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團丨3-14歲,一定要給娃讀科普書,餵飽孩子好奇心,讀出人生大格局

2021-02-07 教之音

萬選     只為

裡長大的孩子芬芳四溢

不知爸爸媽媽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在3-12歲這個階段,孩子的好奇心會大爆發,他們的腦瓜裡總冒出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

比如,宇宙是怎麼來的?

人類到底是從哪裡來?

海洋是怎麼形成的?


長頸鹿的脖子是怎麼變長的?

有時候,還真把咱們大人也給問住了。

 

但我也非常高興孩子能發問。

因為好奇心驅動我們去發現、創造。

對於一時答不上來的問題,我一般都會認真查找資料再給孩子講解。

 

因為,比起課本裡死記硬背的知識點,孩子這些看似刁鑽又無釐頭的問題,才是他們小小大腦裡對自生命追本溯源的發問。

而尋找答案的過程,正是為他建立知識體系的過程。 


我一直想找一套能給孩子們系統揭示生命演化過程的書。

可惜市面上一般的科普書,都止步於知識的普及,比如,世界上四大類人猿的名稱?油菜和鳳仙花由什麼組成?無法真正給到孩子關於進化與生命連貫性的發問和回答。

 

直到出版社寄給我這套《生命簡史:從宇宙起源到人類文明》

陪孩子讀完後,我內心很是震撼。


和以往的科普完全不一樣,能真正解答孩子對宇宙和生命的追問,構建起系統的認知體系。

整套書用全彩手繪和詼諧的語言。

仔細讀一下,裡面的文字絕對不是呆板的教科書範本。

為孩子們講述了他們最好奇的,也是人類都希望解答的三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不僅能在五分鐘之內給孩子講清楚什麼是宇宙大爆炸,也能讓孩子快速瀏覽138億年的歷史痕跡。



出版社足足歷時3000個小時才創作打磨完成,內容堪稱強大。

包含了59個最具代表性的人類文明進程標誌

600多個自然科普知識、1000餘幅精美手繪、200餘種裡程碑式物種。


不誇張的說,這是我近年來看到極具閱讀趣味和科學內涵的高水平科普作品。

而且,這套書是在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王章俊教授的著作《生命進化簡史》的基礎上改編。

▲王章俊教授

為了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國務院參事張洪濤先生、中科院周忠和院士、陳駿院士親自擔任科學顧問,內容非常權威。



它探索生命萬物,融合藝術、哲學、科普於一身,是一本科學之書、自然之書亦是一本生命之書。可以說,宇宙大爆炸以來,所有生命的歷史和無窮知識盡在一書之間。


為什麼值得推薦:


1.用趣味故事語言講科學,用手繪復原歷史,孩子們大愛

全書用故事講科學,用手繪復原歷史。把「生物進化」的抽象思維,轉化成了直觀可視的精美畫面。

用孩子們能聽懂的,非常有趣的故事語言進一步為孩子們闡述世界大觀和理性概念:宇宙大爆炸,氫氧碳氮磷元素的誕生,時間空間能量物質的產生,生命的源起,適者生存…… 


即使孩子們不知道地質年代的更迭,也不明白進化到底是怎麼回事。


沒關係,只需要做一個觀眾,跟隨作者去經歷億萬年生命長河裡的一場場劇目,就能在一個又一個遠古的場景裡,與曾經鮮活過的生命共存。

 

比如,五分鐘清晰講述給孩子,什麼是宇宙大爆炸:

通過鮮明的圖片,有趣的文字,讓孩子秒懂太陽、地球、木星的大小差別:

「木星是個大傢伙,在八大行星中個頭最大,它的體積相當於1300多個地球。但是和太陽比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小不點。」  

「假如太陽是個大口袋,那它的肚子裡足夠裝下1000多個木星呢。」  

 

三葉蟲家族,也可以請到一起來比比大小:

又比如,哪怕孩子並不知道侏羅紀、白堊紀究竟有什麼區別,但是也能從中華龍鳥和始祖鳥的特徵中了解到兩者的關聯。


理解故事背後的科學原理:


之所以有「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是因為小蝌蚪和它們的媽媽長得不一樣,不一樣的原因是因為「變態反應」這一科學原理:

白堊紀、三疊紀、寒武紀……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畫家們給它們建了一座塔。

 

