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資格覆審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一、資格覆審的方式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格覆審方式一般有:本人到現場、郵寄、傳真等。
現場:部分部門會要求考生在面試前一天或面試當天考試前將材料遞交到面試部門進行資格覆審。
郵寄:部分部門會要求考生在面試前通過郵政特快專遞的方式將覆審資料提交給面試部門進行覆審。
傳真:部分部門會要求考生在規定時間將覆審資料通過傳真的方式提交給面試部門進行資格覆審。
二、需要提供的材料
注意:下列所列材料不是每個崗位全部要提供,根據報考的崗位不同,需要提交不同的資料,以報考部門發布的資格覆審公告要求為準!
1、表格:報名登記表、報名推薦表(應屆畢業生);
2、證件:準考證、本人身份證、學生證、工作證、外語等級證或成績單、職業資格證書等;
3、證明:同意報考證明、工作證明、學歷學位證明、基層工作經歷證明、勞動合同或繳納社保證明、離職證明、待業證明等;
4、照片:免冠彩照。
5、 除上述材料外,考生需按照身份類別,提供以下材料:
應屆畢業生提供所在學校加蓋公章的報名推薦表(國家公務員局專題網站下載,須在備註欄註明培養方式),學校開具的2021年畢業生就業推薦表,學校成績單。在國家規定的擇業期內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的考生還應提供本人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聲明。
社會在職人員提供所在單位蓋章的報名推薦表。現工作單位與報名時填寫單位不一致的,還需提供離職證明。
留學回國人員提供我駐外使領館出具的留學回國證明和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大學生村官」項目人員提供由縣級及以上組織人事部門出具的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證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項目人員提供省級教育部門統一製作,教育部監製的「特崗教師」證書和服務「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鑑定表;「三支一扶」計劃項目人員提供各省「三支一扶」工作協調管理辦公室出具的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服務證書;「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項目人員提供由共青團中央統一製作的服務證和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鑑定表。
三、有關資格覆審的高頻問答
1、確定進入面試,但招考單位沒有電話通知我,怎麼辦?
考生確定進入面試,一般不會立即接到報考單位的電話通知,畢竟還有調劑環節。面試通知除了可能會是電話通知外,還有可能是各招錄單位在網上單獨發布,這些都需要考生多瀏覽國家公務員考試錄用系統,並保持電話暢通。如果考生心中有所疑問,可以直接與報考單位聯繫,詢問相關事宜。各報考單位聯繫方式在招錄職位表中都有詳細說明。
2、報名時填的一些信息,現在找不到證明材料了,資格覆審能過嗎?
有些考生進入面試後,發現報名時填寫的一些信息有誤,如學士學位錯寫成了雙學士學位、報名時不是黨員現在是黨員身份了等等,這些對資格覆審有影響嗎?還有就是報名時填的一些證書,現在找不到相關證明了,怎麼辦?公考通提醒考生,資格覆審是由具體報考單位來組織安排的,如果考生對資格覆審有任何疑問,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直接諮詢報考單位,以報考單位答覆為準。
3、面試排名比較靠後,想放棄面試,對以後的報考有影響嗎?
想要放棄面試,又不影響後續公務員考試報考,要多加關注報考部門發布的面試公告,一般面試公告中都會有具體說明,告訴你怎麼按照流程放棄面試。不然會記錄到誠信檔案中!
