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合反應丨縮合反應機理

2021-02-19 博普智庫

ZK作者/ 伯格

編輯/ ZK主創們

縮合反應概述

縮合反應的含義廣泛,兩個或多個有機化合物分子通過反應形成一個新的較大分子的反應或同一個分子發生分子內反應形成新的分子都可稱為縮合。

反應過程中,一般同時脫去一些簡單的小分子(如水、 醇), 也有些是 加成縮合, 不脫去任何 小分子。 就化學鍵而言, 通過縮合反應可以建立碳-碳鍵以及碳-雜鍵。

縮合反應的機理主要包括親核加成-消除 (各類親核試劑對醛或酮的親核加成-消除反應), 親核 加成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應)、 親電取代、 環加成 ([4+2] 環加成,1,3-偶極環加成) 等。

縮合反應機理

一、電子反應機理

1.親核反應

(1)親核加成-消除反應

在形成新的碳-碳鍵的縮合反應中, 不同種類的親核試劑與醛、 酮的縮合反應多數屬親核加成-消除反應機理, 包括含有α-活性氫的醛或酮間的加成-消除反應、α-滷代酸酯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Wittig試劑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等。

① 含有α-活性氫的醛或酮間的親核加成-消除反應

含α-活性氫的醛或酮,在鹼或酸催化下的羥醛縮合反應屬親核加成-消除反應機理。一般講,由於醛,酮羰基的吸電子效應,醛,酮的α位氫質子具有弱酸性,它的pKa為19~20, 其酸性強度大於乙炔基中的氫質子 (pKa=25) 和乙烯基中的氫質子 (pKa=44), 因此, 具α位氫的醛、酮在鹼性條件下, 易失去一個氫質子而形成一個電子離域的穩定的負離子。

形成的碳負離子, 很快與另一分子醛, 酮中的羰基發生親核加成,生成鹼性氧負離子,進而獲得一個氫質子, 得到β-羥基醛或酮類化合物。同理,由於α-羥基醛或酮類化合物中α位氫質子具有弱酸性, 在鹼存在下, 極易與β位羥基發生脫水消除, 生成更穩定的α,β-不飽和醛酮。

前兩步均為平衡反應, 而鹼催化的脫水反應是關鍵步驟。芳醛與含有α-活性氫的醛、酮之間的縮合反應,芳醛的α-羥烷基化反應,Perkin反應的機理與此類同。

與鹼催化縮合不同的是, 在酸的存在下, 醛、酮分子中的羰基質子化並轉化成較穩定的烯醇式, 進而與另一分子質子化羰基發生親核加成, 生成質子化的加成產物, 然後經質子轉移,脫水消除生成α,β-不飽和醛酮。決定反應速率的是親核加成一步。

② α-滷代酸酯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

α-滷代酸酯對醛、酮的縮合反應屬親核加成-消除反應機理。α-滷代酸酯與金屬鋅首先形成極性的有機鋅化合物, 然後有機鋅化合物中帶負電荷的酯α位碳原子向醛、酮的羰基發生親核加成, 形成環狀β-羥基羧酸酯的滷化鋅鹽, 再經酸水解而得β-羥基酯。 如果β-羥基酯的α-碳原子上具有氫原子, 則在溫度較高或在脫水劑 (如酸酐、 質子酸) 存在下脫水而得更穩定的α,β-不飽和酸酯。

Grignard反應的機理與此類同, 僅是反應底物與產物不同。

③ Wittig 試劑對醛、 酮的加成-消除反應

三苯基膦與有機滷化物作用生成季轔鹽-烴 (代) 三苯基滷化轔鹽, 再在非質子溶劑中加鹼處理, 失去一分子滷化氫可得 Wittig 試劑。 在 Wittig試劑中, 碳原子上帶負電荷,和碳相鄰的磷原子帶正電荷, 彼此以半極性鍵相結合, 保持著完整的電子偶, 這種化合物稱為內weng鹽 (ylide), 內weng鹽的磷原子因含有低能量的3d空軌道, 而碳原子上又具有孤立電子對的p軌道, 故形成一種p軌道和d軌道重疊的鍵, 即d-pπ共軛, 分散了α碳上的負電荷, 形成類烯式 (ylene) 結構。 

其帶負電荷的碳可對醛、 酮羰基作親核進攻, 形成內weng鹽或氧磷雜環丁烷中間體, 進而經順式消除分解成烯烴及氧化三苯膦。 反應產物烯烴可能存在(Z),(E) 兩種異構體, 分別由內weng鹽的蘇型和赤型消除分解而得。 如下式所示:

③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醛、酮的加成-消除反應的機理, 解釋甚多, 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羰基化合物在伯胺、 仲胺或胺鹽的催化下形成亞胺過渡態, 然後活性亞甲基的碳負離子向亞胺過渡態發生親核加成, 再經脫氨而得產物。