2.從天文到地理,極大豐富孩子的知識面,拓展對世界的認知深度和廣度

這套書的內容也絕對會顛覆大家的想像,足足包含了600多個知識點、1000多幅精美插畫。


 200多種生物演變過程中的裡程碑式物種、59個最具代表性的人類文明進程標誌。

而且,這些知識全部以貫穿生命進化的八次巨大飛躍這條明線串聯起來。

並精心復盤5次大滅絕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由此帶來的生命前行這條暗線。 

讓孩子們可以從哲學的維度,感受事件的兩面性和偶然與必然的合體,也能激發孩子對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的熱愛,對生命的敬重與珍視。

(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從宇宙大爆炸到現今的人工智慧,無論是海陸變遷、物種更迭,還是從生命最原始的形態藍藻到高度智慧的人類文明。 

看恐龍對決的同時,孩子們會驚奇的發現,有些恐龍是長羽毛的,那羽毛是怎麼來的?

經歷了5次驚心動魄的大滅絕事件,8次生命的飛躍式成長,未來人類會長什麼樣,會不會有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呢? 

在這個猜想之後,創作組還專門設計了專題頁面:不想說再見!一個個已經告別人類的物種,仿佛在講述著他們的故事。 

讀完之後,很是震撼,我甚至無法給這部作品下一個定義,因為它完美兼顧了主題的宏觀與微觀,視角的深入與廣闊,內容的嚴謹與精彩,使得它既是一本自然之書、歷史之書、哲學之書,更是一本生命之書。 

經歷這麼一次新奇又驚險的穿越冒險,能讓孩子擁有更寬廣的視野,在感知地球生物演變過程中,引導孩子以自己的方式認知、去思考宇宙與生命的真諦,培養受益一生的思辨意識,讓其在熟悉的事物之中開拓眼界,客觀地認識自我。

 

3.學習並感受生命進化的過程,搭建孩子的科學認知觀

 

「任何一門科學既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也不可能獨立的發展」,這句話用在學習認識生命進化中再貼切不過。 

生命進化不單單是生物學的範疇,它與天文、物理、化學、地理、地質、氣候、考古等自然科學密不可分,甚至還涉及到美學、歷史、邏輯學等人文科學。

這些學科與生命進化相互交融,互為表裡。

下面就以生命進化與印象中較為疏離的美學的關係為例:


看過本書後,孩子們會知道,所有動物的祖先是海綿。最早的動物,外形就像海綿一樣毫無規則,漸漸地動物進化出輻射對稱的體型,最後又進化出兩側對稱的體型。 

從毫無規則,到輻射對稱,再到今天動物常見的兩側對稱,體型在進化過程中越來越具有美感。

可能有的人會說這不過是偶然,但其實這是生命進化的必然。這種體型對稱之美變化的背後是動物為了能夠保持平衡移動,能夠主動捕食不斷進化的結果。 

孩子在學習生命進化的過程中,會接觸到多種不同學科的知識,儘管他們未必真的了解透徹其中的原理,但卻可以幫助他們搭建認知體系,將科學體系這顆參天大樹,在他們心裡埋下一顆小小的種子。 

在生命進化這部恢弘的歷史劇中,千奇百怪的生物雖然是主角。

但孩子或許更喜歡「主角」以外的東西,這也將幫助咱們家長發現孩子對科學的興趣所在,更有針對性的去引導和激發。

 

4.   精美手繪,帶給孩子極致的視覺體驗


我第一眼看到這本《生命簡史》的時候,就認為它不但是一本科普圖書,更是一本藝術之書。

在這裡,既有畫展級別的手繪插畫,又有彩虹版的絢麗想像。

畫家們用通俗易懂的畫作和平易近人的筆觸為孩子尋找自然科學的突破口。 

自然時空的視覺轉化,獨具巧思的設計呈現,在藝術家的手裡,每一個物種都被賦予了生命,每一個場景都仿佛躍然紙上。

 

比如,這個恐龍家族就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受,好像來到了真正的《侏羅紀公園》。 

縱然文字描述得再惟妙惟肖,也不如來一張圖片看得真切。為了復原億萬年前的地球,畫家們可謂絞盡腦汁。插畫風格、色彩搭配形式都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興趣以及表達方式。

