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2020-07-25 北京科技大學

喜報!喜報!喜報!


我校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在經過教育部組織開展的項目申請、專家評審,我校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自2017年起,為適應新時代背景下工科人才培養的要求,推進我國的工程教育改革,教育部積極推進「新工科」建設,開展了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申報與建設工作。我校高度重視,積極申報,在限報3項的前提條件下,學校申報的3個項目全部獲批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

首批通過結題驗收的三個項目


01

「面向新技術的傳統優勢工科專業升級改造研究與實踐」

項目簡介:項目針對北京科技大學礦業、安全、冶金等傳統優勢學科專業的教育模式、行業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情況,開展了專業體系、人才培養模式、課程內容、實踐創新平臺和國際化教育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建立了交叉融合、激勵創新實踐、具有國際視野的多元化新工科人才培養方案及模式。經過兩年的任務建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 (1)探索傳統工科專業發展方向

通過交叉、融合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在傳統工科中融入新興技術元素,形成了新的專業領域或方向,達到傳統工科專業的改革和創新,實現了智能礦業、大安全和綠色冶金等新工科專業的建設。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均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智能採礦創新班課程體系

// (2)創新本科生人才培養新模式

為主動適應行業發展對人才需求變化、加快新工科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推動本科生全程導師制和本碩貫通式培養等人才模式改革,實現導師對本科生全程指導的全覆蓋,統籌設計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六年一貫制培養模式,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以更好地服務於行業發展需求。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礦冶學科本碩貫通式人才培養


// (3)建設本科生工程實踐平臺

立足培養學生工程創新能力的核心思想,創新傳統工科專業實踐訓練模式,進行現場實踐與虛擬實踐相融合、科研實踐與工程實踐相結合,在鋼鐵冶金全流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基礎上,建成金屬礦綠色開採膏體充填北京市級虛擬仿真實驗系統。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北京市級虛擬仿真實驗系統

// (4)構建人才培養國際化體系

對標國際工程教育質量標準,進行採礦工程、礦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冶金工程專業認證,持續改進辦學質量,創新實踐了本科生短期訪學、國外專家授課、2+2聯合培養、國外暑期實習等多種模式,系統建立了本科生人才培養的國際化體系;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本科生赴芬蘭等國家開展專業實踐

// (5)融合學科優勢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依託學科人才優勢與科研優勢,以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為抓手,實現了科研團隊向教學團隊的轉化、科研平臺對實驗教學的促進、科研成果對課堂教學的支撐,強化了本科生理論教學與科學研究、工程實踐的有機銜接,建了科教融合、以研促教的多元化創新型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

02

「以教育增值為導向的多主體深融合工程實踐協同育人模式構建」

項目簡介:項目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為基礎,以「教育增值」理念為導向,以「長效共贏」為紐帶,搭建高校、企業、行業、政府等多主體參與、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合作路徑,在專業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質量評價等方面形成符合新工科教育的實踐教學運行機制。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2018年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優秀合作夥伴獎1項。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項目聚焦在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跨界整合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科交叉複合型新工科人才培養改革,開展一系列教育理念、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培養模式的創新改革建設。完成了:1)以教育增值理念為導向,細化校企雙方的訴求要素;2)基於校內外工程實踐教育基地,構建多方協同合作路徑,形成穩定長效的人才培養模式;3)以產業界新技術、新趨勢、新領域的工程項目為基礎,建設「以學生為本」,具有時代吸引力的工程實踐創新平臺;4)以「卓越計劃」工科試驗班為實施對象,形成了本科4年全貫通實踐培養體系,搭建了大一至大四全程覆蓋的,以「數理基礎科學深度夯實、理工專業課程廣度交叉、多元文化素養高度綜合、實踐創新多層維度」為理念的產教融合工程實踐課程體系等。

項目成果:1)形成了以「教育增值」為導向,強化校企支撐教育增值模塊,構建符合行業需求、產業發展、國家戰略的工程實踐教學體系;2)以「長效共贏」為紐帶,打破「三門」(校園門、專業門、課程門),搭建「高校、企業、行業、政府」多主體協同育人合作路徑;3)以「深度融合」為路徑,實現企業與學校實踐教學環節的無縫對接;4)以「新興技術」為引領,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實踐教學體系,打造觸角廣闊的交互立體式實踐平臺,助力學生獲取跨界、交叉、融合的知識模塊,從容應對「新工科」新興、新型、新生的快速變革。5)以「卓越計劃」為依託,在教學實施層面協調產業界與教育界之間的體制衝突,強化高校教育服務意識、提升實踐教學管理水平;6)以「冶金卓越聯盟、北京卓越聯盟」為平臺,充分發揮校際聯動、政企協同的功能,在相關傳統工科高校中具有較好的輻射及延展性。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03

