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號更新的《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五次公演,黃聖依的淘汰讓觀眾大呼可惜,畢竟姐姐又美又撩還搞笑,這兩個月圈了不少粉。特別是這次高難度的爵士舞,真的可以用驚豔來形容。
淘汰當天黃聖依髮長文告別「浪姐」舞臺,坦言了自己的不舍和遺憾,說節目給她最大的收穫,就是「看到了差距,正視了不甘,以前覺得表達無憾是表演者的本分,現在才知道內心不甘才是藝人該有的態度,不甘更能點燃心中的火焰。」
這段發言也受到了網友的力挺,那句「不甘心才是藝人該有的態度」也衝上了微博熱搜。
1
不得不說,黃聖依是坦蕩的。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往往能正視差距、正視困境,卻羞於承認自己心中的那份不甘。
前段時間,萬茜在「浪姐」相關的訪談節目中,主持人易立競問她,「你對於紅這件事怎麼看?」
萬茜反問了一句,「什麼是紅?」她說自己沒有一顆想紅的心,懶得折騰,沒紅也是正常的。
這時易立競反問:「你之前不是一直在折騰嗎?比如唱歌、跳舞、上綜藝。」
萬茜這才坦陳自己想紅,否則這麼折騰幹嘛。
明明不甘心,裝什麼雲淡風輕?
畢竟對於一個有實力的女演員來說,不紅、沒有資源,就沒有機會塑造更多的角色,怎麼能甘心呢?
不只是萬茜,承認不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們的文化傳統讓我們羞於表達自己的野心和欲望,心有不甘和雲淡風輕,那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所以我們喜歡把自己偽裝得很佛系,不爭不搶,淡泊名利。
輸了比賽,要說「沒有遺憾」,心有不甘會被人說成「輸不起」。
輸了感情,要說「沒有關係」,心有不甘會被人說成「放不下」。
輸了機會,要說「不在乎」,心有不甘會被說成「心胸狹窄」……
總之,心有不甘的人粗鄙,雲淡風輕的人牛逼。
我們生怕別人看出自己身上這股「勁勁兒」的感覺,也不敢承認自己有野心,久而久之就把自己逼成了一個佛系的人。
同是在浪姐的舞臺上有出彩表現的藍盈瑩,就因為「把欲望和野心寫在臉上」被詬病,但她的回應卻很坦蕩:「如果你是一個內心充滿欲望的人,就應該勇敢地說出來。」
不甘心,是因為心裡有欲望 ,有欲望 ,才有人生前進的動力。
2
一提到欲望,很多人都有些排斥,覺得這是赤裸裸的功利。
可是,大到社會發展,小到自我的提升,所有的創新和成就,都是不斷變好的欲望在推動著,這是刻在我們基因裡最原始的本能。
在「知乎」上看過一位知友的自述。
他說自己從小就是一個資質平庸的孩子,幼兒園沒得到過小紅花,中小學除了「勞動積極分子」,沒得過其他的獎狀,上的是野雞大學,現在是一個基層公務員。
他很早就接受了自己的平庸:我就是上不了夢想的大學,得不到心儀的姑娘,寫不出好的文章,做不到想要職位上的人,一輩子就是這樣了。
即便如此,他心裡還是有個聲音在喊,去掙一掙、試一試吧,可一想到自己這輩子什麼戰績也沒有,就只能假裝聽不見,時間長了,他也覺得自己活得沒勁。
為什麼我們已經接受了平庸,內心的那個聲音還是存在呢?
因為不甘心才是人生的常態呀!
欲望就是我們生命力的一部分。剔除了它,人生便如死水微瀾。
仔細想想,我們什麼時候最不能正視心中的欲望,對心中的那個聲音充耳不聞?
是內心孱弱的時候,因為處境不佳,前景不明、害怕失敗,才會不敢承認自己心有不甘。
我十分贊同一句話,「就個體而言,最好的欲望水平其實是有目標有夢想,但又能安心做好點滴,過好當下。」
如果你現在處境不佳,你要做的不是說服自己接受平庸,而是正視自己的不甘,維持好自己的欲望水平,保持自己的生命力。
人生不可能抹平每一個「意難平」,但我們可以努力地把這個坑填平一點。
3
不怕你心有不甘,只怕你明明心有不甘,卻還要裝成風輕雲淡。
演員辛芷蕾因為《如懿傳》中嘉貴妃一角被觀眾熟知。
她在星空演講的舞臺上,以《我為什麼擁有一張「寫上欲望」的臉》為題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她家境不好,又不是科班出身,曾有三四年的時間沒有接過正兒八經的角色,只是在不斷地試戲,不停地跑劇組。
那段時間她心裡很絕望,看了很多宗教類的書籍,然後告訴自己「不用爭、不用搶,爭來了又有多大意義」。
她覺得自己非常脫俗,非常酷,所以導致她試戲的態度也很敷衍,影響了口碑,更沒人找她拍戲了。
幸好這時有一位年長的朋友提點她,停止自欺欺人,正視自己的欲望,她才猛然醒悟。
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欲望,路不一定會變得好走,但欺騙自己、壓制自己的欲望,你連路都可能走錯。
所以辛芷蕾決定要真實地面對自己:「不知足」「不安分」有什麼錯?對事業、金錢、親情、友情充滿了欲望又有什麼錯?
錯的不是有欲望的自己,而是那些無端指責你不安分的人。
每個人對美好生活都有自己的定義,你可以志存高遠,也可以安貧樂道,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欺騙自己。
如果你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那麼就大膽承認自己的欲望,然後儘可能地去行動。
心有不甘不可恥,正視你的野心,去拼,去闖,去爭取,總有一天,你也會在你定義的美好裡揚眉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