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騷亂:一個小巴司機之死暴露出來的國家困境

2020-12-25 網易新聞

(原標題:南非騷亂:一個小巴司機之死暴露出來的國家困境)

9月5日,南非的大規模騷亂已進入第二周。這場始於南非國民與奈及利亞移民衝突的騷亂,不僅對南非國內的社會秩序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且也暴露出南非已陷入經濟困境,還對南非與非洲多國的關係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導火索:「掃毒」小巴司機之死

據南非獨立在線(IOL)新聞網8月28日報導,27日,一群小巴司機在南非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市中心街頭聚集,他們來到Bloed Street商場附近,這裡常有毒販出沒。

「由於公共運輸較為落後,南非居民出行大都靠這種小巴,當地把這種車型類似於麵包車的車輛稱作Taxi。」旅居南非16年的華人導遊路易(化名)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小巴既有按照固定路線行駛的,也有隨叫隨停的,而司機或車主大都與黑幫有關聯。」

而據南非《索韋騰報》(The Sowetan)27日消息,這群小巴司機在得知毒販向部分小巴司機出售一種名為「尼奧普」(Nyaope)的毒品之後,決定組織起來,將這群毒販驅趕出普利托利亞。

「我們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為執法部門的不作為令我們失望,導致毒販一直在出售毒品。」一位不具名的小巴司機在接受南非News24.com新聞網採訪時說道。

據悉,「尼奧普」的主要成分是海洛因,常混合大麻一同吸食。「尼奧普」是在2009年前後從南非第三大城市德班流行至全國的。

《獨立在線》指出,小巴司機在Bloed Street商場附近與毒販和毒品買家起了爭執,且爭執持續了一段時間,小巴司機們試圖將毒販驅離。而在之後,據《索偉騰報》報導,小巴司機無意間發現毒販與買家之中有警察,爭執進而演變為了爭吵。就在雙方唇槍舌戰之時,一位奈及利亞籍的毒販突然拔槍瞄準一位小巴司機,並扣動扳機將其擊倒。中槍的小巴司機隨後不治身亡。

事後,據《獨立在線》消息,憤怒的小巴司機們於28日開始,一方面縱火焚燒外國公民在普利托利亞市中心開設的商店,他們懷疑這些人與販毒活動有關;另一方面,小巴司機們或駕駛自己的小巴,或劫持他人的巴士乃至卡車,將其停在普利托利亞的中央商務區的多條道路中央,以此阻塞交通。

騷亂由此展開,且愈演愈烈。有人趁小巴司機縱火焚燒商店,衝入店內一通打砸,還有人溜進陷入混亂的商店,抱走電視機。

而普利托利亞居民面對騷亂四起,且道路被封鎖的情況,被迫以違反交通法規的方式,駕車快速離開普利托利亞市中心,有人闖入單行道,有人則違章掉頭。

「打光橡皮子彈都無法平息騷亂」

據News24新聞網8月28日報導,騷亂發生後,南非警察旋即出動。視頻顯示,普利托利亞中央商務區一片狼藉:貨架被騷亂者從商店裡抬出來,扔在馬路上,啤酒筐翻倒在街道上,啤酒流了一地,被騷亂者搶出來的衣物掉在地上,停在馬路邊的車輛車窗被砸爛……

面對肆意打砸搶燒的騷亂者,南非警察一方面鳴槍示警驅散示威者,一方面收繳騷亂者搶來的商品。而消防員則拉起水帶,試圖挽救被騷亂者點燃的商店。然而,隨著騷亂者人數愈來愈多,如潮水般湧來,南非警察與消防員被迫撤離。

在大批增援警力到達後,警方再次進入騷亂區域,並採取了更為嚴厲的措施,但依舊無法平息騷亂。在南非警察向騷亂者發射橡皮子彈、投擲催淚瓦斯與震撼手雷的同時,同一條街上,仍有騷亂者打砸商店,從電器店內搶走平板電視。

