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在婚姻嫁娶上,我國自古主張娶妻當娶賢,因為老一輩常說「爹慫慫一個、娘慫慫一窩」,結合我國傳統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這話似乎頗有道理。然而最近有大學教授卻提出了相反的看法:笨一點的媽媽更容易養出聰明娃。
看到這話,一定有人出來反對:都說孩子遺傳母親的智商,怎麼笨媽媽還能生出聰明娃呢?那你的觀點可就大錯特錯了,雖然在孩子的智商中遺傳母親多一點,但並不全然遺傳母親一方,父親一樣有責任。何況現代人物質條件優越,大多數孩子出生後智商都在同一水平線上,因此,這裡說的其實是後天的培養過程。
現實中,很多笨一點的媽媽反而容易培養出聰明的孩子,這裡面可是大有學問。不如今天一起來聽大學教授怎麼說?大家也好從中吸取經驗。
笨媽媽會更加尊重孩子
提出該想法的李教授任職於985名校,家有一子,卻連211都沒考上,教授自嘲地表示,這正是因為他和老伴兒太過自以為是的原因。原來,教授兩口子都是老師,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小聰明心知肚明,經常精確打擊孩子的每一個成長彎道,本質為了讓孩子更快成功。誰知道,反而把孩子教育得過於聽話了,性格變得唯唯諾諾,遇見他們跟老鼠見了貓一樣。
對比之下,不夠聰明的媽媽大多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對孩子的成長作用有限,會更加尊重孩子的想法。在遇上難題的時候,比起專制地提出意見,笨媽媽大多會詢問孩子的意見,經過協商後共同進步。長此以往,不僅能柔和地解決問題,也間接促進了兩代人的親情,算是一舉兩得了。
而聰明的父母則很容易犯和教授同樣的錯誤,認為自己懂得更多,覺得孩子的想法太過幼稚,卻沒想過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打擊和不尊重。
笨媽媽的孩子早當家
記得小時候看《惡作劇之吻》的時候,我就跟發小感嘆「直樹的媽媽一點也不聰明」,沒想到發小直接說:正是因為媽媽是笨蛋,所以直樹才那麼聰明。這話倒與李教授的觀點不謀而合,他也認為媽媽笨一點反而有利於孩子的獨立成長。
眾所周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笨媽媽的孩子也是一樣,因為不夠聰明,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守護媽媽的責任感。很多人主張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包大攬,但李教授認為這是錯誤想法,有時父母犯錯反而會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這也算是一種歪打正著吧。
最後,大家屬於聰明媽媽還是笨媽媽呢?孩子的性格如何?快分享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