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電影原創
一夜暴富的夢,誰還沒做過呢?
但大多數時候,你只會睜眼發現:
哦,又是一個工作日。
快醒醒,別做白日夢了。
但,「一夜暴富」的好夢,不只我們做。
連真霸道總裁也做。
說的就是他——
夢都做了,不如做個大的。
海報中這位霸道總裁格倫·史登斯的夢,聽起來就像個天方夜譚。
90天時間裡,用100美元賺回100萬美元。
……三個月創業成功?
一聽就不靠譜。
但這檔「霸道總裁教你如何做夢」的真人秀,卻評分飆升至9.1。
看完才發現,白日夢真的有可能變成現實!
對于格倫·史登斯來說,一夜暴富,本來就是他的真實人生。
在四十年前,他就是這麼白手起家,走上巔峰。
當年的格倫·史登斯,是個標準的窮小子。
家中赤貧,爸媽酗酒,他自己從小被診斷出閱讀障礙,天生學渣。
四年級留級,14歲卻當了父母。
他幾乎是貧民窟男孩的標準樣板。
但25歲時,他遠走他鄉,重新書寫人生,開創第一家公司。
到了28歲,已經賺到人生第一個一百萬。
如今資產22億,他是貨真價實的億萬富翁。
自然,也有不少人表示,他不過是借著當年「美國夢」的東風,一夜暴富。
到了55歲,格倫·史登斯卻仍然不服輸。
他想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只要抓住機遇,都有一夜暴富的可能。
而節目組也沒客氣,為他提供了極苛刻的挑戰:
要想一夜暴富,先得……一夜暴窮。
在陌生小城伊利,用100 美元、一輛卡車和一部手機,從頭開始。
在90天之內,賺到100萬美元。
他要隱姓埋名,不能透露自己的真實來歷,也不能動用任何人脈關係。
簡直比四十年前的自己還慘。
雖然時間緊迫到只有90天,但飯仍然要一口一口吃,錢也要一天天地賺。
格倫第一時間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
抵達伊利後,他立刻查閱了當地的生活水平,得出日常生活三個月,大約需要3300美元。
而節目組給他的100美元,也就活個三天左右。
他立刻定下了首周目標:第一周就掙夠90天的生活費。
三個月的時間對於普通人來說,不過匆匆而逝。
但對他來說,每一個時間節點都異常重要。
如果長期停滯於溫飽狀態,賺到100萬、完成挑戰就愈加艱難。
「每在生存上多花一分鐘,在生意上就減少一分鐘。」
為了能達成目標,他什麼活都肯做。
運貨、去服裝店打工,搞清潔、刷馬桶,甚至撿垃圾。
只要能活下來,什麼都可以。
但同時,也不要隨意錯過身邊的機遇。
當一無所有時,最大的機遇,就來自於你本身。
只要能看清自己的優勢,就能適當地將其轉化成資源。
格倫的劣勢是,雖然當地有很多製造業的高薪工作,但他沒有技術,無法勝任。
他的優勢是幹了一輩子的銷售員。
對於怎麼賣東西,怎麼能賺到大錢,格倫遊刃有餘。
結果……啪啪打臉。
第一份工作,銷售狗狗玩具球,一個都沒賣出去。
為了填飽肚子,他只能去當義工。
但哪怕是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遇到了挫折,他卻仍然沒有放棄。
轉機也來得很快。
第三天,格倫接到了在工作室印T恤的工作。
不僅解決了生存危機,他還收穫了在伊利的第一個人脈——
工作室老闆阿傑。
正是與阿傑搭檔後,他成功賺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聖派翠克節來臨之際,大膽買入小商品,依靠阿傑對於本地市場的了解,成功賣出。
在持續不斷尋覓好幾天後,他也終於找到了一直沒放棄的二手輪胎。
一下就賺到了一千多美金。
致富先開源,哪怕百萬富翁的第一桶金,也是從100美元的小錢開始。
