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腸梗阻?人們對於它的定義認識的比較淺顯。那麼腸梗阻的症狀又有哪些呢?什麼樣的症狀才是腸梗阻?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腸梗阻的治療有哪些?大家一起來瞧一瞧,不看你會後悔。
什麼是腸梗阻
腸梗阻是指腸道中某些待溶解物的阻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腹痛,它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如若發生腸梗阻,就會輕者導致人體內的電解質失去平衡,血液流動不均勻,重者可導致腸壁的感染或壞死,甚至能夠導致人體的休克或死亡。若果能夠及時就醫,便會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腸梗阻的症狀
1、腹痛腸梗阻的病人大多有腹痛
在急性完全性機械性小腸梗阻病人中,腹痛表現為陣發性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上的腸管強烈蠕動所引起。多位於腹中部。常突然發作。逐步加劇至高峰,持續數分鐘後緩解。間隙期可以完全無痛,但過一段時間後可以再發。絞痛的程度和間隙期的長短則視梗阻部位的高低和病情的緩急而異。一般而言十二指腸、上段空腸梗阻時嘔吐可起減壓作用,患者絞痛較輕。而低位迴腸梗阻則可因腸脹氣抑制腸蠕動,故絞痛亦輕。
2、嘔吐腸梗阻病人幾乎都有嘔吐,早期為反射性嘔吐,葉出物多為胃內容物
後期則為反流性嘔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部位越高,嘔吐越頻越烈。低位小腸梗阻時嘔吐較輕亦較疏。結腸梗阻時,由於回盲瓣可以阻止反流故早期可無嘔吐,但後期回盲瓣因腸腔過度充盈而關閉不全時亦有較劇烈的嘔吐、吐出物可含糞汁。
3、腹脹是較遲出現的症狀,其程度與梗阻部位有關
腹脹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小症狀,但也要通過醫生的診斷。腸梗阻有小腸梗阻和接腸梗阻,這兩者都會出現腹脹的情況。腹脹的程度的不同,導致的梗阻的輕重程度不同,這就要通過醫生的檢查才能看清。
4、便秘和停止排氣完全性腸梗阻時,患者排便和排氣現象消失
但在高位小腸梗阻的最初2~3日,如梗阻以下腸腔內積存了糞便和氣體,則仍有排便和排氣現象,不能因此否定完全性梗阻的存在。同樣,在絞窄性腸梗阻如腸扭轉、腸套疊以及結腸癌所致的腸梗阻等都仍可有血便或膿血便排出。
腸梗阻的治療
1、胃腸減壓
病人一旦診斷明確後,應即進行胃腸減壓,以減輕腹脹。對老年病人還可以預防誤吸的發生。胃管保持在胃內,可吸出由腸管逆流到胃內的液體與氣體,從而減少腸管膨脹的程度,有利於手術探查。對於單純性粘連性腸梗阻,僅用胃腸減壓與靜脈輸液,有時可以解除梗阻,避免再次手術。應用胃腸減壓12小時後,重複進行X線檢查,若小腸充氣減少,結腸充氣時,則證明腸梗阻有所緩解。
2、抗生素的應用
單純性腸梗阻無須應用抗生素。對絞窄性腸梗阻則須使用,可減少細菌繁殖,尤其當腸管發生壞死而引起腹膜炎時,更應使用。
3、水與電解質的補充
通過腸梗阻部位及時間長短的檢查,可以化驗出人體內水與電解質的平衡狀況。因為嘔吐的症狀及腸胃黏膜失去的液體與細胞的外液體相似,所以給患者補充的液體會以等滲液為主。對於脫水嚴重的病人來說,需要對其進行血壓的測量,以及葡萄營養液的輸入,加深人體的電解質與水的平衡。
4、非手術治療除前述各項治療外尚可加用下列措施
油類,可用石蠟油、生豆油或菜油200~30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腸減壓管注入。適用於病情較重,體質較弱者。
麻痺性腸梗阻如無外科情況可用新斯的明注射、腹部芒硝熱敷等治療。
針刺足三裡、中脘、天樞、內關、合谷、內庭等穴位可作為輔助治療。
5、手術治療
若腹痛加重,嘔吐未止,白細胞增高,體溫也增高時,則必須要進行手術治療。觀察的時間不宜超過四十八小時,以免發生腸絞窄壞死。
結語:腸梗阻不是大病,只要及時就醫,遵照醫生的囑咐,就能化險為夷。同時在腸梗阻發生時,需要禁食、禁水,以免造成胃腸道的負擔。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講,就要控制飲食,禁忌辛辣食物。這樣在引發腸梗阻時病變也會減少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