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塑料瓶到滅火器,治理高空墜物不能光靠攝像頭,仍需立法跟進

2020-12-20 北晚新視覺網

高空墜物被稱作是「懸在城市上空的痛」。從蘋果、塑料瓶到玻璃、滅火器,當這些平時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從高空中降臨時,都會化身為威脅人身安全的「大魔王」。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今年6月,杭州一小區安裝47個攝像頭防治高空墜物的消息一出,便引來不少網友點讚,一時間安裝攝像頭似乎讓人看到了根治高空墜物的新希望。然而好景不長,僅過了一個月,杭州一小區安裝404個監控難阻高空墜物的消息便登上熱搜。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要想根治高空墜物,未來還有多少路要走,還有多少方式需要嘗試。

居民自製告知書警示危害

西城區廣安門外遠見名苑小區4號樓居民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近年來樓上高空墜物現象頻發,安裝攝像頭的辦法也許能讓這一現象有所收斂。

4號樓是遠見名苑小區幾棟高層建築之一,共有25層,樓外有兩個半開放式的天井,這裡就是居民們反映的高空墜物「重災區」。其中一個天井離樓門處的無障礙通道非常近,每天有很多坐著輪椅、拉著買菜車的老人從無障礙通道緩慢通過,老人們說,經常走著走著,頭頂就有一個東西落下,近在咫尺的那一聲響,令人心驚肉跳。昨天下午,在現場記者看到,天井裡仍有少量的水瓶、酸奶盒等垃圾。

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他的父親前段時間經過樓門時險些被樓上扔下來的玻璃瓶砸到,當時嚇壞了老人。為此,自己曾多次要求物業安裝攝像頭,但至今尚未實施。

「是,還沒安呢,沒消息,不過這兩天有改善。」幾位居民這樣說道。記者看到,4號樓電梯間的牆面上,有居民自製了告知書,一方面用4號樓的實例來說明高空墜物的嚴重性,另一方面用近來外省市發生的多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從法理上、情理上講明這一行為的危險性。「太危險了,真得重視,不管是居民還是租戶都應該看看。」正在等電梯的居民們看到這些告知書,不住點頭。

在樓裡,記者還看到小區物業貼出的兩張告示,其一為《關於高空墜物安全防範的溫馨提示》,另一則為住建委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物業管理區域高空墜物安全防範工作的通知》,兩張告示張貼時間分別為7月23日、7月11日。

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告知書、通知都貼在最顯眼的位置,大家都能看得到,高空墜物問題近段時間也成為街坊鄰裡茶餘飯後的話題,雖然攝像頭還沒著落,但現在情況確實好多了。「希望大家對高空墜物的重視,不要一陣風似的,過一段又反彈。」

花盆碎片砸碎汽車天窗

前不久,家住海澱區薊門裡小區的李女士反映,她的車停在小區東區9號樓南側的停車場內,沒想到,汽車天窗被樓上一戶居民扔下的花盆碎片砸碎了。因為找不到扔東西的人,她只能自認倒黴。

李女士說,她的車在這裡被高空墜物砸中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她就發現車頂被樓上扔下來的東西砸了一個坑。因為損失不大,也很難找到肇事者,她當時並未深究。沒想到,這次高空墜物的情況又出現了,「中招」的是汽車天窗。

李女士的車停在9號樓南側的車位上,距離居民樓不足1米遠,正好位於陽臺下方。據了解,這處小停車場是由一處廢舊自行車棚改建而來的,共有10個固定車位。「不光是砸中車的這兩次,我還經常看到車周圍的地上有菸頭、蘋果核等垃圾。」李女士說,樓下沒有安裝監控探頭,整棟樓共有16層,要想挨家挨戶排查,找到是誰扔的,實在太難了。

遏制高空墜物行為,是否像居民說的裝上監控探頭就能行之有效呢?薊門裡社區黨委書記金麗麗告訴記者,在小區每個主幹路和單元門的進出口,都安裝有監控探頭。不過,個別居民往樓下扔東西都是從自家窗口或陽臺往下扔,小區的監控確實很難拍到。去年,有居民反映東區11號樓有高空墜物的現象,樓西側地面上經常出現垃圾。為了找到肇事者,工作人員曾將11號樓西側公共區域的一處監控探頭的方向改為了仰拍,將整棟樓西側的窗戶納入到拍攝範圍。結果,這樣的做法引起了該樓一戶居民的強烈不滿,認為暴露了其個人隱私,工作人員不得已又將監控探頭的朝向改了回來。

作為社區的「大管家」,金麗麗對高空墜物現象既頭疼又無奈。幾年前,她曾目睹東區8號樓的一戶居民從樓上扔下一塊西瓜皮,差一點就砸到樓下一位路人。「向樓下扔東西的是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我們上門找到了他的監護人,對其進行了勸說和教育。治理高空墜物,知道是誰扔的還好辦,難就難在找不到肇事者,很難抓現行。」金麗麗說,社區共有35棟居民樓,要是在每棟的樓前樓後都安裝上仰拍的探頭,那是一筆相當大的花銷。而且,即便是花了錢,也未必能起到技防的效果。因為高空墜物行為大多發生在夜間,探頭夜間監控效果並不理想,如果為此而加強社區內的燈光照明,又會影響到居民的休息。

