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華濃染髮劑等五品牌檢出含致癌物間苯二胺

2020-12-16 綠色頻道

   「一洗黑」致癌物再現5品牌出問題

  每經記者 嚴翠 發自深圳

  央視曝光「一洗黑」事件後,本以為「一洗黑」之事已告段落,哪知廣東有關部門新近檢測出5批次染髮劑樣品均含有間苯二胺。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 (下稱廣東消委會)昨日公布了染髮劑產品檢測結果。

結果顯示,在29批次染髮產品樣品中,有5批次樣品均被檢出含有間苯二胺。這5批次樣品分別為露華濃消費品公司生產的「露華濃麗然染髮劑[(黑色)美國]」、廣州市漢邦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態1號瑩翠營養蛋白染髮霜」、中山市嘉丹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雪完美延採護髮染髮霜(自然黑)」、肇慶市龍湖日用化工廠分裝廠生產的「歐威雅植物彩色焗油(自然黑)」、標稱廣州市夢臣化妝品廠生產的 「康臣3in1新彩絲護染霜」。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聞發言人郭宇華昨天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間苯二胺是一種工業染料,是一種國際公認的「三致」物質——致癌、致突變、致畸。

  根據國家 《化妝品衛生規範》(2007年版)規定,間苯二胺在染髮劑中是禁用的。

(責任編輯:史少晨)

