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陷阱!這裡的「免費領口罩」 千萬別申領!有人差點中招了!

2020-12-20 騰訊網

小心!

「免費領口罩」

很有可能是騙子鋪設的陷阱,

有人差點中招了...

點擊播放 GIF 0.3M

近日,

上海市民蔣先生收到一條簡訊,

稱「可免費領口罩」,

於是他打開簡訊連結輸入了個人信息...

沒想到,

這一輸,自己的身份證號、

銀行卡卡號及密碼、微信號及密碼

全部洩露了。

點擊播放 GIF 0.1M

蔣先生這才意識到:

可能遭遇了電信詐騙,

緊接著趕到銀行說明情況,

要求修改自己的銀行卡密碼。

見狀,銀行工作人員立即報警,

最終避免了財產損失。

警方對案件進行調查後發現:

這個連結存在木馬病毒,

登錄後相關個人信息就會被竊取。

安全君提醒,

市民如果接到這類簡訊,

一定要警惕。

此外,

下面十大借「疫」行騙的套路也要認清:

騙局一:假賣口罩真騙錢

不法分子通過社交軟體、交易網站等渠道,發布醫用口罩等防護物資的虛假銷售信息,或主動聯繫急需口罩的受害人「銷售」防護物資,收款後將受害人移入黑名單。

提醒:應增強防騙意識,保持理性,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防疫用品,對網絡詐騙說「不」!

騙局二:謊稱公益騙捐款

不法分子通過微信、QQ、社交網站等多種方式,以「紅十字會」或醫院等名義,在網絡上發布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獻愛心」的虛假信息,讓受害人打款到指定帳戶,從而騙取錢財。

提醒: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愛心捐贈,捐贈過程中不要提供銀行帳戶密碼及手機驗證碼等重要信息,謹防善心被不法分子利用!

騙局三:假扮客服「退款、改籤」

不法分子藉口受疫情影響,辦理機票、車票等退改籤,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還、網購商品退款等,向受害人發送虛假簡訊通知,在釣魚連結或詐騙電話中誘導受害人提供銀行卡、密碼等敏感金融信息,實施詐騙。

提醒:接到退款、改籤電話或者簡訊,一定要通過官方平臺,撥打官方電話核實情況。切勿輕易透露個人網銀、電子支付平臺等帳戶信息,以免受騙上當。

騙局四:虛假回國機票詐騙

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期間留學生急於回國的心理,在相關留學生群、留學生社交平臺發布包機信息,騙留學生支付「高價機票款」進行詐騙。

提醒:疫情當前,身處海外的同胞們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亦需時刻警惕不實消息,謹防上當受騙。

騙局五:謊稱親友感染新冠詐騙

防疫期間部分民眾未能回家或暫時無法聯繫,不法分子遂冒充醫務工作者或謊稱他人親友,以某人被確診隔離醫治為由,請求匯繳相關費用,或向社會公眾發起眾籌「醫藥費」「住院費」等,騙取錢財。

提醒:接到陌生人來電稱親友感染、需治療等消息時,先保持冷靜,一定要與親友本人進行多渠道確認,切莫心急匯款、上當受騙。

騙局六:推銷新冠特效藥

不法分子假冒政府部門、防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部門、藥物研究(醫療)機構,以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等方式進行推銷,謊稱有提高身體免疫力或治療新冠病毒肺炎的特效藥,誘騙民眾購買或向民眾發送釣魚連結,誘導輸入個人帳戶信息及交易密碼,盜取帳戶資金。

提醒:國家相關機構對疫情研發的所有藥品均會在權威媒體公布。關注權威報導,面對打著「推銷藥品」旗號的不法分子,在未核實真偽前,絕不相信、不匯款。

騙局七:冒充疾控中心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謊稱當事人高價向外銷售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涉嫌參與重大刑事案件等。以核查個人資產是否涉案為由,誘騙受害人將全部資金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實施詐騙。

提醒:接到「疾控中心」或者「公檢法機構」來電後務必提高警惕,要通過多種渠道核實對方信息是否屬實,切勿輕易向對方透露私人財產信息。公檢法等部門不會要求事主匯款、索要事主銀行帳戶信息。發現被騙及時撥打110報警或者到附近公安機關報案。

騙局八:「疫情貸款」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電話、網絡發布可代理申請「額度高、利息低、無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專項貸款」的虛假信息,誘使有資金需求的公司或個人申請貸款,然後以提前收取中介費、保證金等為由實施詐騙。

提醒:切記要通過銀行等國家正規金融機構申請貸款,降低貸款風險,度過難關。不要輕信任何網友、網站、手機應用發布的貸款廣告,不掃描、不點擊任何來源不明的二維碼和連結。

騙局九:投資理財型詐騙

不法分子針對公眾居家防疫、普遍通過網絡或手機獲取信息的特點,藉助「區塊鏈」概念發行冠狀病毒加密貨幣Coronaviruscoin等虛擬貨幣,宣稱籌集的資金用於在境外建造口罩、防護服工廠,或用於研究生產冠狀病毒疫苗,並許諾高額回報,騙取受害人錢財。