在金麗麗看來,治理高空墜物,根源還在於提高居民素質。在接到居民反映的高空墜物砸壞汽車天窗一事後,居委會工作人員在各個樓門張貼了「禁止高空墜物」的提示,並開展了入戶宣傳,告知居民高空墜物不僅影響小區環境衛生,還有可能帶來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旦高空墜物砸到人或車,扔東西的人還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此基礎上,小區物業公司要求保潔員和保安,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巡視,發現高空墜物行為及時上報。此外,薊門裡社區還發動群眾互相監督,動員社區的402名黨員、137名居民代表作為監督員,告知家人、親朋以及教育小孩高空墜物的危險性,發現高空墜物行為及時勸阻。

根治高空墜物仍需立法跟進

僅今年上半年,各地高空墜物傷人的事件頻發。雖然每一次悲劇發生的城市、墜落物品種類以及受害者身份不同,但結局卻都極其相似。

根據我國法律,發生高空墜物、拋物後,導致人身傷害或重大財產損失,在找不到明確肇事者的情況下,不能自證清白的住戶均要承擔連帶責任。但不容忽視的一個現象是,很多時候,高空拋物沒有造成重大傷害、財產損失,那些拋物的人也沒有受到相關處罰。如今,越來越多的小區通過發動群眾監督宣傳、安裝攝像頭的方式遏制高空墜物,但要想根治這一城市頑疾,也仍需立法跟進。除了居民監督、物業管理,相關法律的完善同樣勢在必行。