相關焦點

  • 露華濃等5大品牌染髮劑含致癌「毒物」
    強生露華濃等黑名單產品上海尚未下架美國的一批食品、化妝品近日上了黑名單,其中包括著名的露華濃染髮劑、強生衛浴產品和白蘭氏雞精。記者昨天走訪滬上各大超市,發現上述被曝光產品仍在銷售,在屈臣氏、易初蓮花等超市門店,強生嬰兒系列產品都佔據貨架的大片江山,顧客胡小姐說,自己已經用了好幾年強生嬰兒系列產品,不過對於此次有毒物質的檢出,胡小姐表示可能會觀察一段時間,等到確定沒有問題了再放心使用。相比之下,白蘭氏雞精和露華濃染髮劑的貨架前略顯冷清。
  • 廣東5家企業染髮劑被檢出含致癌違禁物間苯二胺
    新華社廣州3月14日電(記者陳冀)記者14日從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獲悉,該委員會近期開展的染髮劑產品比較試驗,結果發現廣東5家企業生產的染髮劑產品含有「致癌、致突變、致畸」的違禁物——間苯二胺。    這5款不合格產品是:露華濃消費品公司生產的露華濃麗然染髮劑、廣州市漢邦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生態1號瑩翠營養蛋白染髮霜、中山市嘉丹婷日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雪完美延採護髮染髮霜(自然黑)、肇慶市龍湖日用化工廠分裝廠生產的歐威雅植物彩色焗油(自然黑)、廣州市夢臣化妝品廠生產的康臣3in1新彩絲護染霜。
  • [視頻]廣東:5家企業染髮劑被檢出含致癌物
    進入[午夜新聞]>>    央視網消息(午夜新聞):    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近期開展的染髮劑產品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廣東5家企業生產的染髮劑產品含有「致癌、致突變、致畸」的違禁物——間苯二胺。
  • 「洪瑞凱茜染髮膏」再次被檢出致癌物
    檢出標籤未標識的染髮劑:甲苯-2,5-二胺硫酸鹽、4-氨基-2-羥基甲苯和1-萘酚。檢出批件未標識的染髮劑:對苯二胺、甲苯-2,5-二胺硫酸鹽、4-氨基-2-羥基甲苯和1-萘酚。檢出批件未標識的染髮劑:對苯二胺、甲苯-2,5-二胺硫酸鹽、4-氨基-2-羥基甲苯、N,N-雙(2-羥乙基)對苯二胺硫酸鹽、間苯二酚。
  • 【警惕】這款染髮膏再次被檢出致癌物!趕緊停用!
    檢出標籤未標識的染髮劑:甲苯-2,5-二胺硫酸鹽、4-氨基-2-羥基甲苯和1-萘酚。檢出批件未標識的染髮劑:對苯二胺、甲苯-2,5-二胺硫酸鹽、4-氨基-2-羥基甲苯和1-萘酚。染髮產品今年多次曝出致癌物中國質量新聞網注意到,凱茜化妝品公司生產的洪瑞凱茜染髮膏早在今年2月至4月就已連續3個月出現在市場監管部門公布的化妝品抽檢「黑名單」中。
  • 染髮劑幾乎都含致癌物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導:染髮劑含致癌物有害健康,專家建議每年染髮最好不超過兩次。  長期染髮誘發白血病  一名曾在北京市友誼醫院住院的患者韓女士,被醫院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與病魔抗爭了3個月後,她還是告別了人世。
  • 染髮劑大多含「苯二胺類」(圖)
    1  記者調查 染髮劑大多含「苯二胺類」  記者來到文匯西路一家理髮店,詢問是否有歐萊雅的染髮劑。店主告訴記者,歐萊雅品牌的染髮劑剛用完,推薦記者使用另一款綠色包裝的染髮劑:「這種染髮劑是植物性的,對頭皮溫和無毒害。」  記者仔細觀察了這款染髮劑,發現外包裝上標著「苯二胺類」的字樣。
  • 「一洗黑」名為洗髮水實為染髮劑 含致癌物(圖)
    (央視視頻截圖)  對市場上多種「一洗黑」洗髮水的檢測表明,它們實際上都是染髮劑,都添加了對苯二胺等化學物質,有的甚至還違禁使用了致癌物質間苯二胺,卻打著草本植物精華、絕非染髮劑、安全更健康的幌子欺騙消費者。
  • 幾乎所有染髮劑都含致癌物
    專家建議:每年染髮不超兩次  早報訊 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報導,染髮劑含致癌物有害健康,專家建議每年染髮最好不超過兩次。  一名曾在北京市友誼醫院住院的患者韓女士,被醫院診斷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與病魔抗爭了3個月後,她還是告別了人世。
  • 「採潔染髮膏」再次被檢出致癌物 標稱廠家已連續3年上抽檢「黑榜」
    具體情況:標稱採潔公司生產的採潔染髮膏(咖啡色)(規格/包裝規格:500ml)(批號/生產日期/限用日期:P18091119/2018-09-11/2021-09-10)檢出標籤未標識的染髮劑:間苯二酚;標稱該公司生產的採潔染髮霜檢出了甲苯-2,5-二胺硫酸鹽、間苯二酚,但標籤未標識。
