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工人」這個詞風靡全網,讓小夥伴們覺得頓時找到了歸屬感——我們都是打工人。那麼,「打工人」又是個什麼梗呢?
打工人
「打工人」一詞源於日本,日語是しゃちく,是日本上班族的自嘲用語,是個貶義詞,指在公司很順從地工作,被公司當作牲畜一樣壓榨的員工,所以直譯為「社畜」。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生動形象的展現了「社畜」的真實生活,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於是該劇迅速走紅,同時也讓「社畜」這個詞被大家熟知。
但「社畜」畢竟是一個貶義詞,因為「畜」是動物啊,「社畜」在中國約等於「打工仔」,但「仔」多多少少還帶點貶低的意思。就像香港電影中表現的那樣,有勢力名氣大的那叫「哥」,給別人當小弟的,都是「仔」。
把「仔」改成「人」,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立即從貶義變成了中性,少了歧視的意味;從「畜」變成「人」,更是保留了打工者的尊嚴——我們生活在一個生活壓力大的時代,尤其是因新冠疫情導致各行業經濟下滑的2020年,人們都體會到了「掙錢不容易」。迫於壓力,很多人不得不背上行囊、遠走他鄉。雖然打工掙的錢不多,但他們依舊有所追求,沒有被生活壓彎脊梁,努力且平凡地活著。
「打工人」很好的詮釋了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艱辛、努力、平凡的生活,因此迅速被認同、被接受、被傳播,很多人都給自己安上了「打工人」的title。這個稱呼透露著在平凡生活中的不懈追求,在掙扎裡努力表現出的倔強,被生活壓迫卻依然保持微笑的你我。
最近,各路「打工人」還結合自身經歷,貢獻了一條又一條看似正能量實則無比扎心的「打工人語錄」。
打工人語錄
今天,告別10月。2020年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短短2個月了,離春節假期也只有100天左右的時間了,大部分單位都到了年終衝業績的關鍵時刻,我們「五臺山沙棘」也不例外,雖然工作中有迷茫、有失落、有艱辛,但我們都不放棄努力,每天在公司領導的帶領下,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一起來看看這些能量滿滿的早安問候吧:
惟努力者進,惟奉獻者強,惟奮鬥者勝;
沒有人可以不努力就達到目標,沒有人可以不忙碌就有收穫;
不懈怠,不氣餒,不埋怨;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我們都是「打工人」,2020年的最後2個月,希望你不羨慕誰也不嘲笑誰,悄悄努力、默默耕耘,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滿滿的感悟與收穫,兜裡裝滿人們幣,眼裡寫滿了故事,臉上卻看不見風霜。為自己的2020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