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女考上哈佛、麻省理工和斯坦福,是什麼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

2020-12-09 老歷史茶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傳承中華民族立德樹人的瑰寶,成人才成材,將優良品質觸及幼苗的心靈深處,用心澆灌,靜靜等待他們生根、發芽,最後成長能經歷風雨的參天大樹,此時四周便會花香四溢,芬芳滿懷。

三喜臨門

自古家中有人中舉,好事傳千裡,十裡八鄉的人都會前來慶賀。現如今,一戶人家中有人考取名校,媒體便會將喜訊傳至十裡、百裡、甚至千裡,更何況是家中三個孩子全都踏上名校,人們道喜的同時不禁想是什麼樣的家庭、怎樣成功的教育,才會三喜臨門惹人羨慕?

黃克智是我國知名固體力學家,與妻子育有三個孩子,令人感到驚嘆的是,三個子女都金榜題名考取了好學校,老大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來在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老二畢業於北京大學,後來又取得了哈佛大學的博士學位;老三於史丹福大學就讀,從本科一路讀到博士。

若是只有一個孩子成功或許其中有幸運的成分,但是三個小孩都獲取成就,如此小概率事件就不是幸運的事了,這離不開二老成功的家庭教育。

提及此事,黃克智表明,自己一直全身心投入於科研事業中,家裡的事一般是妻子在管,孩子的教育妻子功不可沒,直言"孩子們取得的成就主要是老伴的功勞,如果按百分比計算,我只能佔20%,老伴要佔80%。"

回顧起兩人對孩子的教育,其實主要是育人為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賦予孩子堅韌不拔的品質,才是他們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後續的學習之路,人生之路憑著他們自己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黃克智還說到在孩子小時候打好基礎,大了便順心了,人們都羨慕他們,小孩不僅讀書聰明,還團結友愛,懂事孝順,實在是品學兼優,紛紛向兩人討教教育心得。

親身教學

相比於其他兩個小孩,老大的求學路就艱苦得多,黃老在她身上也付出了不小的心力。

老大是個生在動蕩年代的女孩,當時人們對教授的子女懷有歧視的心態,並且當時盛行"讀書無用論"的風氣,老大想讀書並非易事。

準確來說,對於老大讀書不僅並非易事,更像是白日做夢般不可觸及。老大畢業於清華附中後就被分配到毛紡廠做擋車工的工作,做擋車工可是一件苦差事,每天在紡織機前不停來回走動,結束一天高強度的工作,回家後耳鳴又腳腫,實在是辛苦。

若輪到上夜班那更是苦不堪言,夜班下班時間晚,深更半夜才能回家,雖然她是與其他幾個女孩結伴回家,但二老還是整日提心弔膽,畢竟是一個女孩,若是遇到危險可怎麼辦,他們等不到老大回家的開門聲,便怎麼也睡不著。

女兒辛苦操勞了一年,黃克智將她的疲態都看在眼裡,認為這不是長久之計,便勸女兒去參加高考,即使當時讀書無用論盛行,但他還是堅持稱,掌握科學知識永遠是有用的,讀書才有出路

決心迎戰高考後,就開始了刻苦艱難的漫漫複習路。高考備考十分辛苦,如果再上夜班,那對身體與意志都是極大的挑戰,權衡之下,老大決定不上夜班了,上完白班回家就立馬開始複習。黃克智全力支持女兒,決定親自輔導,幫她一門一門的複習,每日不間斷。

那段時間,夫婦倆乾脆不睡覺,備好飯菜等女兒下班回家,囫圇吃過幾口父女倆就開始複習了,這樣的場景在家裡每天都在上演,只有十七八歲的孩子,每天辛苦上班回到家裡還要複習到深夜,不僅是對身體的考驗,更是對意志的磨練。

夫婦兩人也很不容易,每日輔導孩子到深夜,第二天一早還要照常上班,女兒這一戰,竟出動了全家的力量。幾十年過去,二老回憶起來都感慨道,家裡上下但凡有一人意志不堅定,就堅持不下來了,只有堅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全家齊力奮鬥了一年多,大部分科目都複習完了,其中有兩門科目黃克智不甚了解,為了讓女兒能決勝高考,他硬是先學習再專研,才親自輔導女兒。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女兒以優異的成績收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言傳身教

夫婦倆在孩子教育上最注重的是言傳身教,父母是孩子榜樣,父母先做好才有教育孩子的說服力,這也是他們在實踐中得出來的結論。

夫婦倆人平時都非常忙,回到家一起吃完飯做完家務後,又立刻投入回工作中,孩子們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刻苦專研,勤勉付出的品質也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

夫婦倆從不操心孩子們的功課,他們學習非常的自覺。從小學開始時,他們就知道學習優先,如果晚上有其他的娛樂活動,就要提前把作業完成,不能耽誤學習。

更具體的例子體現在小兒子身上,小兒子從四年級開始聽廣播學英語,黃克智雖然也會英語,但是擔心自己的口音會帶跑孩子,便不像輔導大兒女那般輔導他,而是選擇每天陪著兒子一起聽廣播,共同學習英語,這一陪就是四年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兒子高中時參加託福考試,考場中還有許多研究生同考,強大的競爭中他竟然考取了第一名,離滿分僅有幾分之差,這與那四年裡的努力不無關係,父親的堅持給他立下榜樣,日積月累,才達到了現在的水平

