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急診科醫生》,我才知道現在居然流行「殭屍美容」!

2020-12-19 麻辣表哥

最近在追《急診科醫生》,一口氣看完了已更新的十幾集,爽爆了!

劇情完美,各位主演配角的演技都在線,專業知識的科普也是讓人大吃一驚,不僅如此,小細節的處理,以及案例,都還特別貼近生活。

比如第一集開始,出現了一個頭破血流的病人,血流不止的樣子讓觀眾揪心。

張嘉譯飾演的急診科主任醫師何建一登場,就來了一段顛覆我們認知的話:這,沒什麼問題,就只是看著嚇人。

張嘉譯整個人給人的感覺,就是帥,不僅僅那張臉具有魄力,救人時的從容,也異常有魄力,果斷幹練。

劇中,張嘉譯飾演的急診科主任醫師「何建一」有著自己的職業準則。在他看來,作為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不會被外界其他因素幹擾而左右自己的立場。劇集一開始,面對衝入急診科的精神病患者,何建一認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應值得被挽救,也正因如此,間接導致孫萌被割喉而死。

孫萌被精神病患者割喉的畫面,那個血液噴濺的效果處理,也特別逼真,看得人心裡發毛。

你肯定不相信,以上才只是第一集的劇情!節奏如此之快,緊張刺激到根本停不下來!

除了精彩停不下來的劇情,這部劇最讓我想瘋狂打CALL的地方在於,劇中的很多醫療案例都緊貼生活,是我們日常中經常會聽到的街頭巷聞。

昨晚播出的「殭屍美容」再次緊跟潮流,與當下最熱的「整容」話題相掛鈎。

十一期間,一組跟「整容」相關的社會新聞再次刷爆網絡。

這個話題,在昨晚的《急診科醫生》裡,也出現了。而且,還講了一些知識點是完全顛覆我們理解的。

劇中,新娘子在婚禮當天因為急性腎衰竭入院。從新娘子媽媽口中得知,新娘子過去從未有過任何病史。

在由王珞丹飾演的海歸醫學博士江曉琪的再三詢問下才得知,原來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婚禮上,新娘子做了時下最流行的「殭屍美容」!

殭屍美容呢,說白了,也就是自體填充。就是我們電梯小廣告裡能看到的,絕對安全啊,絕對放心啊。

總之呢,兩母女把這個自體填充誇的是天花亂墜。不過也是我之前理解的,自體的,能有什麼不安全的,對吧?

然後立馬就被旁邊的醫生花式打臉了。說血液要離心,會被汙染,很有可能得敗血症,會出大問題的啊。

估計這一集後,很多曾經對「殭屍美容」法蠢蠢欲動的人都會徹底打消念頭了。

這個例子就是實打實的社會熱點,除了這個,其實還有很多貼近生活,貼近熱點的例子,能給到我們一些反省啊。

比如廁所棄嬰,這個事情,在《急診科醫生》裡也有很好的情景還原。

有一天,江曉琪在洗手間內撿到了一個棄嬰。

我們注意細節啊,這個廁所門上,都還有血跡,抱起來的嬰兒,頭頂上都是血。

我當時嚇到手機都要砸到屏幕上了,現在的操作都這麼酷炫了?

記得一般電視劇裡用的剛出生的小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那頭髮,都快趕上金毛獅王了。再要麼,就是用假娃娃替代。再或者,像這樣↓↓↓

《急診科醫生》裡出境的小孩子,是毛髮稀疏的,皮膚看上去都還有點皺皺的感覺。

江曉琪將嬰兒抱回科室後,第一時間找來兒科主任給嬰兒做初步檢查。

經過檢查,發現孩子並沒有什麼毛病啊。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麼孩子他媽要把孩子丟廁所呢?

後來第三集搞清楚了,因為這女生的家裡不同意她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一起,於是兩個人私奔了。

私奔之後,兩個人肯定就你儂我儂啦,然後懷孕了,這下好了,等到女生要生的時候,男方出軌了,跑了。

所以這不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啊,這就是我們生活中、論壇裡經常都能看到的類似《求救,我在懷孕期間丈夫出軌了,我該怎麼辦》的螢屏版本嗎?

