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靜脈輸液裝置該怎麼選,讓自己少受罪?

2020-12-27 騰訊網

作者 | 覓健小周道

來源 | 卵巢關愛圈

腫瘤患者的輸液治療量大,經外周靜脈輸液時間相對較長。同時,患者還存在營養缺乏、反覆穿刺等因素,而這些因素導致的血管損傷性較大,尤其是進行化療患者,化療藥物刺激性強,對血管有不同程度的損傷。目前臨床使用的輸液裝置選擇越來越多,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我們予以更多關注以選擇適合自己情況的輸液裝置。

本文著眼於留置方法時間、部位、適用人群、適應範圍、禁忌症、併發症、優勢和不足等方面,將靜脈留置針、CVC、PICC、輸液港等技術作比較,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

靜脈留置針

周圍靜脈穿刺是臨床最常用的一項護理技術操作,其操作簡單對護理和設備要求較低,患者容易接受。經周圍靜脈途穿刺部位的選擇各不相同,成人常採用四肢遠端淺表靜脈,在非特殊情況下以上肢遠端的淺靜脈如手背為主要穿刺部位,宜選大、中靜脈,不能在同一一條靜脈上短距離反覆穿刺輸液。

留置時間3 ~ 4 d,根據臨床指徵更換導管

留置部位前臂最優,避免手腕內側

適用人群血管條件好、遵醫程度好的患者

適應範圍短期靜脈輸液治療,一次性輸液鋼針只用於單劑量給藥

禁忌症連續輸注發皰劑、腸外營養液或輸滲透壓 > 900 mOsm/L 的藥物

併發症導管相關性感染風險均低於其他裝置

優勢搶救,易操作

不足外滲風險、易脫出

中心靜脈導管(CVC)

中心靜脈置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s)是經皮膚直接自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和股靜脈進行穿刺,沿血管走向直至腔靜脈的插管。CVC置管應用於手術、急診和危重症患者,用於快速輸入藥液搶救患者、監測中心靜脈壓,輸注腸外營養和使用刺激性大的藥物的靜脈通道,也是腫瘤患者化療過程中常用的裝置。

留置時間≤30 d,報導半年

留置部位鎖骨下靜脈 > 頸靜脈、股靜脈

適用人群重症、急診、大手術的患者

適應範圍搶救;創傷性血流動力學監測;短期需高度稀釋或高速度輸入治療

禁忌症淋巴結腫大或上腔靜脈症候群;血栓病史

併發症併發症多,易發生血流相關性感染

優勢搶救患者或有創傷性血流動力學監測

不足置管操作複雜,安全性低,併發症多,不能帶管出院

經外周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PICC)

經外周置入的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是指將中心靜脈導管經外周靜脈穿刺插入,並使其頭端定位於上腔靜脈或右心房入口的一種深靜脈置管技術。PICC是一根細而軟且可彎曲的導管,因而可經外周淺靜脈穿刺置入深靜脈中。由於PICC導管的特性,其穿刺成功率高,可有效避免患者承受反覆靜脈穿刺帶來的痛苦,其操作方法簡便,且其可將藥物直接送達深靜脈,減少刺激性強的藥物對外周血管的損傷,同時為藥物的治療效果增添了一份保證。

留置時間≤1 年,報導 2 年

留置部位右上肢 > 左上肢 貴要靜脈 > 肘正中靜脈 > 頭靜脈

適用人群外周靜脈穿刺失敗或穿刺困難;持續或間歇輸液治療

適應範圍長期任何類型的輸液治療

禁忌症無絕對禁忌,結合病史使用

併發症穿刺過程中的併發症優於 CVC 及VPA;維 護 過 程 中 的 並 發 症較CVC 及 VPA 差,血管不良反應發生率低於 PVC

優勢護士操作;輸液治療安全,留置時間長,患者耐受性好

不足輸液速度、壓力受限,不能滿足急救、臨時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壓的測量準確性較低,影響患者生活

輸液港(VAP)

植入式的靜脈輸液港(venous port access,VPA )又可以稱為植入式的中央靜脈導管系(central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CVPAS),屬於可以植入患者的皮下且長時間的留置於體內的一種靜脈輸液的相關裝置,是由供穿刺的相關注射座以及靜 脈導管相關系統所組成的。輸液港自1988年 引入我國,可以用於對患者輸注相關 藥物和補液、營養支持治療液體、輸血以及血樣採集等。植入式的靜脈輸液港(VPA)可以明顯減少對患者進行反覆的穿刺所帶來的痛苦及難度,可以將相關 藥物直接的輸送至患者的中心靜脈。由於整個裝置在體外沒有裸露部分,對患者日常生活影響小,可進行洗浴遊泳,提高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留置時間3 ~ 5 年,理論 19 年

留置部位胸壁 > 前壁

適用人群長時間大劑量化療或需間歇性輸液治療的患者

適應範圍長期、間歇各種輸液治療,採血、輸血

禁忌症不可控的凝血障礙和敗血症

併發症留置時間最長,併發症低

優勢不易發生賭管、斷管、脫管;提高生活質量

不足輸液速度、壓力受限,不能滿足急救、臨時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壓的測量準確性較低,影響患者生活價格昂貴,置入複雜,夾閉症候群