突出的英語成績吸引到遠在美國的中學,高中還沒畢業他就開始遠洋留學了,最後以美國高中第一名的成績畢業,獲得了來自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學院三所世界頂尖高校的全額獎學金,最終他選擇進入史丹福大學,一直攻讀至博士學位。

黃克智夫婦倆用自己質樸方式,一路陪伴孩子們成長,在他們文化生命的起點上,儘自己所能,啟迪他們的心智,溫暖他們的心靈,為他們插上夢想的翅膀,讓勤勉之光照亮他們成長的天空,照亮未來之路。

文/煙寒若雨

相關焦點

  • 一門三博士,分布於哈佛、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家庭教育功不可沒
    在我們農村家庭,如果有哪個孩子能考上211大學,估計全村人都會為這個孩子感到驕傲;如果某村民家裡的孩子考上了985大學,這樣的好消息家長可以吹噓好多年;如果有誰家的孩子考上清華北大,那麼這樣的孩子在我們農村簡直逆天了……至於某戶人家的孩子成為國際頂尖名校的博士?
  • 麻省理工零錄取中國學生,斯坦福取消中國大陸面試!
    麻省理工零錄取中國學生,斯坦福取消中國大陸面試!根據MIT在12月中旬公布的提前錄取榜單,在來自全球的9600位申請者中,707人成功獲得提前錄取,2483人被拒絕,剩下6182人處於等待次輪的常規申請階段。
  • 2020年QS世界高校前五所高校,麻省理工排名第一,哈佛僅在第三位
    比如,美國的哈佛大學在世界的知名度是非常之高的。對於這些世界性的大學,我們只能是仰望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學,那麼你們找到哪些世界一流大學呢?今天就為大家帶來,2020年QS世界高校前五所的高校,麻省理工排名第一,哈佛僅在第三。
  • 印度人常說:考不上印度理工的人才去麻省理工。這是真的嗎?
    此後印度理工在聯合國、德國和美國的幫助下,陸續又建立了6所分校。1958年,孟買理工學院建立。1959年,在德國全方位的援助和支持下,馬德拉斯分校建成。1960年,坎普爾理工學院建立。在這七所分校中,德裡分校雖然不是最早建立的,但是目前德裡分校是新都理工的中心學院。印度理工自從誕生之後,的確培養了一大批理工類人才。但可惜的是,這些人才基本上都是為美國所培養的。在印度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因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上麻省理工。
  • 沒考上印度理工,才來上麻省理工?又是一個被吹起來的大學
    大學是體現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重要參考,比如美國有哈佛耶魯,麻省理工,中國有清華北大,英國有劍橋牛津等。在印度,許多人對一所大學十分嚮往,這就是印度理工大學,著名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是發生在這所大學裡。
  • 14歲考上中科大,去麻省發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轉哈佛當教授
    除了上班之外,父親就把自己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孩子們的身上,傾注了全部的心血,帶著孩子們讀書看報,培養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家庭氛圍影響之下,蔡天西從小就熱愛讀書,成績優異,14歲考上中科技,去麻省發現&34;,轉哈佛當教授。
  • 斯坦福、加州理工和麻省理工拒絕中國學生?美國名校藏有貓膩嗎?
    而在這份名單在網上流傳之前,也就是2018年12月份,史丹福大學就率先公布了面試地區名單,總共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列,這個數據應該是比較大的。很遺憾的是,唯獨沒有中國內地,我國臺灣和香港都在名單之中。
  • 考不上印度理工,才選擇麻省理工?「印度理工」是什麼樣的學校?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麻省理工學院,影響力巨大,很多知名的人物都來自於這裡。對於有著出國留學機會的高材生,都會夢想著能進入麻省理工,這裡擁有超高質量的師資力量,還有很好的學習氛圍。在印度,同樣有印度理工學院,很多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選擇麻省理工?印度理工學院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學校?
  • 麻省理工零錄取中國學生,斯坦福取消大陸面試…
    無獨有偶,在史丹福大學在12月公布的面試地區名單中,斯坦福稱將在全球50多個地區展開面試計劃,臺灣與香港地區都名列其中,卻唯獨沒有中國大陸。那些申請史丹福大學的內地學生恐怕也沒能獲得面試機會。 過去20年間,即使面臨擠破頭的全球生源競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霸們也幾乎從未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榜單上缺席。但今年竟然一反常態的失利。雖然有5位中國籍高中生被錄取,但他們都是在美國本土高中就讀和畢業。MIT在公告中表示,校方依據「學術能力丶人格特質丶全球願景」三大向度篩選學生。
  • 兒子靠實力考上麻省理工,為了讓女兒也讀麻省,母親直接捐3000萬
    但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很多富豪家庭的孩子都是名校畢業的,他們家族有錢,孩子又學習好,真的羨煞旁人。其實不然,能念名校不一定是自身學習好,家族的實力才是更重要的。我國的富二代有很多,但富二代中的才子,為人熟知的卻不多,何猷君必須算一個。他是賭王何鴻燊和四房太太梁安琪的兒子,家族實力自然不用多說。
