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造「服務型政府」——十八大以來行政體制...

2020-12-15 網易財經

新華網北京11月5日電(記者崔靜)「行政體制改革是推動上層建築適應經濟基礎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目標,深入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社分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這是黨的十八大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提出的明確要求。「動員令」發出後,從中央到地方,從東部到西部,各級政府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採取多項措施,推進行政體制改革、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彰顯出打造「服務型政府」的決心和勇氣。

 簡政放權轉變職能

這是一張令人印象深刻的時間表——

3月18日,全國兩會閉幕第二天,新一屆國務院召開第一次常務會議,對推進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工作作出具體部署;

3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任務分工的通知》,明確了國務院職能轉變的任務和重點;

4月24日和5月6日,國務院兩次常務會議先後取消和下放133項行政審批事項;

5月13日,國務院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動員部署國務院機構職能轉變工作,強調簡政放權,轉變職能,創新管理,激發市場創造活力和發展內生動力。

此後,審批「瘦身」,流程再造;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為企業「減負鬆綁」……各級政府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動真格」簡政放權,「求實效」轉變職能。

為確保簡政放權真正落到實處,一些地方紀委和監察部門強化監督和行政問責,對管理權限應放未放、擅自設定審批事項、無故拖延審批時限的,一經查實,嚴肅追究相關單位和個人責任,給相關部門戴上了「緊箍咒」。

今年以來,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釋放出的紅利,對拉動中國經濟回暖並加速轉型升級起到了重要作用。

 為企業服務 向市場放權

國慶長假後連續多個工作日,位於外高橋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服務大廳內人潮熙攘,20多個服務窗口前常擠滿前來諮詢和辦理業務的商人。「沒想到!」這是眾多商人談及在上海自貿區辦理業務時提及的詞彙:「沒想到這麼周到」「沒想到這麼便捷」……

9月掛牌的上海自貿區探索僅限定企業「不能做什麼」的「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顯示出政府減少過度行政幹預,將更多的主動權、決定權交給企業、交給市場的決心。

審批制度改革是加強政府職能轉變、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大幅取消和下放審批事項。9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取消和下放75項行政審批事項。至此,新一屆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已達221項。

放開貸款利率管制使得利率市場化邁出關鍵一步。推進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取消最低註冊資本限制,降低了創業的成本。

在放權的同時,政府的監管思路也在悄然改變。「寬進嚴管」「加強監督」,將工作重點轉到提供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上來。

10月1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要加快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扭轉政令不暢的「堰塞湖」現象,克服拖延應付和打折扣、搞變通的行為,研究推進改革的具體措施,讓市場作用得到更好發揮,讓政府管理更加到位,努力營造各類主體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元竹表示,「放」「管」齊頭並進,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宏觀管理方式的變化,相信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出臺更多改革措施推動政府職能轉變,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內生發展動力,使改革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調整準入「門檻」 激發社會活力

在向企業和市場放權的同時,政府也在逐步向社會放權,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

今年7月中旬,民政部與雲南省聯合召開的一場座談會上,《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暫行辦法》《2013年省級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目錄》等一組「徵求意見稿」被擺放在每位與會者的案頭。

「我們希望 下一場雨 ,讓社會組織在雲南像雨後春筍一樣發展。」雲南省副省長尹建業說。在雲南主政者看來,培育扶持社會組織,有助於改革政府包攬社會治理的傳統方式,向社會組織轉移部分政府的職能,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雲南省的改革實踐是各地轉變政府職能、探索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與以往歷次國務院機構改革相比,本輪改革的亮點之一就是首次提出了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

今年3月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一方面改革社會組織登記管理體制,調整了社會組織準入「門檻」,另一方面,強調要公平對待社會力量,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

據統計,到9月初,民政部共受理全國性社會組織直接登記35例,數量較去年同比增長一倍。

9月底,《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對外公布,這讓各地推廣政府購買企業和社會組織服務更加有章可循。

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專家預言,隨著職能轉變的深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政府購買服務事項,交給具備條件、信譽良好的企業和社會組織,為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創造空間。