能怎麼辦?父母的話,一定要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啊,一個搞不定自己爸媽的男人,一段得不到父母祝福的戀情,都要三思呀。

而且再劃重點,馬克筆加粗加大地劃!未婚之前,女生一定要懂得保護好自己啊!如果自己都對自己不負責任,是沒有男人會對你負責的呀。

所以看劇,第一階段你是看劇情,第二階段你在看演技,第三階段你得去看這戲能教會你什麼呀。

這些可能都是一些特例,我再說一個比較貼近生活的案例,也是戲裡上演的片段,最近網絡上有個話題討論的很熱烈:奇葩男子口吞燈泡。

有天,江曉琪的朋友嘴巴裡塞了燈泡,然後跑去醫院了,江曉琪先是和他打趣,和他合影再說。

然後再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告訴大家啊,燈泡真的是吞進去了難以拿出來的,所以千萬不要去因為好奇嘗試啊。

期間她跟身邊的醫生同事講解為什麼要用石蠟油,因為潤滑啊朋友。

除了以上提到的幾個案例,類似「蒼蠅店爆炸案」這種曾經發生過的熱點新聞事件也在劇中出現。

在第5集的時候,小餐館裡發生了煤氣爆炸。

這個事情,其實在今年5月的時候,杭州就有一起,而且同樣也是火鍋店。

當時的新聞,基本上都是針對事件本身的新聞發酵,卻很少看到有人提及一旦遇到此類事件,作為當事人應該如何自救。而《急診科醫生》就注意到了這一點,在劇集片尾,特地加入了「急救小常識」的版塊。

輕度燒傷,比較簡單,冰敷,然後用溼紗布包紮就好。

但如果是嚴重的燒傷了,在傷口處用一些乾淨的敷料蓋住就好,然後送醫。

送醫之前,不要去碰傷口,也不要用水洗、用布抹。

當然,還有很多急救處理方法,在每集電視播完之後的片尾,都有,大家都可以學習科普。

比如說遇到了昏倒的人,怎麼做心肺復甦。

這一方面的知識點小科普,或者說是人文關懷的這部分是以往的醫療劇裡壓根就沒有的。

另外,這部劇還有一個地方做得很好,那就是它不會一味地說教,一味地灌輸是非價值觀,而是會給觀眾留下自我思考自我反省的空間。

比如有一集是說的有個截肢的患者,從醫生的角度來說,那不就切除保命啦?但劇裡其實有個不一樣的環節,就是江曉琪提出,切除患者截肢了,就相當於斷了他的經濟來源,這樣一家人都會活不下去了。

類似的部分,還有江珊飾演的劉慧敏,在給患者聽診時,先用手把聽診器給捂熱。

這個細節,對於一個小時候在冬季感冒發燒了經常被醫生用聽診器冰得哇哇叫的我來說,太拉好感,也希望醫療行業的朋友,可以考慮到患者的感受啊。

總之呢,一部作品不能接地氣,就基本上是失敗的。反之,如果一部作品,能在接地氣的同時,還能反映出我們日常裡看不到的,理解不了的另一面,深刻了解到未知領域的艱辛不易與偉大,那麼它就是成功的。而這部劇,我覺得做到了。

懸疑片,會強化觀眾的邏輯;愛情片會強化觀眾感性的一面;槍戰科幻片,會刺激觀眾的腎上腺,讓人感覺酣暢淋漓;而《急診科醫生》會強化你的生活認知,讓人不會在遇事的時候手足無措。

只是選擇不一樣罷了。

別問我哪裡看的,北京衛視、東方衛視都可以看,沒法看實時更新的就上網看啊,優酷、騰訊視頻、愛奇藝、搜狐視頻都ok。看完後一起來討論啊!