  • 印度人說:「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印度理工究竟如何?
    印度人玩笑說:印度人上不了印度理工才會退而求其次去上麻省理工大學。印度理工真的這麼厲害,可以與麻省理工媲美?據中國軟體世界大學排名的TOP1000前四分別是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劍橋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在這裡麻省位於全球第四。
  • 顛覆你認知的麻省理工:文科不差、還有曾經與哈佛之間的惡作劇
    和哈佛大學一樣,麻省理工學院沒有圍牆,沒有校門,秀麗的查爾斯河在劍橋城和波士頓城之間蜿蜒轉了一個,而我發現了,很多家長對於一些傳統的以理工科為強項的學校,可能存在一些誤區,而在這一期呢,我就想以麻省理工MIT為例,來講一下理工科學院的文科優勢。
  • 麻省理工0錄取中國學生, 斯坦福取消大陸面試!
    又有3名華人學者遭美調查,但被免予處罰,貝勒醫學院(BCM)和麻省理工(MIT)相繼發聲如今,中美博弈逐漸白熱化,一個事實是,中美之間科研及學術交流的實質性影響已經產生。過去20年間,即使面臨擠破頭的全球生源競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霸們也幾乎從未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榜單上缺席。但今年竟然一反常態的失利。雖然有5位中國籍高中生被錄取,但他們都是在美國本土高中就讀和畢業。MIT在公告中表示,校方依據「學術能力丶人格特質丶全球願景」三大向度篩選學生。
  • 麻省理工零錄取中國學生,斯坦福取消大陸面試
    又有3名華人學者遭美調查,但被免予處罰,貝勒醫學院(BCM)和麻省理工(MIT)相繼發聲如今,中美博弈逐漸白熱化,一個事實是,中美之間科研及學術交流的實質性影響已經產生。過去20年間,即使面臨擠破頭的全球生源競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霸們也幾乎從未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榜單上缺席。但今年竟然一反常態的失利。雖然有5位中國籍高中生被錄取,但他們都是在美國本土高中就讀和畢業。MIT在公告中表示,校方依據「學術能力丶人格特質丶全球願景」三大向度篩選學生。
  • 麻省理工0錄取中國學生,斯坦福取消大陸面試…
    無獨有偶,在史丹福大學在12月公布的面試地區名單中,斯坦福稱將在全球50多個地區展開面試計劃,臺灣與香港地區都名列其中,卻唯獨沒有中國大陸。那些申請史丹福大學的內地學生恐怕也沒能獲得面試機會。 過去20年間,即使面臨擠破頭的全球生源競爭,來自中國內地的學霸們也幾乎從未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榜單上缺席。但今年竟然一反常態的失利。雖然有5位中國籍高中生被錄取,但他們都是在美國本土高中就讀和畢業。MIT在公告中表示,校方依據「學術能力丶人格特質丶全球願景」三大向度篩選學生。
  • 印度理工有多厲害?印度學生:沒考上印度理工,只能讀麻省理工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麻省理工很厲害,每年都會培養出無數的精英。然而,在印度,他們卻覺得沒考上印度理工的人,才會選擇麻省理工,印度理工是有多厲害?
  • 印度理工有多牛?印度學生:沒考上印度理工,只好去麻省理工了
    在印度,這所大學就是成功人生的代名詞,如果是貧窮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這所學校,那麼只要他以後不瞎搞,實現階級躍遷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所大學有這麼牛嗎?真的,就有這麼牛。只要是進了這個學校的學生,畢業之前,早就有印度的大企業以及世界500強企業排隊跟他們籤約。
  • 印度理工有多牛?印度學生:沒考上印度理工,只好去麻省理工了
    在印度,這所大學就是成功人生的代名詞,如果是貧窮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這所學校,那麼只要他以後不瞎搞,實現階級躍遷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印度理工學院也是印度最難考的大學,甚至一度被印度學生認為是全世界最難考的大學。還有印度學生在推特上坦言「我之所以到麻省理工,是因為自己太笨,沒考上印度理工。」
  • 美國10大本科畢業工資最高的大學,哈佛僅第九,麻省理工第三
    3、麻省理工:麻省理工畢業0到5年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81500美元,畢業10年以上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147000美元,麻省理工有53%的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世界有所貢獻。9、哈佛大學:哈佛大學畢業0到5年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69200美元,畢業10年以上的學生平均薪資大概是140700美元,哈佛大學有56%的畢業生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世界有所貢獻。
  • 麻省理工和哈佛聯手把美國移民局告上法庭
    另一方面,由於中美關係正處於歷史性低潮,美國政府刻意打擊那些在美國高等院校選讀高端理工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對於約36萬中國留美學生來說,一旦被迫離境,很可能不能再被允許回到美國,無法完成正在就讀的學業。美國政府這一步棋,明顯有給美國高校留學生隊伍重新洗牌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