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Doris媽媽說育兒」 「陪寶寶讀童書」。
性別歧視是個什麼經歷呢?我估計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明白這其中給人帶來的傷害。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有關性別歧視的新聞。特別是網友們在帖子下的留言,講述的都是自己家真實的經歷。那些經歷聽上去真的讓人心驚不已。
重男輕女的現象在中國並不新鮮,特別是剛剛解放的時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壓在每一個結婚的婦女身上,當時的人都認為生不出男孩子就是這個當媽的沒本事。
在電視劇《金婚》裡面就有這樣的場景,文麗先後生了三個女兒,在懷上第四胎的時候就不想再生了,認為生下來的也不會是兒子。就在她做手術準備流產的時候,她的婆婆趕到了醫院,把文麗從手術臺上拽下來。
婆婆有預感,文麗這胎懷的是兒子,所以她甚至做了保證就為了文麗能把這胎生下來。拗不過婆婆,文麗不得已把這個孩子生了下來,甚至告訴丈夫趕緊把孩子抱給婆婆,讓婆婆帶回老家。文麗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接受過高等教育,還有著深刻的重男輕女的思想,就不要想其他人了。
沒想到丈夫在給孩子換尿布的時候發現這竟然是個男孩,夫妻倆一下子激動不已,婆婆看到了大孫子也非常高興。在之後的成長中,夫妻倆對兒子萬分疼愛,甚至孩子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喝酒回家晚了,父親還會在門口等著孩子回家。
電視劇演的其實一點兒都不誇張,現實只可能更殘酷。
文麗雖然重男輕女,但是好歹一家人夫妻兩個都有工作,家庭條件說的過去,三個女兒也在盡心撫養。而在當時,很多人生了女兒就是直接把她扔了或者溺死,據說當時家裡養的狗經常能叼回來死嬰。當然這些死嬰無一例外都是女孩。
特別是中國開始實施計劃生育之後,很多人都因為肚子裡懷了個女孩而被要求去墮胎,也引發了很多家庭矛盾。這種重男輕女的現在到現在也存在,但是比以前要好太多了。
性別歧視給孩子帶來的傷害非常嚴重,不僅僅是生理上的,更多的在於心理上的傷害。
1、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並不比身體健康差,作為孩子心目中最親近的人,父母在重男輕女上給孩子的傷害讓很多人難以忘記。
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女孩子都是不愛說話,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愛,孩子久而久之也不願意和他人進行交談,都會有或輕或重的心理疾病。
2、不利於孩子以後的生活。重男輕女家庭裡出來的女孩子,通常都有敏感、自卑的心理。在和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很容易多思多想,處在低位的劣勢。因為父母對她們的忽視,她們急切渴望別人對他們的關愛。
並且由於不自信,很容易做出討好他人的舉動。還有的女孩子因為遠離父母,從而也他人也充滿著不信任感,喜歡孤單一個人生活。
3、親子感情的破裂。有的家長把女孩視為家中的免費保姆,從小就讓她承包家裡的家務。甚至有的家長因為不願意給孩子花錢,而把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撕掉的。在他們心中,更希望女孩能早早出去打工掙錢,給家裡的兄弟攢錢買房。
比如《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本來考上了更好的大學,卻因為父母不肯出錢只能上不花錢的師範學校。並且即使蘇明玉之後事業非常成功,家裡的哥哥對她還是非打即罵,覺得她就應該給家裡做貢獻,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讓人看了非常生氣。
現實中的蘇明玉並不少,但絕大多數都沒有蘇明玉的條件,只能默默生活,忍受家裡的盤剝。
隨著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並沒有重男輕女,在他們眼中男孩女孩都一個樣。甚至有的人覺得自己是重女輕男,最喜歡給小閨女買漂亮衣服了。那在什麼時候能看出自己到底有什麼重男輕女呢?
首先就是結婚。很多人直到結婚的時候,才能看出來對兒女是否有不同。在老人的心理,嫁女兒和娶媳婦是不一樣的,很多老人對兒女一直一樣的好,但是結婚的時候給了女兒一些陪嫁,就覺得自己盡到父母的義務了。
而兒子呢,很多父母都是搭上了一輩子的積蓄。
然後就是寫遺囑的時候。老人積攢了一輩子的積蓄和房子,在老了之後就會想到要如何分配這些資產。是真的一碗水端平還是兒女各有不同呢,只有在這時候,才能看出老人真正的想法。
所以現在年輕的父母如果想要自查自己是否有重男輕女的心思,不妨想一想未來孩子結婚和自己老了之後的場景,自己會如何做出選擇呢?只有心裡最真實的想法才是真正反應自己的思想哦!
很多家長自己對兒女都是一樣的,但是經常會有一些歧視女性的說法言論讓很多女孩子受到傷害。所以家長應該如何避免性別歧視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呢?
首先,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很多家長喜歡給小男孩穿一些女孩衣服拍照,但是這樣很容易讓小孩子產生性別混淆,所以一定要如實告訴孩子的性別,告訴男孩子和女孩子有什麼區別。
其次,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的意思。在中國古代,自來就是「兒大避母,女大避父」,這其實就是對孩子早期的性別教育。孩子喜歡和異性朋友玩本來無可厚非,但是也要提前和孩子灌輸交往的底線和尺度,特別是對隱私的保護。
最後,學習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很多人都會有女生學習到高中就沒有後勁了;女生學理科就是差點事之類的評價。但是縱觀歷史,女性的物理學家、數學家比比皆是,在學習和能力上,男女並沒有任何差別。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男生和女生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強,區別就是自身的努力。
在男女平等的這條路上,我們可能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無論男女都是父母花了很大心血生養出來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把愛平分給每個孩子,讓所有女孩收到平等的對待。
寶媽們你們家裡有重男輕女的事情嗎?開放二胎後,家裡老人們有沒有讓你們再生個男孩的話呢?希望你們積極留言,大家一起探索育兒心得。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