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團記者日報 史進 通訊員 王瑞文
不久前,十二師三坪農場屯坪社區收到一份特殊的入黨申請書,遞交入黨申請書的是該社區77歲的老人施慎茹。施慎茹雖年過古稀,但入黨的決心一直很堅定,用她自己的話說:「如果這輩子我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我的人生就沒有遺憾了。」
施慎茹是一名支邊青年,60多年前,她懷著滿腔熱情從江蘇來到新疆,並在這裡紮下了根。
「在我們學校,我是第一個報名到新疆支邊的,那時候我才16歲。因為當時新疆需要人,所以我下了很大的決心到新疆來。」施慎茹說。1958年,施慎茹和其他75名支邊青年響應國家號召,從學校報名來到了新疆。
一到新疆,施慎茹便被任命為排長。由於不會說維吾爾語,語言不通便成了他們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加上當時的駐地荒無人煙,好多人心裡打起了退堂鼓。憑著一腔熱情,施慎茹和其他一些支邊青年沒有退縮,就在這裡紮根了。「我剛來時什麼活都不會幹,割麥子總是最後一名,後來自己把鐮刀磨快,別人中午吃飯,我不吃,搶時間也要早早割完,不能總落後。」施慎茹說。
新疆葡萄甜、西瓜大,這些都給施慎茹留下了深刻印象,施慎茹給老家寫信講述自己的見聞,動員鄉親們一起來支邊。在她的動員下,第二批支青很快來到新疆,在新疆很多地方扎了根。種地、搞養殖,施慎茹和其他支邊青年始終奮鬥在農業一線,從來沒有向組織要求過什麼,任勞任怨,這一幹就是幾十年。
退休後的施慎茹也沒有閒下來,社區搞活動,她積極報名;鄰裡間有矛盾和糾紛,她幫助調解;左鄰右舍有啥困難,她第一時間提供幫助……施慎茹的熱心得到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可是也讓她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每天早出晚歸,忙裡忙外的,有人不理解,問她:「你都退休了,還管這麼多閒事幹啥?不如在家好好休息。」可是施慎茹卻覺得,自己雖然已經退休,但能發揮餘熱繼續為居民服務是一件光榮的事。
「施阿姨對我們社區工作特別支持,經常協助我們做一些工作,她是一名正直、身上有正能量的人。」屯坪社區工作人員翟文霞說。施慎茹說自己最後悔的就是年輕時沒有意識到要加入共產黨,只知道跟著黨走就對了。這幾年,她深刻體會到了共產黨員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看到自己身邊的老黨員們參加黨日活動,交黨費,施慎茹很羨慕,終於萌發了要成為一名黨員的想法。經過深思熟慮的施慎茹趴在桌前,在潔白的稿紙上工工整整寫下了入黨申請書。寫了改,改了寫,最後寫滿了3頁紙。
「過去大家住的是土坯房,現在全都搬進了漂亮的樓房,我們的養老金連漲十幾年,群眾的生活條件大大改善,這都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國家變得越來越好。」施慎茹笑著說。在談到如果成為黨員後想要做什麼時,她表示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入黨介紹人,讓更多的人加入共產黨這個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