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性因子分析與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區別 | 附:量表編制步驟

2021-02-20 護理科研Focus

最近有老師問驗證性因子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區別,是不是在做量表的時候需要做驗證性因子分析?那麼是在什麼時候做?

很明顯,編制量表的時候一定是需要做驗證性因子分析的。

1.在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時候,量表條目最終能形成幾個條目是未知的。

編制量表的流程一般是:構建條目池→專家諮詢→項目分析(篩選條目),也就是在篩選條目的時候我們才會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當我們項目分析結束後,我們就形成了量表的初稿,下一步才是去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做量表的結構效度分析。(這一環節是在小樣本調查過程中)

2.當我們在使用驗證性因子分析對量表的結構效度進行檢驗的時候,我們一般需要重新再次收集數據,我們根據實際的調查數據,將量表的條目與因子的關係固定,然後用數據來擬合驗證這種模型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則說明模型關係得到驗證,反之,我們則需要進行條目的刪除或修改。(這一環節是在正式調查過程中)

3.總結來說就是,探索性因子分析是在探索模型結構,而驗證性因子分著重在於驗證模型結構。探索性因子分析常用在量表編制的項目分析中,而驗證性因子分析是在成熟問卷的信效度分析中。

收集的X典型事例和關鍵表徵,探索X的概念內涵,並為構建X的測量量表做準備。(如果該X概念已有研究界定或理論框架,則可以借鑑。)

4.把訪談結果轉錄為文字,用Nvivo 11.0做編碼分析,歸納提煉訪談文本;

6.通過專家函詢,合併意義接近或重疊的項目,最終形成X的初始項目。

9.把問卷隨機發放給被試者,把被試者隨機分成兩個無偏子樣本(A和B),分別以這兩部分數據做探索性和驗證性因子分析;(也可以以小樣本調查做探索性因子分析,以正式調查做驗證性因子分析)

10.項目分析:運用總數據對X量表中各項目做描述性統計分析,包括平均數、標準差、區分度、校正之後各項目總分之間的相關以及刪除該項目後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係數;根據結果,找出項目與總分的相關係數在0.50以下,區分度低,且刪除後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較刪除其他項目提高更多的那些項目,予以刪除;

11.把剩下項目進行因子分析。用A部分數據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做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根據KMO值(若高於經驗標準0.70,表明變量間的共同因素較多)、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的χ2值(若顯著,表明母群體的相關矩陣間有共同因素存在,適合做因子分析)

12.採用主成分分析法,採取最大變異法旋轉,選取特徵根大於1的因子,找出因子載荷低,且共同度過也低的項目,予以刪除。

13.把餘下的項目重新做因子分析,按照12、13步進行,直到所有項目的荷載都在0.70以上,共同度在0.50以上,則剩下的項目可作為量表的題項。 

14.用B數據對所得x結構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在確認沒有缺失值之後,用Amos17.0進行模型檢驗。所得結果表明,所得單維因子結構擬合指標良好,表明所得因子結構合理。