提醒:投資理財應當牢記「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拒絕高息誘惑。收益永遠和風險成正比,面對過高的收益率應保持警惕和理性,切勿存在「天上掉餡餅」的僥倖心理。

騙局十:信用卡逾期詐騙

防疫期間民眾出行不便,不法分子以提升額度、卡片逾期凍結或徵信黑名單等事由發送簡訊,誘導持卡人打開簡訊中的網址或撥打簡訊中的電話,進一步騙取卡號、密碼、手機號、有效期、簡訊驗證碼等信息,或誘導受害人在所謂「解除黑名單」公眾號內進行操作而實施詐騙。

提醒:銀行不會在辦理業務過程中,索取用戶的密碼和動態驗證碼。如遇到類似情況,就判斷可能是詐騙。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簡訊和網絡信息,不輕易撥打所謂的「客服電話」,市民如有疑問,可撥打官方平臺電話進行核實。

▍來源:中國警方在線、公安部網安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天上永遠不會掉餡餅!

點「在看」提醒大家警惕套路!

相關焦點

  • 剝完橘子不洗手,千萬別摸它,會炸傷人!每年都有人中招
    剝完橘子不洗手,千萬別摸它,會炸傷人!每年都有人中招 2021-01-08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免費美容、皮膚測試是陷阱 千萬別上當
    網戀有陷阱,校園貸有陷阱,但身為大學生的你是否知道,街頭美容也有陷阱!抹上免費,洗掉就得掏錢近日,鄭州女大學生王璐璐(化名)和同學一起去學校附近逛街,被新鄭市一家美容機構的促銷員攔住,被塞了一張「免費卡」,「當時他說的是可以免費體驗,免費領個禮品,王璐璐和同學被帶到美容機構,兩人被分別帶進兩個房間,手裡的「免費卡」也被收走。
  • 有人上門免費清洗油煙機?市民中招落入推銷陷阱
    正義網上海6月20日電(通訊員 馬文靜)近日,有一夥婦女假借免費清洗油煙機之名,藉機上門高價推銷劣質清潔劑,並許諾購買清潔劑送免費清潔服務,奉賢、浦東、松江區多名市民中招。2017年5月15日,上海奉賢區檢察院依法以詐騙罪對張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2017年4月8日晚,張阿姨在家中聽到有人敲門,門口有婦女在問:「免費清洗油煙機要不要?」
  • 可免費申領?小心!這是陷阱
    1000張免費申領》的帖子。文章稱,只要用戶按照要求完成關注、轉發等指定操作,就有機會免費領取Supreme北京一卡通。文中還強調,「本次活動的公交卡經親測長期有效,可以放心使用……已經有一批『潮人』申領成功」,還曬出不少網友使用體驗的朋友圈截圖。
  • 快遞單上寫這4個字,千萬別收?已經有人中招!
    來源:高質量生活家事件一:深圳的田先生接到快遞員電話,說是他有一個「貨到付款」快遞到了,而且標註著「重要文件」,他回想起最近確實有一個對接的公司,要將文件快遞給自己,就讓公司前臺先行墊付了39元。然而,這種事情竟然不是個例了,已經有很多人都中招過~~事件二:江蘇南京的劉女士也遭遇了類似的騙局,但是敏感的劉女士選擇了立馬報警。南京警方此前已接到不少類似的報警,敏銳的察覺到這是起「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的大型詐騙。最後竟然發現,快遞員負責利用職務之便,竊取所供職快遞公司的全國用戶數據並提供給電商老闆,電商老闆負責發貨詐騙。
  • 承諾免費做臉做到一半要收錢 「美容陷阱」又有姑娘中招了
    浙江在線04月09日訊承諾免費做臉,可做到一半卻以各種名目收費。這樣的「美容陷阱」聽來並不陌生,可前兩天又有姑娘中招了。她在論壇上發帖說了自己的遭遇,稱發這個帖子,就是想給大伙兒提個醒。
  • 花錢毀容,免費美容陷阱千萬別上當!
    網戀有陷阱,校園貸有陷阱,但身為大學生的你是否知道,街頭美容也有陷阱!走在大街上,如果有人告訴你,可以為你做免費的皮膚測試,要萬分警惕!
  • 花錢毀容,免費美容陷阱千萬別上當!
    來源:中國青年報(ID:zqbcyol)網戀有陷阱,校園貸有陷阱,但身為大學生的你是否知道,街頭美容也有陷阱
  • 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
    6個常見的消費心理學「陷阱」,80%的人都中招了!俗話說,「買家不如賣家精」。生活裡當我們沉浸於購物的欣喜時,卻不知道我們已經心甘情願地踏進商家為我們設計的消費陷阱當中。商家通入了解客戶的都買生理和心理變化的原因,從而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消費陷阱,來促進消費者購買發速度。第一、心理帳戶。為什么女生總是在衣服、化妝品等東西上忍不住買買買呢?就算是價格昂貴,也都是毫不猶豫剁手,卻多某些商家幾毛錢的東西挑三揀四呢?
  • 暴雨天千萬別做這個動作,當心惹「毒」上身!已經有人中招了……