「分析傳感技術與信息方法學專業建設與實踐」

項目簡介:以引領未來精準醫療與健康技術和產業為目標,探索應用化學、生物技術原理在健康科學與技術前沿的應用,通過和儀器科學與技術、人工智慧等工科專業交叉融合推動應用理科向健康檢測工科延伸,促進理、工、醫等學科交叉、融合與發展,孕育產生新興工科專業。

本著「問產業需求建專業」的新工科建設理念,通過市場調研、人才培養和人才需求調研,經過兩年的任務建設,完成了「健康檢測工程」新工科專業設置論證和申請報告。通過邀請高校、企業專家共同研討,根據人才素質需求及我校相關學科特點,制定了以人才需求為導向的「健康檢測工程」本科專業培養計劃。

具體制定思想: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構建了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並重,更加強化實踐能力的「健康檢測工程」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與四家企業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相關專業開展了學生科研素質培養的探索和實踐。期間項目組發表多篇教改論文,獲得北京科技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一項。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喜報!北京科技大學首批三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2020年,教育部啟動了第二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推薦工作,學校精心部署,經過多輪評審,最終推薦3個項目申報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第二批的3個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也可以全部通過驗收!

相關焦點

  • 北京交大首批國家級新工科項目成功通過結題驗收!
    喜 訊我校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部通過結題驗收1項目獲評優秀!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為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挑戰,教育部提出全面建設「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的「四新」戰略布局,並提出以「新工科」引領「四新」建設。
  • 安徽理工大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順利通過結題驗收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安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郭永存教授主持的「新工科背景下機械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項目順利通過結題驗收。項目以深化「新工科」的辦學理念,探索新工科背景下機械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結構、新模式和新質量為目標,研究專業理論課程與工程實踐課程耦合模式,構建符合產業發展和新經濟需求的,具有多元、融合、互動、耦合的機械類專業課程體系;促進專業教師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打造研究型、創新型的機械工程教育教學團隊;建立自由學習和定製化學習模式,強化創新創業、跨界整合等能力與知識學習的融合,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專業融合創新能力
  • 山東大學4個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項目通過結題驗收
    原標題:山東大學4個教育部首批新工科項目通過結題驗收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9日訊 現在,2020年高考仍在進行中。而「新工科」類的專業,頗受考生和家長的青睞。教育部近日對2018年批准立項的612個項目組織開展了結題驗收工作。經項目申請、專家評審,589個項目通過驗收,9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記者今天從山東大學獲悉,該校4個項目全部通過結題驗收。
  • 教育部權威公布!遼寧這所高校:3個"新工科"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7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為紮實推進新工科建設,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工作。經項目申請、專家評審,大連海事大學有3個項目通過驗收,項目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34名。
  • 教育部公布首批新工科項目驗收結果,6個項目通過,北京這所高校實力強大
    近日,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12號),華北電力大學6個項目通過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為紮實推進新工科建設,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工作。
  • 教育部權威公布!中國石油大學(華東)3個"新工科"項目驗收通過!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為紮實推進新工科建設,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工作。經項目申請、專家評審, 589個項目通過驗收。
  • 教育部權威公布,北京交通大學3個國家級項目,全部通過驗收!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北京交通大學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3個項目全部通過結題驗收,其中「現代交通背景下交通運輸工程新工科複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項目獲評優秀。
  • 教育部權威公布!四川這所雙一流高校3個"新工科"項目驗收通過!
    7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為紮實推進新工科建設,教育部組織開展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工作。經項目申請、專家評審,共589個項目通過驗收,其中9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西南交通大學3個項目通過驗收,排名第34位。
  • 廣東科技學院兩項新工科項目通過教育部驗收
    松山湖校區大門近日,教育部網站公布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經專家評審,314間高校共計589個項目依次通過驗收。其中,廣東科技學院共有兩個項目通過驗收,分別為《跨境電子商務本碩層次專業學位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和《智能製造標準化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自建校以來,廣東科技學院在人才培養、學科設計、教學理念方面,一直跟隨著東莞市發展需求變化而不斷調整。近年來,隨著東莞外貿發展腳步不斷加快,廣東科技學院在2020年增設新專業「跨境電子商務」,大力培育應用型專業人才,助力東莞經濟騰飛。
