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繆慧報導:「您好,我們是社區的工作人員,請問您家裡近期有外省回來的人員?請做好自我防護!」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在信州區東市街道,有許許多多這樣平凡而忙碌的身影,為了疫情防控堅守一線,做好「最後一米」。工作23年的信州區東市街道茶聖中路社區黨支部書記黃靖,就是其中一位。
自1月23日開始,按上級指令,黃靖就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密切聯繫,陸續對各小區存在的多處出入口進行封閉,設置疫情防控點,並在小區出入口張貼人員和車輛出入告示,實行外來車輛禁入和人員登記測溫,進行監測管理等。
1月23日,接到疫情警報後,原本打算春節假期陪伴女兒出行的黃靖,會場上就發信息給女兒,告知出行計劃有變。女兒知道媽媽是工作狂,二話沒說就回復:好的,我沒關係的,馬上退票。會後,黃靖立即按照社區網格化片區管理模式將摸排武漢返鄉人員工作進行了任務分配,自己也擔任起了「總指揮」。
當實行對物業小區、無物業小區封閉式管理以來,黃靖每天面對的不光有瑣碎、繁雜的常規工作,還有接不完的詢問電話。有的問:「我出去辦點事就回來的,就一下子時間,讓我出去一下吧」!有的問:「我每天要跟老母親送飯的,兩天出一次門那老母親誰管啊」?有的問:「我父親有糖尿病,每天需要去醫院打針,我要怎麼開證明」?等她回復完一個一個問題,端起碗筷準備吃飯時,電話又響了,一說又是好幾分鐘,女兒在邊上看著說:媽媽,飯菜都冰冷了。類似的場景每天都在她的身上重複上演,面對居民的不支持、不配合,黃靖沒有氣餒,耐心細緻地給居民做思想工作,通過一遍遍的口頭宣傳、講解、發放「倡議信」,絕大部分居民對小區採取封閉式管理陸續接受,也積極配合卡口的排查,小區封閉式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月11日晚11點鐘,黃靖接到中央公園物業的電話。9棟1單元803室的業主稱前夫吳某從上午9點出門,一直沒有回來,也沒有任何聯繫。黃靖第一時間趕到物業監控室,從監控中看到吳某上午8:53分往五三延伸段方向走去。她和物業一起敲開了業主的家門,詳細諮詢了情況。業主說吳某頭天晚上人有些不舒服,卻堅決不同意報案。走出業主家,黃靖向街道報告了上戶了解的具體情況,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第二天大早,黃靖第一時間聯繫業主,得知吳某一夜未歸,與業主商量後報了案。在報警電話中得知,11日上午的確有一男子因沒通行證要硬闖進入菜市場,並與執勤人員發生衝突,被帶進了東市派出所。得知情況的業主馬上趕到派出所。下午兩點多,業主接回了吳某,激動的感謝說:「你做事真是認真,有責任心。社區幹部這麼關心幫助我們,真是太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