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寫了封給蛋蛋的信,裡面提到了口呼吸、鼻炎的鬥爭史,有很多人問,這個事我前幾年寫過,但因為一直沒個比較好的結果,在鬥爭面前,可以說是敗下陣來,一直是我心頭懸著的大石頭,所以就沒再更新情況。
但後臺留言裡搜搜,光是帶腺樣體、口呼吸這些關鍵詞的留言,都有好幾百條,所以還是先整理一下,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註:我不是醫生,只是按自己經歷來寫的,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和醫生說法有衝突的情況,請遵醫囑。
口呼吸鬥爭史:終究是錯付了......
正常狀態,睡覺時應該是口唇閉合的,但口呼吸就是嘴張開的,類似這樣的(這張是大一些的時候了),蛋蛋從小,睡覺就常常張著嘴,因為很早就了解口呼吸的危害,所以我一直挺擔心。
什麼是口呼吸呢?
一般人用鼻子呼吸,睡覺時,如果口總是張開,被稱為「口呼吸」,屬於不良習慣。鼻腔進入的空氣量不足,身體就被迫用口腔的呼吸來幫助。任何造成鼻腔或鼻咽通氣不暢的因素均有可能導致口呼吸發生。
長期口呼吸對青少年的面部發育會有影響,導致腺樣體面容( adenoid face),且可導致口腔乾燥,從而引起抵抗力降低,還會產生口臭、牙周病、口腔潰瘍等問題。
網上找的腺樣體面容的示例:
下面說說漫長的鬥爭史,希望能安慰到你一些。
第一回合:失敗
小時候要擔心的事情很多,加上太小了也做不了什麼,幾次去看醫生,醫生都安慰為主。
所以,2歲以前,口呼吸的鬥爭僅限於,睡覺時悄悄湊過去觀察,再時不時去把嘴手動關上,關一會兒發現又開了,再次開啟手動關閉模式......等他2歲多,我又帶他去看兒醫,因為他不打呼也沒有因此夜醒,鼻子也通氣,兒醫說不算嚴重,先觀察看看。
時間拖久了,可以眼見他睡覺時候,嘴閉上的情況越來越少,嘴也好像越來越翹,不單是夜裡,白天也總感覺到已經習慣口呼吸,總是張著嘴,有點醜醜的。 那時候我們還在休斯頓,兒醫那裡搞不定,就只能去看專門的耳鼻喉科。醫生簡單看了一眼鼻孔,沒有進一步做檢查,也說年紀小先觀察看看,開了一些噴鼻子的藥,就讓我們回家了。約醫生加觀察用藥,一晃又好幾個月過去了。但口呼吸的問題依然存在,我就像很癢但沒法撓的感覺,想改善也無從下手,很鬱悶。那陣子,還曾經試過,深睡時用專門改善口呼吸的膠布把嘴粘住,強制鼻呼吸(必須要保證鼻呼吸通暢,不然兩邊都堵住要出問題),類似下圖這種,但是貼這個可想而知不會很舒服,他睡到一半的時候總能自己拿掉,發現膠布的時間也越來越早,這招失敗。後來他睡的時候,我又坐著看著,手動把上下嘴唇合上,他不會像用膠布那樣驚醒,但過不了多久,又會張開,這招也敗了。後來有一陣子,感冒的頻率越來越高,鼻塞的情況也嚴重起來,把嘴手動閉起來,會有呼吸不暢的情況,有時候還會打呼。打鼾俗稱打呼嚕,可能是扁桃體或腺肥大的結果,反覆感冒或花粉熱季會加重。長期持續打呼嚕,可能會遭遇呼吸暫停,導致缺氧,也會經常醒來,從而睡眠量減少,影響到睡眠和白天的情緒,須重視。
之後,換了家耳鼻喉診所又去看,在我堅持之下,醫生說拍個X光片看看,老美那邊挺坑的,我去看的診所沒有設備,只能另外約地方檢測,好不容易去了,拍好,居然等了兩個禮拜,檢查結果才出來。
X光片的結果顯示,是腺樣體肥大堵住了鼻呼吸的通路,但是報告上沒有說具體堵到什麼程度,只說
肥大顯著。 你可以參考一下下面這張圖,我那時候在網上搜的,圖裡面那一團突出的就是肥大的腺樣體:它有一定的免疫功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萎縮。但是如果受反覆刺激,增大到一定程度會堵住鼻呼吸通路。前面說到
「任何造成鼻腔或鼻咽通氣不暢的因素均有可能導致口呼吸發生。」 腺樣體肥大的後果之一就是:只能張口呼吸。反推一下,當口呼吸這個比較容易觀察到的現象發生時,腺樣體就是主要排查對象。除此之外,鼻炎等也容易導致口呼吸。醫生還是開了噴鼻子的藥,希望能夠讓腺樣體萎縮一些,但用藥1個月一點變化也沒有。 我不禁擔心他變醜,更擔心他缺氧導致影響大腦發育。後來情況有進一步加重的跡象,我又再次去看醫生,問問有沒有直接點的辦法來改善,是啊,這麼多次了,求求別再折磨我了,給個痛快吧!後來醫生看我真的挺急,建議用腺樣體消融手術的方式,讓腺樣體體積減小一些,多一些呼吸通路,看看效果。於是,17年2月,蛋蛋4歲,做了人生第一次手術:
腺樣體消融的手術(adenoidectomy)。手術安排在上午,手術前一天半夜後,禁水禁食,早上8點鐘到醫院。那時候定定還在肚子裡,我剛過孕早期,蛋蛋手術是
全麻的,換了衣服大概9點多開始,快11點的時候,他醒了,護士就喊我進去了。小哭了一會,留下觀察了一陣子。 總共在醫院3小時左右,護士囑咐當天就吃些軟的東西, 說第二天就可以正常飲食和去幼兒園了。術後有一陣子,我覺得口呼吸的情況是惡化的,術後回家居然還聽見他打呼,我是挺崩潰的:難不成這罪白遭了?以後復發怎麼辦?我的個心啊,稀碎。後來複查去問醫生原因,醫生說是手術還沒完全恢復健康。後來果然好一些了,不過雖然呼吸通暢一些了,但口呼吸的習慣不是一下子能改善的。我當時還美亞上買了個鬆緊帶一樣,傳說能矯正口呼吸的東西,嘴一閉上,馬上就帥點了,不過蛋蛋戴了沒幾次,就因為太熱了,再也不肯戴了。17年8月,定定出生了,那陣子我自顧不暇,加上蛋蛋分房了,看不見夜裡的情況,也就沒有那麼注意了。手術都動了,能打的牌也打光了,徹底躺平.......