下一期,我們將用一個實例來具體講解量表編制的步驟。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與驗證性因子分析(CFA)--應用篇
    還有很多種其他的因子分析(如圖),因為比較少用,在本文中就不涉及了。因子分析的類型首先,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探索性因子分析是使用SPSS進行驗證的,而驗證性因子分析是使用AMOS的。所以當看到某篇論文裡只使用了SPSS軟體做分析的話,那使用的分析方法百分之百是探索性因子分析了。
  • 比較探索性因子分析(EFA)與驗證性因子分析(CFA)的--理論篇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驗證性因子分析(CFA):驗證量表的維度或面向性,決定最有效因子結構;驗證因子的階層關係;評估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我們舉例說明:假設現在要設計一份量表型的調查問卷,根據調研文獻和前期訪談,總共設計3個潛在變量,然後為每個潛在變量設計
  • 快速掌握驗證性因子分析
    驗證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通常可用於四種用途:一是針對成熟量表進行效度分析,包括結構效度,聚合(收斂效度)和區分效度;二是驗證性因子分析可用於一般情況下,驗證性因子分析的分析流程如下:在進行CFA分析前,一定需要清楚的知道,通常情況下量表數據才能進行CFA分析,而其它的一些數據一般不能進行
  • 驗證性因子分析思路總結
    Step1:因子分析類型因子分析可分為兩種類型: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驗證性因子分析(CFA)。探索性因子分析,主要用於濃縮測量項,將所有題項濃縮提取成幾個概括性因子,達到減少分析次數,減少重複信息的目的。
  • 探索性因素分析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的差異
    其先驗假設是每個因子都與一個具體的指示變量子集對應,並且至少要求預先假設模型中因子的數目,但有時也預期哪些變量依賴哪個因子。在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之前,不必知道要用幾個因子,以及各因子和觀測變量之間的關係。在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時,由於沒有先驗理論,只能通過因子載荷憑知覺推斷數據的因子結構。
  • 驗證性因子分析(CFA)原來這麼好理解
    驗證性因子分析的使用場景驗證性因子分析CFA的主要目的在於進行效度驗證,同時還可以進行共同方法偏差CMV的分析。最終發現因子的AVE根號值,全部均大於該因子與其它因子的相關係數值,因而說明具有很好的區分效度。操作步驟:分析時首先完成驗證性因子分析的模型構建, 通過'生成變量'功能將題項合併為一個整體(因子)進行相關分析。
  • 論文案例 | 量表編制和效驗的步驟
    量表編制和分析的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點太多,一兩篇推文也說不清,所以我為大家找了一篇很不錯的論文——《SERVQUAL量表用於我國社區衛生服務質量評價的適用性研究》;我認為這篇論文針對量表修訂和分析的過程比較嚴謹專業,值得我們一起認真研讀和參考。
  • AMOS分析技術:驗證性因子分析介紹;信度與效度指標詳解
    闡述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驗證性因子分析(CFA)的區別與聯繫,大家可以點擊下方文章連結回顧:接下來草堂君將用幾篇文章來詳細介紹如何用AMOS進行多種驗證性因子分析,包括一階斜交驗證性因子分析、一階直交驗證性因子分析和二階驗證性因子分析。
  • 因子分析常見問題匯總,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如果分析前已經有了預期的維度(因子)劃分,也可以在分析時主動設定提取因子個數,再根據上面的指標進行調整。②問題二:因子相關矩陣在哪裡分析?使用【通用方法】--【相關】可得到相關矩陣。如果其他題項中出現後面兩種情況,優先處理後兩種問題,刪除該題項後,重新分析。直到所有題項與因子對應一致即可。④問題四:因子如何命名因子命名需要綜合判斷,主要是根據專業知識結合因子下各測量項的共同含義概括得到的。最終的因子名應該符合專業上的認知,這樣分析結果更易理解。⑤問題五:一個因子只有一題一般情況下,一個因子通常對應3~7個題項。
  • 因子分析
    1.4 因子分析的類型因子分析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驗證性因子分析(CFA),一種是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我們通常一般說的因子分析屬於後者,這裡大概說一下兩者的關係,有興趣的同學可自行尋找相關資料。
  • 兒童道德共識量表編制研究
    從文獻分析、開放式訪談及專家論證等多角度來確定預測問卷的基本維度,開發了預測問卷並對我國六個省份的 1598 位兒童進行測量,所收集的數據採用 SPSS20.0 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構了兒童道德共識的 3 個維度:道德認知共識、道德行為共識和道德情感共識;驗證性因子分析確認此量表的信度(Cronbach’s α = 0.902)與效度均佳,本量表與《道德自我認同量表》的相關係數達顯著,表示亦具有同時效度
  • 因子分析超全步驟總結!
    「因子分析」是統計數據分析方法之一,因子分析包括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本文主要討論探索性因子分析。一、研究背景關於工作滿意度有14個問題,調研得到215份問卷結果。希望通過因子分析,用少量因子反映14個題目的信息,從而達到降低維度,便於分析的目的,並對因子命名用於後續分析。二、分析步驟Step1數據準備:依據研究目的,收集相關數據。本例中就是我們收集得到的14個問題的有關數據。
  • 2、問卷數據——問卷量表的效度分析
    一份設計量表應同時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則該量表具有較高的內在質量。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有信度才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信度高,效度未必高;效度低,信度可能高;效度高,信度必然高。具體信度度量參考:1、問卷數據——問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效度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測量的是所要研究的概念而不是其他概念,二是該概念能夠被準確的測量。
  • 效度分析完整總結!你一定要知道的分析流程
    結構效度,是指測量題項結果能夠反映預期因子(維度)的程度。(1)內容效度常用的檢驗效度的方法,主要通過文字描述量表的有效性。(3)結構效度問卷結構效度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兩種:探索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正常情況下,針對量表數據的效度分析,均需要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的驗證說明,並且配合內容效度進行綜合說明。
  • SPSS有話說:如何得出問卷或量表的結構或維度——探索性因素分析
    探索性因素分析是依據樣本數據,根據變量間相關性的大小對變量進行分組,每組內的變量之間存在較高相關性,意味著這些變量背後有共同的制約因素,用這些公共因子來代替原始的眾多變量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探索問卷的結構或維度。探索性因素分析也是在心理測驗編制過程中用來檢驗測驗結構效度的一種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分析方法,通過檢驗變量(因子)與題項的對應關係。
  • 一文掌握效度分析所有知識點!
    效度分析用於研究題是否有效地表達研究變量或維度的概念信息,通俗地講,即研究題設計是否合理或題表示某個變量是否合適。通常情況下,效度分析只能分析量表題。針對效度分析,通常會使用內容效度分析、結構效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結構效度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分析。效度分析類型如下所示。
  • 你一定要知道的效度分析攻略
    (3)結構效度 問卷結構效度分析的常用方法有兩種:探索性因子分析、驗證性因子分析。 正常情況下,針對量表數據的效度分析,均需要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的驗證說明,並且配合內容效度進行綜合說明。
  • 怎麼做好效度分析?
    測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種是驗證性因子分析。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結構效度測量方法。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驗證時,應該以量表為準,對變量或者量表分別進行分析。(3)效標效度,如果以前有一份權威且標準的量表數據,現在依舊使用該量表進行研究,並且收集回來一份數據。
  • 玩轉量表:量表設計與分析實戰
    量表編制流程面對研究主題時,如果有現成可用的量表當然最理想的,因為編制一份正規量表的成本較高,一方面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如相關理論、信度和效度檢驗等,另一方面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通過數據檢驗量表是否可用。因此如果不是必須,更推薦使用已有成熟的量表進行研究。這裡先簡要介紹下量表編制的基本步驟和關鍵要點,後面會結合案例詳細介紹。
  • 問卷一定要做效度分析嗎
    測量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另外一種是驗證性因子分析。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結構效度測量方法。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效度驗證時,應該以量表為準,對變量或者量表分別進行分析。效標效度,如果以前有一份權威且標準的量表數據,現在依舊使用該量表進行研究,並且收集回來一份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