比如講頜骨的進化,手繪荒原旋齒鯊的頜骨。

看到這麼神奇的頜骨,孩子們肯定覺得不可思議。

我想,插畫家們令人嘆服的創意,也是孩子們超愛這本書的原因吧。


很多家長可能會質疑,從科學性的角度來看,給孩子的科普圖書是不是引進版本更好呢?有這方面的顧慮很正常,但是這一次,我要力挺原創繪本。

為了達到可以與國外同行媲美的內容科學性,創作團隊請來了世界古生物科學領軍人物張彌曼院士、孔子鳥發現人周忠和院士進行學術指導,江蘇省科協主席、中國科學院陳駿院士,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博士生導師張峻峰教授全文審讀,更有中國古動物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多位頂級專家聯合推薦。


這麼厲害的備書,我認為稱為中國生物科學界「第一科學天團」也不為過。


作品的出品方易書科技,是新聞出版署新聞授牌的中國青少科普內容研發與推廣基地,在長達一年半的繪製過程裡,創作組在萬幅手繪中,精選千幅呈現,伏案埋首。

(廢掉的部分打樣稿) 

比如,一個上古的神獸,畫家們數度改版,才有現在的樣子。

 

由於高水平的科學內容和強大的設計支撐,這部作品的手稿還沒有出版就被出版社參評2018年國家出版基金與原動力原創扶持計劃,並成功入選,被評委會譽為中國自然科普原創殿堂級作品。

 

5.超大開本,精美品質,更贈送巨幅「進化樹」海報,性價比極高 

這套書的顏值,絕對會顛覆大家對中國原創科普的認知。

整本書有76頁,保證有足夠的乾貨內容。

尺寸是寬27.1cm*37.5cm高,大開本,讀起來超震撼。

原價158元,團購價只要89元,還包郵,不足百元的價格,讓孩子體驗幾堂生動的生命課程,太值了。

建議爸爸們行動起來,陪孩子一起讀這本大書呦。

無論是別出心裁的裝幀、美輪美奐的插畫和高級感配色,超高的顏值都秒殺大家對科普圖書的刻板印象,原來科學也可以如此靈性、精彩。

此外,隨書還附贈一張「進化樹」(用特種紙印刷的超大畫面,給人超強的視覺震撼)

展現了35億年生物進化的歷史,是一部大進化的清晰脈絡圖,也可以作為本書的導讀目錄,幫助孩子們清晰了解生命出現的先後順序,完美解答「我們從哪裡來」這一歷史難題。願以此書,獻給每一個曾經鮮活過地球的生命,也獻給每一個熱愛科學的孩子。

團購書籍:《生命簡史:從宇宙起源到人類文明》

適合年齡:3-14歲

團購價格原價158團購價89元包郵(新疆西藏加20元,港澳臺不發)

參團方式: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下單參團

2. 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微店參團


發貨方式:出版社直發,承諾48小時內發貨,節假日順延。(但一般工作日11點之前的單當天可發貨,11點後訂單第二天發貨)。


關於退換開團的所有產品,均為正品,歡迎大家監督,非質量問題恕不接受退款退貨,下單之前請先考慮清楚!如遇外包裝損壞,一定要拒收!


粉絲福利:購書請加客服微信zgjyzx1314 ,此前加過我們其他微信號的可以不加!正常上班時間可聯繫到我們哦。加微信註明「小學/初中/高中+年級+暱稱」,可以獲取免費的學習資料,並可加入我們的永久學習交流群!群內不能發廣告!不定期送上學習資料,可以使用電腦下載!


更多好書介紹:

❣ 中小學生必讀精品系列:

學好語文,離不開這樣的積累 

給孩子一個詩韻童年,贏得更富足的未來

《成長吧少年》,教會孩子寫好作文的秘訣!

享譽世界的長青藤大獎文學作品  7-14歲不可不讀的經典書目

❣ 樹立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孩子內心的正能量,比考試分數更重要

❣為3-8歲孩子精選的繪本:

秒殺義大利國寶級繪本《小小自然圖書館》

孩子的知識面,決定了他未來的生活層次

❣ 其他益智玩具:

有趣的科學實驗,讓孩子愉快地關掉電視?

