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體近乎透明,超輕絕熱性能可用於太空

2020-12-22 驚奇趣

科學教育頻道「Veritasium」日前發布影片,介紹發明於1931年,目前是世上最輕、密度最小的固體「氣凝膠」(Aerogel),講解氣凝膠發明的原因、製作過程、隔熱性實驗與當前的用途,該視頻目前已達1千萬次觀看。

片中Veritasium創辦人穆勒(Derek Muller)拿著的氣凝膠質量僅1.22克,在光照下接近透明,只比等量空氣的質量重幾倍。這塊氣凝膠99.8%是空氣,有些氣凝膠一旦抽掉空氣,密度甚至會變得比空氣還要低。

氣凝膠的特性就是隔熱性絕佳,為此穆勒特別前往美國麻州波士頓的氣凝膠技術公司(Aerogel Technologies)進行驗證,將巧克力兔子分別放到玻璃培養皿與氣凝膠墊子上,接著用本生燈(Bunsen burner)進行高溫加熱。

實驗顯示,加熱才1分多鐘,玻璃培養皿上的巧克力兔子就開始融化、冒出白煙,逐漸從底端開始變成液態,加熱近1分50秒時,玻璃培養皿甚至因高熱而裂開。巧克力兔子隨即向側邊倒下,露出差不多已經變成中空的底部。

接著換氣凝膠墊子登場,加熱近3分鐘的巧克力兔子仍沒有溶化的跡象,熱像儀則可見到巧克力兔子周圍開始變熱,但緊貼氣凝膠墊子的底部沒有變化。直到4分鐘後,巧克力兔子才開始變軟,穆勒大膽用手指碰觸氣凝膠墊子,感覺也只是變暖。直到接近6分整時,巧克力兔子才因重心不穩摔下氣凝膠墊子。

根據克努曾效應(Knudsen effect),在納米級多孔材料中,熱很難在氣凝膠下的空氣分子快速移動,也就不容易擴散穿越,將熱傳導到頂部,這讓氣凝膠成為優質的隔熱體。氣凝膠成分九成九是空氣,但不代表熱學性質與空氣相同,反而比空氣有更好的隔熱性。