另一種機理類似醛醇縮合, 反應在極性溶劑中進行, 在鹼催化劑存在下, 活性亞甲基形成碳負離子, 然後與醛、 酮縮合, 脫水而得產物。

(2)親核加成反應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對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加成反應屬於親核加成反應機理。一般認為, 在催化量鹼的作用下, 活性亞甲基化合物轉化成碳負離子, 進而與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發生親核加成而縮合成β-羰烷基化合物。

2、親電反應

α-滷烷基化反應,α-羥烷基化反應(Prins反應)α-氨烷基化反應,Pictet-Spengler反應和β-羥烷基化反應等屬於親電取代反應機理. 如在α-滷烷基化反應中, 甲醛 (多聚甲醛)在氯化氫存在下, 形成一種穩定的正離子, 進而與芳環發生親電取代, 生成的羥甲基物在氯化氫存在下, 經SN2反應, 得到氯甲基產物。

References:

[1]《藥物合成反應》

註:以上內容為【博普智庫】收集整理

合成路上學習是永不能停歇的!٩(๑❛ᴗ❛๑)۶

放眼未來 

需 要 你 的 支 持 哦 !

相關焦點

  • Knoevenagel 縮合反應
    硝基乙酸酯等)在有機弱鹼(氨、胺或其羧酸鹽)的催化作用下,與醛、酮發生醛醇型縮合,脫水而得到α,β-不飽和化合物的反應,稱為Knoevenagel 縮合反應。機理探究:關於Knoevenagel反應的機理有多種解釋,但是人們普遍公認的有兩種。一種反應機理是羰基化合物在伯胺、仲胺或銨鹽的催化下形成亞胺過渡態,然後與活性亞甲基化合物所形成的碳負離子加成。一般這個過程,往往需要用有機酸共同催化才能發生反應,還能提高產率。
  • 常見的碳碳鍵生成的縮合反應
    這個反應叫做羥醛縮合或醇醛縮合。Abiko-Masamune羥醛縮合反應二、Mukaiyama羥醛縮合反應鹼催化下酯縮合得到β-酮酯的反應。氰基催化芳香甲醛縮合得到安息香類物的反應。現在此反應都改用噻唑鎓鹽或N雜化卡賓催化。此反應與Stetter反應的機理類似。十三、Stetter反應
  • 有機人名反應——Pechmann縮合
    Pechmann縮合(Pechmann Condensation) 香豆素合成(Coumarin Synthesis) Pechmann縮合反應(Pechmann condensation),又稱Pechmann反應(Pechmann reaction),是指酚和β-酮酸(或酮酸酯)在酸性條件下反應合成香豆素類化合物
  • 常見的碳碳單鍵生成的縮合反應
    鹼催化下酯縮合得到β-酮酯的反應。分子內的克萊森縮合反應。六、Reformatsky反應氰基催化芳香甲醛縮合得到安息香類物的反應。現在此反應都改用噻唑鎓鹽或N雜化卡賓催化。此反應與Stetter反應的機理類似。十三、Stetter反應
  • 考研有機化學縮合反應系列機理課程
    拉好友助力免費獲取考研有機化學縮合反應機理課程 ,點擊騰訊課堂連結即可獲取https://ke.qq.com/course/470346?
  • 有機人名反應——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
    Darzens縮合反應(Darzens Reaction)Darzens縮合反應(達參反應、達琴反應),是醛或酮在強鹼(如氨基鈉、醇鈉)作用下與α-滷代羧酸酯反應,生成α,β-環氧酸酯的反應。以發現者奧古斯特·喬治·達金(1867-1954)命名。產物α,β-環氧羧酸酯也稱作「縮水甘油酸酯」,經水解可以得到醛和酮。
  • 縮合反應(9)
    Michael加成:有活潑亞甲基化合物形成的碳負離子,對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碳碳雙鍵的親核加成,是活潑亞甲基化物烷基化的一種重要方法,該反應稱為Michael反應。Michael加成是羰基化合物α位的縮合反應,一些羰基化合物α位的縮合反應歸納如下:
  • 有機化學考研總結——第六彈(縮合反應、胺、含氮芳香化合物)
    ,對另一分子酯進行羰基親核取代,烷氧負離子離去,生成β-二羰基化合物。酸式分解:先發生酯縮合逆反應,然後酯水解。(濃鹼)逆合成分析時,將產物中的酸(CO2對應著H2CO3)製成酯後,發生酯縮合反應。c. 兩種分解方式與條件的關係(以乙醯乙酸乙酯為例)。