魔術表演如此簡單!體會魔術樂趣,培養自信少年

更多,請進入菜單欄「開學秒殺」查看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微店團購圖書

相關焦點

  • 開團丨3-12歲,孩子超愛的科普書!趣味問答講科學,餵飽好奇心
    今天我給打擊繼續推薦一套特別適合3-12歲孩子讀的科普書——《異想天開1000問科學叢書》(共8冊)小寶從每天從學校一回家就窩在沙發的角落那讀上一本,有時讀得興起,就會跟我們講:「爸爸!你知道螞蟻為什麼能拖動有自己體重100多倍的東西嗎?」
  • 餵飽3—12歲孩子的好奇心:《異想天開1000問》
    不回答吧,怕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回答吧,無從下手,怎麼辦呢? 不用擔心,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套可以讓孩子的天馬行空更科學的好書:《異想天開1000本科學叢書》,特別適合3-12歲孩子讀的科普書。簡單挑幾張目錄,大家可以看看,各種千奇百怪的問題,真讓人腦洞大開。
  • 餵飽你的好奇心,讀出人生大格局
    ——《數理化通俗演義》導讀課 讓我們一起讀經典 數理化通俗演義 章回體 科學發展史 梁衡
  • 這些爆款科普繪本,正毀掉孩子的好奇心
    2~6歲的好奇寶寶們,一天提問的總時長,可以高達14小時,從起床到睡覺,永!不!停!歇!但是,繪本選不對、讀不對,也會毀了孩子的好奇心!3歲+的娃,理解能力慢慢完善,能開始理解更深層次的的事物邏輯,喜好也更加明確。
  • 開團丨200多起,就可以給娃配一個專用的數位相機
    :這套科普書,用整體思維方式幫孩子梳理知識脈絡這套書側重於為孩子梳理各個學科的知識脈絡,每個學科有整體的大脈絡,也有單一知識點的小脈絡,這樣的知識結構,符合腦科學中,4歲以上孩子的整體認知和思維的發展,能讓孩子看得明白,記得牢,學習的效果好。
  • 讀科普書也要分級:推薦6套來自國外著名出版社的主流科普分級讀物
    fiction 和 non-fiction 這倆詞咱們聽起來陌生,說起來拗口,下面就都用「故事書」和「科普書」代替吧(當然, non-fiction不光指科普書)。讀科普書,當然是為了獲取知識;讀英文科普呢,還要加上一重「學英語」的目標;對孩子們來說,比讀故事書要難一些。怎麼才能把這種閱讀進行下去呢?
  • 開團丨娃的英語啟蒙必入1本圖解字典,就收這套可點讀/4000詞彙的字典
    這套字典首字母檢索和主題分類相結合,特別適合給英語啟蒙階段的娃使用,還是點讀版的,從單詞到句子再到圖片,全書都可以點讀,內容也是跟我們的日常生活相關的,娃學完之後用的機會也很多。圖解辭典,每個單詞都配有一個圖片,一般都是按照某個主題,或某個場景分類呈現,它更適合幼兒園到小學階段正在英語啟蒙的孩子。
  • 接力5-14歲專場:從幼兒園讀到小學畢業還能讀的神奇書
    要怎麼推薦呢?最後我們選中的這些書都曾出現在我們編輯部各位編輯家裡的書架上,是孩子長大了依然不願意捨棄的「寶貝書」,希望對你家孩子選書也有啟發。今天我們來重點介紹一個神奇的分類,給5-14歲孩子推薦的書。接力專場全場都是5折,分為:3-7歲、7-15歲,此外還有一個有點神奇的分類——常看常新的5-14歲。
  • 白菜價開團!4大學科,97個漫畫故事,每本不到5塊錢,
    但從小就給孩子看科普書的明星家庭不止這兩個。黃磊的小女兒2歲就開始看科普書;吳京的妻子謝楠在親子節目《拜託了媽媽》分享兒子看的科普書。從這兩個明星家庭就已經能看出他們對孩子科普教育的重視。今天的將會滿足大家的需求!
  • 3歲孩子愛看科普書,愛問為什麼,我是這樣引導的
    這其中,讓孩子喜歡上看科普書是非常關鍵的,因為通過閱讀書籍,很多問題會進入他的思考範圍,會激發他的好奇心,會一個接一個的提出不明白的問題。接下來,我就主要按照自然觀察、挑選科普書、挑選科普App和玩具這幾個方面來說說我們在孩子3歲之前的實踐。
  • 嗯哼4歲就懂地球自轉的意義!用百科書餵大的孩子真牛!
    沒想到才4歲的小孩,就已經懂得飛機運作原理了,連很多大人都自愧不如。如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聰明機智的孩子誰不喜歡呢。其實深扒霍思燕微博,我們不難發現,在嗯哼科普啟蒙上她是下了功夫的。嗯哼2歲多的時候,媽媽就開始陪他一起閱讀各種科普讀本,說嗯哼從小被百科書餵大一點不誇張。