美國聯邦航天總署(NASA)將氣凝膠隔熱體用於火星漫遊車上,避免電子組件在火星地表的夜晚變冷。同時,氣凝膠也因低密度等特性,被用於捕捉彗星塵。目前科學家致力於降低氣凝膠的成本,同時改善其缺陷。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研發"最輕固體材料" 每立方釐米僅0.12毫克
    東方網1月1日消息:昨日,東華大學宣布該校納米纖維研究團隊研發出了密度僅為0.12毫克每立方釐米的「纖維氣凝膠」,成功刷新了「世界最輕材料」的紀錄。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你知道是什麼嗎?
    這不是煙,而是一種固體,確切地說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氣凝膠。 氣凝膠是什麼?首先我們來認識下「凝膠」。 一定濃度的高分子溶液或溶膠,在適當條件下,粘度逐漸增大,最後失去流動性,整個體系變成一種外觀均勻,並保持一定形態的彈性半固體,這種彈性半固體稱為凝膠。
  • 科堂|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氣凝膠
    科堂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氣凝膠 2020-06-14 02: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比空氣還輕 浙大製備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材料
    浙江大學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科研成果,他們已經製備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材料。這款固體材料主要成分是碳纖維和石墨烯纖維,被稱為「全碳氣凝膠」,密度僅為每立方釐米0.16毫克,大約是氫氣的2倍,比氮氣更輕,是空氣密度的六分之一,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在演示中,一個由這種材料組成的8立方釐米大小的方塊可以壓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會變形。
  • 這種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我市正在「智造」
    密度最小的固體 隔熱效果非常好 在2019年國慶閱兵式上,世界上首款實用化高超音速武器東風-17亮相,讓現有飛彈防禦體系(包括薩德在內)基本形同虛設。其中一個「秘訣」就是東風-17使用了氣凝膠隔熱材料。
  • 世界上最輕的物質
    科學家們一次一次地刷新著「世界上最輕的材料」的紀錄,就讓我們走進氣凝膠,來看看世界上「最輕的材料」,全碳氣凝膠。氣凝膠,又稱為幹凝膠。當凝膠脫去大部分溶劑,使凝膠中液體含量比固體含量少得多,或凝膠的空間網狀結構中充滿的介質是氣體,外表呈固體狀,這即為幹凝膠,也稱為氣凝膠。如明膠、阿拉伯膠、矽膠、毛髮、指甲等。氣凝膠也具凝膠的性質,即具膨脹作用、觸變作用、離漿作用。作為世界最輕的固體,已入選金氏世界紀錄。
  • 世界最輕的固體!看似薄透卻大有用處
    分享幾個知識點,世界上最重的液體是汞,也就是水銀,同樣體積比水重約13.5倍;世界上最輕的液體是戊烷,重量大約為水的60%;而世界上最重的固體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說是鋨,同等體積比鐵重3倍,但還有人說是理論下存在的物質「超固體」,僅桌球大小的超固體質量大於1000噸。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被一種不會散失的煙,你知道是什麼嗎
    事實上,世界上真的有這種物質,被科學家稱為「氣凝膠」。氣凝膠的發現很有意思,它是美國科學家在1931年製作成的。氣凝膠用一種特殊的方法進行乾燥,以完全去除溶劑,而凝膠本身保持凝膠體系的形狀,就像它有很多孔一樣。 所以,從遠處看,就像一團煙霧。
  • 浙大實驗室誕生超輕氣凝膠堪稱世界上最輕的固體材料
    光明日報杭州3月19日電(通訊員周煒、朱海洋潘劍凱)今天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課題組成功製備出一種超輕氣凝膠,取名「碳海綿」。該成果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輕固體材料的紀錄,彈性和吸油能力令人驚喜,被《自然》雜誌重點配圖評論。
  • 世界上最輕的物體是什麼?
    如果你是一個剛剛學過物理的初中生,也許會說最輕的東西是靜電吸引的塵埃,當然,如果你也學了化學也許會說得更加微觀,比如電子或者質子。但嚴格來說,這些不能算是實物。如果你是個技術宅,關注科技前沿,那麼你一定知道,目前世界上最輕的東西是「全碳氣凝膠」。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千度高溫不融,可擋爆炸衝擊!
    今天小編來考考大家一個問題,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夥伴們知道是什麼嗎?知道的小夥伴們歡迎大家在留言下方評論互動,不知道的今天小編就帶你們了解了解一下喲,一般人說起最輕的東西,大家估計都會聯想到空氣,樹葉,雲朵之類的可是這些都不是喲!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質量比空氣還輕,網友:看完漲知識了!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質量比空氣還輕,網友:看完漲知識了!網羅天下趣事,縱觀八方奇聞,提到世界上最輕的物體,相信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羽毛,羽毛的質地輕盈,而且能夠隨風飛舞,但這種東西卻並不能稱為世界上最輕的物質,因為這種說法在科學界是不成立的。
  • 世界上最輕的物體是什麼?簡直太神奇
    如果你是個技術宅,關注科技前沿,那麼你一定知道,目前世界上最輕的東西是「全碳氣凝膠」。這東西到底有多輕,形容詞也許很難表達到位,所以科學家們想到了一個絕佳的展示方法:將一塊100立方釐米的「全碳氣凝膠」放在一朵正在盛開的花朵上,脆弱的花瓣毫不費力地支撐著這團看上去很重的「龐然大物」。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千度高溫不融,可擋爆炸衝擊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地球之最數不勝數,今天小編要來和大家聊聊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如果讓大家舉例一種最輕的固體,可能很多人想到了一張紙,一片羽毛或者蒲公英的種子等等,這些物質雖然很輕盈,但也比不上固態空氣輕。
  • 世界上最輕的固體:讓你燒不死炸不到(圖)
    科學家認為,氣凝膠可與20世紀30年代發明的人造樹膠、80年代發明的碳纖維以及90年代的矽樹脂相提並論。這種材料就是氣凝膠,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輕的固體,可以經受住1公斤炸藥的爆炸威力,讓你遠離1300攝氏度以上噴燈的高溫。如今,科學家正在加緊開發這種材料的新用途。從下一代網球拍到火星探索太空人的超級隔熱太空服的製造,這種材料都將大顯身手。     氣凝膠有一個暱稱叫做「冷凍煙霧」,它呈現半透明淡藍色。將矽膠中的水提取出來,再利用諸如二氧化碳之類的氣體取代水的方法就可以製成氣凝膠了。
  • 全世界最輕的三種物質材料,比空氣還輕,最後一種是中國研發
    世界上最輕的三種物質,第三種是中國研發並且打破了世界紀錄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在很多重要的領域都迫切需要大量更好更輕的物質材料,為了迎合這種需求,一代又一代的科學家經過長期努力,研製出了很多性能優異的新型材料,而今天要說的這三種物質不但性能好
  • 日本發現了300多種全新冰結構 並搭建迄今最輕的
    圖為三種沸石結構的冰,其每個頂點和邊分別被一個水分子和氫鍵取代,可看作是超網絡組合多面體。FAU、 RHO和ITT分別為六角形、八角形和四方柱狀組合。圖片來自網絡科技日報北京9月11日電 (記者聶翠蓉)據《新科學家》雜誌網站近日報導,日本科學家通過計算機模擬,發現了300多種全新冰結構,多孔超輕類似氣凝膠,其空間網狀結構中充滿氣體分子,而外表呈固體狀,並發現迄今密度最小(即最輕)的固體水結構,研究這些新結構有助於揭開水分子在低溫低壓等極端環境下的性質。
  • 美國工程師造出世界上「最輕」物質(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美國工程師造出世界上「最輕」物質(雙語) 2011-11-21 18:32 來源:環球網 作者:
  •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零六所隔熱材料助力天舟一號太空旅程
    為「太空快遞員」提供高性能材料——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三零六所隔熱材料助力天舟一號太空旅程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4月20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隨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並於4月22日成功實現與天宮二號的交會對接
  • 恆溫電子固體比重計——可測量不同溫度下密度與體積的變化
    恆溫數顯式固體比重計,大尺寸大稱量固體密度計主要型號分為:DH-300G-T 、DH-900G-T 、DH-2000G-T、DH-3000G-T 、DH-4000G-T 、DH-5000G-T,這幾個型號可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行購買,也可根據客戶需要定製比重計支架和水槽,採用德國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