在接下來的數日內,騷亂逐漸升級,且逐漸由普利托利亞蔓延至南非其他城市,據《獨立在線》9月2日消息,約翰尼斯堡當天數家外國公民經營的商店遭到騷亂者搶劫,一家汽車經銷店被縱火焚燒,火光沖天。據南非SABC News新聞頻道2日公布的視頻畫面顯示,騷亂者在約翰尼斯堡東部的騰比薩破開一家商店的捲簾門,排隊鑽入店內洗劫財物。

而《紐約時報》2日則報導稱,約翰尼斯堡南部的馬勒凡(Malvern)與吉普斯頓 (Jeppestown)至少有50家商店在被騷亂者洗劫一空後付之一炬,騷亂者還在路中央點燃汽車,以此堵塞道路,而南非警方則朝著焚燒汽車的騷亂者發射橡皮子彈。

一位在南非政府部門工作的華人R先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由於準備不足,南非警察在約翰尼斯堡市中心馬波能(Maboneng)附近的立交橋上只能使用霰彈槍發射橡皮子彈轟擊橋下的騷亂人群,鑑於霰彈槍射程不足,因而實際驅散騷亂者的效果未能達到最佳效果。

「9月2日夜間,吉普斯頓警察霰彈槍的橡皮子彈就已經打光了。」R先生說道,「騷亂參與人數太多了,許多人趁火打劫,實施犯罪行動。這是近幾年來南非規模最大的騷亂事件了。」

「排外主義只是騷亂參與者用來實施犯罪的藉口,」南非警察部長貝赫基·希禮(Bheki Cele)2日說道,「這不是排外主義,而是純粹的犯罪。」

據《獨立在線》5日報導,截至當天,南非警方已經逮捕了至少423人,其中警方還在普利托利亞艾古萊尼繳獲了兩支未註冊的槍枝。而據路透社6日報導,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指出,已有至少10人在近日持續的騷亂中喪生,其中兩人為外國公民。

陷入困境的經濟,愈發強烈的排外

「這次騷亂背後暴露出的深層問題是南非年輕人失業率太高了,一半多的年輕人都沒有工作。」R先生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據《獨立在線》今年7月30日的報導,南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南非2019年第二季度的總體失業率上升了1.4%,達29%,即近乎三分之一的南非公民沒有工作。假使按年齡分層,南非統計局5月15日發布的經濟數據顯示,年齡在15至24歲之間的南非公民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失業率達到了驚人的55.2%。

即使是大學畢業生,其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失業率也達到了31%,比起2018年第四季度的19.5%有明顯上升。

而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WB)此前公布的數據,南非2018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6377美元,雖然這比起2016年最低位的5280美元高了不少,但仍低於2011年最高位的7976美元。此外,根據IMF的預測,南非2019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為6331美元,比起2018年還略有減少。

而南非的貧困率也不容樂觀,據南非統計局此前公布的數據,2015年南非的貧困率已達55.5%。據《獨立在線》今年1月21日報導,2018年仍有3040萬南非公民生活在貧困線之下,佔到了南非總人口(約5700萬)的一半以上。

與不容樂觀的南非經濟相同步的,是南非國內近年來愈發高企的排外主義傾向。

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今年5月公布的研究數據,在2010年至2017年間,移民至南非的外國人口由200萬增至400萬,而據聯合國2017年公布的數據,在南非的外國公民中辛巴威人與莫三比克人最多,分別為64.9萬人與38.1萬人。

「這些來自非洲其他國家的移民,大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南非種族隔離結束後來到南非的經濟移民。」 R先生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而皮尤研究中心於2018年發布的一份民調顯示,62%的南非公民認為外國移民奪走了原屬於他們的工作與社會福利,外國移民是南非的經濟負擔,而61%的南非公民則表示,比起其他社群,外國移民更應對居高不下的犯罪率負責。

「大部分南非本國人仇視奈及利亞移民是因為其涉嫌參與販毒活動。」 R先生說道。

伴隨強烈的南非民眾排外主義傾向而來的,是南非近十年來愈發頻繁的排外騷亂,南非在2009年、2012年、2013年、2014年與2015年均發生了大規模騷亂,且目標人群均為外國人,如2014年的騷亂中,一名50多歲的索馬利亞公民在騷亂者衝擊其商店時被亂石砸死;在2015年的騷亂中,7名死者中有衣索比亞人、莫三比克人、辛巴威人與孟加拉人。