來源:北京晚報 景一鳴 褚英碩 陳聖禹 文並攝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高空拋物墜物的民法典治理
    民法典關於高空拋物墜物的規定。民法典第1254條規定了高空拋物墜物致害責任,主要旨在回應實踐中難以確定行為人、受害人難以得到賠償的問題,該條共三款,確定了如下基本規則:第一,高空拋物墜物由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此時行為人按照過錯責任原則承擔責任。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 頭頂上的炸彈:中國高空墜物為何總是攔不住?
    從雞蛋到西瓜,再到花盆、滅火器、自行車、槓鈴片,高空墜物的飛來橫禍,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輪番上演。惡劣天氣引起的高空墜物,非人力能遏制,「熊孩子」的高空拋物行為,也賴於人力去克服,但一個成年人,無視高空墜物的極端危害,任由自己情緒發洩,簡直讓人無法原諒。
  • 高空墜物頻頻致人傷亡,不是靠監控就能防
    近日,高空墜物事件頻發。6月19日,江蘇南京一10歲女孩被8歲男孩從高空扔下的物件砸中,血流不止;而此前的6月13日,深圳一5歲男童被高空墜落的玻璃窗砸中,最終不幸身亡。其實,多年來城市高空墜物屢見不鮮,有意拋擲有之,無意掉落也不少,墜落物也是千奇百怪,但往往威力巨大,害人不淺。
  • 民法典解讀|高空拋物墜物,誰之責?
    高空拋物、墜物現象被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維護公眾「頭頂上的安全」成為社會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漫畫製作:楊慧《民法典》關於高空拋物、墜物相關內容的修訂,最大程度體現了《民法典》修訂原則:保持民事法律制度連續、穩定的前提下,採用「創新」與「整合」協調搭配,體現立法的前瞻性和開放性,有效回應時代需求。
  • 如何防止高空墜物?深圳有代表建議定期檢查窗戶,嚴防墜物傷人
    「對蓄意或無意的高空墜物事件,都應有相應的追責機制」......懸在城市高空中的危險如何化解?7月10日,深圳市羅湖區2020年「窗戶安全日」系列活動黨群座談會現場,市、區兩級人大代表表示要強化嚴防墜物傷人常態化治理,強化保障機制,有效減少和遏制高空墜物傷人事件發生。
  • 龍崗荔枝花園現高空墜物,一男子被定型髮膠空瓶砸中 滿臉是血
    原標題:深圳又現高空墜物,一男子城中村被砸滿臉是血南方網2019年11月26日訊 11月26日上午8時30分許,深圳龍崗區南灣街道荔枝花園內發生一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一男子被砸受傷送院治療,高墜物疑為一定型髮膠空瓶。
  • 深圳又現高空墜物傷人 「天上」飛來洗髮水砸中6個月大女嬰
    近年來,高空墜物傷人事件時有發生,每次事件的發生都會引發輿論的關注。人們對於立法監管高空拋物行為也抱有很大的期待。5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關於民法典草案徵求意見情況時稱,群眾意見主要集中在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期屆滿如何續期、夫妻共同債務認定、高空拋物墜物責任認定的完善等方面。
  • 深圳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屢禁不止,為哪般?
    高空墜物又傷人!5月11日晚上9點左右,深圳的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六個月大的女兒去海上世界散步,在經過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時,幾瓶桶裝物從高空墜落,砸中女嬰頭部,女嬰當場嘴唇發紫。隨後,女嬰被緊急送深圳市兒童醫院救治。
  • 高空拋物和高空墜物有什麼區別?定罪追責要區分
    高空拋物和高空墜物大不同,定罪追責要區分。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依法妥善審理高空拋物、墜物案件的意見》,為有效預防和依法懲治高空拋物、墜物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提出16條具體措施。
  • 高空墜物好追責,高空墜狗怎麼說?
    這次高空墜狗事故,讓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支離破碎。一、高空墜狗只是高空墜物中較為特殊的一種,高空墜物到底有多可怕?以一個10層的花盆為例:花盆落地時動能=質量×重力加速度×高度,1千克×9.8米/秒×30米=294焦耳。294焦耳是什麼概念?
  • 深圳墜窗案男童家屬索賠超500萬!防高空墜物,這個小區的做法值得借鑑
    目前,男童家屬與涉事方並未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還需進一步協商。杭州一小區裝了47個朝天攝像頭到底該如何制止高空墜物?杭州一小區的做法值得參考。▲昌運裡小區的防高空拋物攝像頭這些廣角攝像頭安裝在每幢樓南北兩側的地面立杆上,距離單元樓10米左右,呈60至80度角仰拍,正好可以將整幢樓的窗戶和陽臺包入拍攝範圍。
  • 又一起高空墜物!怎樣保障寶寶的安全?
    出行時留意警示標誌、廣告牌  一些高空墜物此外,高空架設的廣告牌附近也要小心,尤其遇到雷雨天氣、颱風天,要格外注意戶外/高空廣告牌,避免被墜落部分砸到。  路過高樓層貼牆根走 減少被墜物砸到的機率  一般來說,高空墜物呈拋物線的軌跡,如果確有必要經過高樓層建築時,儘量貼牆根走。
  • 高空墜物判例:無主墜物「全樓」補償,有肇事者被判過失犯罪
    廣東深圳五歲男童被20層高空墜落的窗戶砸中身亡事件發生一周後,6月19日下午,江蘇南京市鼓樓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一名放學回家的女童在家門口被砸傷頭部。  警方通報稱,是一名8歲男孩高空拋物所致。男孩還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但按法律規定,其家屬要承擔對受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並要對男孩嚴加管教。  高空墜物被不少網友稱為「懸在城市上空的痛」。
  • 六旬老人被高空墜下指甲油砸傷額頭 血流不止
    西安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委員會辦公室劉主任介紹,目前關於高空拋物的法律責任,我國《侵權責任法》中已說明相關責任劃分問題,是否可以增加立法不是地方立法的權限,屬於上位法層面,西安的地方法規中還未涉及高空拋物,關於西安人大是否有提案增加立法也還需再核實。根據目前的法律法規,高空拋物的行為應承擔哪些責任?
  • 江蘇崑山高空墜物和拆違安全專項整治
    崑山市高空墜物和拆違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湧現了一批主動壓實主體責任,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整改的企事業單位,在專項治理的過程中,他們用各具特色的典型經驗做法及時消除高空墜物安全隱患,為崑山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 高空拋墜物致人損害誰擔責? 看民法典怎麼說
    高空拋墜物侵權責任是一種救濟責任。可能的加害人承擔責任是法律強制規定的,是立法者出於對受害人的同情,在立法時對受害人做出的傾斜保護規定。那麼對於第1254條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一、法律嚴令禁止高空拋墜物 。這不僅是民法上的侵權責任,也涉及到治安、刑事的處罰。《民法典》第 1254 條第 1 款規定,「禁止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
  • 銀川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這次是鋁塑板,一3歲幼童就在旁邊……
    適時向小區物業管理處、業委會及居民發布警示或告示,引起大家的重視和警惕;小區物業管理處需時刻關注老舊建築物容易墜落的物件,及時聯動業委會檢查、整改;業主應自覺檢查家裡的窗戶、欄杆等容易發生高空墜落的物件,不違規搭建,不破壞建築物。在採訪中,業內人士表示,對於高空墜物的防控,目前國內不少城市都出臺了相應的規定和舉措。
  • 1歲女嬰被高空墜物砸死,兇手不僅是那個鐵球......
    ,大部分不是天災,而是人禍今年5月11日,南山區蛇口望海匯景苑小區,發生一起高空墜物事件。 2018年3月,廣東東莞一位姥姥抱著3個月大的外孫女凡凡,到小區曬太陽。剛出門沒多久,一個蘋果就從高空墜落,砸在了凡凡頭上。 經法醫鑑定,凡凡受損傷為重傷二級,分別評定為二級、十級傷殘,終身需「大部分護理依賴」。 一顆高空落下的蘋果,毀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 監控曝光,一小區高空墜下噴霧瓶,致被砸男子右眼失明……
    據南方+報導,11月26日,在龍崗區南灣街道荔枝花園內發生一起高空墜物傷人事件。墜物為一瓶噴霧,男子被砸傷後,意識仍短暫清晰,感到面部血流如注,後被檢查出右眼嚴重無光感。最近,這位被砸傷的林先生已確診右眼失明,將接受手術進行人工玻璃體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