  • 有機考研必懂的20個有機反應機理
    含有α-氫的酯在醇鈉等鹼性縮合劑作用下發生縮合作用,失去一分子醇得到β-酮酸酯。如2分子乙酸乙酯在金屬鈉和少量乙醇作用下發生縮合得到乙醯乙酸乙酯。二元羧酸酯的分子內酯縮合見Dieckmann縮合反應。反應實例如果酯的α-碳上只有一個氫原子,由於酸性太弱,用乙醇鈉難於形成負離子,需要用較強的鹼才能把酯變為負離子。如異丁酸乙酯在三苯甲基鈉作用下,可以進行縮合,而在乙醇鈉作用下則不能發生反應:
  • 醯氯法縮合形成醯胺鍵
    醯氯法縮合形成醯胺鍵將羧酸轉化成相應的醯氯,隨後與胺作用是合成醯胺最簡單的方法。
  • HATU等酸胺縮合試劑副產物和中間態結構和MS分析
    小編今天分享的酸胺縮合反應,不談手性,主要談談常見縮合試劑參與反應過程中的副產物結構分析,以及MS值分析,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 有機人名反應——Gewald反應(Gewald Reaction)
    Gewald反應(Gewald Reaction)Gewald反應是指醛或酮與α-氰基酯在硫和鹼的存在下縮合,生成多取代的2-氨基噻吩。Gewald反應是一種合成2-氨基噻吩類化合物的常見方法,該反應的試劑易得、條件溫和、適用範圍廣泛。反應機理最近的研究表明,反應中,首先是酮與α-氰酯發生Knoevenagel縮合,產生穩定的不飽和酯中間體 。然後在和硫進行加成,與碳相連的硫再進攻氰基進行關環,得到噻吩。
  • 單詞縮合 什麼是單詞縮合?縮合後該如何來讀?傑克告訴你
    一、視頻講解二、文字講解英語縮合什麼是縮合?縮合就是將兩個單詞合在一起使他們變成一個更短的單詞I am = I’mHe is = He’s肯定句中的縮合常見的可以進行縮合的單詞有am -『mare -『reis - 『swill - 『llwould -『d
  • 法語的縮合冠詞
    L'article contracté 縮合冠詞一、介詞à與定冠詞le和les的縮合形式à+le=注意:介詞à和定冠詞la,或l'連用時,並不構成縮合形式:à+la=à laà+l'=à+l'例句:Je vais à laplage avec mes
  • 有機合成中常見的多組分反應
    2-氨基吡啶,2-氨基嘧啶,2-氨基吡嗪或2-氨基噻吩等含有H2N-C=N結構化合物,醛和異腈一鍋法縮合得到氨基咪唑的反應。此反應是多組分反應,機理與Ugi反應類似。李朝軍三組分反應是指在過渡金屬催化下醛-炔-胺三組分直接脫水縮合得到丙炔胺的反應,反應通常在水中進行。九、Mannich反應
  • 人名反應及常見反應(全)
    (偶姻縮合反應), Acyloin Condensation(酮醇縮合)反應屬於[3,3]-σ單電子遷移重排,反應過程協同進行,反應可逆。機理同克萊森重排。二酯在鹼作用下發生分子內縮合生成β-酮酯的反應,即分子內的Claisen縮合反應。
  • 人名反應及常見反應(B-C)
    反應機理與Pfau-Plattner甘葡環烴合成反應類似。Burgess脫水試劑是非常有效的由仲醇和叔醇脫水製備烯烴的試劑,反應溫和,有選擇性。但一級醇反應效果不佳。β位消除,遵循熱消除Ei機理(消除過程中,兩種離去基團同時離去,互相之間又迅速成鍵)。
  • 人名反應小課堂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1936年,德國化學家Carl Mannich等人發現,將二級胺與羰基化合物醛、酮混合,在鹼性脫水劑K2CO3或CaO的作用下可發生脫水縮合形成烯胺。
  • 乾貨||完美咖啡的烘焙(四)——詳解咖啡烘焙中的「梅拉德反應」和「焦糖化反應」
    有兩種反應方向: ①經脫水得到焦糖(糖色)等產物;②經裂解得到揮發性的醛類、酮類物質,這些物質還可以進一步縮合、聚合,最終也得到一些深色物質。單糖類物質可以和含伯氨基類物質(如胺基酸)發生羰氨縮合反應而得到Schiffsbase(席夫鹼),Schiffs鹼通過分子內環化轉化成穩定的環狀結構的產物-糖胺。
  • von Pechmann反應 | 人名反應小課堂
    這種從苯酚出發,在酸性條件下與β-酮酸酯縮合環化形成取代基修飾的香豆素的過程稱為von Pechmann反應(von Pechmann reaction),也叫作Pechmann反應(Pechmann reaction)或Pechmann縮合(Pechmann conden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