而據半島電視臺4日報導,在今年的騷亂中,即時通訊應用程式Whatsapp上有不少南非人發布了仇外的言論。「這些人(外國移民)毀了我們的生活,他們不僅搶走了我們的工作,而且使得南非的公共設施不堪重負。我們南非人受夠他們了,所有外國人必須離開!」一條消息如是寫道。

與非洲國家的關係日益緊張

在南非國內針對非洲其它國家公民的騷亂蔓延的同時,非洲他國民眾也對南非駐外機構與企業展開了襲擊。

據路透社6日消息,近日,奈及利亞民眾在本國幾個城市發起了針對南非企業的報復,搶劫並襲擊當地的南非零售和電信公司。5日,南非政府稱出於安全考量,決定暫時關閉南非駐奈及利亞大使館,而奈及利亞外交部也宣布計劃從南非撤離本國公民。

與此同時,據路透社4日消息,尼爾利亞表示抵制於南非開普敦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奈及利亞副總統奧辛巴喬將不出席此次峰會。此外,盧安達總統卡佳梅與馬拉威總統穆塔裡卡也宣布不出席開普敦峰會。

除去政府層面的行為,非洲諸國民間也對南非排外騷亂展開了應對措施。據路透社4日報導,數百名尚比亞大學的女學生著一身黑衣,聚集在首都盧薩卡的南非駐尚比亞大使館門口舉行抗議,高喊「不要暴力」的口號。尚比亞足協則在5日宣布取消了原定於7日舉行的尚比亞—南非足球友誼賽。

對此,據半島電視臺5日報導,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在當天出席於開普敦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時表示,對他國公民實施排外措施是絕不能接受的。

「這種行為在南非這個美麗的國家是絕對不被允許的,我們必須平息國內的騷亂。」 拉馬福薩說道,「南非必須是包括女性與外國公民在內的每個人都感到安全的國家。」

「有些南非人都想殺掉我們,我們怎麼可能感到安全?」在希爾布拉(Hillbrow)經營手機店的孟加拉人賈彥德拉·辛格(Jayendra Singh)如是說道,「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和平地生活在這裡呢?」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何雨芳_NN5632