結語:

輸液裝置能否安全、長期使用,關鍵在於置管後的日常維護。患友們在院內要提高依從度,配合專業的醫護人員的操作,出院回家後也能自覺按規程做好相關家庭護理或定期回院護理。儘量做到減少併發症,最大限度地保證靜脈輸液治療期間的安全。

相關焦點

  • 人血白蛋白靜脈輸液的滴數,究竟該怎麼調?
    最近護理部查房,在很多科室看見有靜脈輸液白蛋白的患者,看見巡視單,有的護士巡視單籤的40滴/分,有的60滴/分,也有50滴/分,也有30,62滴/分等等不同滴數的,雖然病人不同,給予的滴數不同,但是所有的護士白蛋白的靜脈輸液過程中,只有一個滴數,中間沒有一個護士的巡視單上有調節滴數的籤字
  • 靜脈輸液港植入術:守護患者看不見的「生命線」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腫瘤五科徐希醫生和置管室護士密切配合,成功為一乳腺癌術後患者成功行靜脈輸液港植入術。此術解決了患者長期反覆輸液、抽血、扎針的痛苦,為長期化療、輸液、腸外營養患者帶來了福音,被患者稱為「看不見的生命線」。  55歲的張女士是鉛山縣人。
  • 都是輸液打針,一次性靜脈輸液針與靜脈留置針應該怎麼選?
    王奶奶因長期住院需長期輸液扎針,手上因使用一次性靜脈輸液針帶來的不舒適鼓了個小包兒。 早前,護士們建議奶奶選擇留置針進行輸液治療,但奶奶擔心留置針會給自己日常行動造成不便而拒絕。 這一次,護士長又拿出圖紙和奶奶耐心的解釋,再次給奶奶科普留置針的優點。
  • 魚骨圖在靜脈輸液安全隱患中的分析應用
    ,給患者在外周小血管輸注或患者、家屬不願意接受中心靜脈置管,這些藥物可刺激血管引起靜脈炎、血管硬化,或一旦外滲,將會發生靜脈輸液併發症,如皮膚起水泡、皮下組織壞死等。因此在治療前應充分評估患者治療的目的及藥物的性質(pH、滲透壓)再採取相應的靜脈輸液方案。二、護士靜脈穿刺時對穿刺部位、工具的選擇不當(第2,6根魚骨代表的程序)靜脈輸液部位常採用四肢淺靜脈(又稱周圍靜脈),小兒則選用頭皮靜脈。
  • 腫瘤患者想升白,藥物和打針該怎麼選擇?
    如果白細胞的數量不夠,那抵抗力相對就會下降,這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無疑是不小的「打擊」。 想升白,藥物和打針該怎麼選擇?白細胞的數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少,維持平衡才能更好地與外界「敵人」對抗。「一般來說,在正常成年人體內白細胞的總數在(4.0~10.0)x 109/L範圍內。」
  • 腫瘤化療輸液出現藥物外滲,該怎麼辦?醫生:及時處理不然很麻煩
    靜脈途徑給藥是各種腫瘤化療藥物最常見的給藥方式。靜脈途徑輸入化療藥的併發症及風險是醫護人員及患者最常見的擔憂。化療藥物外滲是最常見的靜脈治療的併發症之一。化療藥物外滲是指靜脈化療輸入過程中因各種意外情況出現的化療藥物進入靜脈管腔外,導致靜脈穿刺點周圍的皮下、真皮組織壞死。
  • 我國年人均輸液8瓶被指泛濫 美澳慎用靜脈輸液
    記者在連線採訪中發現,在美國,如果病人看的不是急診,醫生一般不會安排靜脈輸液,對於含抗生素的「吊瓶」更是慎之又慎;在澳大利亞,當地人鮮有「輸液好得快」的觀念,很少有打吊瓶甚至打針的經歷,甚至有人25歲了從未輸過液,甚至都不知道「打吊瓶」的英語怎麼講。美國:看急診才考慮輸液本報訊 得了病到底是服藥還是打針?
  • 怎麼用?3 種輸液法最全對比
    經了解,該導管是患者在上次住院時置入,考慮到一周後又要來院化療,為了免去再次置管,患者要求帶管回家。主管醫生不同意其帶回,但最終還是默認了患者的請求。 出院時責任護士讓患者籤字為證,並告知要定期到醫院來維護,但出院後患者看敷貼固定妥當、沒有任何不適,最後一次也沒有到醫院來維護。
  • 輸液瓶裡打髒水 靜脈輸液容易忽略的6大細節
    由此可知,這位「熊孩子」注入髒水的行為其後果可想而知…  靜脈輸液容易忽略的6大細節  靜脈輸液的治療手段有著其他給藥方式不可替代的一些優點,也是基層醫療機構治療疾病常用方法,但是臨床使用風險也比口服、外用藥大得多,它可能誘導病人基礎疾病惡化並帶來生命危險。
  • 出院過節,腫瘤患者注意這8點,保護好PICC導管「生命線」
    核心提示:PICC被稱為腫瘤患者的「生命線」。目前,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主要被運用於腫瘤患者的化療,數據顯示50%以上的腫瘤病人需要帶管生活。PICC可為腫瘤患者提供無痛治療途徑,既減輕反覆穿刺的痛苦,又能保證化療順利完成。   PICC被稱為腫瘤患者的「生命線」。
  • 南溪山醫院取消門診輸液 需輸液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
