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作為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在高等教育方面卻有所欠缺,高校實力不僅不如北京、上海、天津這三個直轄市,甚至與隔壁四川、陝西和湖北都相差甚遠。
重慶大學,作為重慶唯一的985高校,一直以來,都被當做是重慶高等教育的希望,享受著重慶市最多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但說實話,重慶大學作為985高校,在全國高校排名中,並沒有亮眼的成績。在US News2021大學排行榜中,重慶大學位居第39位,處於985高校的末端,在泰晤士2021大學排名中,重慶大學位居國內50名左右。
如今,重慶正在全力建設中國西部(重慶)科學城,打造西部科創高地,為此,引進了10多所985高校以及其他世界名校,這讓重慶大學亞歷山大。
10多所985高校集中落戶重慶
近年來,重慶潛心布局高校實力,力爭引進國內外100所知名高校、科研機構落戶重慶,為重慶科技發展培養人才、研究成果。
目前,已經有10多所985高校落戶重慶,開展科研或教學工作。
光是2019年重慶引進的985高校就包括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大學4所985高校。今年又先後引進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此外,還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德國包浩斯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外名校。
兩年來,重慶一共引進了20多家包含985/211在內的國內外知名高校,他們將在重慶兩江新區或科學城設立研究院,要麼致力於基礎科學和前沿科學的研究,如哈工大重慶研究院將圍繞汽車、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智能化裝備、網絡空間安全等領域,充分發揮哈工大在機器人,計算機、機械、控制工程等專業上面優勢;要麼致力於研究生人才的培養,如國科大在重慶的研究生院已經完工,教職工已經入住,開始展開研究生人才的培養工作。
作為本土高校,重慶大學壓力山大
重慶一口氣引進10多所985高校,20多所國內外名校,這讓重慶大學倍感壓力。不過有壓力才有動力,隨著重慶高校的引進,重慶大學也展開了一系列的大動作。
1、進行學科調整,增加新興技術學科。
2020年7月,重慶大學進行了一次學科調整,撤銷部分與學校辦學定位不相符合、專業基礎薄弱的10個長期處於停招狀態的本科專業,分別是:財政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應用心理學、材料物理、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地質工程、人力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旅遊管理10個專業。上述專業分別屬於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和管理學門類。同時化學化工學院增設化學專業、光電工程學院增設智能感知工程專業、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增設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管理科學與房地產學院及土木工程學院共同增設智能建造專業共4個新本科專業。
2、引進頂尖人才,建設國家級實驗室。
2020年重慶大學風洞實驗室獲教育部批准,目前正在籌建當中。該風洞實驗室由重慶大學全職外籍院士、日本國寶級科學家田村幸雄和土木工程學院共同發起。建成以後為風資源利用及風機設計、城市風環境與建築通風節能、航空低速空氣動力學等5至7個風工程研究方向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持。
根據網友預測,重慶大學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將表現優異,機械工程、電器工程,將從A-升格為A級學科,而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城鄉規劃學、軟體工程、工商管理將由B+升格為A-,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重慶大學正在越來越好。
重慶正在布局科技創新中心和高等教育高地,作為本土最優秀的大學,重慶大學必須發出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