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來賓交警 來賓交警
日常騎車出行
不想戴頭盔的理由各種各樣
太悶熱、不舒服、嫌麻煩甚至怕弄亂髮型
有的為了應付交警
戴一會又直接拿下
不戴安全頭盔的藉口千千萬
而戴頭盔的理由只有一條
那就是——保命!
別小看這小小的頭盔
事實證明
戴頭盔和不戴頭盔是有區別的
但是
戴頭盔不等於戴好頭盔
沒戴好也是會出事的!
11月02日18時許,興賓區高嶺路與長梅路交叉口處發生一起小型轎車與二輪電動自行車碰撞事故,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頭部流血受傷。
在現場,一大隊民警了解到電動自行車駕駛人黃某在事故中頭部受傷,已經送往興賓區人民醫院救治。看到掉落在現場的頭盔,民警有些疑惑,看樣子事故發生時黃某應該是有頭盔保護的,可為何最後頭盔會掉落在地上,而黃某竟會頭部受傷?這不科學!
為進一步了解事情真相,民警調取了附近的監控視頻。視頻中顯示:當晚18時13分,蘭某駕駛機動車沿高嶺路自南向北行至長梅路路口,正進行右轉彎,就在此時,黃某駕駛非機動車直行通過路口,兩車相撞,引發事故。
事發時,黃某在撞摔倒的過程中,其佩戴的安全頭盔隨之脫落,沒有起到保護作用,導致黃某的頭部受傷。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明明戴了頭盔黃某頭部依然會受傷的原因了!
佩戴安全頭盔
重要的是要戴好頭盔
正確規範的佩戴
關鍵時刻才能保護你的頭部
經多方勘查取證,大隊最終做出認定:當事人蘭某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在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控制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的交叉路口時,轉彎未讓直行的車輛先行,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定,是造成此事故的根本原因,負事故全部責任。
大家都知道,摩託車電動車這類兩輪車,就是「肉包鐵」,除了安全頭盔,沒有其他安全防護措施,一旦發生交通事故,你能依靠的,就是那小小的一個頭盔能護你頭部,減小傷害。隨著「一盔一帶」的宣傳號召,不少的駕駛員開始戴上安全頭盔,但有的是直接戴上並不扣搭扣,有的是為了應付了事,隨便找個不合適的戴上,有的甚至是看到交警的身影臨時戴一下。
但是你們是否知道,這樣不規範不適合自己的頭盔佩戴,可以說是沒戴,發生意外時安全頭盔易脫落。案例中的黃某,行駛途中是佩戴頭盔的,但是發生碰撞摔倒過程中,頭盔也隨之脫落,以致頭部受到傷害。所幸當時經過路口,兩車的速度並不快,否則後果更嚴重。
戴頭盔和不戴頭盔
不是日常中該糾結的
為了生命安全
這是一道單選題——戴安全頭盔
下面這個畫面
也許更能直觀的讓你了解
戴頭盔的重要性!
同時發生事故,戴頭盔和不戴頭盔的區別甚大
據統計,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駕乘人員死亡事故中約80%為顱腦損傷致死。而有關研究表明,正確佩戴安全頭盔、規範使用安全帶能夠將交通事故死亡風險降低60%~70%。
怎麼樣才算正確規範戴好頭盔呢?
1、根據自己的頭圍確定頭盔尺碼,佩戴時需將後部調解器開至最大。
2、水平佩戴頭盔,不可前仰或者後翹。頭盔後翹會遮擋視線,無法保護頭的後部位置的安全性,頭盔前仰會導致頭盔無法保護前額位置的安全性。
3、將調節器旋緊,直到頭盔不晃動並感覺舒適。
4、調整頭盔兩側織帶黑色分叉扣的高度,使耳朵的位置正好位於前後兩個織帶中間。
5、將下巴插口的位置調整好長度並扣緊,以下顎處留有一指空隙,為安全又合適的佩戴方法。
佩戴安全頭盔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
只需花費幾秒的時間
卻是意外發生時的「保命符」
不要嫌不舒服怕麻煩
生命安全最重要
安全出行 從「頭」開始
值班審核丨李 晨
值班編輯丨陳英花
視頻編輯丨羅雪濤 覃 春
供稿丨一大隊
原標題:《戴頭盔不等於戴頭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