    南溪山醫院在我市首次試水「取消門診輸液」能吃藥不打針 能打針不輸液(桂林晚報記者支榮 通訊員張超群 羅寧飛)昨日,記者從南溪山醫院了解到,在試運行一周後,從8月8日起,南溪山醫院在全桂林市率先「取消門診輸液」,保留兒科門診靜脈輸液,如病情需靜脈輸液的患者建議收住院或急診科就診
  • 患者輸液過程中突然寒戰、高熱,發生輸液反應怎麼辦?
    值班醫生一聽患者說難受,當即趕到患者跟前,調慢滴速,詢問情況、聽診心肺,護士忙著測量體溫、血壓。患者血壓正常,體溫37°C,經過臨床判斷,醫護人員判斷患者是出現了輸液反應,遂對症處理,給予異丙嗪針25mg肌注,地塞米松10mg靜脈注射,停止輸液,保暖、心理疏導等,後來,患者又開始發熱,體溫升到39°C!醫護人員不敢怠慢,嚴密監護,對症施治。
  • 靜脈輸液,為什麼不是首選的給藥方式呢?
    專家:崔向麗 主任藥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主任藥師靜脈輸液為什麼不是首選的給藥方式呢?靜脈輸液就是將藥物加入生理鹽水、葡萄糖等液體中,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將藥物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人體中。——靜脈輸液的優點是藥效發揮迅速、快速補充大量水分和電解質,能夠解決老人、小孩、吞咽困難者不易吞服的問題。
  • 日本醫療儀器公司泰爾茂開始銷售靜脈可視裝置
    原標題:日本醫療儀器公司泰爾茂開始銷售靜脈可視裝置 日本醫療儀器公司泰爾茂(Terumo)2018年4月1日開始銷售由Christie Medical Holdings生產的靜脈可視裝置「VeinViewer」。
  • 靜脈輸液滲漏——9種處理方法
    ③乙醇外敷:95%乙醇可用於葡萄糖酸鈣、20%甘露醇、酚妥拉明、緣豫碳酸氫鈉、某些抗生素、複方胺基酸以及普通靜脈輸液的滲漏,消腫止痛迅速。此法方便、經濟、療效高,無任何毒副作用。但硫酸鎂不能用於甘露醇外滲,因甘露醇輸液外滲後,組織液的晶體滲透壓增高,如使用硫酸鎂溼敷,可以使組織中的晶體滲透壓更高,使血管內的血漿及細胞內水分進入組織間隙增多,而致皮下水腫。⑥山莨菪鹼溼敷:山莨菪鹼有鬆弛平滑肌、解除微血管痙攣作用。
  • 輸液港植入後,患者為什麼後悔了?
    昨天下午,患者Bxy來找我,說上周植入的輸液港讓她感覺很不好。
  • 渭南益健醫院 開展「密閉式靜脈輸液」技能培訓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基礎護理操作,是一種有創性操作,其中任何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導致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甚至還會引起醫療護理糾紛。因此,使靜脈輸液治療程序化、規範化、專業化,是提高護理整體水平的重要環節。
  • 輸液瓶空了會導致空氣進入身體?這些輸液常識不可不知……
    所以,問題來了:輸液時藥瓶都空了,護士為何仍不慌不忙還叫你別急?他們難道不擔心空氣進入患者的體內嗎?且讓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急診科主管護師鄧敏怡詳細道來。人體的靜脈壓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輸液後空氣進入人體內。通常情況下,靜脈輸液的體位都採取的坐位或者平臥位。這種體位,人體的靜脈始終是保持充盈狀態,也就是說,血管內總是維持著一定靜脈壓。當液體輸完,輸液管道內壓力低於血管內壓力,因此,即便是輸液袋滴空了,也沒有足夠壓力把空氣「壓」進去的。
  • 患者門診輸液被確診新冠肺炎!疫情期,診所千萬不要再輸液了……
    在村衛生室輸液的患者被確診了如題,筆者今天想傳遞的就是這一句話——疫情期間診所不要再輸液了!之所以想提及這個話題,是因為大「敵」當前總有一小眾人抱著僥倖心理,覺得「瘟神」不會來到自己的身邊,因此掉以輕心,釀成大錯。
  • 原來化療不一定都是輸液——聊聊各種化療給藥方式的優缺點
    化療在腫瘤治療界擁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如果你只知道靜脈輸液,是不是有點過分啦?本著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一點的精神,我們共同學習下吧!注射時,會先關閉輸液管調節夾,藥物推注完成後立即連接輸液管,並快速衝入,輸液2—3分鐘後再恢復原來的輸液速度。4靜脈滴注精確到滴數的靜脈輸液,比如抗代謝藥氟尿嘧啶5-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