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走向校長,握手,微微低頭,等校長為你撥穗……學位授予儀式,本來應該是每個畢業季的重頭環節。不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高校畢業生無緣去往畢業典禮現場。撥穗與合影,都成了「奢望」。
怎麼讓學生更有參與感?7月8日,北京理工大學給未能返校參加學位授予儀式的畢業生們送上了一份禮物——北理工「智雲學位授予儀式平臺」小程序。拿著手機,畢業生就能得到第一視角360度全景學位雲授予體驗。
擔綱製作這款程序的,是服務過國慶70周年盛典和北京奧運會的北京理工大學虛擬仿真團隊。
在雲端,為了使畢業生能最大限度獲得身臨其境之感,需要計算機仿真系統對周圍環境進行充分「學習」。本次開發中,技術團隊使用360度8k攝像機,以第一視角拍攝VR視頻,為畢業生提供與校長交流、接受學位的第一視角全過程體驗。
拍攝工作進行於6月份,正值酷暑。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院士著校長服出鏡,在有不同內涵的三個學位授予地點,與全景攝像頭進行互動。他一遍遍地送上寄語和祝福,和學生握手,為虛擬的學生撥穗。為達到最佳效果,這樣短短的一段流程,需要反覆拍攝幾十次,整體拍攝時長達5個多小時。
從畢業生視角看來,他們可以走過大約20米路程,來到校長跟前。張軍校長會恭喜畢業生畢業,並希望他們牢記北京理工大學的校訓,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撥穗完了,還需要合影。一般的解決思路,是用PS技術做圖。
但是學校希望,這張和校長的合影能儘量自然。不僅臉要像,體態也應該像。
於是,學校搜集了2020年上半年所有畢業生的學位、學歷、身高、體型等信息。為了給學生驚喜,他們並沒有要求學生提供照片。7000多人次的信息,由學校相關部門逐一篩選;同學的身高體型,則由輔導員回憶填寫;照片,用的是資料庫中曾經採集的照片。
這還不夠。
學校根據大數據信息,選取了30餘名身高體貌各不相同的留校的中外學生。在樣板照片採集時,學校組織這些「模特」穿著不同學位服按照學位、學科和個人特點進行排列組合,在三個學位授予地點與校長拍攝合影。
已經返校的碩士畢業生全坤就是「模特」之一。他是武漢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主動請纓,成為社區首位大學生志願者。全坤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每名學生「模特」都要換上本科、碩士和博士的不同學科學位服與校長合影,光全坤自己,就換了九套衣服,和校長拍了九張照片。
照片拍了上千張,為合影素材庫提供了細節各異的合影432張。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張龍飛介紹,技術團隊通過算法,將模特的照片與每位同學的基礎照片進行匹配合成,實驗照片累計處理次數超過十萬次。
換臉照片
如果畢業生對自己留在資料庫中的照片不滿意,也可以手動上傳本人照片。仿真系統的人臉識別技術會對上傳圖片的人臉特徵進行識別,經過認證後,該圖片也能生成與校長的合影。
畢業時刻,通常也是學校為學生開展的最後一堂思想政治教育課。北京理工大學希望,發揮技術優勢,將對學生的思政教育,從「雲端」送到心裡。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編輯:嶽靚
審核:朱麗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