時間轉眼就來到了19年,那時候我們已經搬家回國了,這時候手術已經過去2年多,蛋蛋口呼吸的問題,又故態復萌,算算日子,我那時候覺得割掉的大概又長回去了,真是想摔杯子啊。不過回國了,檢查和出報告都比較快,我又帶他去檢查, 這回去了口腔科,醫生一看就說,這明顯是有腺樣體面容。 「那怎麼辦呢 ?」我滿腔希望,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他動過一次手術了。」 我接著說。醫生聽我言下之意,好像是希望保守治療,也安慰我道,好在不是很嚴重,感覺不像單純的因為腺樣體,你再觀察看看,是不是要動手術,得先看看
睡眠監測的情況,
也去找找耳鼻喉科醫生。
睡眠監測約起來周期有點長,我不想一等又是幾個月,於是換了家醫院,終於排到了,要在醫院住一晚上,蛋蛋那時候還挺興奮,晚上他睡著了,我坐在床邊,看著他睡覺時微微張開的嘴,心裡百感交集。到底結果會怎樣呢? 老天爺呀,別再折磨我了。第二天一早,他還迷迷糊糊的時候,護士姐姐來拆線了,一晚上就這麼過去了。接下來是等報告的日子。中間還有個小插曲,第一次測的結果有些關鍵數據好像線掉了沒測到,後來又去了一趟,不過好在最後的結果出來還可以,雖然口呼吸改不掉,但好歹沒有缺氧的情況。 沒有缺氧,二次手術的迫切性就沒有那麼高了,為保守治療爭取了一點可能性,接下去是重點查鼻子。醫生幫忙做了鼻咽鏡,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了他鼻子內部。 醫生初步判斷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有可能是腺樣體引起的,也可能本來就有,張口也有可能引起,但這個治起來比較複雜,一時也沒有結論。後來又去了一次,這回是做更詳細的橫掃檢查,想要確認具體的程度和情況。
這回很多事情前後就想通了,本來以為他是因為過敏體質,所以鼻子容易堵,原來不止如此,是因為特殊原因,造成更容易發生堵塞,鼻子老不通氣,就算腺樣體全割掉,口呼吸照樣還是會在的。
醫生說他還算好的,一般人要是內部這樣,可能鼻子外觀都會是歪的,他至少從外觀上還看不出來,我當時聽完居然覺得鬆了口氣。
醫生建議再去口腔科醫生那裡看看,看能不能通過一些口腔科矯正,比如擴弓,來改善鼻中隔偏曲,就像衣服皺上去了,下面拉拉拽拽平,雖然這不一定有用,但好歹是個能試試的保守方案。
我就接著去約口腔科醫生,結果去了之後,口腔科醫生覺得不會管用,不建議做,我又只好帶著娃回家了。只好重新找了一家,再去碰碰運氣,這一回另一家的口腔醫生跟上個醫生觀點不同,她覺得可以試試。就是這麼個東西,帶在牙齒裡,一帶大半年。 拍片子,做模型,等牙套做好,半個月又過去了,做好了裝套子,裝好,然後一開始還要每天加力,弄好之後定期半個月,一個月,三個月,6個月這個節奏去複查。中間還去嘗試用物理的方式調整鼻中隔的軟骨。娃不配合的時候就只能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 此數省去8千字......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目前就是日常努力保證鼻子通暢,經常用生理鹽水洗鼻子,夜裡繼續貼膠布,每天訂鬧鐘等娃睡了去貼,管他什麼時候又扯掉,有一點算一點。不指望沒有影響,只希望影響小一點。上了小學,請假沒那麼方便,等過陣子放假了,再帶他去看看。 全文完,一點失敗經驗,希望安慰到或者幫助到有需要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