  • 大孩子,讀什麼書?
    這份書單裡,我們將年齡在6-12歲的兒童稱為「大孩子」。8套書均出自家庭書房已推薦的最受歡迎童書,供朋友們參考。
  • 好奇心給娃發育帶來2大優勢,家長別不重視,5招呵護娃的好奇心
    1)3個月大 從出生到滿月,孩子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媽媽身上,滿月之後開始出現探索的苗頭,他們會開始吮吸手指,喜歡追著父母的臉看。好奇心被父母好好呵護的孩子,在學業表現上會更加突出,好奇心帶來的優勢至少持續到了14周歲,有的甚至到了18周歲。
  • 好奇心給娃發育帶來2大優勢,家長別不重視,5招呵護娃的好奇心
    1)3個月大從出生到滿月,孩子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媽媽身上,滿月之後開始出現探索的苗頭,他們會開始吮吸手指,喜歡追著父母的臉看。好奇心被父母好好呵護的孩子,在學業表現上會更加突出,好奇心帶來的優勢至少持續到了14周歲,有的甚至到了18周歲。
  • 六一特輯|且看不讀書的俺如何給娃挑書
    一天吃早餐的時候,5歲的女兒問我和老公,為什麼玩具會跟著人的手走,但是放下後,玩具就不跟了,老公就向女兒解釋了摩擦力,彈力,萬有引力的關係,女兒聽得津津有味。她又提問到,是不是所有物體之間都有引力,如果大地在天上,引力就向上嗎?如果大地在左邊,引力就向左嗎?我一想,女兒這是要跳過被蘋果砸的階段,僅憑手拿東西就要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啊。
  • 娃「偏食」不愛讀科普,看我如何扭轉乾坤(含0-9歲科普書推薦)
    後臺收到好多留言,有求科普書單的,有追科普閱讀入門法的,還有和千媽分享科普共讀體驗的......看得我都激動起來了,當即決定:一定要專門寫篇文章,給你們分享我「費盡心機」帶女兒愛上科普的心路歷程。:)為啥重視讀科普?因為科普作為Non-Fiction(非虛構閱讀)重要分支,對娃的理性思維培養,視野知識面拓展,乃至日後不偏科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 18歲清華學霸單挑23人令撒貝寧震驚:被科普知識餵大的孩子有多牛
    也許我們的孩子不能達到陳鯤羽那樣的成就,但如果我們從小也給孩子多看科普書,幫孩子搭建好一個科學知識的體系,打好了基礎,就能讓孩子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探索者。孩子從2-3歲開始,就進入認知的關鍵期了,此時他們對世界擁有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年齡越大,這種自發的好奇心就越少。
  • 孩子越大,這類書越要多讀,可惜經常被忽視
    >現在孩子的表達能力,真的不可同日而語,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讀各種非虛構書籍。孩子的知識量特別豐富,而且交流時都很淡定,侃侃而談,還來問我的看法是什麼。問了一下才知道,這娃平時酷愛閱讀,歷史、地理等,幾乎來者不拒。所以咱多給孩子讀點非虛構類的,他就能參與更多話題的討論,感覺可以少點尬聊了。
  • 暢銷日本50年的科學繪本,輕鬆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這次推薦給大家的《小科學之友》(適合2-4歲)和《科學之友》(適合3-6歲)是剛剛引進的中文版。再去觀察身邊的事物,一定也會從外部,「想像」它們的內部狀況。培養了孩子的立體空間思維,也打開了孩子對世界萬物的探索欲。在《小螺絲大用處》中,更是把生活中渺小但有大用處的事物,帶到了孩子的面前。
  • 德國國民大獎童書《小恐龍可可奈》,4-9歲孩子一定不能錯過的橋梁書!
    最近後臺經常收到姐妹們的留言,要我給推薦適合寶寶閱讀的繪本。 其中問的比較多的一個問題就是,5歲以後的娃該讀什麼繪本。 其實,孩子到了5歲這個年齡段,最合適的繪本就是橋梁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