相關焦點

  • 弗洛伊德之死,暴露美國三大痛瘡
    據稱,喬文的妻子目前已提出與之解除婚姻關係。抗議活動仍在繼續甚至升級,並正在向美國更多的州和城市蔓延。大批抗議者在白宮對面的廣場上高喊「沒有正義,就沒有和平」的口號,要求當局嚴懲兇手,並採取切實措施消除美國的種族歧視和種族迫害。
  • 今日之南非:一個國家最手忙腳亂的樣子
    雖然拉馬福薩在講話的時候,難過的都哭了起來,可是人們需要的不是一個哭鼻子總統,而是一個能辦成事兒、帶領著這個國家走過最艱難時期的總統。眼下,就連發個慈善食品包都要貪汙,就連領個失業救濟金都要欺詐,這路數,怎麼成?!
  • 「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球熱議,多家主流媒體都用到一個詞
    美國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已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引發了全球各地的討論,多家主流媒體專欄作家紛紛對此次抗議活動引發的種族主義發表觀點。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專欄作家湯姆·斯維澤(Tom Swizer)稱,喬治·弗洛伊德的案例並非偶然,「這場混亂遵循了美國歷史上令人沮喪的模式。
  • 非洲十大賽道調研報告之六:出行
    人均車輛保有量很低,國家統計局(NBS)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奈及利亞持牌汽車共有1180萬輛,即平均每50個人中只有3個人有車。對於奈及利亞普通人來說,步行、兩輪摩託車、三輪摩託車(keke)和私營小巴車(danfo)是主要的出行方式。為節省交通費用和避開道路擁堵,走路是奈及利亞人常用的出行方式,他們甚至發明了一個詞「Legedez Benz」來表達步行。
  • 全港小巴的地點牌子居然都是他寫的...
    這些招牌是香港小巴的路線和價錢指示牌,被行家稱為「水牌」,自上世紀70年代起就和香港小巴一起投入使用,伴隨無數市民跑過香港各區各地。而到了今天,59歲的麥錦生成了全香港唯一一位仍堅持手寫小巴招牌的老行尊。我寫了幾十年,有很多小巴司機從入行到退休,都是在用我的牌,他們看慣了。
  • 弗洛伊德之死,是爭取權利、情緒宣洩還是脫序與騷亂?
    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大規模的抗議和騷亂,成為當下美國乃至世界媒體關心頭等大事。美國多地爆發抗議活動,如何理解當前美國民意並把握抗議活動的內在特徵?截取斷面,能看到事件背後的幽微之處。
  • 誠食講座預告 | 蔣暉:後殖民時期非洲的發展困境,以南非為例
    1994年,伸張白人優越、禁錮了南非黑人和其他族群四十多年的「種族隔離」制度終於轟然倒塌。在它廢墟上誕生了被稱為世界上最進步的憲法,甚至超過美國。因為它表述了人類對於何謂人之權利的更為深刻的理解,所以,南非的模式一直備受關注,它隱隱約約地被看成人類在進行新的理想的一塊實驗場。
  • 「黑人之死」事件暴露美國種族歧視頑疾,心理學告訴你背後緣由
    美國「黑人之死」引發全國騷亂,暴露出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對此,@思享文話 從心理學角度說一說:1. 歧視來自於偏見。偏見是一種負面態度,而歧視是一種負面行為,歧視行為的根源往往源於偏見態度。在種族偏見的作用下,美國的種族歧視行為屢見不鮮,喬治·弗洛伊德的意外死亡就是最新的一個例子。3. 種族偏見雖有改觀,但並未消失,反種族歧視任重道遠。種族態度在發生改變。1942年,大部分美國人都贊同「應該在公共汽車和電車上為黑人設置隔離區」,到了今天幾乎沒人會這樣想。
  • I CAN'T BREATHE為何黑人弗洛伊德之死能夠引發美國的全國性騷亂
    黑人弗洛伊德之死成為了美國騷亂的導火然而這場騷亂真的僅僅是因為一名黑人之死嗎?,一定程度加劇了美國的種族矛盾,美國黑人的祖先最早是被作為奴隸,從非洲被運往美國的,而早在美國獨立之前,在英法等西方國家的血腥的三角貿易之下,被強行掠奪販賣到美洲大陸的,事實上在美國獨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黑人權益根本沒人提起,甚至在充滿著「民主、自由、人權」等美麗的字眼的《美國憲法》裡根本就沒有黑人什麼事情,在建國之初的美國白人心裡,甚至在美國的開國元勳眼裡,黑人不是人,是奴隸、是牲口。
  • 全國首批城市微循環輕舟無人小巴在蘇州亮相
    其中的輕舟無人小巴,是由國內自動駕駛新銳企業輕舟智航部署落地,可應對各類城市複雜交通場景,運行速度為20km/h-50km/h,旨在開啟智能化的城市「微循環」交通時代,打造更順暢的出行體驗。據介紹,由輕舟智航部署的這款無人小巴車內空間很大,設有9個座位,保證乘坐時的舒適性。此外,這款無人小巴保留了司機駕駛座,這也讓這輛小巴成為國內首批能開上城市公開道路且應付自如的無人小巴之一。