    暴雨天千萬別做這個動作,當心惹「毒」上身!已經有人中招了…… 2020-06-14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它是燉雞湯最忌諱的配料、燉雞湯時千萬別放、看看你中招了沒?
    比如;它就是雞湯最忌諱的配料、燉雞湯時千萬別放、看看你中招了沒?它就是料酒、人們常常一致認為料酒是去腥的的最好選擇,其實大部分的肉類加入料酒是對的!很多的燉雞肉像土豆燒雞、黃燜雞···等等也放料酒,但是唯獨「燉雞湯」千萬不要放料酒!加了料酒以後雞湯會失去原有的味道、也會使部分的營養流失。
  • 花鳥市場「貓膩多」,看到這種鳥,你可千萬別中招!全是「把戲」
    花鳥市場「貓膩多」,看到這種鳥,你可千萬別中招!全是鳥販子的「把戲」。畫眉鳥首先我們來看看線下花鳥市場的把戲,像是我們本地的花鳥市場,裡面各種小動物都有,上面小烏龜、小兔子、小倉鼠、小貓小狗,當然也有人賣鳥。
  • 免費送老人雞蛋,最終買回淨水器,卻是騙人的?千萬別貪小便宜!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商家都客戶群體面向了廣大的老年人,開展很多活動讓他們來參加。比如說免費送雞蛋、免費體驗項目、免費旅遊等等。一群銷售人員非常親切地在老人身邊轉悠,很容易讓老人們放鬆警惕,最終花錢買他們的產品等等。這樣的事情,我們也看到過很多報導了,但還是屢見不鮮。
  • 千萬別中招!
    @芝罘區的廣大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近期,不少商戶收到不法分子釣魚網站實施詐騙的信息大家千萬別中招近日,芝罘區出現一些打著「市場監管局」的旗號詐騙案例2有企業反映,稱收到 以「工商管理」「市場監管」為落款的簡訊,簡訊內容大致為 提醒企業營業執照被列入經營異常或者未報送年報,提示企業登錄***網址進行處理,不然就要停止使用、銷戶。
  • 免費領口罩、理髮、抽獎……靜安各商場女神節福利+大促來了!
    免費領口罩、理髮、抽獎……靜安各商場女神節福利+大促來了!靜安各大商場將在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推出免費發放口罩、免費送定製美妝禮盒、免費理髮、「愛心助農」公益項目等一系列超給力的活動,快來跟靜寶一起看看吧~芮歐
  • 最傷車漆幾個行為,幾乎人人都中招,千萬別再這麼做!
    今日話題:最傷車漆幾個行為,幾乎人人都中招,千萬別再這麼做!不知道大家平時都是怎麼保養車子的呢?除了一些必要的要去4S店進行保養,相信很多人在平常的時候還是會親力親為,畢竟現在汽車就是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 快查查你的購物車,別掉進陷阱!
    虛假紅包詐騙闢謠截圖(圖片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國家應急廣播官方微博)如果你在微信裡看到有人發「消費券」「購物津貼」等「福利連結」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一則名為「全民派發購物津貼」的連結出現在了微信群。「假紅包」利用微信的好友關係鏈傳播,一旦你中招,就會掉入騙子的陷阱:被利用發布垃圾廣告、隱私信息洩露、甚至「包」含木馬,盜刷錢財……警方提醒:慎點此類紅包連結,如不小心點擊應第一時間關閉手機網絡,修改手機銀行、支付寶等重要支付帳戶密碼。
  • 20萬張江西旅遊電子消費券今起免費申領
    中國江西網記者從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愛江西·健康遊」千萬元電子消費券投放活動將於4月1日10時啟動。據悉,「雲遊江西」平臺將發放20萬張面值50元的旅遊電子消費券,每日上午10時免費投放5000張,領完即止,使用期限是2020年4月1日-6月30日。
  • 電信詐騙瞄準海外留學生 接到陌生電話千萬別中招
    海外網1月9日電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甚至有工作經驗的上班族都選擇出國留學,接觸外國文化,通過在國外的學習和生活來增長見識,豐富人生閱歷。然而,眾多初來乍到的中國留學生頻頻成為海外電信詐騙的目標,其中不乏受害之人,這為他們的海外留學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
  • 最實用線上免費申領ETC親測報告出爐!這些「關卡」要注意
    記者對廣東省可線上辦理ETC的各個渠道,包括工農中建交和郵儲六大銀行,以及粵通卡小程序、微信、支付寶、雲閃付共計十大渠道進行申領ETC測試,卻發現銀行爭搶ETC用戶的背後,出現了不少問題:建行科技水平跟不上、頁面使用體驗差,郵儲行難找申領入口;微信免費條件是要新辦信用卡、支付寶則要交押金,其他渠道則大多是必須承諾三到五年不得解綁;建行交行對於捆綁借記卡用戶還強制搭配貸款產品;還有市民吐槽設備遲遲不發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