓋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半,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也。」宋代以後走向沒落。

相關焦點

  • 傳統花朝節:漢服青少年祭花神祈福
    西湖月季亭前,一群可愛的孩子們身著漢服,款款而來,十二位「花神」帶領著一眾「花仙」步入會場,帶著天真可愛的笑臉面向全場觀眾行傳統禮儀致意,隨後「花仙」簇擁著代表十二花神的少女,手捧鮮花,來到臺前,依次向錦繡滿枝頭的花樹虔以致禮。福建漢服少女將將寫有對春日祝福的彩帶系在百花枝頭,共同送上美好的祝願。
  • 福建漢服愛好者舉辦花神祭祀弘揚華夏禮儀
    中新社福州3月23日電 題:福建漢服愛好者舉辦花神祭祀弘揚華夏禮儀  中新社記者 劉可耕  23日,農曆二月十二,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花朝節。傳說這天是百花的生日,古人會在這天春遊賞花,祭祀花神,祈禱豐收。  當日,來自福建漢服天下的100多名漢服愛好者按傳統禮儀,在福州烏山風景區復原花朝節的傳統習俗。
  • 「數千古大漢文明來看花朝」中國古代十二花神、四大美女驚現徐州
    2018年,中國徐州第三屆花朝節將在第一、二屆的基礎上總結經驗、高效創新,以「那年花開漢文化 花朝復興揚天下——中國徐州春季旅遊產品發布會暨徐州市第三屆花朝節」為主題舉辦大型活動。  中國徐州市第三屆花朝節開幕式暨春季旅遊產品發布會  時間:3月18日 9:00—11:30  地點:徐州漢文化景區東廣場劉邦像前  內容:1.舞龍舞獅表演  2.開場舞表演《花開雲龍》  3.花朝綻春意 祭花傳千年—「花朝女神」祭花禮賀花神  據記載,中國古代傳說有「十二花神」,其中包括古代四大美女形象
  • 花朝節漢服愛好者齊聚長沙洋湖溼地公園祭拜花神
    3月20日,長沙洋湖溼地公園聯合瀟湘漢服社在洋湖白鷺塔前舉行花朝節祭拜花神儀式。  紅網長沙3月21日訊(通訊員 李恬 張晶 時刻新聞記者 劉玉先)為更好傳承漢文化,3月20日,長沙洋湖溼地公園聯合瀟湘漢服社在洋湖白鷺塔前舉行花朝節祭拜花神儀式。    花朝節是我國民間的歲時八節之一,也叫花神節,俗稱百花生日。傳統漢文化中這一天是祭祀百花,少女盛裝出遊賞春的節日。
  • 二月初二賀花神 大學生穿漢服扮「十二花神」降臨園博園
    18日,即農曆二月初二花朝節,一群身著中國傳統漢服的大學生俊郎佳人在重慶市園博園穿行,衣袂飄飄,吸引往來遊客的目光——這是來自西南大學漢服協會的成員在花朝祭祀、踏春遊園。18日上午九點,西南大學漢服協會的工作人員從學校出發,前往重慶市園博園布置花朝祭祀的場地。場地選在園博園的長安園舒雨亭。中午十二點,「十二花神」身著各有特色的漢服整齊地站立在舒雨亭中央,工作人員和觀眾分列兩旁。
  • 花博會 | 「首屆漢服花朝節」演繹國風魅力 「十二花神」綻放花博會
    10月25日下午,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重慶時代中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重慶園博園舉行。20名漢服美女現場角逐「十二花神」,為現場觀眾上演了一場唯美的傳統文化視覺盛宴,展示了漢服所獨有的文化魅力。「『首屆漢服花朝節』借力城市花博會平臺優勢,打造重慶城市文旅品牌,融合了『花享盛世』『漢服文化』與『重慶美女』三大元素,凸顯重慶文旅特色。」城市花博會組委會負責人表示。
  • 美女大學生著漢服公園裡祭拜花神(組圖)
    圖/瀟湘晨報實習生楊楊 記者楊旭  紅網長沙3月23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成婧)氣溫逐漸轉暖,已到百花開放的時節,花朝節也已悄悄來臨。3月22日上午,瀟湘漢服社聯合各大高校漢服社團來到洋湖溼地公園祭拜花神。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已半春。」隨著祭祀儀式贊者(即主持人)朗聲念讀著開場詞,祭拜花神的儀式正式拉開序幕。
  • 祭花神、祈繁盛,關於「花朝節」你了解多少?