【禁止未經許可轉載,轉載及合作請詢@麻辣婊哥 或聯繫公號malabiao】

相關焦點

  • 《急診科醫生》張嘉譯「怕」談戀愛
    醫療題材跟通常的情感大劇不同,編劇娟子曾三易其稿,才有了如今的劇本:「在幾十集的故事中,怎麼樣把合適的病例塞進去,難度真的很大」。而注重細節的鄭曉龍表示,劇本在拍攝過程中仍在不斷修改,直至剪輯時,結構也還在變化:「醫療題材有它的突出特點,它是一個一個病例插在裡面,同時還要把人物的生活、情感,包括治病、醫療以外的這些戲穿插到裡面,節奏是不是準確,讓觀眾覺得合適才是最重要的。」
  • 《急診科醫生》錐子的結局,被女主角接回家,身世未知
    《急診科醫生》錐子的結局是不少觀眾都很想知道的,畢竟他的身世本來就特別撲所迷離。再加上他本來就是一個很奇怪的人。而且在這部劇的後面部分他還為了醫生擋刀,這一刀下去也不知道他到底還能不能活過來,因此《急診科醫生》錐子的結局是一個很值得人們探討的劇情。
  • 《急診科醫生》鄭曉龍:說我喪心病狂那是在誇獎
    《急診科醫生》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磊)由鄭曉龍執導,張嘉譯、王珞丹[微博]、江珊[微博]主演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即將在東方、北京衛視收官。  鄭曉龍:我拍古裝劇就兩個,都是公司需要。其實我也很喜歡拍現代題材,2001年,我拍過一個《永不放棄》,而《急診科醫生》劇本裡面有很強的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對現實關照特別強,同時又不黑暗,又不低級,又不矯情,又不故意違心,我很喜歡。  另外這種行業劇有很強的職業精神,拍這種職業的東西非常有意思。
  • 陳旭巖,擁抱變革的急診科醫生
    夏末秋初的正午,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急診科討論室,醫生們正在認真聆聽午間教學。一盒盒外賣,隨意地擺放在一張大會議桌上。這個午間教學是每天的「日常」,討論發起人——急重症部部長、急診科主任陳旭巖正一邊吃飯一邊聽醫生演講。從語文老師到急診醫生談起小時候,陳旭巖的眼睛裡流露出幸福。
  • 急診科醫生這麼爛,我為什麼還追?
    《急診科醫生》 I 2017豆瓣:5.9為什麼說它爛?從專業醫生、到各大影評人、再到吃瓜群眾,一圈圈下來,想必也已經吐槽的差不多了。總結下來,槽點最多的有這四點:第一,劇情太狗血。背負了20年血海深仇的女主、糖尿病小偷、精神病患者醫院殺人、廁所產子、搶奪專利......
  • 《急診科醫生》:在現實的縮影下傳遞美好的願望
    說到這裡,我們還會覺得《急診科醫生》的這段情節是戲劇化和不真實的嗎?  醫生這個職業,在中國的社會裡,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因此影視劇但凡講到醫療行業,也總是話題與矛盾並存。無論前些年的《心術》、《產科醫生》,還是今年上半年的《外科風雲》和現在的《急診科醫生》。  一直覺得《外科風雲》有一些可惜,如果沒有白百何[微博]事件,也許呈現結果會更好。
  • 《我和殭屍有個約會》曾經青春正少年,滿滿的回憶!
    後來網絡無比發達,在線上找到種子再容易不過,但卻一直懶於續前緣,愛看不看的,直到兩個星期,忽然在電視上看到況天佑——No,no,no,應該是尹天照才對,舊人難忘,終於說,看看第三部吧。   這一次很認真,是倒著看,先《殭屍3》、再《殭屍2》、最後《殭屍1》。哎呀哎呀,越看越感慨,戲裡從老到年輕,戲外從年輕到老。還是年輕好。
  • 在美國做急診科醫生 靠嘴?!
    在這件事上,美國醫生都是怎麼做的?「你為什麼做急診科?」「大四的時候去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做實習,有一個月跟著急診科做輪轉,當時就覺得這個專業特別適合自己,節奏快,大家氣氛特別好。」高山說,「而且我的性格不是很擅長維持長期的關係,更喜歡快速地解決事情。」美國做急診醫生並不容易。
  • 《急診科醫生》一句話「語言」新冠肺炎
    《急診科醫生》如劇名,主講發生在急診科裡的一系列事件。和往常不同的是,沒有選用流量小生,演員都是清一色實力派演員。劇情也是十分精彩。我要你等我,我要你再等等我,讓我再看你一眼……我永遠的英雄。做夢都沒想到,最近十分緊張的新冠肺炎,在《急診科醫生》裡早就有預見。從非洲回來的石油工人急診科就診出現發熱、咳嗽、渾身不舒服的症狀,醫生江曉琪迅速做出判斷並且進行全面封鎖急診科,只許進不許出,有效的控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
  • 《急診科醫生》中飾演職場女性 王珞丹過足「醫生癮」
