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
導語:近日,來自杭州的杜先生向記者求助稱:前幾天他在杭州某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內總共花費362萬元購買了一輛法拉利f8。但是他在買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兩個疑問,一個是為什麼第1年的保險必須要在這家汽車銷售服務公司內購買?第2個是為什麼這家汽車銷售服務公司的稅費和國家規定的不一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記者從杜先生的口中得知,目前杜先生已經向這家汽車銷售服務公司支付了55萬元的預付款。銷售人員告訴杜先生說在這邊買車必須在他們這裡購買第1年的保險,而且這個保險必須要轉給這個銷售人員個人,還不能開公司抬頭的發票,但是銷售人員個人可以寫一個收條給杜先生。
在聽了銷售人員的話之後,杜先生現場就支付給銷售人員2萬元的保險押金,對方也給杜先生寫了一份收據。在籤完銷售合同之後,杜先生把銷售合同拿給了自己的朋友查看,結果發現這個合同有問題。杜先生對記者說:我朋友說一般像這樣的豪車是有高消費稅的。高消費稅根據規定是車價不含購置稅的10%,但是合同上的卻是車價(含購置稅)乘以12%。
杜先生經過計算發現,這兩個計算方式之間的稅額相差了10萬多塊錢。隨後杜先生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文件,上面寫著超過13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乘用車,在零售環節加徵消費稅,稅率為10%。杜先生說自己是第1次購買130萬元以上的車子,所以就忽略了稅費這一塊的規定,回頭想想感覺銷售給自己挖了個坑。
隨後杜先生當著記者的面電話聯繫了和他籤訂合同的銷售人員,銷售人員在電話中說道:我不是答應退給你了嗎?又不是說不退給你。這個費用只是為了保證第1年要投保在我們這裡。
對此記者提出了自己的疑問:但是車險沒有強制性規定要在這裡辦理啊?
這個銷售人員回答道:這個也是雙方當時都同意的。
不過杜先生則告訴記者說:他說如果你不在我這邊保的話,我們沒法給你安排訂購車。
對於杜先生的話,這位銷售人員堅持稱自己明確的說過這個錢是可以退還回給杜先生的。
杜先生還告訴記者說自己問過身邊的朋友,買法拉利有時候會贈送第1年的保險,所以杜先生懷疑這份收據裡之所以沒蓋公章,是因為這2萬塊錢直接到了銷售人員的口袋裡。
之後記者又向這個銷售人員詢問了高消費稅的問題,對方回答稱他們一直都是按照這個算法計算的,因為他們在開發票的時候肯定要把相關的稅費含在增值稅的裡面。最後經過記者的溝通和協商,這位銷售人員表示他會把杜先生的疑問反映給自己的領導,之後由公司出面和杜先生進行溝通。
這件事情出來之後,很快就受到了眾多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紛紛感嘆道:可以一次性買得起362萬的法拉利,還在乎這幾個錢嗎?果然豪車專坑有錢人,像我們這些平頭老百姓連想都不敢想,想被坑都沒那個機會啊。
在撰稿之前,該汽車服務公司回應稱:和顧客在消費稅的計算方面所產生的分歧,可以和顧客一起到權威的部門現場諮詢,也可以在後期提供納稅憑證以供參考。如果顧客還是對此提出異議,他們可以無償取消合同並退回顧客購物車所支付的55萬的預付款。
在這裡筆者也希望雙方能夠儘快就這件事情達成一致。同時通過這件事情也向其他想要買車的朋友們提醒一句,購置車輛的時候往往會牽扯到許多的規定,尤其是在涉及到稅率問題的時候,所以一定要格外的謹慎。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這件事?
歡迎留言評論
故事和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