  • 南非餐飲業30%餐館永久倒閉,剩下的也沒有擺脫困境
    華輿訊 據中非新聞社報導 餐飲業表示,儘管在一級封鎖下得到了一些喘息,但仍未擺脫財務困境。 根據最新的一項調查,由於疫情的爆發,南非有30%的餐館不得不永久關閉。 在仍在營業的餐館中,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不確定自己還能存活多久。 南非餐廳協會的溫迪·艾伯特說,所有餐飲業的老闆們的營業額仍然很低。 「我們非常擔心這個行業。
  • 臺媒:「五府千歲」之譏暴露民進黨世代交替困境
    臺媒:「五府千歲」之譏暴露民進黨世代交替困境   民進黨北二市的黨內初選,引起了外界「五府千歲」之譏,也暴露了綠營內部世代交替的困境。
  • 英國困境家庭問題及其治理評析
    早在1943年,英國婦女公益組織在其報告《我們的城市》中就指出,「困境家庭」是城市生活的一個特質,它們處於貧困和犯罪邊緣,充斥著精神和身體缺陷。此後,「困境家庭」迅速成為英國等歐洲國家的流行語。英國政府2011年發布的報告《騷亂之後》稱,英國面臨多重問題的家庭數量多達50萬個,這是不負責任、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被遺忘的家庭。
  • 阿爾及利亞讀秒殺進非洲杯決賽,球迷樂極生悲,法國裡昂引發騷亂
    足球比賽因為勝利樂極生悲引發騷亂的事件,古往今來舉不勝舉。當地時間2019年7月15日,法國裡昂,因阿爾及利亞足球隊成功晉級非洲杯決賽,球迷舉行慶祝活動期間引發騷亂。據法新社報導,法國內政部表示,當日至少有282人被捕。
  • 為何說騷亂之下的黑人不敢和白人分庭抗禮?
    一場「突如其來」的黑人騷亂,將「突如其來」的美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如其來」地掩蓋了。很多人認為,黑人自治區作為黑人國家的前身,開啟了一個歷史性的時代,按照這個令人振奮的趨勢走下去,未來黑人族群一定會跟白人族群徹底決裂。而黑人的底氣,在靜夜史看來主要來自於:善於鬥爭的精神,以及生育力超強的子宮。
  • 玫瑰的南非之行—不得不看的故事
    南非首團之行-感受魅力非洲  ——參加廣之旅南非首團側記  路線:  廣州—新加坡—約翰尼斯堡—比勒陀尼亞—太陽城(迷城)—開普敦—新加坡—香港  開篇:出發  4月1日,愚人節。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
  • 南非印象之--獨一無二的南非英語
    南非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英語一直都作為官方語言而廣泛使用。白人統治期間,學校裡除了AFRICAANS(南非荷蘭語)之外,大都設有英語課程。新南非成立之後,黑人成了國家的新主人。除了他們自己的土著語言之外,他們大都推崇英語。但南非的英語有著獨一無二的特徵。 首先,南非英語有著很濃烈的多種族口音(Accent)。
  • 南非之旅:克魯格國家公園——非洲五大野生動物
    姆普馬蘭加省是一個旅遊勝地,這裡有南非排名前20的旅遊景點中的4個,它們是克魯格國家公園、布萊德河大峽谷、清教徒休息營及該省作為整體的野生動物保護區。在這個南非旗艦似的國家公園裡,如果你踏上典型的非洲遊獵之旅,你一定會看到五大野生動物:獅子、獵豹、水牛、大象和犀牛。但是能做的還不止這些,你可以在叢林漫步,遠足觀測天象,在樹林中燒烤,或者呆在你奢華的房間足不出戶,甚至不用移步就有可能發現野生動物。
  • 先驅導報評論:希臘騷亂帶給我們的啟示
    一聲槍響之後,一名15歲少年撫胸倒地之處,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國度鮮血流淌。12月6日,在希臘這個歐洲文明起源的國度,一樁警察「意外走火」事件所引發並演變成的全國性暴力示威的政治事件,似乎仍然未有最終和解的跡象。更重要的是,希臘騷亂已開始向歐洲其他國家蔓延。這個正在經濟危機之中舉步維艱的世界,開始不得不面臨一場更為深刻的社會危機。
  • 被南非包圍的「國中之國」賴索托,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國中之國」是指國家領土完全處於另一個國家領土包圍之中的內陸國家,國中之國不可處於兩個或以上國家包圍,也不能有海岸線,換句話說從一個國中之國出發,往任何一個方向走都能到達且只能到達同一個鄰國。世界上符合「國中之國」條件的國家有三個,分別是賴索托、聖馬利諾和梵蒂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