    2017年11月12日訊,在北京衛視播出的《急診科醫生》中,王珞丹飾演了哈佛畢業的醫學博士江曉琪,這讓懷有「職場女性情結」的王珞丹如願以償地過了把「醫生癮」。在採訪中王珞丹透露,她很欣賞醫生、律師這些職業女性,一直渴望以颯爽幹練的職場女性形象,去詮釋不同職業女性的成長,這部戲對她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我還是想趁年輕多去嘗試一些有養分的角色,有養分的戲。」開拍前到醫院實習為塑造劇中這個海歸醫學博士,王珞丹在開拍前主動到醫院去實習,通過接觸急診科醫生們真實的工作狀態,深入感受醫生這個職業群體所面對的高強度壓力。
  • 海口新生寶寶吃奶後窒息 急診科醫生搶救生還
    1個多月寶寶吃奶後窒息  急診科醫生緊急施救  推後背、吸痰、吸氧,有救了!  專家提醒:嬰兒吃完奶要拍嗝,豎抱20分鐘以上  省腫瘤醫院急診科醫生對嗆奶的寶寶進行急救(醫院供圖)  給嬰兒餵奶要十分謹慎,發生嗆奶可能危及生命。
  • 「急診科女超人」於鶯尚未找到下家 欲當全職醫生
    談到辭職的原因,於鶯表示自己不是「被辭職」,主要是「不願和科研考核大夫的評判體系玩了,未來想做一名全科醫生」。  微博爆料不是辭職的主要原因  「急診科女超人」於鶯本月8日在微博上發布要從北京協和醫院辭職的消息發布後,引起眾多議論。
  • 《急診科醫生》真的預言了冠狀病毒?醫療劇還任重道遠
    近日的疫情,讓網友翻出來了2017年的《急診科醫生》,一時間「預言劇」的短視頻片段轉遍朋友圈。看到片段裡醫生果斷高效的應急方案和專業科學的隔離方法,與現在正在緊急解決中的疫情不謀而合,大家不禁慨嘆「這才是專業的醫療劇」。可回望過往華語電視劇的歷史,似乎,鮮見高質量的國產醫療劇。
  • 《急診科醫生》熱播 分集劇情介紹(1-40全集)
    >《急診科醫生》《急診科醫生》改編自點點的原創《人命關天》,由娟子擔綱編劇,講述了急診科主任醫生何建一與高學歷海歸醫生江曉琪從一開始的互相審視,到互相理解、漸生情愫,並攜手克服種種困難,救治患者,救贖自我的故事,描寫了醫護人員面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選擇和擔當。
  • 《急診科醫生》拍得很專業,可還是糟點滿滿且王珞丹佔一半
    大家都知道,拍醫療劇,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專業性。今年上半年靳東、白百何主演的那部《外科風雲》,剛開播的時候遭到網友和醫療行業人員的瘋狂吐槽,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有些方面做得不太專業,尤其是白百何演的陸晨曦穿著高跟鞋就上手術臺,一時之間淪為大家的笑談。所以這回《急診科醫生》一經播出,大家第一個看的就是這部劇裡面的女醫生女護士們有沒有穿跟鞋,看完之後發現沒有,這才鬆了一口氣。
  • 急診科醫生:江曉琪鼓勵直言相告絕症 急診科被醫鬧糾纏大鬧
    醫院一位醫生的母親已出現臨終表現,何建一和江曉琪走進病房。何建一看了病人告訴醫生朋友,她母親就算轉進重症監護室去世也只是拖十幾個小時的事,不轉也就幾個小時的事。醫生頓時沒了主意,她希望聽到何建一的建議。江曉琪這時說,如果能讓她母親安詳地離開對她母親未嘗不是件好事,這樣能避免她母親進重症監護室創傷性搶救帶來的痛苦。江曉琪稱如果是自己母親,她就選擇讓老人就這麼離開。
  • 預言新型冠狀病毒爆發:3年前的國產神劇《急診科醫生》又火了
    這段時間,有一部3年前的國產劇《急診科醫生》,一夜之間被捧為神劇,只因為劇裡「成功預言」了「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在26集出場。繁忙的醫院大廳,兩位拖著行李箱的中年男子來到分診臺。期間他伴隨明顯的乾咳,醫生問他「咳嗽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他卻回答「我沒咳嗽呀」。
  • 急診科醫生:醫院裡的「特種兵」
    他們幾乎每天都在跟死神「抗爭」,在快節奏的工作中,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在對患者醫療信息知曉極少的情況下,能迅速判斷病情實施救治,又時常默默忍受患者的不理解,他們就是被稱為醫生裡「特種兵」的急診科醫生。
  • 急診科醫生:何建一違背原則說謊 沈巖再次手術被投訴
    何建一稱自己只是站在醫生的立場做出判斷,但他提醒江曉琪她每一次判斷不一定都是正確的。比如沈巖的情況就不應該貿然做出保證,沈巖將來可能就是個定時炸彈。何建一又告訴江曉琪魏警官找他的事,正說著話兩名警察走進辦公室,他們是來向何建一調查魏警官暴力執法的事。何建一稱自己沒有看到魏警官暴力執法,江曉琪也很善解人意地跑出去交待其他醫護統一口徑。
  • 這部舊劇《急診科醫生》神預言「疫情」國產醫療劇能就此突圍嗎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峰 受疫情困擾,足不出戶的人們開啟了瘋狂刷劇模式,一部2017年播出的老劇《急診科醫生》也就此火了起來,在這部由張嘉譯、王珞丹等主演的醫療行業劇中,人們發現它居然神預言了「新型冠狀病毒」,文藝作品和現實的交相呼應讓它迅速刷爆各社交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