對金錢和理財加以重視,就能找到合理的方式,讓小錢變大錢。
在有了本錢後,再靠雙手勞動賺錢就太慢了,用錢生錢才是最好的辦法。
這正是「窮人思維」和「富人思維」的區別。
大多數人眼中的伊利,並不是個遍地是機遇的城市。
大量勞動力流出,本地的生活費比其他城市低,連伊利自己的宣傳語都一臉喪氣:
「重建是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
窮人只關心眼前的日子,在他們眼中,伊利就是破敗的老城市。
但從「富人思維」角度考慮的格倫則不這麼看。
在他眼中,任何一個人、一筆資金、一個城市,都不能輕易低估。
他看到的不只是伊利眼前的破敗,更看到其中蘊藏的長遠機遇。
他主動找上創業輔助中心,利用公共資源來調查可能存在的商機。
很快,在咖啡、金屬裝配、精釀啤酒幾個產業,他高效火速地選擇了精釀啤酒,進行投資。
同時,他還挖掘了另一個時間機遇:伊利在不久之後會有巡迴燒烤肋排節。
建一家烤肉啤酒餐廳的計劃,光速落地。
為了達成目標,他三線並行:炒房存資金,僱人組團隊,尋找新店面,一秒鐘都不放鬆。
而此時,才只是節目開始的第22天。
誰能想到,在半個月前,這個滿心宏圖偉業的人,還睡在卡車裡呢?
當然,在後續的日子裡,他的創業也算不上一帆風順。
翻新房子,卻忽然發現房間有黴菌,成本立刻升高;
談好了的店面,老闆談完就反悔;
第一次組建餐飲業的團隊,成員經驗不足,互相甩鍋……
最令其他夥伴不理解的是,格倫為什麼這麼著急?
除去事業上的種種不順利,格倫本人在節目錄製過程中,還經歷了癌症復發。
但這一切都沒能打倒格倫。
作為一位成功者,他個人的抗壓力極強。
同時,也擅長挖掘機遇。
他說:要想成功,就必須善用比你聰明的人,向他們學習。
雖然整個節目發生在美國,主角的投資方式不可能原樣照搬。
但我們卻可以學習他的賺錢思維:
不輕視任何一筆小錢,哪怕再小,也可能成為創業的第一桶金。
不依賴死工資,掙扎在溫飽線上。
及時學習,抓住身邊「錢生錢」的機遇。
別擔心這些離我們太遠,老妹兒身邊就有個好例子:
90後的姑娘倩文,畢業後,她就一直做著朝九晚九,月薪五千的工作。
她鼓起勇氣離職時,領導還嘲諷地說:「早晚有你後悔的時候。」
有趣的是,在三年後,原公司已經破產,而倩文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公司。
問她原因,不過是因為她每次都將一部分工資進行理財。
最初可能每月只有200塊,後來是1000塊,2000塊……
小錢生大錢,三年後她已經賺到了超出工資幾倍的財產。
理財雖好,但對於如何入門學習,許多人還處於茫然當中。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個現實中的理財大V——水湄物語。
30歲之前,她也是別人眼中的「加班狗」,每周加班也攢不下幾個錢,直到她決心改變,開始學習理財。
如今,她是豆瓣15萬+粉絲理財大V,也是喜馬拉雅/在行/分答資深理財專家,在40歲前實現了「財務自由」。
為了幫助更多人通過理財改變生活,水湄物語在2011年與先生一起創立了長投學堂,幫助0基礎的普通人消除財富焦慮,輕鬆學習理財。
2018年,長投學堂榮獲騰訊迴響中國「年度教育領軍人物」和「知名在線教育品牌」兩項大獎。
其明星產品14天小白理財訓練營已經開到100期+,累計幫助了300萬+用戶,邁出理財第一步。
很多人都因為這門課程顛覆了幾十年的金錢思維,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平時訓練營也就是象徵性收費(9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