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快過年了嗎?
這一期的欄目特別精彩,這一期的導讀特別棒!
您家的《早期教育》家教版到家了嗎?
《咕咚堡的探索之旅》導讀:
有人說小孩子就喜歡「玩」。是的,遊戲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小孩子的玩,也是有教育價值的。如皋高新區實驗幼兒園花了六十萬元為孩子們建造了一個可以盡情玩耍的「咕咚堡」,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有地方玩、有遊戲玩,並且在玩的過程中有探究、有收穫。在這裡,種植不僅僅是「種」,其中還有觀察不同種植方式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在這裡,玩沙玩的不僅是「沙」,還有各種用來學習的工具增加探究性和趣味性。在這裡,還有哪些有趣的「玩」?您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讀這篇文章,孩子讀圖,您讀文字,您和孩子還可以就圖片上的遊戲聊一聊,孩子喜歡哪個遊戲?孩子喜歡怎樣玩?在我們的幼兒園,有哪些孩子喜歡的遊戲?關於幼兒園,原來有那麼多的話題可以聊呢。
《快樂玩遊戲,趣味學數學》導讀: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數學學習,有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對數學學習非常關注,一方面又不知道3~6歲兒童的數學學習應該如何開展。這樣一種矛盾的心理,讓我們會看到如下場景:有些家長買來與數學相關的圖畫書反覆教孩子,反覆問「學會了嗎?」;有些家長則彼此交流「怎麼連個加減法都學不會,數學這麼難?」。本文中,為家長剖析幼兒數學學習的三個誤區,對號入座看一看自己有沒有上榜?更為家長設計了五個隨時可以開展的家庭數學學習小遊戲,數學不難、數學有趣,跟著書本和孩子一起來「玩」數學吧。
《和妮妮做遊戲》導讀:
倪敏老師的家,那麼溫馨和幸福。在本期文章中,我們會深刻理解「言傳身教」是怎樣滲透在一日生活之中的。當您的孩子要求您「一起玩」的時候,您是以忙為理由拒絕、敷衍地陪伴還是和孩子一起投入到她的遊戲之中?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遊戲中無比專注時,您是去忙碌自己的事情還是把這段時間用來觀察孩子的成長?在高質量的陪伴下成長的妮妮,她所具有的良好的發展,源自父母潤物細無聲的呵護。這樣的父母,值得學習!
《對嘟嘟鬧情緒的「解讀與反思」》導讀:
三歲的嘟嘟和媽媽一起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反抗期。在一天之內經歷了起床氣、吃飯氣兩個事件,爸爸媽媽奶奶形成了三種不同教育意見。這個關鍵時刻,嘟嘟媽媽與「情緒」小魔鬼做了好朋友,達成了——理解情緒、接受情緒、化解情緒的處理辦法。本文對兩個事件進行了客觀描述,加入了解讀與反思,幫助爸爸媽媽們透過日常事件,看到孩子的需要,提出有益的建議,特別好!
《謹防過度教育》導讀:
南京師範大學王亞珺博士與一位心力交瘁的媽媽的對話,發人深省。在我們身邊,這樣「認為自己孩子頑皮任性,為了教育好他不斷學習家教知識,仍力不從心」的媽媽,並不少見。為什麼媽媽這樣辛苦,孩子越來越任性?原來這位媽媽陷入了「過度教育」的問題中。教育要求高、教育情緒化、教育簡單化,對照一下,您有沒有中招?
《關於語言領域的閱讀建議(上)》導讀:
九本好書,九本好書!本期家教版的好書推薦欄目,徐州風化街中心幼兒園的老師們為大家推薦了九本主打書,並對圖書進行了分析和解讀,標註了每本書適合的年齡段。了解了繪本的教育價值,爸爸媽媽可以在親子閱讀之後,和孩子展開關於圖書的討論,可以聆聽孩子們講述自己讀過的繪本,也可以提供一些紙筆支持孩子閱讀之後的拓展,這些都能夠支持孩子語言領域的發展,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
《請你和我一起玩,好嗎》導讀:
當兩個孩子的交往出現問題的時候,教育者是用兒童心理發展的理論支撐去處理問題,非教育者是用自己的價值觀和經驗去處理問題。本文兩個小朋友在交往的時候不斷出現問題,老師的處理方法就非常巧妙,也具有藝術性。讀完這篇文章,我只想說「老師,你真好」!
《家長如何參與幼兒園區域遊戲的共建》導讀:
當班級微信群、QQ群又出現「請於明天為孩子帶**來園」的時候,家長們的心多半會緊張一下。這個「**」家裡有,那就要提醒自己趕快放到客廳,明天不要忘記帶。家裡沒有,就要頭疼了,是找朋友幫忙,還是去採購?本篇文章生動記述了老師為什麼要帶、帶了之後如何用、如何讓家長理解幼兒園的「帶帶帶」問題。文章更為寶貴的價值是,老師讀了會明白,家長需要的不僅是「要要要」,還要明白自己能夠為孩子的發展做什麼?家長讀了會明白,我們做的不是「帶帶帶」,而是對孩子們活動的支持。所以,推薦老師和家長們都來讀一讀這篇文章,它很有價值。
《年味》導讀:
新年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年三十貼春聯,年初一要拜年,年十五打燈籠。今年新年,您家的春聯、紅包、燈籠,是打算買吶?還是貼上獨一無二的「寶寶製作?」「親子合作?」。我推薦後者,既有創意、又有歡樂。時間足夠,買材料、開工吧!
《照燒雞腿套餐兩例》導讀:
講真話,肉球媽的文章真的不需要導讀,只要提醒大家不要在晚上看就可以了。就這樣一隻雞腿,就可以變出這無數份美餐,不僅好吃、又好看!這樣的媽媽,請給我來一打如果不能來一打,請您讓自己成為肉球媽一樣的好媽媽!
本期繪本館為小朋友精選了五個故事,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慢慢來讀:
《雪人與熊》、《放屁的魚》、《小青蟲的夢》、《香香的蝴蝶和醜醜的老鼠》、《果醬房子》
《親子科學小製作三則》導讀:
「爸爸,我的玩具小汽車壞了!」
「沒關係,爸爸陪你做一個新玩具!」
「爸爸,你太棒了!」
「媽媽,我喝完牛奶了。」
「我們把吸管洗乾淨,來變個小魔術吧!」
「媽媽,你真了不起!」
「媽媽,吸管還能變嗎?」
「可以啊,做一個紙蜻蜓吧!」
「媽媽,我真開心!」
讓孩子開心就是這麼簡單,爸爸媽媽親手製作的玩具,可能比高檔玩具更有價值。請您為孩子,開啟高質量的陪伴。
這一期的導讀,就是到這裡啦。
冬天的夜晚,最適合讀書了。
您家,有《早期教育》家教版嗎?
請把指導家庭教育的老師,
帶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