(原標題: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打造「服務型政府」——十八大以來行政體制改革述評)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網評|消除「燈下黑」要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
    在反腐倡廉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推進的過程中,「燈下黑」成為一塊難啃的骨頭擺在紀檢機關的面前,這種現象打著人民的名義讓權力運行在黑暗中,不僅違反了公平正義,侵害了人民的利益,渾濁了黨員幹部隊伍,更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 推進中山重振虎威
    中山市重振威威,首先是全市各級政府的重振虎威,只有全市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展現出新的蓬勃生機、虎虎生威,才能以更好的精神狀態引領全市人民打好重振虎威這一翻身仗。通常說,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活力,我們要更好的發揮全市各級政府的作用,就必須不斷發展和完善行政體制。
  • 專家訪談·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析
    原標題: 專家訪談·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解析>>>點擊進入專題:聚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  一些人認為,只要中國富起來,就能崛起為大國,似乎富國就是大國。其實,崛起的大國既是經濟大國、科技大國,也是文明大國、法治大國。而法治大國的軟實力在於弘揚契約精神。
  •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成立十周年述評
    10年來,作為全國性的行政體制改革領域新型專業化社會智庫,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緊緊圍繞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以決策諮詢研究為重點,社會影響力、學術影響力、決策諮詢研究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
  • 海南省長沈曉明:以「壯士斷腕」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
    四是經濟特區的體制機制優勢。近年來進行了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小政府、大社會」扁平化管理模式、燃油附加稅改革、財政支付體制等改革,取消12個市縣GDP的考核,實施新一輪分稅制財政體制,推進省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在三個園區試行「極簡審批」,受到企業的熱烈歡迎。
  • 附錄1:黨的十八大以來的25個「第一次」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在治黨治國治軍實踐中,在繼承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思路新舉措,反映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勇於創新的理論品格,令人耳目一新。這裡,擷取25個比較重大、富有影響的「第一次」,並簡要加以解釋。
  • 十大關鍵詞解讀十八大以來的這5年
    十大關鍵詞解讀十八大以來的這5年 原標題:   政治層面:  關鍵詞一:作風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作風建設作為推進黨的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先是出臺八項規定,切實轉變作風。2012年,中央政治局出臺了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
  • 「學思平治」胡仕浩: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的路徑與發展
    胡仕浩: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的路徑與發展學思平治 ★★★★★ 摘 要: 十八大以來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 是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中央政法委具體牽頭抓總的一項改革。
  • 中國政府行政審批過多過濫 體制改革需還權於民
    中國行政治理體制需要十大轉型  賈品榮專 欄  大部門體制改革之後,中國行政治理體制還面臨哪些挑戰?還應具備怎樣的時代要求?還應如何繼續推進和深化改革?筆者認為,中國政府治理體制需要十大轉型。
  •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要補四短板
    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政府基本公共服務要補四短板 2018-01-14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中新網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 周銳)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陳立
  • 鄒文輝赴蘇州溫州等地考察招商:打造服務型政府 為企業提供更優更...
    鄒文輝赴蘇州溫州等地考察招商:打造服務型政府 為企業提供更優更好環境 2020-10-15 10:5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
    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的需要,積極推進行政體制改革,政府職能不斷優化、逐步規範,有力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緊圍繞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總目標全面深化改革。黨的十九大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並確定了「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 深圳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總工程師改稱副局長
    本報深圳訊(記者 易紅梅 王納 ) 深圳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昨日通報了該市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進展。記者從會上獲悉,此次改革調整後的深圳市政府工作部門為35個,其中市政府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2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2個。同時,深圳市還取消了政府部門「三總師」的職位設置和在重大項目上不設立「領導小組」的做法。
  • 青年大學習第七季第五期答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
    小編整理了青年大學習第七季第五期答案分享給大家,這期的主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視頻中三道題目,課後八道題目,希望大家都可以拿滿分!  青年大學習第七季第五期答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
  •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政策推動報告
    在中國,政策是一種政治行為,是政府意志的集中體現,它預示著執政的路徑、社會發展的走勢和方向,對人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政策的呈現形態是法律法規、行政文件及領導人的指示等。其中:法律法規包括憲法、法律、地方及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行政文件包括命令、決定、意見、通知、指示、發展規劃和行動計劃、工作計劃等;領導人的指示涵蓋黨的領導集體以及領導集體組成人員的聲音,包括講話、批語、批示等。
  • 法治政府建設目標包含系列複合型要素
    核心閱讀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既要「懂」法治,也要「懂」政府所承載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職能及其定位,還要「懂」政府體制、職權職責及其運行機制的規律和特點,唯此才能使得法治政府建設達到「三角形穩定性」的整體效果。
  • 破解「同案不同判」「官官相護」等難題 行政複議體制改革今年正式...
    4月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印發《行政複議體制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落實方案,優化行政複議資源配置,推進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努力構建統一、科學的行政複議體制。如火如荼的行政複議改革,必然讓這一政府系統自我糾錯的監督制度和解決「民告官」行政爭議的救濟制度,變得更為完善與有效,為法治政府建設帶來更多動力,增添更多新氣象。
  • 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民主法制領域改革述評:開創依法治國新局面(全文)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並從維護憲法法律權威、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和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等多個方面推動司法體制改革。深化改革需要非凡的勇氣,也需要審慎的智慧。
  • 壯士斷腕,還是鳥盡弓藏?
    ,唐·竇皐《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企業改革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但對待功臣若採取鳥盡弓藏,勢必會被有所詬病。事件一:神龍汽車搬遷風波,部分員工拒籤《解除勞動合同協議》今年1月10日,神龍公司召開內部會議後決定:從2018年1月15日起,東風雪鐵龍、東風標緻兩個品牌部統一由北京遷至武漢總部,其中兩大品牌的市場部匯入上海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