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真的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嗎?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晚上回家的路上,
女兒問:「如果現在有小妹妹或者小弟弟,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發現碎了一個碗,你會怎麼做?」
我說:「先確認你們是否受傷,再打掃碎片!」
女兒說:「媽媽你的情緒這麼好,要繼續保持哦!」
她這一問,讓我深思,也許她在試探我會不會因為有了弟弟妹妹,而忽略他,或者再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問前因後果就一頓訓斥,雖然她一直期盼有個弟弟或是妹妹,但依然擔心全部的愛會被分割,所有二胎家庭都會面臨類似問題,做到以下3點,二胎家庭依然可以相親相愛!
1. 讓大寶擁有參與感
記得《奇葩說》曾有一期辯題是「生二胎需要經過老大同意嗎?」
圖片源於網絡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作為一胎母親,我堅定地站在正方立場,如《正面管教》一書中所說:「在權威性和民主性家庭中成長的青春期孩子,社交能力最強,最成熟最樂觀」,所以讓他們參與家庭裡的每一個決策既是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對我們共同選擇的結果負責,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個家的核心力量,彼此共同成長,共同進步,而不是互相束縛。
如著名影星孫儷在懷二胎時,就把取名的重任交給了兒子等等,等等可樂了給妹妹取名小花,看似平常的行為卻給兒子等等帶來了心理上的重視感。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妹妹的到來,不是分享他的愛,而是他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不管是已有二胎或是即將準備二胎的家庭,讓大寶參與其中。
作為父母,不要過分說教,那樣只會引起孩子的厭煩;去給老大機會,讓他參與弟弟妹妹的成長,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兄弟姐妹的愛。
2. 無需孔融讓梨,足夠的安全感
孔融讓梨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但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不是二胎家庭,還是親戚間的小孩,遇到矛盾時,家人們總是說:「你是姐姐(哥哥),要讓著弟弟妹妹等等話語!」但凡長輩們參與,這個矛盾點會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兩敗俱傷!
記得有年春節,親戚家的兄妹兩個來我們走親,由於彼此年齡相差較大,父母也是一直灌輸哥哥讓著妹妹的思想,記得當時電視裡正播放著哥哥愛看的節目,然而妹妹吵著鬧著要看動畫片,平時課業繁重的哥哥趁著假期放鬆一下,卻被妹妹的不依不饒吵鬧著,不得不作出妥協,當時看到他露出失落的表情,父母一句安慰沒有,只說了一句::「你是哥哥,不要跟妹妹計較!」,此時哥哥需要的不是指責,而是安慰。在孩子有矛盾時,不要一味的要求老大要學會孔融讓梨,而是實事求是,讓他們知道,父母對他們的愛是獨一無二,缺一不可,不能因為年齡大小,而判定責任!
正如當年的孔融必定是真心實意的要把大的梨子讓給弟弟的,所以他讓得開心,拿了梨的弟弟也吃得安心,父母也放心。
3.不要用「懂事」道德綁架大寶,公平對待
我們常說,一個家庭幸不幸福,關鍵看父母;二胎生活和不和諧,關鍵看大寶。因為承擔著世俗意義上的責任,大一點的孩子,很容易就被貼上「懂事」的標籤。
如大明星胡可參加《媽媽是超人》時,在面對兩個兒子爭搶玩具時,會先確認是誰先拿到,誰做出讓步,事後給予親吻,以緩解當時的不痛快。
而不是一上來就訓斥哥哥,讓他讓著弟弟,不向她曾經那樣教育哥哥,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哥哥的樣子,保護弟弟,隨時讓著弟弟!當她意識到自己教育方法有問題時,會及時反思並更正,而又有多少人像胡可這樣做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請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想問題,覺得哥哥姐姐就應該讓著弟弟妹妹,難道就因為早出生就要一輩子忍讓嗎?不是的,父母引導孩子,讓他們彼此相愛!
讓他們在悲傷時,有人為他分擔;開心時,有人與他分享;失意時,有人陪他左右;得意時,彼此的祝福最真摯。父母做到這3點,相信二胎家庭依然相親相愛。
如盧梭所說幸福家庭是培育孩子成人的溫床,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毒害的最好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