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9年11月16日,全國首次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舉行。根據的通知,今年擬定於6月下旬進行社會工作師(初、中、高級)的考試。
為貫徹落實民政部等19個部委聯合發布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高級社會工作師評價辦法》等文件精神,幫助廣大考生順利備考,協會特邀上海市2019年度全國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成績合格的社工,與大家分享考試心得與備考經驗。
01
您和我們聊一聊高級社工師備考過程的經驗分享?
因為我是企業內設社區的社工,不像機構社工那麼專業、那么正規,也談不上有什麼經驗分享,可能是我比較幸運吧。當然在備考的過程中自己也有一點心得體會,不知道對大家是否有用。
當第一次從官方渠道知道我們高級社工師的首次開考時間發布時,我查詢了綜合報考條件,感覺自己是符合的,當時我是比較激動的。
因為我40歲那年就通過了上海高級政工師的筆試,當時筆試合格證書有效期三年,由於當時資歷較淺,後來又轉崗到了社區,所以就放棄了面試的申請。
十年後的今天又有了高級社工師的考試機會,我決定給自己再一次嘗試的機會。
其實從消息公布到最後考試也就兩個半月的時間,在沒有任何教材和外部資源的情況下,老實說剛開始我是比較迷茫和煩燥的。
我開始在網上搜尋相關的考試信息,專家大師們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於是我開始冷靜思考:
這次的報考條件之一是通過全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取得社會工作師(中級)資格後,從事社會工作滿5年,5年的時間,大家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做社會工作,實務上都有了一定的積累。
差別可能就是我是非專業出來的,沒有受過正規的培訓和指導,在理論功底和答題技巧上比較欠缺,但做社區的工作是相通的,我針對缺哪補哪的原則,迅速理清了複習的思路,制訂了複習計劃。
02
您能否和我們分享下備考過程和考試過程中都有哪些注意事項?
備考過程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
1.鞏固教材,拾遺補缺。細細研讀教材和輔導書在當時已經來不及了,我就借了《社會工作實務》的中級教材,花一個半月的時間翻看了一遍,粗略了解全書13個章節的服務內容。
作為一個企業社工,我是非常幸運的,我的農場就是一個小社會,應該說涵蓋各個服務領域。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社會救助、醫務和社區的服務領域我是比較熟悉。
針對缺哪補哪的原則,對我自己吃不準的服務領域、教材新增內容以及《社會工作綜合能力》的理論、模式和方法就多停留一會,多花點時間、多掃幾眼。
2.釐清脈絡,融會貫通。整個13個領域的服務內容,雖然特點和內容不一樣,但它們都有一個普遍共性的問題:
就是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求,如何用 「以人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去釐清服務對象的這些問題和需求,分析並解決這些實際問題,抓住這個重點,圍繞這個脈絡,一切就迎刃而解了,還可以省去很多死記硬背的枯燥內容。
3.模擬真題,套用理論。高級社工注重理論的運用。抓住了解決問題的脈絡,用什麼視角去看待問題、用什麼方法去解決問題是我們大多數一線社工的弱點,有時不知不覺把問題解決了,也不知道運用了哪套理論,在答題中也不知道如何切入和套用理論,這是我們最最頭痛的事情,所以建議大家去模擬歷年的真題。
我的方法是套用市社協培訓時教授講的三層分析法:
一層是宏觀理論,關注的是以人為中心的社會可持續發展視角。它涉及國家和地方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一帶一路」和精準扶貧等國家宏大戰略構想;
二層是中觀理論,把握實務視角。也就是個人問題的產生都是和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如資源不足、受壓迫等,只要增加人與環境的互動,就能增加人的權能,注重人的優勢視角,肯定人的內在能力,通過改造條件,必能使服務對象發揮應有的功能;
三層是微觀理論,把握服務對象的流程。通過面談、尋解讓服務對象審視自身的問題,幫助服務對象發現自身潛能,從而解決問題。
當然這些理論記不住,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圍繞國家、社會和個人層面歸納出大致的意思在答題時適當展開陳述也是可以。
注意事項:
1.分配時間,先易後難。看書、答題都要講究一個時間的分配,比如針對二個多月的時間,我計劃是花一個半月看教材,半個月模擬真題。
答題也一樣,也要講究時間分配,三個小時答5道題,審題用10-15分鐘,平均每題用30分鐘,即便答不完也要先放下來去答下一道題,這樣才能保證每道題都可以做完,做題要按先易後難的順序,遇到吃不準的題目可以放在最後做。
這樣分配下來,最後剩餘10-20分鐘可以回頭去補做沒答完整的題目。
2.理清思路,框架答題。解題時先理清涵蓋的知識點,再尋求解題框架,分層分段地去表述每一層的意思,最重要地、最有把握地可以放在前面依次展開說,這樣給閱卷老師一種層次感,同時也給你回頭看節省時間。
03
您在備考高級社工師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是如何克服的?
在備考的過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難,最突出的是時間緊,工作任務又重,沒有時間看書。
我記得我考試那兩個月,正好遇到我們要整理上報居民自治項目的成果彙編,5個居委會的自治文稿都要去加以指導和修改,到了考試那個星期,還遇上了出差,去浙江學習「楓橋經驗」,即使這樣,我還是按計劃完成自己的學習進度。
其他想說的...
首先要熱愛社工這份工作,我是一個有著20多年志願經歷的志願者,我願意助人為樂,在助人的道路上,不斷拓寬自己的興趣愛好,希望用自己的興趣愛好和一技之長帶動一批需要幫助的人。今年我在公益上海平臺註冊了個人信息,成為一名擁有公益護照的志願者。
其次是感謝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這個平臺,希望以後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資源,儘管我們光明食品集團安保信訪辦和農場黨政非常重視我們的社區工作,但因為我們是域外農場社區,平時接觸不到正規的基政培訓和業務指導。
我們農場每年也出資邀請一些上海的老師到農場來為我們的社工做培訓,但因為路途較遠,一年最多也只能一次。
目前我們上海海豐地區社區管理委員會持證社工45人,其中社工師14人,助理社工師31人,希望市社協以後能為我們提供更多的政策和培訓資源。
作者:顧明敏
女,50歲,中共黨員,上海海豐地區社區管理委員會,自治辦公室主任。來自上海「飛地」(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國資委旗下的光明食品集團上海市上海農場,有25年的工作經歷。最早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後因國資國企改革的需要,09年轉崗到農場社區工作,在她從事社區社會工作的10餘年裡,一邊學習社區社會工作的理論知識,一邊學會建立社區關係,比如與老百姓聊天與談話,通過走訪與觀察洞察老百姓的冷暖需知。她雖不是社工專業的科班出生,但有一顆熱誠助人的愛心。
座右銘: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
原文採訪 | 沈鈺麒
原文整理、美編 | 錢雯琦
原文校對、審核 | 王 鑫
來源 | 上海社工微信公眾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