    花朝節的起源花朝節是紀念百花誕生的日子,也稱「花神節」,是漢族流傳的傳統節日。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就有記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在古人的觀念裡,花代表著生命的輪迴,就如人的生老病死一樣。花神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百花之神。
  • 漢服盛典祭花神 蘇州虎丘花神苑開園
    6月25日正值端午,在蘇州虎丘景區,漢服之美伴隨「虎丘三花」爭奇鬥豔,端午遊園會拉開帷幕,漢服攝影展、百花詩會、民俗歌舞等精彩活動陸續登臺。當天,虎丘花神苑景區正式對外開放,虎丘街道第十屆山塘園藝文化旅遊節」同日啟幕,讓廣大遊客在端午節期間賞花卉、穿漢服、品民俗、覽非遺,樂享節日文化大餐。
  • 【聚焦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首屆漢服花朝節」演繹國風魅力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0月25日23時訊(記者 林森)今(25)日,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重慶園博園盛大舉行。20名漢服美女現場角逐「十二花神」,延展花博魅力。漢服走秀 烘託傳統文化魅力「首屆漢服花朝節」於9月27日正式啟動,通過全城招募、區縣聯動、高校參與的形式,甄選出20位優秀選手入圍總展演。花博會期間,20名選手分組在花博現場進行古風巡遊、展演,與市民親密互動,一同賞花、賞美、賞文化。在為觀展市民帶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沉浸式體驗的同時,也為總展演宣傳造勢。
  • 信陽首屆漢服花朝節 數百愛好者展示傳統文化
    信陽漢服協會特此主辦了信陽首屆漢服花朝節,於3月24號在溮河公園申伯樓成功舉辦,有400餘名漢服愛好者前來參加活動。同袍們身著漢家衣裳,行走間如花朵綻放,蝴蝶翩躚,可謂百花齊放,爭奇鬥豔,更吸引了眾多前來公園休閒娛樂的市民,豐富了我市的市民文化生活,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帶來一場春日裡的文化盛宴。
  • 漢服盛典祭花神 傳統禮儀秀風雅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鄭其婷)花神巡遊、賞紅祈福、花神賞紅、民俗演藝……6月25日正值端午,在虎丘景區,漢服之美伴隨「虎丘三花」爭奇鬥豔,端午遊園會徐徐拉開帷幕,漢服攝影展、百花詩會、民俗歌舞等精彩活動陸續登臺。
  • 今日「花朝節」百花生日!12位男花神是誰?12為女花神又是誰
    今日農曆二月十二,是民間紀念百花的節日,也稱「花朝節」,人們也認定這天為百花的生日。但各地對於花朝節的日期,並不統一,大都選擇在二月份。在節氣裡,農曆二月份基本上處於春分和清明節氣中,正是踏青賞花的時候。
  • 我國是花的國度,花朝節是紀念百花的生日,被稱為「花神節」
    舊時江南一帶以農曆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這一天,家家都會祭花神,閨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正月的花神是柳夢梅,二月的是楊貴妃。
  • 「十二花神」綻放花博 等你來偶遇
    2020年10月26日 14:25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10月25日,第三屆城市花博會「重慶時代中心·首屆漢服花朝節」總展演在位於兩江新區的園博園舉行。
  • 芒種節,為何別人迎花神,林黛玉卻送花神?
    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既然是祭餞,顧名思義,意味著離別和傷感。然而大觀園中諸女兒是怎麼祭祀花神,給花神餞行的呢?
  • 又是一年花朝節 成都姑娘愁漢服穿哪件
    去年此時,黃國歡所在的成都漢服社組織了四五十人拜花神、簪花行令,今年,這個數字可能還會更多一點。20天後,爛漫春光裡,花神們或坐或臥,於枝頭抖一抖廣袖,樹下人們的曲裾拂過離離青草,舊時新日,在衣袂飄飄的交錯中,剎那相逢。
  • 從花朝節的由來與沿襲,一循女性獨立的源起與意義
    雖然各地花朝節的時間略不同,但人們朝賀花神,冶遊踏青,欣賞繁盛春花的歡樂心情都是一樣的,中國作為重視傳統尊奉神明的古老國家,逐漸使花朝節具有了別樣的意義。有關花朝節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春秋時代,《陶朱公書》記曰:「二月十二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
  • 林黛玉、花襲人、冷清秋與花神節
    它是明清時還在盛行的花朝節。花朝節與花神傳說花朝節,也叫花神節,俗稱百花生日。花的本字是「華」,「華」的本義是花。中國古代對花有很深的感情,「中華」、「華夏」等詞彙均與「華(花)」有關,可以說,中華民族是花的民族。
  • 十二個月十二種花,十二位花神,中國傳統花朝節太美太浪漫了
    中國農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後來人們把這一天記為花朝節,稱花朝。隨著季節時令的替換,百花以各種不同的容顏繽紛了大地。百花的玉容笑貌,為人們的生活平添了無數浪漫情趣。愛花惜花之人自然也為百花留下了許多動人的傳說。因此,在中國,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擁有一段美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