能夠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實屬不易,希望各位考生們能夠面試、體檢各個環節中,都要做到誠信考試,同時這也是作為一名公務員的基本道德品質。
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相關推薦
國家公務員面試備考
202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技巧:政府思維的掌握與運用
在公考類面試中,無論是結構化面試、半結構化面試還是無領導面試,其核心都是通過觀察和傾聽,了解面試者是否具備所應當具備的各種素質、能力,如:抗壓能力、綜合分析能力、人際交往、應變能力、計劃組織能力等;而在以上種種能力當中,政府思維又是其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具備良好的政府思維,在答題的時候,自然能夠將一些淺顯的社會問題、現象、事件,與當下政府的施政、決策緊密相連,及時關注到有關問題的政治敏感度,展現良好的政治素養,從而更容易獲得青睞。那麼,什麼是政府思維?如何才能體現自己的政府思維?下面重慶人事考試網就來談談政府思維的定義、應用。
一、什麼是政府思維
所謂的政府思維,指的是思考問題的時候,站在政府工作人員的角度,面對各類社會事件、現象、工作中的問題時,能夠以推動社會發展、為人民服務的立場去思考、去分析,展現出體民情、察民意、知民心、解民憂的態度和決心,能夠結合社會實際,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切實解決當下的問題。
具體來說,如果是針對社會的現象、問題,政府思維就是全面、理性的評價分析,能夠充分認識到事物的發展性,不輕易肯定或者否定事物,並且挖掘事物對人民、社會、國家影響和啟示;如果是針對領導人講話或者名人名言、哲理故事,政府思維就是能夠思考道理對於公務人員、青年幹部的工作啟發、為人處事;如果是針對人際交往、解決問題類問題,需要有清晰的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擔當和責任意識,遇到問題主動承擔責任不迴避推諉,並且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處理問題,總結問題經驗。
二、政府思維的運用
【例題1】有人說,要做正確的事;也有人說,要正確做事。對此,你怎麼看?
對於這樣一道題,從題幹分析可以很容易得知,重點強調的:一是正確的事---即目標、方向的樹立、選擇;二是正確做事---即方法、方式;很多同學都會自覺地展開論證,即論證二者皆有道理,並且分別論證目標樹立、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以及現實意義;比如:確定人生方向、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工作的事半功倍等等,並且最終落實到自身踐行,論證今後要樹立人生的理想目標,學會做事的方式方法;正常來講,這樣論證並無差錯。
然而,作為選拔來看,這樣的論證從政府層次來看就比較低。所謂正確的事,對普通群眾來說可能就是人生立志、選擇目標,而對於政府人員來說,就應當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使命,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而正確做事,除了方式方法以外,結合政府工作,就是要堅持創新與原則並用,堅守黨紀國法的底線去辦事,具備良好的底線思維。只有二者兼具,才是一個合格的人員的立身處世之本。
【例題2】四川達州八旬老人李某乘坐動車去成都看病,因只買到階段座票,在南充站被座位主人---一位女生請了起來。老人女兒懇請她和自己母親擠一擠,遭到拒絕,老人女兒很不高興,女生也很委屈「坐自己的位置錯了麼?」。對此,你怎麼看?
對於本題而言,重點就是給予全面評價,能夠正確看待事物本身,從情的角度來看,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從理的角度來看,女生也無可厚非;對二者的做法其實我們都應當持審慎的態度面對,既不認同女生的做法,也不應道德綁架。
然而,除了上述分析,我們更從社會發展的角度去思考幾件事情,一是加強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宣傳教育;二是要考慮如何解決公共資源緊張的問題;三是要引導社會減少道德綁架帶來的戾氣。
三、政府思維的總結
分析題目時既要有群眾的感性思考,也要有政府的理性思維,既要確保政府思維的內容,也要在表述上體現政府語言和政府眼界。比如網絡安全問題的分析,就不要僅僅停留在個人財產安全、企業商業機密的問題上,而是需要從國家戰略安全的角度去聯繫時政,比如稜鏡門等等。
因此,要提升政府思維,一是要注重積累。平時注意看《新聞聯播》、《焦點訪談》這類節目,增加熱點知識和熱點詞彙的積累;二是要學會角色代入。在各種題目的分析中自覺代入政府官員的角色,去看待事物,比如,政策的出臺到底是為了解決什麼問題,如《民法典》等等;三是要主動查閱一些中央主流媒體的評論,了解政府對社會熱點主要看法,自己主動分析熱點,培養政府思維。這樣,就會更好的理解政府做事的決策和思考方式。
>>>點擊查看:2021國家公務員成績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