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獲悉,有「中國第一村」之稱的祈福新邨不斷創新垃圾分類宣傳方式,根據祈福社區人員居住特點,社區的垃圾分類宣傳製作的宣傳資料全部使用中英文雙語版,社區與祈福英語實驗學校還共同組建了外國人志願團隊,讓外國人參與並認可垃圾分類工作。
特別的方式帶來很好的宣傳成效,祈福居委會及物業管理公司出動1200人在15天內完成了整個社區共45364戶的入戶宣傳推廣,其中還有不少居住在小區的外國人。目前,整個社區的垃圾分類宣傳工作聲勢大,效果好。
外籍住戶約5600人
根據廣州市垃圾分類工作的文件精神,祈福社區於今年10月7日全面實施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由於祈福社區屬大型社區,常住人口超過15萬,其中外藉人口就有5600多名,垃圾分類前期推進工作相當困難。
祈福社區黨支部陳書記告訴記者,社區幹部從一開始的定點,到撤桶,再到垃圾分類的實施,各項推進工作都遇到不少阻攔。「垃圾分類工作很有意義,關乎到我們的子子孫孫,無論多麼困難,我們都要堅持下去。」
為解決祈福社區在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和問題,近日,鍾村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專門來到祈福居委,對社區垃圾分類定點投放工作進行專題調研,一同參加調研的還有街分類辦、祈福居委會、物業管理公司等相關單位。座談會上,祈福居委會及物業管理公司就垃圾分類工作在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對於投放點有異味、清運垃圾有噪音等相關細節問題,當場給出了處理意見和建議。
使用中英雙語版宣傳資料
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祈福居委根據祈福社區人員居住的特點,社區的垃圾分類宣傳製作的宣傳資料全部使用中英文雙語版,社區與祈福英語實驗學校共同組建了外國人志願團隊,讓外國人參與並認可垃圾分類工作;社區在公告欄表彰了社區垃圾分類的積極分子,並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傳播出去,從而營造出社區人人參與的社會氛圍;製作響亮精短的宣傳口號,通過自媒體、邨巴等方式宣傳;利用祈福新邨現有的特別管理方式,通過物業管家在每棟的業主微信群曝光不按要求投放垃圾的業主,以及發布與垃圾分類有關的先進事跡,以此大力宣傳垃圾工作。
此外,祈福居委會及物業管理公司先後組織1200人在15天內完成了整個社區共45364戶的宣傳推廣,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垃圾分類實行一個多月以來,投訴信息不斷減少,同時,祈福居委會及物業管理公司對如何解答業主相關問題,工作人員根據經驗將其整理成統一的垃圾分類問答模板,用於統一宣傳。
經過社區物業和居委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社區居民從剛開始的投訴到現在的響應,從剛開始實施的混投亂扔,到現在主動配合進行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祈福社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基本已人人皆知,並有所行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譚陽春、簡碧琪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肖桂來 通訊員 簡碧琪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