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精神上雖然是鐵板一塊,是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靈魂鬥士,任憑飛機大炮都轟不倒,但在現實生活之中,他卻是個有血有肉、幽默風趣的傢伙。文字裡的犀利辛辣,作品中的諷刺嘲弄,皆是魯迅應對敵人的盾牌,而當他卸下防備走入生活之時,他詼諧風趣的特點便完美地顯現出來了。
一次,小侄女問他為何鼻子比爸爸的矮了一些,魯迅笑著說,因為自己居住在黑暗環境裡,到處碰壁,因此鼻子被碰矮了。而這只是魯迅妙語連珠的冰山一角。魯迅還會將自己的幽默付諸於筆端形成文字,比如這一首詩歌界的搞笑擔當:《我的失戀》,寫的是悲傷的失戀,看完卻讓人不厚道地發笑,簡直笑出了豬叫聲。
《我的失戀》
——擬古的新打油詩
我的所愛在山腰;
想去尋她山太高,
低頭無法淚沾袍。
愛人贈我百蝶巾;
回她什麼:貓頭鷹。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驚。
我的所愛在鬧市;
想去尋她人擁擠,
仰頭無法淚沾耳。
愛人贈我雙燕圖;
回她什麼:冰糖壺盧。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糊塗。
我的所愛在河濱;
想去尋她河水深,
歪頭無法淚沾襟。
愛人贈我金表索;
回她什麼:發汗藥。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經衰弱。
我的所愛在豪家;
想去尋她兮沒有汽車,
搖頭無法淚如麻。
愛人贈我玫瑰花;
回她什麼:赤練蛇。
從此翻臉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罷。
1924年年12月8日,魯迅將這首詩發表於《語絲》雜誌上。這是一首典型的打油詩,既然為「擬古」,魯迅擬的是漢代張衡的《四愁詩》,整體格式是「我所思兮……欲往從之……美人贈我……何以報之……」,在形式上與《我的失戀》十分統一。然而,張衡詩表達的是尋美人而不得的惆悵,而魯迅主打的卻是無情的幽默。
四節詩的形式亦非常統一,魯迅選取了四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場景:山腰、鬧市、河濱、豪家,這四個地方幾乎概括和隱喻了魯迅求愛的全部過程。顯然,求愛是艱難的,道路是曲折的:山太高、人擁擠、河水深、沒有汽車。同時這也體現了對方的一些特徵:高不可攀、複雜多變、深不可測、難以尋求。
而魯迅接下來的舉動簡直讓人笑掉大牙。正當魯迅求愛不得之時,對方反倒主動過來示好了。當雙方知道彼此互相暗戀,這種感覺是最美妙的,這說明這樁愛情馬上就能成了!可是魯迅的奇葩操作卻親手葬送了即將到手的愛情。
女子贈來美麗的「百蝶巾」,魯迅卻還贈「貓頭鷹」,這種自古以來就被視為不祥之鳥、報喪之鳥,還不把人家氣個臉青?
女子贈來寓意美好的「雙燕圖」,魯迅還贈「冰糖壺盧」,一個是藝術,一個是吃貨,這完全不匹配啊!
女子贈來貴重的「金表索」,而魯迅還贈「發汗藥」,你說這不是暗示人家有病嗎?
女子贈來浪漫的「玫瑰花」,魯迅卻還贈「赤練蛇」,這就相當於把人見人厭的大蟑螂往人家床上扔啊!
用現在的話說,魯迅的這番操作簡直可以稱為「戀愛迷惑行為」,難怪會失戀。然而,當我們回過頭仔細分析卻發現,其實魯迅回贈的這四種東西都是他真心喜歡的。貓頭鷹是魯迅的精神象徵,「只要一叫而人們大抵震悚」,他還曾以貓頭鷹自比,以顯示對舊社會、舊時代的抗爭。
冰糖壺盧比冰糖葫蘆更好吃,其食材包括葡萄、山藥豆、海棠果、山裡紅等物,再罐以冰糖,甜脆而涼,是魯迅非常愛吃的美食。魯迅身體不好,發汗藥也是他常備之物,因此也是他所愛。而至於赤練蛇,我們可以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尋找到痕跡,這種花紋斑斕的蛇類是少時的魯迅經常能見到的動物。
所以說,魯迅贈給對方的都是自己的心愛之物,可是無奈對方與自己志趣不投,卻將其視為惡意,以至魯迅竟「不知何故兮」。這也正是「失戀」的根本原因所在。據說,這首詩諷刺的是當時社會上盛行的「失戀詩」,具體以徐志摩為代表,寫的東西那叫一個肉麻:「阿呀,阿唷,我要死了!」「阿唷!我活不了囉,失了主宰了!」
徐志摩將寫給陸小曼的情詩整理成一本書叫《愛眉小札》,其中不少句子的肉麻程度不亞於這類。魯迅之諷刺點在於:我將鍾愛的東西送出去都無法獲取芳心,而那些人卻能憑藉肉麻的詩歌博得美人歡心,這真是文學的恥辱。只不過,諷刺也好,搞笑也罷,魯迅的「失戀」確實為詩歌界留下了一首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