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擔心犯太歲,也是最多人問的問題。這也是廣泛深植在民心的一項風俗習慣。一到過年前就有一堆人搶著安太歲,那真有犯太歲或衝太歲這回事嗎?
民俗說法,每一年都有值年官,那這個值年官就叫太歲爺簡稱太歲,每年值年的神明都不同,一共有60位。流年與自己同生肖的叫犯太歲,與自己生肖差6相衝的叫衝太歲,大家都說衝犯到太歲會非死即傷。
其實犯太歲或衝太歲是風水上動土時所用的名詞。這是指在每一年不同的流年有不同的磁場變化,有的方位是吉方,有些是兇方,極兇的方位就叫太歲方。當要蓋建築物時要避開在這個方位動第一鏟或開門不開在這個方位上,而其他周邊建築物也會注意新蓋的建物是否落在自家當年的太歲方以致招兇。衝犯到的話,真的家人中會有人非死即傷,所以才有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的習俗和講法。
在古時候,一間廟宇要吸引足夠的香火錢以維持日常的開銷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於是有些廟住就宣稱人也是會犯太歲的,所以每年都要安太歲或祭太歲並收取一定費用,以維持廟的開銷。
是人的都怕有什麼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都會去廟裡誠惶誠恐地安太歲保平安,之後就這麼以訛傳訛地傳開了變成一種既定俗成的規矩。當然,尋找心靈的慰寄無可厚非也沒有錯,只是這種講法有待商榷。
我們都知道有12生肖,照民俗一個人每12年會犯太歲一次,每12年也會衝太歲一次,也就是說在12年內至少要到廟裡安二次太歲,照俗諺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災。的說法而且是對的話,那只要12年,全人類就應該會全被消滅!覺得太短,再放寬些標準,那36年,輪三次太歲年,共衝犯太歲6次,總夠了吧?那有沒有這樣呢?沒有!而且人遇到災禍或破財也不單通通只發生在太歲年那一年,其他時間都沒有,對吧?不信的話,可以檢視自己在所謂的太歲年有沒有真正發生什麼大災就可以驗證這個說法的可信度。
反倒是在八字命理的理論上,而是要注意天克地衝的時間點才是比較有說服力的說法。在不考慮其他(月柱、日柱、時柱及大運)之下,例如:某甲生在乙卯年,他比較怕的是遇到辛酉流年,因為辛金會克乙木,酉金衝卯木,傷的全是木,而且是重傷!這就是所謂的天克地衝。
年在八字中是在外圍,一定會首當其衝,除非大運有所轉化,不然一定先受傷,月、日、時來救都是事後的事,至於是什麼受傷就要看傷的十神(六神)是什麼而定。如果是財,就是大破財或父親有難,是印星,就是母親會出事或夫妻離異。
如果遇到的是癸卯流年,癸水會生乙木,卯木對卯木無傷,那怎麼會有事?或者是丁卯流年,木全沒傷,反而三個木(二個卯加一個乙)生丁火,火會很旺。
所以犯太歲的論調不能一體適用。就像1+1不一定等於2時,它到底是什麼?那怎麼叫人相信1+1=2這個定律?當一種規則或論點不能一體適用就不能成為定律,也就沒有準確性,沒有準確性的東西,幹嘛要去信它而且還死抱著不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