  • 中國海洋大學3個項目入選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公布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23 號),中國海洋大學推薦的3個項目全部獲批立項。近年來,學校根據事業發展規劃,結合西海岸校區五大功能定位,主動布局適應國家戰略發展需求的新工科專業,積極改造升級傳統工科專業。2018年,學校推薦的3個項目全部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並於今年順利通過結題驗收。
  • 山東師大承擔的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全國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山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王春興教授主持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群個性化人才培養創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驗收。2018年項目獲批立項後,項目團隊依託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優勢專業群,科學統籌校內實驗平臺、實習實訓基地等學校優勢資源,圍繞「工程技術型,工程研究型,創新創業型,國際拓展型」四種類型的個性化人才培養,追求卓越,大膽嘗試,系統開展了電子信息類專業群人才培養體系、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產教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探索。
  • 重慶高校女教授主持的新工科項目,首批通過教育部驗收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教高廳函〔2020〕12號)文件,重慶工商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杜力教授主持的《智能製造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的&34;人才培養實踐教育體系構建》項目成功通過驗收。
  • 教育部發布重要驗收結果,三峽大學主持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三峽大學電氣與新能源學院黃悅華教授主持的&34;順利通過結題驗收。&34;項目遵循教育方針和教育規律,協同社會辦學資源,突破地方院校辦學資源及地域的局限性,基於&34;的人才培養理念,通過對具有多學科跨界特點的智能電網信息工程專業的建設開展研究,最終培養適應智能電網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和電力行業發展相適應的工程技術人才。
  • 教育部發布驗收結果,中國農業大學2個項目獲得優秀!
    日前,教育部發布《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根據《通知》,共有589個項目通過驗收,9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中國農業大學共有4個項目上榜,其中,2個項目獲得優秀,2個項目獲得通過。
  • 教育部權威公布!湖北這所雙一流高校3個新工科項目通過驗收!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經過經項目申請、專家評審,共 589個項目通過驗收。其中,武漢理工大學1項優秀、2項通過,共計3個新工科項目通過驗收,通過驗收總數並列全國高校第34位、湖北省內第一。
  • 首批通過!近日,教育部發布重要通知,安徽這所高校表現出色!
    7月13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在這份名單所包含的314所高校的589個項目中,合肥工業大學共有3個項目通過驗收,並列全國高校第34位。3個項目為:王章豹研究員主持的《我國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若干問題研究——基於工程哲學的視角》項目、盧劍偉教授主持的《多學科交叉的智能車輛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探索》項目、於連棟教授主持的《面向現代工業經濟的儀器類專業改造研究與實踐》項目。
  • 教育部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驗收結果,裡面有你的學校嗎?
    教育部近期公布了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這些都是目前看來教學與教研能力十分優秀的學校,可以為各位家長在之後的高考志願填報環節中作為參考。什麼是新工科?對高校來說,新工科首先是指新興工科專業,如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機器人、雲計算等原來沒有的專業,也是對傳統工科專業,例如對電子信息科學技術、建築工程、機械、材料、自動化等專業的升級改造。下表為教育部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希望為各位家長與考生仔細參考。
  • 教育部公布又一重量級名單!北京這所高校霸榜3次!
    近日,教育部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的通知》。在經過教育部組織開展的項目申請、專家評審,北京科技大學首批3個獲批立項的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均成功通過教育部組織的結題驗收。
  • 燕山大學兩「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通過驗收 —新聞—科學網
    近日,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驗收結果公布,共有589個項目通過驗收,9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
  • 全國首批!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這項驗收結果:山東這位教授入選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公布全國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結題驗收結果,山東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王春興教授主持的《電子信息類專業群個性化人才培養創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項目順利通過專家評審驗收。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和實踐,建立了&34;個性化人才培養體系;拓展了校企聯合培養實踐基地,促進了產教深度融合;豐富了新工科發展的學科課程教學資源及優質在線課程建設;完善了學校內外專業導師團隊建設,積累了大量專業人才個性化培養的教學改革實踐經驗,取得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