  • 央視曝光「一洗黑」含致癌物 洗髮水洗出嚴重過敏
    該洗髮水會導致嚴重過敏反應,甚至引發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四款上榜產品均為廣東造「純中藥製劑」、「無毒無副作用」、「洗出靚麗黑頭髮」……近年來,市場上出現多個品牌的「一洗黑」產品,它們自稱不含染髮劑,卻能起到和染髮劑一樣立竿見影的功效,受到不少消費者追捧。
  • 專家稱染髮劑含苯二胺化學物質 易引發白血病
    過多染髮 影響健康  來源:山東電視臺 生活頻道 [生活幫]       齊魯網7月28日訊 霸王防脫洗髮水含二惡烷風波之後,人們在追求頭髮美的同時對洗染的藥水是否安全和健康似乎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可能很多的觀眾都使用過染髮劑,但是大家對這樣的染髮劑又有多少了解呢,使用這樣的染髮劑又是否會影響我們頭髮的健康呢?記者也到市場上進行了一番調查。
  • 央視曝一洗黑產品含致癌物 中草藥製成是噱頭
    昨日(4日)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一洗黑」背後的秘密,多個品牌的「一洗黑」洗髮水實際上就是添加但未標明加入了「對苯二胺」(可致癌)的染髮劑,甚至還有「三致」(致癌、致突變、致畸)物質「間苯二胺」。  「一洗黑」洗出嚴重過敏  不久前,家住廣州市番禺區的房女士,在洗頭之後不到兩個小時就得了一種怪病,症狀和發燒感冒類似。
  • 名為洗髮水實為染髮劑 「一洗黑」含有致癌物
    (央視視頻截圖)  對市場上多種「一洗黑」洗髮水的檢測表明,它們實際上都是染髮劑,都添加了對苯二胺等化學物質,有的甚至還違禁使用了致癌物質間苯二胺,卻打著草本植物精華、絕非染髮劑、安全更健康的幌子欺騙消費者。
  • 央視曝光洗髮產品「一洗黑」含致癌物
    近日,央視披露內幕,多個品牌的「一洗黑」洗髮水實際上是添加但未標明加入了可致癌的染髮劑——「間苯二胺」。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 1月5日報導 近幾年,市場上出現了一種叫做「一洗黑」的洗髮新產品。這一類洗髮水大都宣傳是純天然植物製成,使用後頭髮很快就能變黑,安全又方便。
  • 章華美發回應:焗油染髮膏的確添加了致癌物非那西丁但並不違規
    同時,他明確否認產品中含有高敏性的對苯二胺,對兩次由第三方機構檢出對苯二胺的結果表示質疑。  質疑兩次檢出對苯二胺結果 章華美發稱樣品或假冒等  在《消費者報導》的測評中,章華生態焗油染髮霜的產品包裝明確宣傳「向消費者承諾未檢出對苯二胺」,但實際卻有檢出,且濃度為0.74%。
  • 美麗陷阱染髮劑都含致癌物
    然而,對於染髮劑可導致白血病這一說法,理髮店方面卻堅決否認,「那麼多人都在染,沒有危害!」隨即,店方還向記者推銷了一些含「維他命」、「小麥蛋白」等營養素的染髮劑。在某理髮店內,記者發現,該店內擺設了某品牌染  發劑包裝上,標明了含有對苯二胺成分,並提示有皮膚過敏的消費者在染髮前應當做測試。
  • 卡尼爾等染髮產品含苯二胺類成分 可致血液病
    摘要:濟南的幾大超市貨架上已難覓章光101產品的身影,但在售染髮產品的成分中,仍能見到苯二胺類的蹤影。美源、發採等產品直接標明含有對苯二胺,只需5分鐘就會使白髮變黑  舜網訊 最近,章光101染髮膏被曝檢出致癌物。
  • 央視曝光最昂貴洗髮產品「一洗黑」含致癌物
    近日,央視披露其中內幕,多個品牌的「一洗黑」洗髮水實際上就是添加但未標明加入了「對苯二胺」(可致癌)的染髮劑,甚至還有「三致」(致癌、致突變、致畸)物質「間苯二胺」。內幕違法添加兩種致癌物 其中的間苯二胺是一種工業染料,屬化妝品嚴禁添加的「三致」物質 隨後,執法人員抽取了廣州三姿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首領一洗黑」、廣州美度化妝品有效公司生產的「藏王一洗黑」,同時還從市場隨機抽取了標稱是「歌秀域高自然黑」、「溫達美源神奇一洗黑洗髮露
  • 緊膚水含致癌物 霞飛等10種不合格化妝品曝光
    緊膚水含致癌物 霞飛等10種不合格化妝品曝光 其中,溫嶺市靜輝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靜輝瑩澤素染髮膏(自然黑2.0)被查出可致癌物質間苯二胺,深圳市泰保利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強力收毛孔緊膚水被查出可致癌物質甲醇。  據悉,此次共抽查的是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區238家企業生產的473種化妝品產品。抽查發現有10種產品不合格,主要是菌落總數超標、總活性物等項目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